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优化提问的技巧

2016-11-15 07:15胡中玉
江西教育C 2016年9期
关键词:有效提问误区技巧

胡中玉

摘 要:目前,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一些课堂提问有效性不足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巧妙地把问题贯穿于教学,掌握好课堂提问的技巧,让提问服务于教学,是值得我们探究的课题。要找到提问存在的误区、掌握有效提问的技巧,教师必须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深入钻研教材,使课堂提问充分发挥其实效性,让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关键词:有效提问 误区 技巧

提问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师生互动的重要途径,是教师组织、实施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的教学行为。提问是实现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

目前,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常常会出现提问随意、封闭、单向的现象,一些课堂提问效果差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低效、无效提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巧妙地把问题贯穿于教学,掌握好课堂提问的技巧,让提问服务于教学,是值得探究的课题。

针对课堂提问中存在的误区,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学习心得,笔者就如何优化教师的课堂提问,启迪学生思维,谈谈几点体会。

一、找到提问存在的误区

1.随意提问,效率低下。主要表现在教师课前未精心设计问题,课堂上随意发问,不分主次,面面俱到,有时甚至脱离教学目标,使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抓不住重点,学习效率低。

2.频繁问答,表象热闹。小学数学课堂经常出现“一问一答,频繁问答”的现象,一般是师问众生答。而且问题的提出,教师只关注结果是什么,而忽视对规律的揭示,学生不假思索地齐声回答。这就使得无意义的问题变多,就会使课堂呈现热闹的假象,实则提问过于形式化,不利于学生的思维训练。

3.快速问答,流于形式。教师的提问,必须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能充分开动脑筋,参与课堂活动。有的教师提问后要求学生快速回答,这就不利于学生思考问题,达不到提问的作用,使提问流于形式。

4.答案唯一,局限思维。教师提问时对于学生错误或求异的回答,或置之不理,或中途打断,只追求单一的答案或标准答案。这样的提问,不尊重学生,没有做到以生为本,不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求知欲总是从问题开始的,他们在解决问题时经历的质疑、问难、分析、思考的过程往往能点燃智慧的火花,促进智力的发展。但对于同一个知识点,提问的技巧则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所以,把握课堂提问技巧和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二、掌握有效提问的技巧

1.提问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因此教师提问如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那课堂教学就已经成功了一半。所以,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提出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如教学“圆的认识”,可以提问:“生活中,你们在哪儿见到过圆形?”“见过平静的水面吗?如果我们往水面丢进一颗小石子,会发生什么?”“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随着这几个新奇问题的导入,学生的思维状态积极兴奋,兴趣盎然。又如:教学“面积单位”时,教师创设情况,提出问题:“放学回到家,马小哈一家三口坐在1平方分米的方桌上吃饭,可马小哈一不小心咬到了一粒石子,马小哈那颗表面约1平方米的大门牙被磕掉了,鲜血直流,马小哈忙掏出1平方厘米的手帕,捂住嘴往医院跑!你信吗?”这样的问题一下就吸引了学生,学生在充满欢乐的辨析中,强化了对三个面积单位的印象。

2.提问要兼顾指向性和发散性

教师提出的问题不能太局限,一问一答的问题要尽量减少。提出的问题要针对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符合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既要有指向性的答案,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如教学“24时记时法”,教师提出问题:“学校的小枫杨电视台正式成立了,开辟了四个栏目:故事大王(20分钟)、校园新闻(10分钟)、音乐欣赏(20分钟)、英语会话(15分钟)。现在,电视台正在招聘小小编辑,你认为这四个节目安排在什么时段比较合适,请你用24时记时法在学校的作息时间表上合理安排这四个栏目。”问题一经提出,马上引发了学生的思考与讨论。这个问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较易在学生中产生共鸣,不仅具有一定的指向性,而且又具有发散性。

3.提问应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

数学是一门具有连贯性的系统学科,知识点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提问时,找到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然后设问,能帮助学生将新旧知识进行衔接,系统地学习、理解新概念。例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可提问:整数加减法为什么要相同数位对齐?小数加减法为什么要小数点对齐?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为什么分子可以直接相加减?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子能直接相加减吗?这个问题就是要使学生自己发现先通分、后加减的道理。这样的提问,连通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使新知识纳入原有知识系统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自己总结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4.提问要关注学生学习的难点

教师的课堂提问要提在学生的疑难处,有疑问才会有争论,有争论才能辨明真相,才能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真理的兴趣。经过提问尤其是经过教师的引导、同学之间的交流来解决问题,学生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同时这也就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如在教学“质数与合数”时,合数与偶数、质数与互质数这些概念既有联系又容易混淆,为了帮助学生区分这些概念,笔者是这样提问的:①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所有的合数都是偶数,对吗?为什么?②是互质数的两个数一定是质数,对吗?为什么?这两个问题提出来之后,学生通过交流讨论,理解了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对于这部分知识掌握得也更扎实了。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前认真研究教材,抓住教材的重、难点设计问题,更好地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5.提问要考虑知识的拓展性

每当一堂课临近结束时,学生往往会处于比较放松、思维停滞的状态,此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拓展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不断探索和研究,将课堂上刚学到的知识进行发散,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和意义。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一课时,教师围绕“求火柴盒的表面积”组织学生进行研究,在得出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后,这时老师提出探究性问题:“请同学们想想,火柴盒厂将两个火柴盒放在一起拼的话,有几种拼的方法?将包装的实际情况考虑进去,拼4个盒呢?6个呢?”这个拓展性的问题促使学生将刚学到的知识进行自我梳理。通过探索,学生明白了要把最大的面拼在一起节省包装纸。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美国著名科学家加波普尔说:“科学与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提问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以学生为主体的“艺术”。因此,教师必须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深入钻研教材,既要有渊博的知识,又要有开拓进取的精神,培养开放的思维和创新的意识,提出的问题才能“一石激起千层浪”,使课堂提问充分发挥其实效性,让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参考文献:

[1]周成平.新课程名师精彩课堂实录(小学数学卷)[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有效提问误区技巧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开好家长会的几点技巧
冬季洗澡的误区
指正要有技巧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提问的技巧
关于初中物理课堂的提问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