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课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2016-11-10 01:51乔彩花
现代教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三生流程评价

■乔彩花



“三生”课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乔彩花

一、问题的提出

德馨小学自建校以来,在即墨市的学业质量抽测中一直稳居榜首,且成绩遥遥领先,学校各项工作全面开花,成为当地群众满意度最高的学校。然而,在一次迎接上级领导调研的活动中,一位领导随机叫住了正在校园里自由活动的学生们。我本以为孩子们会和往常一样,大大方方地和领导交流,可意外的是孩子们有的低着头,有的捏着衣角,表现得拘谨、扭捏。我一下子明白了,往常接受采访的孩子都是经过精心推选的,而今天却是随机的。孩子们紧张、机械的表情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又有一次,学校组织老师听科学展示课《滑轮》。课中,为了探究是动滑轮省力还是定滑轮省力,老师让学生根据提供的器材自主设计实验研究。根据学生得出的数据,使用定滑轮是省力的;可学生实验报告单上填的结论却和课本上完全一样,即定滑轮不省力。对于自己得出的数据误差,没有人质疑,老师竟也没有纠正,似乎只是作为一个环节而已。

问题凸显。为什么一个个生龙活虎的学生,跟领导、老师交流时表现得那么拘谨、扭捏,不自信?试验中的数据和课本中的不一样竟没人质疑,也没人坚持,这样的学习怎么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再看我们的活动,尽管井然有序,可全在老师的安排控制之下,孩子们只是扮演好服从的角色。难道我们就是要培养这样的人才吗?这就是我们的质量观吗?现代社会正处在人的主体性张扬的时代,教育要培养自由人,即有自由精神的现代人,而不是唯唯诺诺的臣民和顺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学会生存》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成为他自己。”由此,我开始重新审视那些被引以为荣的所谓“高质量”。结果发现,那里面承载的几乎全是高分数:学业质量连年抽测全市第一;艺术节比赛全市第一;运动会全市第一;青岛市三届运动会成绩第一;学校综合考核全市第一……第一,第一,第一……深究这些“第一”,我开始浑身冒汗,因为它们几乎不包含精神、非智力因素、能力等的考量。也就是说,我们用高分数代替了高质量!这样的教育是健康的吗?

学校育人主阵地是课堂,孩子们素养形成的主渠道也是课堂,因此,要寻求问题的根源和突破点也应在课堂。于是,我们开始观察思考:现行的课堂现状是否真正满足社会、家长、学生的期待?课堂是否真正成为每一个孩子自主学习和生命成长的地方?

我们从教与学两方面进行了诊断,发现当时所谓的高效课堂,主要体现在对知识目标的落实上。一堂课下来,对于知识点,95%以上的学生能掌握。但学生是如何学的呢?学生几乎全是被动地学!课前的预习只是做预习作业,课堂学习就是听讲、回答问题,课后就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学习就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其实,小学阶段的学习重点不在学习内容上,关键是学习行为,要让孩子们建立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为让他们成为一个个能够终身学习的人打下坚实的基础。而现在的课堂呈现出的是一边倒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主动、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这样六年的小学生活,给每个孩子的人生会涂上什么样的底色?

二、“三生”课堂的内涵

那么,什么样的学生才是好学生,什么样的课堂才是好课堂呢?我们组织老师带着问题重新学习课程标准,开展学科价值大讨论,对各学科课堂进行诊断性研讨和追问。在一次次关于“好课堂”“好老师”“好学生”“高质量”标准的深度研讨中,我们豁然开朗了——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地方,也是学生品格形成、生命成长的地方,是学生由自然人向社会人发展的重要场所。对于每个学生的生命成长,不同的课堂生态决定着学生生命成长的方向、高度和质量。针对课堂教学过于关注知识传授、忽视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和品格养成的问题,我们提出了打造“生本、生命、生态”课堂的目标要求。

生本——是核心价值追求,是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本,要研究学生,知道学生现在在哪里、要到哪里去、怎么去那里,把课堂从教师教的地方变成学生学的地方,做到从“一言堂”到“百家争鸣”。

生命——所有的教与学都要着眼于为学生生命成长奠基。学生首先是人,是生活中的人,是关系中的人,是世界背景中的人,是将要走向未来生活的人。课堂要承载起帮助学生认识生命意义、感受生命关怀、提升生命质量、维护生命尊严的神圣使命。课堂不仅要重知识传授,更要重品格培养,做到从“三味书屋”的单调乏味、个性压抑到“百草园”的自由解放、快乐成长。

