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春景 许家成 牟瑛
[本研究为吉林省体育局2014年度体育科学研究课题阶段成果(14C07)]
[本研究为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GH14276)]
摘要:本文就大学生在“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的影响下,比较分析大学生在“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的影响下高校实施该种体育教学模式行为的变化,揭示“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对大学生的体育行为影响,进而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高校;体育俱乐部;课内外一体化;构建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实施,高校体育教学兴起了新一轮改革热潮。许多专家、学者从改革体育教学模式、优化体育课程结构体系、整合体育教学资源等方而进行了人量有益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探索,各种体育教学模式的建立与发展就是近几年来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最人的收获之一,而体育课俱乐部教学模式是其中较具代表性和被认可的一种全新教学模式。基于此,本研究对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实践探索。
一、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概况
(一)课内外一体化的理念
“课内外一体化”体育课程模式以现代课程论、现代教学论、现代学习论为理论支撑,课程培养目标强调“个性化”和“多样化”结合,强化“差异性”教学目标的实现,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水平的提高,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和锻炼习惯的养成,强调将学生的健康意识培养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课程设置、教学实施及评价体系上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满足学生的现实需求与长远需求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的体现;学习方法注重学生弹性学习方法的培养,打破课堂空间条件的约束和限制,给学生一个个性化的学习空间,消除学生在学习时间、地点、内容和方式方法上的障碍,拓宽学生的学习途径。
(二)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目标和内容
课内教学主要要求学生达到一定的技能目标,通过在不同阶段的学习达到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热练掌握体育课堂所传授的基本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同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终身体育思想,还要掌握相关的运动知识,例如:运动损伤的预防与治疗,并将这类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当中。课内教学内容主要针对不同运动的水平的学生而设定,有些运动基础较好的同学可以安排难度较大的体育运动知识,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可以安排相对简单的体育知识,基本的体育知识包括体育基本理论,体育运动时的生理卫生、保健卫生知识和运动常识,体育运动的竞赛规则、比赛方法和体育运动的礼仪知识,个人体育健身方案的制定和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置方法、基本战术等。
二、组建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模式的优势
高校体育俱乐部“一体化”教学改变了单一模式的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课外时间,通过课外体育锻炼、体育比赛和活动,如加强课堂教学内容,进一步巩固课内和课外融为一体,使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既利用了课堂教学的优势,利用各种形式的体育学习活动。和传统的使用一个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没有充分利用丰富的课外学习方式,课堂教学内容不能得到进一步的巩固提高。研究表明,学生的“课内外一体化”教学中的应用的体育知识给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这可以解释为“一体化”教学高校体育课程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符合教学实践中,非常受欢迎的学生。
三、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对学生终身体育的影响
大量的研究数据表明,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在下降,究其原因,有许多,如重视不够,学校、社会、家庭、学校网站、设备不足,学生的学业负担,等等。不断的近年来,专家呼吁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不能仅仅停留在电话,到位是关键。事实上,有限的体育课堂时间只会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体育技能,影响学生的体育兴趣和追求。作为搞体育教学的重要形式的课外体育活动己成为推动一些不活动,生活差,未能形成一个健康的想法最好的学生,课内的体育的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结合所有的基本可以解决上述问题。课外体育活动使学生的体育技能学习的持续和锻炼,学生逐步形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终身体育。研究表明,高校体育教学的“一体化”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四、构建高效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模式的策略
(一)实现时空和内涵的三维扩展
扩展体育教学的空间,实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大学体育教学不应局限在体育课堂,还要外延至体育课外、体育俱乐部、体育课外训练、体育竞赛等过程。同时体育教育不仅是体育部和体育教师的任务,也是全校教师及各系、各部门共同完成的使命。扩展体育教学的时间,形成终身体育思想大学体育教学要为学生终身体育起到桥梁作用,要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力、欣赏能力、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形成体育参与意识、体育消费意识等,帮助学生形成个人体育特长,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扩展体育教育的内涵,发挥体育显性和隐性教育功能,大学体育教育不仅是对身体素质和锻炼技能的培养,还扩展到对学生心理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品质的培养。
(二)完善终结性评价体系
课外体育是课内外一体化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放松或是忽视了对这部分内容的真实考核,那么也就失去了实施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际内涵。公正的评价会对学习起到导向、调节和激励作用,否则会直接影响其他学生的积极性。因此体育部门要高度重视这一问题,要加强对课外体育活动考评的管理,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同时,体育教师要确立服务意识,奉献意识,积极主动参与课外体育的指导,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体育动机、态度,体验成功的乐趣,要加强学生体育自我意识的培养,使学生把体育作为一种需要,作为实现自身价值的一种手段,而不是为了体育成绩来应付体育。
(三)挖掘现有体育场馆的潜力
资源优化配置是一个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的课题,在一体化体育课程的进程中,必须结合本校的具体情况,要对体育资源合理性与优化规律的探索与应用。科学合理的安排好教学、课外活动和运动队训练三者关系,使有限的课程资源能得到合理的组合、配置和利用,以最人限度地发挥资源的使用效益,并以资源共享为纽带,推动学校一体化体育课程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辛平.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问题研究与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2(06).
[2]黄欣加.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J].体育科学.2004(06):6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