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研究现状分析

2016-11-14 07:40牛文学袁潨鍪张丹松
西北人口 2016年6期

牛文学,袁潨鍪,张丹松

(1.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广东东莞523419;2.北京信息控制研究所,北京100037;3.中国航天第二研究院,北京100854)

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研究现状分析

牛文学1,袁潨鍪2,3,张丹松2

(1.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广东东莞523419;2.北京信息控制研究所,北京100037;3.中国航天第二研究院,北京100854)

新型城镇化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举措,是社会热点问题,同时也是复杂社会难题。理论和社会实践给予了重点关注,并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工作。目前,理论研究涵盖了基本理论、发展模式与动力机制、制度建设、水平评价以及人口流动等方面,形成大量研究成果,有效支撑了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但还存在研究缺乏系统性、基础理论研究不足、侧重宏观层面等问题。多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是理论研究的一个趋势,未来新型城镇化理论研究与实践必须更具系统观。

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动力机制;制度建设;人口流动

一、引言

由于受外围经济不景气、国内工业产能相对过剩、地方政府债务压力加大等因素影响,我国宏观经济中的出口、工业投资、政府投资等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经济发展受阻。与此同时,有研究表明,城镇化水平每提升1个百分点,将会带来社会总需求增加7万亿左右,显然,城镇化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动力。

根据西方发达国家城镇化发展历史,城镇化水平达到50%是一国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转折,将会从“量”向“质”转变[1]。根据国家统计发布消息,我国城镇化水平在2011年已达到51.27%,2015年达到56.1%。这标志我国城镇人口已经超过农村人口,进入以城市社会为主体的新时代。为提高城镇化的综合效益,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提升城镇化建设质量,2014年3月,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系统地给出了“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

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指出,要遵循事物规律,选择“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在新型城镇化理论研究方面,我国学者进行广泛研究,成果也较为丰富,涵盖新型城镇化基本概念、动力机制和建设模式、制度建设、水平与质量评估和人口流动问题等方面[3]。

二、新型城镇化概念及其发展

城镇化是对英语“Urbanization”的翻译,国内学者也有将其翻译为“城市化”、“都市化”等。城镇化是人类生产和社会活动在空间上的聚集,是现代化过程的重要表现形式(尚娟,2013)[2]。城镇化是种普遍的社会经济现象,是农村分散人口资源和非农经济资源空间集聚的结果,是社会经济增长极更迭的过程(张志前,2014)[3]。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2010)在《中国城镇化:前景、战略与政策》中指出城镇化是个复杂社会变迁过程,其间生产要素完成从生产效率低的部门向高效率部门流动,表象是农村居民向城镇聚集,社会实现生产方式转变、人口素质提高和人们生活条件改善等方面的发展与进步。

总的来讲,我国城镇化发展经历恢复和初步发展、人为波动、停滞、缓慢发展、迅速发展和模式转变等阶段[4-5],见表1。

表1 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

在党的十六大“新型工业化”战略中,提到过新型城镇化,被认为是最早较为正式的提出这一概念[5]。党的十八大再次较为完整的提及新型城镇化概念,接着在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八字方针”。特别是2014年3月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颁布,标志着新型城镇化的理念体系正式形成。

中国政府网给出新型城镇化的详细解读,指出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以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为新要求,明确新型城镇化的未来发展路径、战略目标和任务,倡导制度和政策创新等。给出新型城镇化的十大关键词,通过分析,不难发现这些关键词中隐含着两大主线:人的发展与城市发展,如图1。

图1新型城镇化中的及解读

曾群华(2014)总结了我国学者关于新型城镇化概念的基本情况,认为新型城镇化是在原有城镇化基础之上的创新,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坚持人口、资源、环境的和谐发展的理念[7]。邱晖(2015)在归纳已有文献研究基础上,给出新型城镇化概念中的三大维度:民生的城镇化、可持续的城镇化、质量的城镇化[8]。牛文元(2013)指出“人的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并给出“人的城镇化”的内涵的从4个阶段理论:人的解放、人的入位、人的归化和人的追求[9],较为系统地解释了人的城镇的发展历程,但未能解释这些阶段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与人的微观需求规律间的关系。