生态——是理想的课堂状态。让课堂如一方宽和的池塘:尽可能宽阔,让各类鱼儿尽情嬉游;尽可能温和,让各种花草自由舒展;尽可能富氧,让每一颗落到这里的种子都能欣然成长。

总之,“三生”课堂的本质是要建立起以研究学生为前提、以理解、交往、动态生成为特征,以促进学生生命发展为价值追求的新型课堂。

三、“三生”课堂的实践探索过程

(一)且行且思,在行动中转变

首先,我们在教师中倡导“爱学比学会更重要,合作比竞争更重要,能力比知识更重要”的理念,要求一堂好课必须体现合作、展示、对话、求真。合作——让学生学会担当;展示——让学生生长自信;对话——让思辨碰撞智慧;求真——让质疑成为习惯。为了帮助教师转变观念和行为,学校不断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先后到杜郎口中学、乐陵小学、昌乐二中、潍坊北海双语学校、广东梅州鸿都小学、河南郑州优质学校、北京大兴二小学习,老师们将每次学习的收获进行分享、交流、讨论,一致达成课堂教学必须改革以及如何改革的共识。

其次,转变教师对教学质量内涵的理解。为了扭转“高分就是高质量”的观念,消除教师“改革会不会导致学生考试分数降低”的担忧,学校提出“绿色质量评价标准”,对教学质量的内涵做了重新界定,从知识核心走向核心素养,并据此调整学校的量化积分方案,对老师、对备课组的评价由侧重教学成绩转变为侧重学生素养培养。评价中,教学成绩占15%,学生素养培养占35%,课堂教学展示占50%。在教学成绩的评价中,增加根据老师的训练重点进行考查的内容;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重点考查学生的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课堂教学评价根据平时推门听课和期中、期末的阶段展示对整个备课组的研究进行评价。

最后,从四个方面入手,推进课堂教学的“四个转变”。一是变“教师一言堂”为“小组合作”。首先从形式上进行变革。遵循“只要学生能做的,教师绝不代替”的原则,把一堂课中的几个环节交给一个合作小组(四名学生),由小组的同学组织大家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二是变回答教师问题为学习成果展示。三是变课前自主预习为课堂指导预习。课前预习已成为我们的教学常规,但是由于没有老师的指导,最后沦为学生例行公事似的作业。鉴于这种现状,我们把预习指导纳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这样,小组学习中的所有困难及进展,教师全部掌握;凡是学生自己能掌握的,全放给学生。四是变教法研究为学法指导。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一系列的举措让我们的课堂面貌在短时间内焕然一新,课堂上总会出现精彩的辩论和精彩陈述引起的共鸣,经常爆发出热烈掌声,课堂终于有了生命的气息。课下,学生想尽办法搜集资料,求亲告友帮助制作课件,自主学习开始初现形态。

(二)研磨结合,在问题中提升

伴随着课堂形式和氛围的巨大变化,新的问题也接踵而至。教师们的课堂五花八门,教师们担忧的效率低下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改革的脚步显然不能停止,但怎样才能让改革更有成效呢?经过反复的观察、研究、交流,我们发现问题症结在于,我们给教师指明了改革的方向,却没有给教师提供足够的“技术支持”,制度考核又迫使教师不能走老路,所以每位教师只能凭自己的理解与想象盲目试误,课堂低效不可避免。于是,我们首先总结了前期改革的问题,明确改进方向:合作——合理分工、有序交流、尊重别人,形成合力,将合作的核心确立为是尊重别人;展示——小组内展示注重公平,给每个孩子锻炼的机会;班级中保证每小组每周都有发言展示的机会,将最容易出现歧义的或者核心的知识问题进行展示。对话——要注意倾听,围绕主题,不能漫无目的,信马由缰。求真——鼓励学生“质疑”教师,“反驳”教师。

其次,不断细化学习标准,不断磨课研讨,鼓励各学科构建自己的自主学习的教学流程,甚至是某个特定教学内容的教学流程。于是,语文学科的阅读课教学流程、作文课教学流程、作文讲评流程,数学学科的概念教学流程、计算教学流程、解决问题教学流程、复习课教学流程,英语语音课教学流程等等,各种教学流程不断出现,课堂教学无序、低效的状况开始逐步好转。

在各科教师不断推出各种教学流程的基础上,我们对行之有效的流程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三生”课堂教学模式“双学双展双评”,为教师的实践变革提供具体抓手。所谓“双学双展”,指的是学生自主学、自主展示和小组学、小组展示两种学习展示方式;“双评”指的是学生自评和他评两种评价主体。模式流程为:课前自主学习——课前自主三分钟展示——对展示评价——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展示——对学习的评价——课后自主延伸学习。与此同时,我们对课堂教学中每个环节在能力、品格培养方面的基本定位进行分析,为教师的课堂变革提供价值导向。

