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阅读驱动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2016-11-10 01:51于立平
现代教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读书智慧工程

■于立平



◎区域教育改革论坛◎

专业阅读驱动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于立平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人生应该读几本垫底的书。”做教师,更需要读这种“垫底的书”。教师阅读,不仅决定了教师的知识和视野,而且影响着教师的思想和信念,决定着教师“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价值取向和教育行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指出的那样:“有效地开展学生全面发展工作的一个最重要的条件,就是教师集体要有丰富多彩的智力生活,要有多样化的兴趣、广阔的视野、顽强的钻研精神和对科学新事物的敏感性。集体的智力财富之源首先在于教师的个人阅读。”正是基于对读书与教师专业成长、与提升学校教育品质的本质意义的探寻,青岛市教育局把推动教师专业阅读作为全市教育内涵发展的奠基工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系统工程。持续推进的“读教育名著、做智慧教师”——青岛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十二五”读书实践工程,正在催生着教育教学一线“静悄悄的革命”,成为助推全市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一、“为什么读”——基于现实问题的理性思考

读书是教师践行立德树人职业使命的必然要求。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要求教师不仅善于传道、授业、解惑,而且应该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引领者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者。“育人”这一教师的职业使命决定了教师必须是一个终身学习者,一个具有充实的灵魂和不断生长的精神的专业人员。《青岛市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求:“要提高每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激发每一名学生的发展潜能,增强每一位教师的职业使命感。”然而,科学规划和先进理念如何转化成切实有效的教育行动?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方式,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和谐、个性化地发展?如何铸就未来高素质社会公民所必备的知识、能力、品格、态度与价值观?这些问题都需要从实践中寻求突破、做出回答,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教育创新发展最基础的条件保障。

专业阅读是教师职后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应该看到,随着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推进,教师职后教育无论从资金投入、培训规模上,还是培训内容和方式上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与教育现代化、教师专业化的发展需要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和不适应性。在培训目标上仍以提高学科教学能力为主,缺乏对教师专业化发展核心要素的研究和整体设计;在培训形式上以我讲你听、被动接受式为主,缺乏教师作为行为主体的主动参与,缺乏对不同教师个性化发展需求的关注和回应;在组织模式上以学科分类培训为主,缺乏跨学科、跨学段、综合性的研究型学习和交流。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教师的专业阅读这一至关重要的教师学习方式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更缺乏组织化、专业化支持和指导。有调查发现,“中小学教师阅读面比学生窄”,“教师的课外读物高居榜首的是教学参考;50.9%的教师个人藏书不到100册”(中国青年报,2001.4.13);关于教师读书状况的多项调研结果表明,“教师读书的随意性强、计划性差,阅读范围狭窄,休闲性阅读仍占主导,专业性阅读亟待加强”。青岛市教科所关于教师读书的专项调研发现,教师阅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师阅读面窄,缺乏深度;书太多,不知从何读起;工作忙,没有时间读;缺乏高效的组织。

什么是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之“本”?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需要什么样的成长机制和发展路径?教师自主的专业发展需要怎样的内部动机和外部保障?如何有效地促进教师可持续的专业发展?如何帮助教师成为自觉的学习者和研究者?对以上问题的分析和思考,引发了我们对组织化、全员化、专业化教师阅读近十年的持续关注和推进实施。“十一五”期间,青岛市中小学教师人文与科学经典阅读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此基础上,2011年,市教育局在全市城乡启动了“读教育名著、做智慧教师”——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十二五”读书实践工程。

二、“读什么”和“怎样读”——为教师阅读提供组织化、专业化支持

要用全市的力量持续地推动教师读书,但不能靠简单的行政命令让老师被动执行,更要防止为读书而读书、搞形式、走过场,做好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是读书实践工程取得实效的关键。“十二五”读书实践工程启动之初,我们首先把推动教师读书的着力点放在精选、装备书目,解决好“读什么”的问题;强化“四个结合”,解决好“怎么读”的问题,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精选、装备书目,解决好“读什么”的问题

教师阅读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阅读,读书实践工程强调研读教育名著,即能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目标引领、榜样示范、理论支撑的古今中外教育名著。