总的来讲,我国城镇化和新型城镇化研究已经积累了大量研究成果,对以经济主导向的城镇化概念进行完善,开始逐渐意识到人口、资源和环境在城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概念涉及领域更加复杂和系统性。在基本理念上,形成了“以人为核心”的研究共识。

三、新型城镇化中的动力机制与建设模式

季小妹和武红智(2015)提出宏微观层次说、二元说、系统说、四维说和产业结构转换动力说等五种学说理论[10]。从系统角度来看,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主体行为模式论、系统构成论和产业推动论,见表2。

表2 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主要研究领域[11~25]

从微观角度来看,城镇化建设模式是对经济发展与城市发展间关系的研究;从宏观角度来讲,城镇化建设模式可理解为发展道路选择。国外的城市化存在4种典型模式:政府调控下的市场主导模式、自由市场化模式、政府集中管理模式和国外势力管控下的城镇化,见表3。

表3 国外主要城市发展模式

黄向梅、何署子(2011)和吴江、王斌(2009)分析了基于地方政府主导的城市建设模式,指出地方政府政策偏差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以及城市发展之间相互影响的问题[26][27]。刘嘉汉、罗蓉(2011)通过实证研究总结山东城镇化中两种模式:政府主导型与市场主导型,并指出各自在城镇化不同阶段的优缺点,认为在城镇化建设模式中要发挥市场作用,要运用市场机制解决城乡协调发展,走城乡统筹的城镇化建设模式[28]。

毛艳华(2014)给出珠三角城镇化的城市群模式,指出“珠三角”城镇化发展中存在产业趋同、缺乏市场导向、地方保护、环保缺失等问题[29]。薛军民等(2014)从比较优势的角度分析了城镇发展与产业发展的匹配,并且认为城镇产业发展要与城镇发展相适应,两者之间存在匹配度关系[30]。

于晓晴(2011)、庄栋(2012)、魏人民(2013)等分别对不同地域的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了不同区域的城市发展模式,包括了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结合模式、地域特色模式和集约模式和要素平衡模式等[31]。

还有大量学者将国外经典理论运用到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中。陈明和王凯(2013)对我国城镇化建设发展状况进行了实际数据分析,我国城镇化S曲线存在较大拉伸,表现更为平滑[32]。宋慧琳(2015)结合江西省城镇化具体实践分析验证S曲线存在性,给出江西省城镇化未来发展举措[33]。丁任重(2013)等运用S曲线对我国当前城镇化建设中的城市公共服务供求问题展开分析,判定了我国城镇化目前处于加速期和平稳期的过渡阶段[34]。张鹏(2013)运用S曲线分析了中、美、日三国城镇化特征,并以此来确定我国城镇化发展阶段,在此基础上给出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建议和主张。陈明星等(2011)在对S曲线进行有效分析基础上,根据我国经济社会现状指出,城镇化发展应该倒“U”型四个阶段:孕育阶段、加速阶段、减速阶段、趋零阶段[35]。刘博轩(2011)结合我国1981~2009的产业数据和城镇化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我国城镇化中S曲线不同阶段中的产业推动力进行分析[36]。

在城镇化建设模式当中,当前还存在诸多观点:包括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长短期规划结合、具有城市特性特点、市民共建等理念。城镇化建设具有系统工程特性,是个多目标优化难题,城镇化的建设注定是在“负能量”和“正能量”之间的权衡,是选择“负能量”一定下的“正能量”最大化,还是“正能量”一定下的“负能量”最小化,再或是根据决策偏好的两者间取舍。

