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院财务制度下的医院全面预算管理

2016-11-16 14:54李元
财经界·学术版 2016年19期
关键词:财务制度预算管理

李元

摘要:2012年,新的《医院财务制度》(以下简称新医院财务制度)诞生,对我国各医院尤其是公立医院的预算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对于公立医院的经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阐述了新医院财务制度对全国各医院提出的几点希望,其次,对医院项目预算的精细化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对于医院的信息化预算控制提出几点见解。

关键词:财务制度 预算 管理

医院的财务管理是整个医院经营的核心管理环节,而预算管理则是整个医院财务管理的首要环节,其中项目预算和信息化预算又是整个预算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预算在整个预算中占据着绝对的比重,信息化预算则渗透于预算管理的每一个细节,对于预算管理创新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对于项目预算的精细化研究和信息化预算的控制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新医院财务制度对医院预算管理的几点希望

(一)以新医院财务制度为核心

新医院财务制度强调,医院必须按照新医院财务制度,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严格各项目的预算管理,尤其是信息化预算的控制与监督。各医院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实际经济情况进行“核定收支,超支结余”等预算管理试点,要求对所有的收支都要进行预算管理。

(二)预算管理科学化

新医院财务制度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吸收各医院主要业务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各医院(主要是公立医院)提出要求。以“事前、事中、事后”的预算管理作为指导方针,体现流水线式的科学化、全面化的管理思想。新财务制度也提出了具体的预算管理规定,只有经过内部审核通过之后的预算方案,才能进一步上交财政部门,层层保障,细化预算管理。

(三)强化预算监督

在医院内部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将预算编制、实施、决算等程序纳入内部控制的范畴以及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中,使其成为高级管理人员做出科学决策的强大后盾。对外,医院要将预算业务透明化、公示化,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以此作为预算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项目预算的精细化管理

新医院财务制度的颁布是以公益性为服务宗旨,主要为了解决民生问题,改善看病难的现状。因此,各公立医院须与时俱进,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创新项目预算的管理理念,将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渗透进每一个项目预算中,项目预算的精细化管理不仅可以提高医院的竞争力,还可以优化资源配置,使医院的各项业务流程实现科学化。预算的最终目的是降低成本,精细化管理可以量入为出,将医院的运营成本降低至可接受的最低水平,从而实现新医院财务制度的最佳功效。

(一)项目预算需攻克的难关

1、化粗犷为精细,实现科学管理

医院项目预算的编制往往过于仓促,从编制到执行常常不足月,各归口管理科室不得不在短期内为完成任务而递交一份粗犷的项目预算书,至于后续的执行是否科学合理则置之不理。通常编制的项目预算书残缺不全,重要的项目支出预算缺详细的说明书,少预算的计算方法以及理论依据,项目预算的可行性也经不住考究,收集的数据通常不科学,导致后续的工作开展举步维艰。

2、科研项目预算难

医院科研项目的专业技术含量高,对于科研进度的把握无法很准确,使得相应的预算与科研进度脱节,在科研项目即将收尾时,突击使用资金已成常态。因此,科研项目经费超支现象也经常发生。科研项目的预算编制成为一大难题,项目经费主要用于购置医疗设备等,而实验经费占比过低,导致支出比例严重失调。

3、有效的绩效评价缺失

有效的绩效评价是对项目预算管理的监督以及考核。目前,医院对项目预算仅仅关注其执行力度,而不管项目预算实施的质量,对于预算的编制与项目实施的匹配程度,更是缺少定性和定量的考核指标。

(二)项目预算实现精细化的措施

1、医院应建立“项目库”

医院应根据项目的性质建立“项目库”,只有经过专家论证其可行性之后才可入库,通过一系列规范的计算,数据的支持,得到最终的审核结果。其次,项目预算要分清主次,优先保障重点项目预算的编制、执行等。建立“项目库”后,可以优化医院资金配置,杜绝随意编制预算的现象。医院在立项、建库、入库等环节实现精细化管理,完善项目预算管理制度,将日常管理与制度相匹配,实现医院的预算管理目标。

2、强化科研项目预算的精细化

理论上,医院应该保持预算与科研项目的进度相一致。因此,医院须建立关于科研项目标准化的管理制度,攻克预算与科研进度脱节的难关。将科研项目申请与预算编制,科研项目开展与预算执行,科研项目考核与预算绩效评价一一对应,将整个项目的预算精细化,化整为零。比方说,当科研项目预算下达时,项目负责人不仅要对科研项目的实施了如指掌,还要对该项目的经费支出制定详细的计划。然后,将科研项目及其经费上报医院的科研部门,科研部门经过专家论证,对项目进行审核,财务部门对其经费支出进行评价,两部门全部通过的情况下,才能进行科研项目的实施。在执行过程中,科研部门与财务部门要不断地沟通、监督,定期核对科研进度与经费支出情况,防止脱节。

