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启彦
摘 要 近年来全国留守儿童数量增多,留守儿童中“问题学生”的数量也相应增多。通过探析农村留守儿童中“问题学生”的特征及成因,探寻可行的消解对策,可以为留守儿童中“问题学生”的健康成长献言献策,从而实现对“问题学生”的“精准帮扶”。
关键词 问题学生 留守儿童 消解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逐渐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违反纪律、打架斗殴、上网成瘾、抽烟喝酒、小偷小摸、暴力威胁等已成为留守儿童中“问题学生”的代名词,留守儿童问题频发,一次又一次戳痛了公众的神经。2015年6月9日晚,贵州毕节4名留守儿童在家集体服农药自杀身亡,最大的哥哥13岁,最小的妹妹仅5岁。这起凄惨的自杀案件还没有淡出大众视线,2015年10月18日中午,湖南“三名留守儿童杀害女教师”案件再度引发社会强烈关注,暴力弑师的背后“主谋”竟是年仅十多岁的留守儿童。这两起悲剧,只是全国众多留守儿童命运的一个极端缩影。我们不禁要问:现在的孩子到底怎么了?问题的症结究竟在哪里?原本应是欢声笑语的谦谦少年,是什么让他们变得如此暴戾?
一、留守儿童中的“问题学生”:一个极其令人担忧的学生群体
对于广大农村教育工作者来说,留守儿童中的“问题学生”并不陌生。这里的“问题学生”是指那些与同龄学生相比,由于受到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不良因素的影响及自身存在有待改进的因素,在思想、认识、心理、行为、学习等方面偏离常态,需要在他人帮助下才能解决问题的学生。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有多少?根据迄今被引用最多的保守推测,数字超过6000万!这意味着每5个中国孩子中,就有1个是留守儿童,相当于英国、法国或意大利的全国人口[1]。这么庞大群体的教育问题,是一个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在国家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全面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今天,加强农村留守儿童中“问题学生”的教育和转化工作显得尤其重要和迫切。笔者急切呼吁家庭、学校和社会能对这些学生给予精准帮扶,让他们重拾信心,茁壮成长。
二、留守儿童中“问题学生”的一般表现及特征
笔者所在学校地处江苏省北部的农村,距离主城区27公里,学校现有486名学生,交通闭塞,文化相对落后,经济发展也相对滞后,大部分学生家长背井离乡到江浙沪等地打工。经调查统计,父母单方外出的有163人,父母双方外出的有192人,留守儿童人数高达73.05%。留守儿童问题尤其突出,再加上家长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学校教育水平不算突出等因素,留守儿童中的“问题学生”日益增多,教育这些学生的难题也迫切需要破解。
笔者分批次对所在学校的38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双亲是否在家对留守儿童思想、认知、行为、心理等方面进行比较,发现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特别明显,且留守儿童中双亲不在家的“问题学生”数量明显多于双亲在家的“问题学生”[2]。概括起来说,留守儿童中的“问题学生”主要有如下特征(表1,见下页)。
1.胸无大志,厌学情绪严重
从表1可以看出,留守儿童中缺乏远大理想、厌学的学生数量明显高于一般家庭。贪安逸、求享乐,缺志向、乏理想,是现实中不少农村初中“问题学生”的真实写照。对前途和未来感到迷茫和困惑,心中缺乏远大理想信念,根本无心求学。他们往往习惯性旷课、逃学,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课堂上总是打闹或是睡觉,或者偷玩手机等,这些负能量让他们无法正常学习和生活,厌学情绪高涨,甚至放弃学业。
2.自由散漫,不良习气严重
农村初中留守儿童中的“问题学生”不少是由爷爷、奶奶代为管教,但因其年龄偏大、文化偏低、观念陈旧,不仅缺乏教育的能力,也缺乏教育的精力。长辈对他们呵护备至、疼爱有加,“隔代疼”显得尤为突出,使他们在家中成为小皇帝、小公主,逐渐形成任性、我行我素、自由散漫的性格,导致这部分学生在家骄傲蛮横,在学校不服管理。其中攻击性行为最为恶劣,对同学威胁最大,有的甚至对校园周边的社会治安构成威胁,对社会稳定埋下隐患。
3.妒忌心重,情绪焦虑急躁
因家庭因素,农村留守儿童中“问题学生”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往往很难得到满足,特别是与双亲家庭学生相比时,自卑、焦虑、压抑等负面情绪容易呈现出来,慢慢演变成嫉妒,有时还会产生憎恨感。有时,又因内心觉得没有完整的依靠,而产生挫败感、失落感和拒绝感。无论在学习中还是生活中,这类学生都容易表现出情绪不稳、焦虑不安、内心急躁,他们一般不会主动关心别人,有时还会敌视集体和社会。他们无法驾驭自己的情绪,一旦被激怒,容易胆大妄为,不计后果,甚至走上违法犯罪之路。
4.孤独叛逆,内心抑郁寡欢
由于父母常年外出,聚少离多,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早已失去往日的欢笑,一些学生的孤独感、不融合感会进一步加强。长期积累,表现出不善言谈、不爱与同学接触、脾气暴躁、不愿意与老师沟通交流。有时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如着装怪异、沉迷网吧、抽烟喝酒、打架斗殴等,他们甚至因不理解父母而产生憎恨、敌对心理。他们自身有自卑感,再加上会遭到别人的冷眼,或者受到别人的怜悯,这些对于本来就敏感脆弱的“问题学生”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孩子,他们不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长此以往,他们内心会产生害怕、恐惧、压抑、郁闷、烦躁等心理困扰,若无法及时排解继而会产生抑郁。
三、留守儿童中“问题学生”产生的主要原因