总的来讲,在新型城镇化建设模式与动力机制研究方面,多集中于对经典理论的实证和运用,缺乏对理论改进和创新方面的拓展研究。

四、新型城镇化的制度建设

一直以来,制度建设都是社会经济研究的热点,新型城镇化领域也不例外。新型城镇化制度建设涵盖农村政策与城市政策,前者主要集中于土地政策、农业政策、农民收入政策等,后者主要集中在户籍政策、城市公共服务均等化、教育政策等方面。

卓成霞(2014)从国外市政管理经验角度论述城市化进程,强调城市化管理中物的城镇化到人的城镇化的转型逻辑。岑迪(2013)等从“流空间”角度论述就城镇化内涵、发展道路模式等问题,指出城镇化要实现人的宜居[38]。夏永祥(2014)分析城镇化与城乡统筹、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间的关系,强调主体选择的微观自主性[39]。薛翠翠等(2013)从财政金融角度研究了土地财政与城镇化建设的关系[40]。宋伟(2014)分析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制度支撑作用,给出基于农民、政府、企业各主体之间利益均衡的建设用地制度框架[41]。夏锋(2013)认为解决农民工市民化的关键在于加快推进农村土地制度、城乡户籍制度、基本公共服务、财税体制和人口政策等领域的综合配套改革[42]。刘静玉(2012)认为要坚持“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空间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多元化”的城镇化发展模式[43]。

刘彦随(2014)分析我国农村耕地当前存在问题,提出“全要素”耕地保护体系,提高农民权益和农业生产效率,释放更多农村劳动力[44]。

许经勇(2013)指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土地保障和户籍保障,强调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对户籍制度改革的重要支撑,认为土地制度改革是维护农民权益的重要保障[45]。王妍蕾(2013)认为推进土地制度改革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基础,并从法理角度给出土地制度改革建议[46]。赵永平(2015)通过对面板数据研究我国当前新型城镇化中的制度环境,指出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对新型城镇化成效构成重要影响[47]。

周阳敏(2014)从制度资本理论角度分析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带来的制度变迁,强调新的制度框架有利于实现政府职能转变、企业竞争力提升和居民收入提高的共同发展与富裕的中国梦[48]。刘强(2014)认为“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以完善的继续教育持续供给为基础[49]。姚磊(2015)指出推进农村体育教育有效供给是实现“人的城镇化”的关键构成部分[50]。李迎生(2013)分析我国当前新型城镇化中的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指出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是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政策支撑,有效实现城乡社保制度并轨是实现“人的城镇化”必要基础[51]。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在2010年9月发布了《中国发展报告2010:促进人的发展的中国新型城市化战略》的研究报告,研究了我国当前城市发展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新型城市的发展要以促进“人的发展”为核心,但报告内容及其撰写视角并不是课题中“人的发展”的人,而是管理层,缺乏对城市化中的微观主体分析。

制度改革是当前新型城镇化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也与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战略目标一致。如前所述,新型城镇化是当前进行政府转变职能、经济发展模式、城市管理模式、城乡关系模式等改革的重要举措。但在讨论这些制度时,必须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才有意义。

五、新型城镇化水平评估

新型城镇化水平评估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指标体系设置和评估方法上。曾群华(2014)通过对文献搜集指出我国新型城镇化研究涵盖定性定量领域[7]。吕丹(2014)梳理我国当前新型城镇化评估研究现状,融入新型城镇化中的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生态建设内涵,对现有指标体系进行扩充和完善[52]。胡际权(2005)给出涵盖经济、社会、环境等维度的指标体系,并以此对我国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实证分析[53]。刘静玉等(2012)给出包括3层次21个指标的评价体系[43]。李昌明、张向东(2013)构建了6维度27个指标的评价体系[54]。王新越(2014)通过构造涵盖8个子系统的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山东17个地级市的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测度[55]。