3、建立有效的预算评价指标

目前,我国医院的预算考核指标缺乏统一性,有的医院可能仅是定性的指标,有的可能仅是定量的指标,相关指标之间也缺乏可比性。在新医院财务制度的引领下,医院应该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按照重要性、相关性、可比性等的顺序,创新医院预算考核指标,从而实现全面的预算绩效评价。医院项目预算考核指标应该以项目目标为基础,结合实践数据,建立多层次的评价指标,并由医院专业的绩效评价人员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解决,实现预算指标的精细化。

三、信息化处理下的预算控制

早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医院的财务管理就进入信息化建设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新医院财务制度强调,医院必须建立专门的信息管理部门,将医院的外部市场信息与内部的财务预算控制进行结合,加快预算管理的创新步伐,实现提升医院经济效益的最终目标。

(一)我国预算管理信息化的现状

我国公立医院的预算管理信息化至今已有近20年的历史,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从一开始的手工编制预算,耗费人力物力,效率低下,发展到运用会计核算软件,查询电子信息,节约了人力成本的同时,提高了预算的准确性与执行力。然而,医院的公益性的特征决定了其预算必须更加严谨,但是,目前公立医院的预算系统与其他系统存在断节现象,并没有对信息化处理下的预算进行有效地控制。并且,医院前台的经营系统(HIS系统)与后台的预算管理系统不关联,也使得公立医院的预算管理信息系统仅能勉强满足旧制度的要求,而新医院财务制度对其提出了更高的希望。

(二)在新医院财务制度的引领下,强化信息化预算的控制

1、思想上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要想实现预算管理信息化的最佳控制,首先要在思想上提升一个高度,强化对其的重视。我国公立医院的预算管理信息化仍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当属医院的高级管理人员的观念,当其意识到信息化下预算控制的重要性,从医院的全局发展角度进行预算管理变革,才能制定出符合新医院财务制度的信息化预算控制规划。另外,医院的其他工作人员对于预算管理信息化的理解也是很关键的,全院齐心协力,通过绩效考核的方式,将预算管理信息化下的控制建设贯彻实施。

2、建立科学的预算管理信息系统

目前,财务管理信息系统鱼龙混杂,其科学性都有待考究,因此,医院在选财务预算软件时须谨慎,首选符合新医院财务制度要求的信息系统,其次对于系统的选择须有良好的信誉,并且拥有成功运用的实例,再者,各医院的实际经营业务参差不齐,对于通用的软件系统,各医院要发掘其开发功能,建立符合各医院自身实际经营的个性化系统,从而更好地实现对预算管理信息化的有效控制。相应地,对于医院负责预算管理的相关人员也要进行一定的技术培训,尤其要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育,对其在防范预算控制风险和应对实际预算信息化管理问题方面的能力进行提升,保障预算控制风险防范机制的有效建立。

3、政策引领、政府推进

国家政策为医院实现预算管理信息化指明了方向,地方政府则是医院建设预算管理信息化的助推器。各医院的预算管理必须遵循国家政策以及新医院财务制度,将预算管理信息化水平作为考核医院经营管理水平的一项指标,以此激励医院为取得更高的评级,强化对信息化预算管理的控制。公立医院属于事业单位,其重要领导人由政府任命,政府通过行政手段来推进预算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工程,将该工程的建设作为领导考核的指标,从而使相关领导人在一定的压力下,带动医院信息化预算管理进行一场淋漓尽致的变革。

四、结束语

新医院财务制度下创新医院的全面预算管理,对于公立医院的管理变革,以及今后的财务管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以及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杨新英. 浅析新《医院财务制度》下的医院全面预算管理[J].财会研究,2013(2)

[2]邓勇. 新医院财务制度下全面预算管理探析[J].当代经济,2013(22)

[3]孙燕. 新医院财务制度下医院财务预算管理的研究[J].经济师,2015(9)

猜你喜欢
财务制度预算管理
关于强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监督若干问题探究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农经管理单位财务集中核算的监管措施
浅谈新创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及应对方法
工程项目预算控制的完善及相关问题阐述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浅谈新形势下煤炭企业的财务管理
道路预算技巧浅析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