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丽萍
【摘 要】
隐喻式写作教学能够实现师生平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提升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本文围绕着隐喻式教学展开了论述,从三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教师应当怎样充分发挥隐喻式教学的优势,激活小学语文写作课堂,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隐喻式 写作教学 策略
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十分重要。但是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语文写作教学课堂过于单一、枯燥,并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重视隐喻式教学,为学生创造轻松、愉悦的写作课堂,并通过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来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从而推进写作教学的创新。
一、创设写作环境,为隐喻式教学奠定基础
写作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开展隐喻式教学的基础就是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首先,教师应当重视创设良好的物理环境。主要是教师可以借助各种教学辅助设备来改变学生的心境,并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其次,教师应当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为和谐师生关系构建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减轻学生的写作压力,提升写作课堂教学质量。如要开展以“人和动物”为主题的写作教学。教师可以在学生写作前,给学生展示一些有关动物的面具或是照片,以活跃学生思维。之后教师可以再让学生模仿一些他们感兴趣的动物,使学生充分了解到动物生存环境和习性,从而使学生感知到人和动物的差别。这样学生再进行写作时,便会有话可说,能够有效避免作文出现空洞的问题。况且这样还能拉近师生的距离,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师生不平等的现象,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由此可见,为了保障隐喻式教学的树立开展,教师应当从学生角度出发,通过创设各种教学活动来丰富写作课堂。
二、发散学生思维,提升隐喻式教学质量
小学阶段学生的生活阅历、知识储备量有限,在进行写作时难免会产生词穷的问题。另外,新课改也指出教师应当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在此环境下,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出隐喻式教学的优势,重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帮助学生突破传统思维方式的禁锢。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引导学生关注熟悉的事物,重视日常的生活体验,这样能够充实作品,丰富作品的情感表达。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发挥想象力,或是鼓励学生多阅读。总之,教师应当重视采用各种方法来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并提升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例如要开展人与自然为主题的写作教学,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近大自然,进行春游、秋游等活动,并鼓励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仔细观察大自然,以改变作文千篇一律的现象。罗丹曾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况且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多数学生的思维方式比较固定。为此,教师更应当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社会、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以提高作文的生动性。总之,教师应当转变作文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并借助各种教学活动来达到提升隐喻式教学质量的目标。
三、利用多元化评改,完善隐喻式作文教学
评改是写作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时隐喻式写作教学的侧重点是教师应当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观念。学生不再是写作课堂的教育对象,而是课堂的主体。多元化作文评改既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能提升写作教学质量。正是隐喻式教学和写作教学的最佳契合点。
首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先让学生进行自评自改,以使学生在重新审视作文时能够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提高写作教学质量。另外教师可以打乱评改次序,让学生随机评改其他同学的作文。其次,教师可以以点代面,选择某个学生的优秀作品,在课堂进行集体评改。这样既能使学生感受到优秀作文的写作方法,也能够增强课堂学习气氛,提升写作教学质量。如在进行集体评改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白如何应用符号调、删、增、改;让学生找出习作的优点,学习赏析,写好批注;并引导学生从格式是否正确,书写是否整洁,是否有错别字,语句是否通顺等初步的要求进行评改。如果是在高年级语文作文教学中,还可以增加让学生从文章中心是否明确,选材是否围绕中心、是否具有典型性,文章的层次段落是否清晰、过渡是否自然,开头和结尾是否照应等方面进行评改。这样循序渐进,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结 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正确看待隐喻式教学。并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发散学生思维、创建多元化评改措施三种方式使隐喻式教学的优势得以发挥,真正提升写作教学课堂的质量。也只有这样才能创新传统教学模式,落实新课改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宋葵花. 小学语文的隐喻式写作教学【J】. 学生之友(小学版)(下),2012(12)
【2】朱慧艳. 小学语文隐喻式写作教学探讨【J】. 新课程(小学),2015(11)
【3】冉淑琴. 浅谈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实现个性化的培养策略【A】. 《教育科学》组委会.2016年4月全国教育科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教育科学》组委会,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