卢山(2014)依据2005~2012年江苏省13个市的数据,运用非参数DEA-BCC模型和DEAMalmquist方法,进行城镇化效率的静态测度和动态测度分析,提出集约、协作和低碳化发展是提升城镇化质量的重要途径[56]。郑磊(2014)基于DPSIR模型,构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指出陕西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存在“贫富差距不断扩大、能源利用程度低和第三产业产值偏小”等三个方面的问题[57]。刘雅静(2012)总结已有城镇化指标评估体系基础上,从广义角度给出综合评估指标体系[58]。

从理论发展和实践规律来看,在对事物进行评估时,任何一个指标和方法都无法做到绝对的全面合理,都是在一定的取舍下做出的,并且这种取舍都受制于个体主观偏好。所以,在对城镇化进行评估时,更重要的问题不是评估指标而是评估时如何看待城镇化,即城镇化发展理念,因为后者决定了城镇化评估体系。目前来看,对于指标变动的内在原因及其与新型城镇化核心理念间的关系研究相对不足。

六、新型城镇化中人口流动

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历史,计划经济时期人口流动完全属于国家意志表现,未能体现生产要素流动性特征。城镇化包括城市规模增长与城市人口规模增长,是通过农村到城市的人口流动与迁移来实现的。同样,“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必然也存在大量人口资源流动。改革开放后,仇为之(1980、1981)、秦仁山(1981)和李德辉(1981)等学者较早研究了我国人口流动和流动与城市发展,但只涉及到宏观人口布局和城市人口变化等问题[59]。

马侠(1990)、魏津生(1990)徐云鹏(1994)等学者将人口流动影响因素、动机和大中小城市发展纳入研究范畴,丰富了人口流动研究内容[60]。胡小武(2011)较早研究城镇化中农村人口流动模式,提出改变农村人口流动的心理认识,进而实现农村人口流动的就近城镇化[61]。

国家提出新型城镇化战略目标之后,关于新型城镇化中人口流动问题研究迅速呈现。戎爱萍和郭卫东(2014)通过搜集分析山西省实地数据,指出人口流动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必要构成,并指出流动人口的市民化程度对城市发展影响较大,稳定的就业环境和合理公平的社保体系是农村流动人口在城市固化的重要影响因素[62]。郝毅然等(2015)在对湖北义和镇的实地调查发现,农村居民通过经商方式产生的人口流动是当地人口流动的重要方式,流动人口中是否选择定居城镇与城乡差距、风俗文化和群体效应有关[63]。

赵海(2013)通过对江西南昌的调查指出了当前南昌城镇化中的问题,分析了影响人口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认为解决农村土地制度和城市公共服务可增强农民市民化意愿[64]。李健和屠启宇(2015)分析了我国农村人口结构变化与新型城镇化间的关系,指出农村人口结构和教育程度将会对我国城镇化建设构成重要影响,认为加强公共服务供给公平性和重点发展中小型城市发展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重点[65]。

孔令刚和程必定(2013)指出我国城镇化的“二阶段”发展历程,认为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两个重要影响因素是人口结构和经济结构调整,并且伴随着人口结构调整,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必将产生社会结构调整,而后者就是新型城镇化的高级阶段[66]。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研究所课题组(2013)指出农村人口有序转移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并认为城镇体系、产业体系、公共产品体系等是人口有序转移的基本条件[67]。方喜(2014)通过分析“人的发展”与城镇化中人与其他要素的间的关系,指出了新型城镇化的人本建设问题,文中虽提到“人”的自主性,但还停留在哲学思辨方面[68]。

迟福林(2013)等通过分析农村人口流动带动社会需求,指出城镇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认为城镇化本质就是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阶段[69]。徐林(2014)给出了一种新型城镇化的评估模型,强调了城镇的生态观与可持续发展、城镇经济增长与发展方式转变、城镇服务设施的供给与均等化、城镇管理方式的变革与科学化、城镇文化的保护与软实力的提升等因素在城镇化中的重要作用[70]。李良红(2014)分析了新型城镇化中投入和产出分析,从接纳单个农民市民化的成本以及收益来分析城镇化的经济效益[71]。

