陈霖
摘 要:口算能力的培养,要经过一个懂理、会算、熟练、灵活的过程。根据儿童认知规律和特点,通过四个阶段不同方法和形式的训练,让学生在懂理会算的基础上,提高他们熟练灵活地进行口算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口算能力;培养
口算也称心算,是人们日常生产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口算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记忆力、注意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是数学教学的重点,《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都提出要重视口算。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是极为重要的。然而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呢?
一、懂理——展示思维过程
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都应该是有条理地进行思维活动。学生在学习口算的过程中明确了算理,就能灵活、简便地进行口算,也才有基础和可能实现口算的多样性。
(一)注重理解算理
1. 根据生活背景明理
在口算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生活背景让学生明白算理。借助直观手段,通过分析实例,引导概括规律和理解法则,使学生不但要懂得如何运算,而且要懂得为什么这样算。
如“凑十法”的教学。“凑十法”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掌握凑十的思考过程和方法,着重弄清一个加数与几凑成10,再把另一个加数分成需要的几和另一个数,这是“凑十法”的难点。这时就可以通过实物或图的演示、分析讲解、算式的出现来说明凑十的思考过程。
2. 根据基础知识推理
学生通过具体操作对算理有了一定的认识后,教师就可以帮助学生逐步从拓展的、详尽的思维活动过渡到压缩的、简练的思维活动中,也可以让学生根据已有的基础知识推导出算理。
如“表内乘除法口算”的教学中,口诀的理解是教学重点,也是实现从“懂理”到“会算”的关键。教学“4的乘法口诀”这一课时,学生借助学过的其他乘法口诀,自主学习,得出了4的乘法口诀。同时,学生各抒己见,说自己还找到了口诀中的一些规律,可以更好地理解算理。有的找出口诀中相同的地方,有的找出不同的地方,还有的找出相邻两句口诀得数间相差4。不同的方法,使学生能更快地掌握计算口诀。
(二)鼓励算法多样化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重视口算,鼓励算法多样化。”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例如,教学“2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减法“13-4=□”。学生通过思考,想出多种计算方法:
学生1:“我是看到减法,就想到用加法的方法进行计算。由于4+(9)=13,所以13-4=9。”(逆算法)
学生2:“我用13个球,一个一个地拿掉4个,剩下就是9个。”
学生3:“我把13分成10和3,先从10里减去4,得到6,再加上3,所以等于9。”
……
在学生说出几种不同的算理后,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首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计算方法,表扬他们爱学习,善思考,然后再启发学生进行比较,哪一种方法比较简便。通过小组讨论,学生提出“逆算法”比较简便,它有利于学生将加法与减法联系起来学习。通过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二、会算——扎实基础知识
从懂理到会算还有一段过程。学生懂得口算的算理后,就要针对学生的特点,通过一定的训练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口算的方法。
(一)初练
1. 口算卡片训练
口算卡片制作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师生、同桌间练习。
2. 活动口算卡训练
用两块大小不同的圆形纸板,中间重合固定。大、小纸板上分别写上不同的数字,中间写上运算符号。
3. 听算
由教师报题,学生听题并口答或写得数,也可在同桌、小组间进行。对于乘法口诀,可以采用“对口令”的形式。
(二)适当尝试“亲子教育”
教育孩子不仅是学校、老师的事情,家庭的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学业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教学的延伸中,可以尝试使用“亲子教育”。
如:对一年级的课后作业,可以布置“每天口算20道题”,由家长出题,学生口算。课余学生所需的各种卡片,可以和家长一起来做;家长也可以和学生一起做做卡片游戏。二年级的学生,可以让他们自己出题、独立完成,然后由家长来批改。这些尝试需要的是老师和家长的共同配合。这一过程就是“会算”的过程。
三、熟练——形成口算能力
(一)速练
从“会算”到“熟练”,除了要求能够正确地计算,还要求达到一定的计算速度。口算速度的训练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 开火车
这种形式的口算时间短,练习面广,但一个学生只能轮到一道题,轮不到的学生思想就容易不集中。这时可稍作变动,先随便叫一个学生口算后,一边翻卡片,一边下指令“后、左、前、右”,要求对应的学生说出得数。
2. 接力赛
准备卡片若干组,比一比哪一组算得既正确又迅速。由于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很强,求胜心切,注意力非常集中,气氛也非常活跃。这也是一种很好的课堂组织教学方法。
3. 抢答
出示口算卡片若干张,进行抢答比赛,看谁最后获得“口算大王”的称号。
4. 快速判断
如出示口算题,要求每个学生举手表示得数;也可出示有得数的口算题,让学生举手判断对错。
(二)培养良好的口算习惯
数学教学应当培养学生“计算仔细,书写整洁,自觉检查的学习习惯”。学生的习惯不是天生的、固有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它需要一个过程有目的地培养。
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的示范作用很重要。在板书、批改作业时,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如字写端正、书写规范、认真检查等,教师自己也要努力去做,以便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良好的口算习惯也能不断地促进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提高。
四、灵活——提高思维能力
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灵活地解决数学问题,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一)活练
这是学生能够熟练进行口算之后仍需坚持的经常性练习。这一阶段,教师可以采取的方法是,在每节课前根据本课内容的需要,有目的地安排口算训练,并要求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
(二)游戏
如果训练的方式单调,学生就会感到乏味,特别是低年级儿童,为了避免产生厌倦情绪,更需要采用多种多样、生动活泼的游戏形式来进行教学。
1. 卡片游戏
利用卡片和各种图片,或配以音乐,或配以动作,或配以头饰等就可以玩诸如“找朋友”“邮递员阿姨送信”“蜜蜂采花”“小鸡找妈妈”等游戏。不同形式的小游戏,可以避免口算练习时的单调,激发学生对口算的兴趣。
2. 合作游戏
在课尾,设计一些同学间合作完成的游戏,学生都会非常乐意地去完成。如在“两位数加一位数”这节课中,教师设计了一个“骰子”的游戏。一组有两个骰子,上面分别贴着一位数和两位数。同桌一人扔骰子,一人根据骰子上出现的两个数求它们的和。如教学“4的乘法口诀”时,教师让四人小组玩一个叫“智力大转盘”的游戏。一个小组分一个彩色的转盘,一人转动转盘,其余三人抢答。类似这样的合作游戏,既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又能强化口算训练。
3. 运用多媒体设计的游戏
多媒体在现代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用多媒体设计的教学游戏更能吸引学生。在一次优质课评比中,教师设计了一个“小男孩吃苹果”的游戏。一棵苹果树下站着一个非常想吃苹果的小男孩,点击一下苹果,就出来一道口算题,当学生答对时,苹果就缓缓落下,小男孩就“咔嚓咔嚓”两声吃了这个苹果;当学生答错了,苹果就会消失。生动有趣的画面,引得学生张大嘴巴,争着回答。“汽车拉力赛”也是一个很不错的游戏,4辆汽车各属一个大组,每个大组各派5人参加,每人完成一道计算题。答对一题,汽车前进一格,最先到达终点的队伍获得奖杯。对于这些游戏,学生参与的热情很高,兴致很浓。
(三)设计开放题
设计新颖的开放题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内容,而且能给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如在学习了20以内的数的加减法以后,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些口算题:
1. 在○里填数,使每条线上三位数相加的和都得20。
2. 每题都只搬动一个数使三个算式的和都满20。
通过“懂理” →“会算” →“熟练” →“灵活”这一过程的训练,使学生懂得口算的算理,掌握口算的方法,通过反复练习,学生能够算得又对又快。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更有助于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