为提高教师阅读的质量,市教科所组织专业力量广泛调查研究,每年精选6本“重点研读书目”、100本“推荐选读书目”作为全市教师读书实践工程基础读本。“重点研读书目”以教育装备的形式配备至全市每一个学校的教研组(年级组),“推荐选读书目”配备至各中小学图书资料室,为教师读书提供专业支持和条件保障。2011年重点研读了《走在行知路上》《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情境教育的诗篇》《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崔其升与杜郎口经验》《乐在民主育人中》;2012年重点研读了《我的教育心》《新教育》《教育的智慧》《第56号教室的奇迹》《静悄悄的革命》《学校在窗外》;2013年研读的是《教育新理念》《陶行知教育名篇》《帕夫雷什中学》《邱学华与尝试教育人生》《为什么是他们:来自名师的教育智慧》《成就每一个孩子——陈之华解码芬兰教育》;在每年100本推荐选读书目中,包括师德师风建设、教育基础理论、课程与教学改革、教育新理念、班主任和德育工作、教育科研方法和当代教育改革最新成果等6个类别,同时,鼓励各区市、学校结合实际补充重点研读和推荐选读书目。这些名著给老师们带来了巨大的思想冲击,使他们领悟了中外教育大家的思想,触摸到教育发展的时代脉搏,感受到了教育变革的力量,领略了教育家的情怀、视野和境界。

(二)强化“四个结合”,解决好“怎么读”的问题

读教育名著是学习的方式、发展的手段,做智慧教师是行动的目的,而实践是通往目标的路径和阶梯。为了明确“十二五”教师读书工程的行动策略和目标,我们将“实践”两个字郑重地写进活动主题。市教育局下发的“读教育名著、做智慧教师”——青岛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十二五”读书实践工程实施方案,特别强调“要将研读教育名著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相结合,提高教师职业使命感;要将研读教育名著与强化教师专业素质相结合,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水平;要将研读教育名著与改革课堂教学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要将研读教育名著与研究解决素质教育重点难点问题相结合,深入探索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我们以教研组、年级组、教师读书会为读书实践工程的基础力量,倡导教师带着日常教学和生活中积累的问题去读书,再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思索问题,最后用研究问题的眼光再去钻研相关书籍,实现“阅读—思考—研究”三者的有机统一,使读书因研究而深刻有效,研究因读书而灵动精彩。实践证明,“四个结合”在学校教育教学变革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青岛二中分校数学组,面对合校初期的不适和迷茫、教师职业状态的低迷倦怠,在读书中找到了变革的方向,在读书中学会了聚焦解决问题的行动研究,靠读书实现了全组老师专业成长的蝶变;市北区同安路小学针对“草根课题”研究中遇到的困惑,带领老师们深入研读《课堂观察》《课堂密码》及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专著,针对小学生探究性学习有效性问题开展持续研究,经过借用模仿、问题反思、实践探索、突破创新的研究过程,老师们取得了教改成效,提高了研究能力,丰富了理论积淀。大家体会到,“带着问题阅读教育名著,在学习、研究和解决问题中感觉教学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在研课交流中,自己的发言也因能够引经据典而显得有内涵、有高度了”“有了理论的支撑,上课效果好了”。崂山区浮山小学王开秀老师带领教师们开展了“变课堂为学堂”的教学改革,针对“如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如何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如何改变教室里的生命状态、学习状态、交往状态”等问题,组织老师们研读《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爱心与教育》《第56号教室的奇迹》,把读书所学用到教学实践中,开展了“每人一节精品课”校本教研活动,教师因读书而生发了无限的教育教学智慧。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教研组是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专业力量,也是读书实践工程的重要组织力量。2012年度受表彰的首批“十佳教师读书团队”就是全市众多教师学习研究共同体的典型代表。

作为读书实践工程的实施主体,各区市、各学校结合实际,完善机制、创新形式、搭建平台、树立典型、展示成果,推动了读书实践工程深入实施。市南区着力推进“学与做结合的体验读、个人学习与团队合作的分享读、典型示范和专家引领的提升读”,将教师读书与教学法研究紧密结合,带领教师以读书为抓手,寻找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市北区将读书与教师“草根课题”相结合,提升校本研究的质量和水平;四方区成立区域教师书友会,开通教师阅读博客,创建电子月刊《读书》,为全区教师读书实践活动搭建交流互动平台;李沧区推出了“读、思、行、议、写”五环节读书实践课,开发区提出了“学、帮、理、练”四环节教学法,崂山区开展了读书实践工程优秀成果音像演讲比赛;即墨市组织读书先进典型送教下乡,将读书实践工程的支持重心向偏远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胶州市以教师科研工作站为平台,为城乡教师的读书实践活动提供专业引领;胶南市大力倡导基于教研活动的研读,率先开展了“十佳教师读书团队”评选活动;平度市组织了“教育理论学习成果交流会”,打造“每月一讲,名家讲坛”品牌;莱西市以“同读一本书,建设书香办公室”为主题推进读书实践活动。读书实践工程在全市引领了学习之风、研究之风、创新之风。