七、现存问题

(一)对国外经典城镇化理论的实证与运用研究较多

目前,新型城镇化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得到广泛认可,但很少能从系统角度给予全面解释,更未能从人类发展角度去看待这一问题,未能认识到人的发展与城市的发展的内在统一性。在新型城镇化状态评估上,存在指标体系设置的主观性和导向性问题。在城镇化制度与发展模式的研究缺乏系统性、动态性和微观分析,缺乏对“人”主观能动性分析,未能有效还原制度环境中个体的智能性与关系互动性。

对城镇化发展规律的研究不够深入,规律不是描述现象,而应该是揭示其背后的内在逻辑,S曲线模型就是典型代表。在新型城镇化评估中,大都集中在对评估指标体系的变化调整,但未说明内在原因,更缺乏对“人的城镇化”的理论逻辑研究。

在城镇化概念上,由于缺乏研究的系统观,导致界定城镇化的标准不一。在城镇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上,缺乏研究的辩证统一。本文认为新型城镇化是以“人的发展”为核心,采取资源集约发展模式,市场主导、经济体自主选择、社会公平环境与制度的优化过程。就实现“以人为本”而言,包括了三个基本层次:基础保障、实现过程和核心目标,见表4。

表4 新型城镇化的层次结构及建设要素

在新型城镇化中制度建设和发展模式上,缺乏对制度建设的微观基础研究,制度建设归根结底是需要结合环境、人口等资源来实现的。所以,制度研究需要微观支撑,需要综合分析外在环境、人口、社会价值等因素,才能确保制度建设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在新型城镇化中人口流动问题上。较少涉及从系统角度来辩证看待城镇化中人口流动问题,更未发现能将“人的发展”和城市发展以及与人口流动结合起来研究。

(二)缺乏将宏观与微观、迁入地与迁出地结合的研究

以人口流动问题为例,从已有文献搜集和整理来看,未发现将个体的动态学习过程与决策与人口流动宏观现象间的关系研究,也未发现将人口流动中迁移者、政府、企业间互动作用机制与人口流动宏观特征间的联系研究。从系统动态演进角度来讲,人口流动是人口系统的演进过程,必然要建立在人口流动中的主体规则和主体间作用机制之上。

另外,目前研究多在宏观控制思维模式下,基于政策的至上而下理念,来研究城市管理和发展问题,缺乏对人口流动的自主性考量。这些理论研究前提,是迁出地状态不变或者人口流动趋势不变,从发展角度来看,缺乏科学性。本文认为新型城镇化中人口流动问题研究理论逻辑应该是:“人”在追求个体发展的基本逻辑上形成了人口流动动机,人口流动带来城镇化发展,当城镇化建设与制度治理设计上做到了城市发展与人的发展有机结合时,才能实现新型城镇化。

八、结论

在当前我国经济新常态下,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同时,新型城镇化建设也是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科学合理的理论研究是指导社会实践的重要保障。

当前,在新型城镇化基本含义、建设模式、制度保障、城市管理与人口流动等方面,已形成大量的理论成果,但也存在基础研究薄弱、缺乏系统性等问题。在已有成果积累上,规避现存问题与研究误区,围绕新型城镇化的核心理念及框架,构建出完善的理论研究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就需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环境变化,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工具和方法,研究新型城镇化中的新问题。✿

[1]李从军.迁徙风暴-城镇化建设启示录[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3:16-18.

[2]尚娟.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M].科学出版社,2013(3):15-18.

[3]张志前.进城圆梦——探寻中国特色城镇化之路[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38-45.

[4]崔凯,冯献.建国以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的历史进程与发展趋势探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3(16):201-206

[5]姜爱林.新中国成立以来城镇化发展的历史变迁[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9):80-83

[6]单卓然,黄亚平.“新型城镇化”概念内涵、目标内容、规划策略及认知误区解析[J].城市规划学刊,2013(2):16-22.