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中“问题学生”的调查、分析,不难发现,绝大多数“问题学生”并非是智力因素所造成的,而是与其自身、社会、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密切相关。面对这些学生,只有了解原因,才有可能开出具有针对性的“处方”,实现“药到病除”。
1.自身不良的习性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正值生理和心理发生剧变的时期,他们眼界开阔,思维活跃,成人意识和独立意识开始增强,但由于他们的身心尚不成熟,在不良因素的作用下,自身问题很容易暴露出来。他们中有的缺少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没有理想追求;有的怕苦怕累,贪图享受,学习上不愿意付出;有的是非观念模糊,缺乏自控能力,禁不住种种诱惑而做出鲁莽的事情;有的意志薄弱,放任自流,自暴自弃等。
2.家庭教育的不当
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家庭环境及其家长的教育方式息息相关。留守儿童中“问题学生”的许多问题根源就在于家庭教育,尤其是父母离异或单亲家庭造成的家庭教育缺失,这是“问题学生”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负有监护之责的家长因长期在外,留守老人承担起监管孩子的重责。许多老人由于溺爱而一味放纵,孩子一任性,老人便妥协。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要么是隔空万里打个电话了解情况,要么是遇到问题采用简单粗暴的言语数落孩子,缺乏有效的沟通,易使孩子产生抗拒心理。特别是对于家庭残缺或特殊家庭的孩子来说,他们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关爱,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3.学校教育的缺失
多少年来,我国学校应试教育始终走不出“人人喊打、打而不倒”的怪圈,这也成为中国教育难以治愈的“顽疾”。时至今日,沉重的课业负担、地毯式的考试、激烈的升学竞争仍然是我国青少年的噩梦,每年都有不少学生因不堪重负辍学甚至做出极端的事。笔者所在的学校,××级七年级入学时有300多名学生,到九年级时仅剩200多名,近三分之一的学生中途辍学,最后仅有80多名学生考上高中。这其中固然包括农村教育质量低下等原因,但调查显示,高难度的应试训练,使他们严重厌学,甚至辍学。在现实中,广大农村学校虽然也认为应试教育存在种种弊端,但学校一时也无法摆脱应试教育的怪圈,仍旧把分数、排名作为衡量一位学生好坏的重要标准,忽视对学生道德、法制、心理等方面的教育。
4.社会环境的隐射
虽然学生大多数时间是在学校和家庭两点一线之间巡回,但始终脱离不了社会这条主线。复杂社会中充斥着大量的不良诱惑,一些不良风气会影响到学生。比如网络上各种不良信息冲击着学生的眼球,时刻考验着学生的意志力;虚拟网络游戏则直接渗透到学生脑海中,负面影响明显;各种自媒体传播的信息满天飞,真假难辩……,家庭和学校一时也难以有效地搭建起防护栏,无法截住这些不良信息,以此保证孩子获得一个相对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
四、留守儿童中“问题学生”的消解策略
1.政府
当前城乡二元结构难以打破的情况下,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仍然是严重的现实问题。政府应当肩负责任,从“输血式”资助转为集中“造血式”的关爱,疏通保护农村留守儿童的“最后一公里”。如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完善机制,因地制宜对现有体制作出改变和突破,打通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道路上的重重关卡;加大对农村“扶贫又扶志”,让农民在本土找到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消减农民向大城市寻求发展的欲望,使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减到最少;在城市接纳农民工及其随迁子女问题上,进一步打破户籍门槛,完善和落实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子女在输入地参加中考、高考政策,让农村留守儿童与城市孩子一样享有优质的教育[3]。令我们欣慰的是,对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关爱保护有了保障。2016年2月14日,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安全、健康、受教育等权益得到有效保障。目前政府要做的是,不要让这些政策和条文仅仅停留在口头和文字上,要真正地落地生根,切实有效地解决当前众多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困境,主动承担起应该承担的责任。
2.社会
青少年学生年龄尚小,自身免疫能力较差,难以正确对待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和不良风气,如“读书无用”、“拜金主义”等思潮,使学生的“三观”难以正确定位,致使他们在道德上滑坡、学习上无动力,行动上无准则。特别是互联网中的信息垃圾,充斥着大量的暴力、色情等内容,使青少年纯真懵懂的心灵遭到严重腐蚀,损害了他们的健康。积极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大环境,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社会应为青少年提供优秀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让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文化成为社会文化的主流;加大文化市场管理力度,为学生剔除不健康的书籍、影像、数字资料,使学生免受不良影响;加大对网络经营行业线上与线下的监管,为学生绿色上网设立防护墙,让学生免遭不良网络的毒害;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志愿者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着力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境,形成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