三、对话教育名家,提升读书实践的品质

读书实践工程的本质追求是唤醒教师的职业责任,启迪教师的实践智慧,激发教师的专业自觉,促进教师的主动发展。要实现这个目标,离不开价值观层面的高端引领。所幸,青岛市教师读书实践工程自启动之日起,就受到各方专家的高度认同和强力支持。2011年读书实践工程启动之初,中国教科院袁振国院长亲自撰文,以《青岛教育》卷首语的形式对读书实践工程给予支持和建议。他指出,“读书不是追随,应该有自己的参与;读书不是简单接受,应该有自己的创建;读书不是遵从,应该有自己的批判”。《当代教育家丛书》之一《走在行知路上》作者杨瑞清校长应邀参加读书实践工程启动仪式并作《走在行知路上,创造精彩人生》专题报告。他30年如一日在小乡村办大教育,让老师们看到了一个像苏霍姆林斯基坚守在帕夫雷什中学那样的杨瑞清,唤起无数校长老师对为师之本的思考与感悟;叶澜、袁振国、李希贵、李镇西、魏书生、崔允漷、张华、曾天山、孔企平、王斌华、齐学红、曾继耘等多位专家学者先后应邀亲临岛城,与校长教师对话交流,为读书实践工程提供专业支持。2012年世界读书日,全国著名教育记者、上海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教师》杂志执行主编李振村以“做有智慧的良师益友”为题作了专题报告;2013年世界读书日前夕,袁振国院长亲临青岛参加2013年度读书实践工程表彰交流会,并作了关于“读书与教师专业化”的专题报告。

为给全市教师搭建对话教育名家、反思教育实践的平台,《青岛教育》杂志推出系列“读书沙龙”,每期重点就一本专著邀请作者撰写导读,与我市教育行政干部、校长、教师开展深度笔谈,迄今已系列推出14期“读书笔谈峰会”,先后有87位教(体)育局局长、中小学校长和教师通过“读书沙龙”这个平台,回应专家观点,畅谈教育人生。

重点研读书目的作者袁振国、蔡林森、崔其升、杨瑞清、魏书生、李吉林、李镇西、邱学华等教育名家先后撰文,为10万青岛中小学教师的专业阅读给予热情鼓励、强力支持和高端引领,读书实践工程在理论与实践的深度结合中得以不断深化和升华。

四、提供榜样示范,揭示“智慧教师”的精神特质和丰富内涵

“读教育名著、做智慧教师”读书实践工程要持续推进并富有成效,需要榜样和价值目标的引领。何为“智慧教师”?“智慧”的本质内涵到底是什么?教师的“智慧”又来自于哪里?随着读书实践工程的不断深化,我们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教育智慧是科学理念指导下的实践产物,教育智慧蕴藏在教师日常的教育生活里,蕴藏在师生交往的教育情境中,蕴藏在每一位校长和教师探索教育规律、寻求教育创新的行动中。引导校长教师反思教育实践、深化理性思考、总结提升经验成果,揭示“智慧”教师的内涵和特质,是深化教师读书实践工程、引领教师自主发展的重要途径。

为总结、展示、检阅读书实践工程在素质教育实践中发挥的作用、带来的变化、产生的实效,2012年,我们将全市教育教学优秀成果奖评选的主题确定为“读教育名著、做智慧教师”优秀教育教学案例评选、“研读教育名著、探索课堂变革”精品研究案例展评,面向全市征集读书实践成果。经过区市评审推荐、市学术委员会三审通过,评出了639篇获奖教育案例、36节精品研究课例。11月21日,市教育局在第58中学隆重举行2012年读书实践成果表彰交流会,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当代教育科学》编辑部主任、省教科所陈培瑞研究员做精彩点评。一篇篇案例生动呈现了读书实践工程对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强化教师专业素质、引领课堂变革和深化实施素质教育的成效和成果;获奖精品研究课例中也涌现了大量创新性课改成果,主体性学习、“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读、思、行、议、写”五环节教学、“学、思、理、练”四环节教学、作文教学融合性评价、“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思想、情境教育思想等都在教师的课堂教学得到生动体现。老师们开始从朴素、具体地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课堂纪律到培育学生做人做事的品格、开放的思维模式和持续的学习发展能力;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追问教育的本质意义;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探索课堂变革的行动研究;越来越多的教研活动有了探本求源的理论支撑;越来越多的校长认识到读书实践工程在推动学校内涵发展中的力量,读书正逐渐成为我市教师的职业生活方式。