[7]曾群华,徐长乐.新型城镇化的研究综述[J].中国名城,2014(6):26-31.

[8]邱晖.新型城镇化研究文献综述[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11):34-35.

[9]牛文元.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2013[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25-32.

[10]季小妹,武红智.我国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进展[J].2015(10):60-64.

[11]王晓东.城镇化的动力机制与水平预测[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3(3):78-81.

[12]张培刚.发展经济的非经济因素与政府作用[J].管理与财富,2001(8):59-61.

[13]阎小培,刘筱.珠江三角洲乡村城市化的形成机制与调控措施[J].热带地理1998(1):7-11.

[14]宁越敏,施倩,查志强.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形成机制与跨区域规研究[J].上海城市规划,1999(6):2-9.

[15]崔功豪,马润潮.中国自下而上城市化的发展及其机制[J].地理学报,1999(2):106-115.

[16]石忆邵.中国市场群落发展机制[J].地理学报,2002(3):354-362.

[17]朱磊,诸葛燕.温州城市化机制研究[J].经济地理,2002(12):166-170.

[18]辜胜阻,李永周.我国农村城镇化的战略方向[J].中国农村经济,2000(6):14-17.

[19]李世泰,孙峰华.农村城镇化发展动力机制的探讨[J].经济地理,2006(5):815-818.

[20]欧向军,甄峰等.区域城市化水平综合测度及其理想动力分析[J].地理研究2008(5):993-1002.

[21]王放.河南新型城镇化引领的路径[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12(5):76-80.

[22]曹宗平.我国城镇化过程中第三产业的作用及发展路径[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9-33.

[23]柴洪辉,顾海英等.中国农村城市化研究评述[J].经济地理,2009(4):654-661.

[24]赵玮,王韬等.论中部地区产业集聚与城市化之互动[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4):43-47.

[25]赵君,肖洪安.农村城市化动力机制和战略思路探讨[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1):22-25.

[26]黄向梅,何署子.转型时期我国农村城镇化模式研究[J].调研世界,2011(8):40-44.

[27]吴江,王斌等.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09(3):88-91.

[28]刘嘉汉,罗蓉.以发展权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研究[J].经济学家,2011(5):83-88.

[29]毛艳华.大珠三角城市群发展特征、问题和策略[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108-116.

[30]薛军民,姜辉.城市化与产业发展的匹配机制研究——基于比较优势的理论视角[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0):36-40.

[31]魏人民.促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协调、健康发展的措施[J].经济研究参考,2013(71):36-37.

[32]陈明,王凯.我国城镇化速度和趋势分析[J].城市规划,2013(5):16-22.

[33]宋慧琳,陈平.基于“诺瑟姆曲线”分析江西城镇化发展[J].价格月刊,2015(1):64-67.

[34]丁任重,李标.改革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缺口”与弥补[J].经济学动态,2013(4):37-42.

[35]陈明星,叶超等.城市化速度曲线及其政策启示[J].地理研究,2011(8):1499-1507.

[36]刘博轩.三大产业对城镇化各阶段的影响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29):9-12

[37]卓成霞.国外城镇化进程中的市镇设置经验及其有益启示[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97-116.

[38]岑迪,周剑云等.“流空间”视角下的新型城镇化研究[J].规划师,2013(4):15-20.

[39]夏永祥,盛培宏.城乡统筹、城镇化与农村居民消费关系研究[J].西部论坛,2014(11):1-6.

[40]薛翠翠,冯广京等.城镇化建设资金规模及土地财政改革——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土地财政代偿机制研究评述[J].中国土地科学,2013(11):90-96.

[41]宋伟.构建多主体利益均衡的建设用地制度框架[J].农业经济问题,2014(2):54-59.

[42]夏锋.规模效应、人口素质与新型城镇化的战略考量[J].宏观经济,2013(3):25-36.