“三双”模式教学环节目标价值一览表

这一模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需要调整各种不同模式,如先展后学、先评后学、展评结合、学评结合、展学评结合等。合作、展示的形式也丰富多样。但无论怎么变,核心架构是不变的,即课堂一定要做到“学、展、评”三落实。至此,课堂教学低效的问题才从整体上得到扭转,“生本、生命、生态”课堂才有了坚实的基础。

(三)评价变革,在标准中形成自觉

课堂生态的变化让课堂不再只是知识传授的场所,而是学生生命活动的场所,知识学习只是学生众多生命活动中的一项。这些变化要求学生的评价不能再沿袭传统的以学业成绩为主要内容的形成性评价,要更多地关注过程,关注发展。于是,我们又开始探索研究变革学生评价。

学生评价变革指向两个方面:一是要求教师评价学生时注重过程性评价,引导教师撰写学生学业水平评价报告,报告主要是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包括内容标准和表现标准。内容标准描述了学生在各年级或通过某门课程学习应该学到什么,能够做到什么,指明学生的三维目标;表现标准则描述评价者需要哪些证据证明学生是否达到了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发展水平,是对“学到什么程度才算好”“学得多好才算好”的规定。二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从“评什么”“怎么评”入手教学生学会自评。学生自我评价不仅是用于学校评价的一种方式,更是一种人生态度。当学生能够讨论他们的学习、思想和行动,并能够基于自我状态确定自我发展的目标时,他们就能更好地理解学习,学习与成长就成为其自觉行动。这也是我们推进“三生”课堂变革的最终目的。

四、“三生”课堂的实施成效

“三生”课堂的实施改变了教师的理念,解放了学生的身心,凝聚了变革的力量,引领了学校发展的方向。目前,德馨小学的教学生态发生了质的变化,课堂变革这一课程改革中最为艰巨的部分初步完成。在变革的过程中,教师已经明白对课堂的强势控制其实是教学失败的根源。只要给学生一个舞台,学生就还你一份精彩。更可喜的是,教师在实践变革的同时也成就了各自独特的教学风格。他们以学定教,扬长避短,让自己的课堂面貌焕然一新,既赢得学生的喜欢,自己也充满幸福和自豪。现在,德馨小学的课堂教学可谓百花齐放。

改革成功,最直接的受益者是学生,学生最突出的改变是兴趣高、思维活、会倾听、善合作。学校在调查中发现,学生心目中的好课不再仅有音、体、美课,语、数、英的比例显著提高。语、数、英课的课时多,展示机会也多,每一次展示对学生都是一次体验,一次挑战,一次成长。它顺应了学生的天性。学生学习兴趣极大提高,面对问题,积极想自己的办法。用老师们的话说,就是“激活了孩子们的脑细胞”。

学生也变得从容、自信,开始逐渐学会对自己负责,做自己的主人。他们会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不因群体的负面压力而退缩,不因害怕失败而停止努力尝试,不因有人反对而不敢表明自己的观点。我们明显感觉到,学生的品格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五、反思与展望

虽然“三生”课堂教学变革取得初步成效,但现行的课程体系不足以承载“三生”课堂的价值内涵。尽管学校已经把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进行初步整合,开发形成阶梯课程、个性课程、融合课程,但这与理想中的“三生课程体系”之间仍有较大的距离。目前所实施的有目的评价也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改革的深入推进。所幸的是,在“三生”课堂的改革探索中,德馨小学的全体教师已经获得了直面问题的勇气,领导班子更是懂得了要从问题中寻求发展。2015年3月30日,我国在正式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的意见》中提出了要加快“核心素养”体系建设。我们的“三生”课堂恰恰顺应了这一时代要求,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注重品格培养,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和家国情怀。我们将以核心素养为目标,引领、辐射学科课程教学,彰显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使之自觉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教学”升华成“教育”,课堂从知识核心走向核心素养,教师也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育人。我们相信,只要抓住21世纪学生应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让学生在满足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同时推动社会的发展,也就找到了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益的DNA。只要坚守应该坚守的,我们的前途就会光明灿烂,我们的努力就不单是在改变课堂,而是在影响世界!

即墨市德馨小学,山东青岛 266200)

猜你喜欢
三生流程评价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浅析初中英语课如何融入“三生”教育
析OGSA-DAI工作流程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三三”法
浅析“三生”德育有效整合研究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