2011年10月,市教育局在李沧区召开首次读书实践工程阶段性成果交流现场会,推出了10个单位推动读书实践工程的创新经验;2012年4月,市教育局举行读书实践工程2011年总结表彰会暨“做有智慧的良师益友”专家报告会,评选表彰首届青岛市“十佳教育读书人物”“十佳推动读书校长”、读书实践工程50个先进集体和100名先进个人,4个单位和个人做了典型经验交流。从2012年开始,《青岛教育》开辟“读书人物”专栏,系列推出“十佳教育读书人物”“十佳推动读书校长”的读书故事和经验成果。2013年世界读书日前夕,市教育局评选表彰了第二批读书实践工程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十佳教育读书人物”“十佳推动读书校长”和“十佳教师读书团队”。从参评单位和个人提交的读书报告中,深刻地反映出读书实践工程队伍在不断壮大、内容在不断深化、内涵在不断丰富,以读书实践工程推进学校内涵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育人质量,成效显著、异彩纷呈。在全面总结读书实践工程阶段性成果的过程中,我们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愿望,要把这一篇篇读书故事和推动读书故事呈现出来、宣传出去,让更多的老师与我们一道领略在读书中成长的精彩,让更多的“我们”参与到读书实践和自主发展的行动中来。于是,有了这本《“读教育名著、做智慧教师”——读书实践成果精粹》。其中的理念篇、榜样篇、实践篇从不同的侧面,真实记载了青岛市中小学教师读书实践工程“路上的风景”。

五、走在共同成长的路上——读书实践工程的收获与感悟

论及读书实践工程的实施成效,市教育局周民书副局长也多次谈到,读书实践工程在全市教师中引领了学习之风、研究之风、创新之风;读书与师德师风建设相结合、与强化教师专业素质相结合、与课程教学改革相结合、与研究解决素质教育重点难点问题相结合,“四个结合”已初见成效;以读书促研究、以研究促改革、以改革求发展,读书实践工程推出了一大批教育教学改革领军人物和优秀读书实践成果,带动一大批教师走上热爱读书、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专业化发展道路。

在持续推进、不断深化读书实践工程的过程中,我们对专业阅读驱动下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切实的感悟。

优质教育的根本是优秀教师。当教师把自己的学科教学目标和育人而非应试结合在一起,能够把课程标准、课堂评价和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当下结合在一起的时候,能够敏锐地洞察每一个学生的问题和需要并给予适时的回应、点拨、消解或支持的时候;当教师以自己的学识和品格赢得了学生信任,他的教育不再被认为是说教的时候,优质高效的教学开始了。教师专业化首先应该是教育理念的现代化:现代化的育人理念、课程意识、教学能力、评价素养……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和谐、有个性的充分发展应该成为每一个教师的职业自觉和实践追求。

教师学习是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必然趋势。在基本解决了学历达标和基本教学能力问题之后,教师专业化背景下的教师职后教育应以促进教师学习为途径,通过学习型组织建设和基于实践的行动研究,强化教师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应该看到,教师学习需要强有力的内在动机和有效的外部激励机制,需要理念、价值观层面的专业引领,需要一个从被动到主动的发展过程。教育行政层面的有力推动、教育研究机构的专业支持、校长的专业领导和学习型组织的建设,是不可或缺的条件保障。

教师的专业智慧需要一个主动建构、不断积累的过程。聚焦问题解决的教育科学研究是教师形成专业智慧、实现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读书实践工程中涌现出一大批教育读书人物、教师读书团队,他们无一不是在读书、研讨、实践、反思的基础上系统地探索教育教学变革,在解决问题和研究创新中实现专业发展。他们的经验有力地证明,教、学、研一体化的自主学习与团队合作是教师可持续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用一个城市的力量推动教师读书,是促进教育事业内涵发展、让城乡居民学有优教的重要举措。专业阅读驱动下的教师专业化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步到位,需要一个持续推进、不断深化、总结提升、系统发展的过程。我们清醒地看到,虽然读书实践工程实施两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一是区域和学校之间,无论从认识水平、推进机制还是实践成效上,都存在着不平衡;二是对大多数老师来说,阅读还较多地局限于每年推荐的6本重点研读书目,缺乏聚焦实际问题解决的个性化选读;三是从全市范围看,读书实践成果还不够丰富,特别是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创新和总结提升,已有读书实践成果的实践解释力、思想影响力还不够大。解决这些问题,有待于市、区、学校、每一个学习型组织、每一位校长教师的共同努力,需要进一步开拓视野、创新平台,深化研究、推动发展,在此基础上,不断推出体现时代要求、具有青岛特点和学校特色的读书实践成果,在探寻教育智慧的行动中出名师、育英才。

青岛市教科所,山东青岛 266001)

猜你喜欢
读书智慧工程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子午工程
我们一起读书吧
工程
读书为了什么
工程
有智慧的羊
工程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