[43]刘静玉,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的空间格局演变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10)143-147.

[44]刘彦随,乔陆印.中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耕地保护制度与政策创新[J].经济地理,2014(4):1-6.

[45]许经勇.新型城镇化有赖于户籍、土地制度改革同步推进[J].学习论坛,2013(7):35-38.

[46]王妍蕾.新型城镇化与土地制度改革中的核心问题[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12):48-52.

[47]赵永平.新型城镇化、制度变迁与居民消费增长[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6):3-13

[48]周阳敏.制度资本与新型城镇化的机理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1-10.

[49]刘强.中国新型城镇化人口的继续教育问题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9):34-35.

[50]姚磊.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体育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有限性与有效性[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11):7-15.

[51]李迎生.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社会保障制度的因应[J].社会科学,2013(11):76-85.

[52]吕丹,叶萌等.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综述与重构[J].财经问题研究,2014(9):72-78

[53]胡际权.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5

[54]李昌明,张向东等.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5):38-39

[55]王新越.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测度及其区域差异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4):69-75

[56]卢山.江苏省城镇化效率的动态演进与成长模式研究[J].江苏商论,2014(10):80-84.

[57]郑磊.基于DPSIR模型的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以陕西省为例[J].商业时代,2014(30):38-39

[58]刘雅静.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4(2):50-52.

[59]仇为之.对建国以来人口迁移的初步研究[J].人口与经济,1981(4):8-13.

[60]马侠.中国城镇人口迁移模式及其转变[J].中国人口科学,1990(3):1-7.

[61]胡小武.人口“就近城镇化”:人口迁移新方向[J].西北人口,2011,32(1):1-5.

[62]戎爱萍,郭卫东.人口迁移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J].经济问题,2014(8):122-125.

[63]郝毅然.新型城镇化中的人口迁移[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4):174-175.

[64]赵海.人口城镇化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J].宏观经济研究,2013(10):6-31.

[65]李健,屠启宇.农村人口结构变迁与新型城镇化道路选择[J].江海学刊2015(4):229-239.

[66]孔令刚,程必定.人口转移型城镇化与结构转换型城镇化[J].华东经济管理,2013(7):25-28.

[67]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研究所课题组.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实现农村人口有序转移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13(1):135-143.

[68]方喜.人的城镇化——基于经济学“人的发展”视角的城镇化理论与实践[D].西南财经大学,2014.

[69]迟福林.新型城镇化专题研究[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3(4):112-113.

[70]徐林,曹红华.从测度到引导:新型城镇化的“星系”模型及其评价体系[J],公共管理学报2014(1):65-74.

[71]李良红.城镇化与产业化的支撑和拉动[J].学习月刊,2014(8):108-109.

Analysis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New Urbanization in China

NIU Wen-xue1,YUAN Cong-mou2,3,ZHANG Dan-song2
(1.City College of 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Dongguan Guangdong 523419;2.Beijing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and Control,Beijing 100037;3.The Second Academy of China Aerospace,Beijing 100584)

New urbanization is the strategic decision of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It is a hot issue in the society,but also a complex social problem.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social practice are very concerned about this field,and have carried out a wide range of research work.At present,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covers the basic theory,development model and dynamic mechanism,system construction,quality assessment and population flow,etc.This supports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urbanization in china.But there is a lack of systematic research,basic theoretical research,and the macro level and so on.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is a trend of theoretical research,the future of the new urbanization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must be more systematic.

New urbanization;Development model;Dynamic mechanism;System construction;Population flow

F299.21

A

1007-0672(2016)06-0047-08

2016-04-21

广东教育研究院课题(GDJY2014DB024)。

牛文学,男,河南西华人,博士,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新型城镇化与区域人口流动;袁潨鍪,男,广东东莞人,北京信息控制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口系统控制;张丹松,男,辽宁锦州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信息控制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复杂系统理论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