3.学校
目前高压应试教育在广大农村学校依然风行,学校重视分数,忽视对学生道德、法律、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导致“问题学生”增多。学生健康的人格、良好的品行与分数的提高同等重要。学校应两手齐抓,加强学生道德、法律、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摒弃把分数、排名作为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切实让学生从应试教育中走出来,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并能及早发现并纠正“问题学生”的心理问题和不良行为。
学校可以建立由教干、班主任、教师共同参与的管理机制,明确管理职责,形成管理网络;可以让教师或者优秀学生与“问题学生”无缝对接,实行跟踪帮扶,定期对进步明显的学生给于表彰;可以利用微信、QQ等手段搭建网络e平台,实现家校联系机制,让家长随时了解孩子在校表现;可以聘请专门的心理老师,对“问题学生”定期举行“会诊”,及时给学生科学有效的帮助;可以为“问题学生”分类建立档案,针对不同问题,采取不同教育方法,使“问题学生”的教育走向常态化[4]。
教师应坚守公平的教育理念,多关心“问题学生”,让他们融入到集体生活中,增进对班级、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教师在处理“问题学生”时,可以对他们多进行精神上的鼓励,让他们获得信心,增强自我改变的积极性,把“问题学生”之志气“扶”起来;可以针对“问题学生”的不良行为,制定相应的“对症药方”,帮助学生逐步养成“正”的行为习惯;可以对“问题学生”学习方面给以“偏爱和厚爱”,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采取诸如一对一帮扶等倾斜政策,让“问题学生”的学习自信恢复起来;可以对“问题学生”多进行情感交流,开启心扉,消除恐惧和对立情绪,探求“问题学生”病因,对症下药,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走出阴影。真正实现在思想上“扶志”,在行为上“扶正”,在学习上“扶智”,在心理上“扶健”。
4.家庭
留守儿童中“问题学生”的产生大都是因为家庭教育问题。我国有大量的农村留守儿童处于监护不良或监护缺位状态,不少留守儿童处于“生而不养,养而不教”的尴尬境地。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是保障儿童健康成长的基础,父母作为孩子的监护人,理应承担管理、照顾、保护、教育等职责。要提高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家长应克服“树大自然直”的错误思想,加强与学校联系,齐抓共管,协调配合,把孩子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要建立新型的亲子关系,努力创造民主、和谐、温馨、融洽的家庭氛围,与孩子平等地沟通交流;要尊重孩子的合理诉求,力争成为他们的人生导师;要讲究教育的方式方法,既不过分放纵溺爱,也不专横粗暴,而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言行一致,做孩子的表率和楷模;要帮助孩子制定一些生活、学习计划,定期跟进,在孩子行为出现偏差时及时点拨、教育。与其在孩子出现问题时才关心,不如在出现问题前就关注孩子。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仅我们人要在,心更要在,要给予孩子身心发展必要的情感支持和引领,关注孩子成长中的每一个细节,营造出良好的家庭氛围,不让孩子感到被忽视。
5.问题学生自身
青少年学生是改造自身的主体,自己应树立远大志向,用理想支撑梦想,焕发前行的动力,给自己指引人生的前进方向;要提高自己的耐挫力,在困难中锻炼自己的意志,培养勇于进取的精神,客观评价和认识自己,走出自卑心理,提高心理素质,自信面对生活、学习中的不如意;要加强日常生活中与人沟通的能力,正确处理好人际交往中的矛盾冲突,做到与人为善,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同时,要树立良好的法制观念,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学会正确分析自己所面临的诱惑,把握好自己,以有利于自身发展,顺利度过“暴风骤雨”般的青少年期。
留守儿童中的“问题学生”的防治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政府、社会、学校、家长必须通力合作,形成强大的合力,共同对农村留守儿童中“问题学生”实施帮扶,共同探讨破解留守儿童中“问题学生”的办法。我想,这一切都应该是“精准”的,政府主导“精准”,社会关爱“精准”,学校教育“精准”,家庭尽责“精准”,学生自改“精准”,努力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精准”的平台,做到防患于未然,减少极端现象的发生。愿每一名留守儿童都能生活在爱的阳光下,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决不能让留守儿童成为家庭之痛,社会之殇”!
参考文献
[1]张国.国家该叩开每一扇留守儿童的门了[N].中国青年报,2016-4-20.
[2] 张丽.浅谈对留守儿童的新认识及帮扶策略[J].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4).
[3] 孟芳兵,吴哲敏,武海龙.留守儿童群体分类关爱机制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5(S1).
[4] 孙淑琴.问题学生转化初探[J].吉林教育,2016(16).
【责任编辑 王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