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洁妮
(山东工商学院经济学院,山东烟台264005)
中国与RCEP成员国机电产品贸易研究
滕洁妮
(山东工商学院经济学院,山东烟台264005)
中国通过与RCEP成员国之间的双边贸易往来增加了贸易进出口总量,机电产品进出口量也因此迅速增长。本文从机电产品中选取四类,利用双边贸易竞争力指数分析中国与各成员国在这四类机电产品进出口方面具有的竞争优势、劣势,并指出与各成员国机电产品的相似性和互补性,中国与各成员国机电产品贸易发展建议是进行技术革新,扩大出口需求;增大强势产品出口和弱势产品进口;加强自贸区建设,减少贸易摩擦;发挥出口竞争优势,促进与成员国之间的相互投资。
RCEP;机电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互补性
机电产品一直占领中国进出口货物的主要市场,截至2015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额已高达8326.9亿美元,进口额达到5185.4亿美元,出口与进口差额日益增大,出口市场前景广阔而进口数量较少。中国与RCEP各成员国之间机电产品贸易研究意义重大,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机电产品的发展。
本文从机电产品中选出最具代表性的四类机电产品做逐一分析,利用中国与各成员国在这四类机电产品的进出口额及双边贸易竞争力指数进行分析讨论,得出我国在每一类机电产品中的竞争优势、劣势,以及未来与各成员国之间机电产品贸易往来的发展建议。
(一)机电产品的分类研究
机电产品在STIC分类中属于第7类,海关编码第84章-90章将机电产品细分为七大类。机电产品包括机械设备、电气设备、交通运输工具、电子产品、仪器仪表等及其零部件、元器件等。本文从机电产品中筛选海关编码第84章(核反应堆、锅炉、机器、机械器具及其零件)、85章(电机、电气设备及其零件;录音机及放声机、电视图像、声音的录制和重放设备及其零件、附件)、87章(车辆及其零件、附件,铁道及电车道车辆除外)、90章(光学、照相、电影、计量、检验、医疗或外科用仪器及设备、精密仪器及设备;上述物品的零件、附件)机电产品,分别研究中国与RCEP成员国之间进出口贸易情况以及我国在这四类产品的出口竞争优势及劣势。
(二)双边贸易竞争力指数含义及范围
即TC(Trade Competitiveness)指数,常用来测度一国对另一国在某类产品方面的国际竞争力,它用来表示一国对另一国在某类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该类产品双边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可反映出该国对另一国在该类产品方面的竞争力与相互竞争程度,公式如下:
式中,Xi表示一国对另一国关于i类产品的出口额,Mi表示一国对另一国关于i类产品的进口额。该指标在-1与—1范围内波动。该指数接近于0时,表示竞争力越接近于平均水平,即两国双边进出口额相差不大,在i类产品上有相互竞争趋势;该指数等于-1时表示该类产品只进口不出口,该指数越接近于-1则说明竞争力越薄弱;当该指数等于1时表示该类产品只出口不进口,越接近于1则说明竞争力越大。具体数值表示为,该指数大于0.8时,表示该国在i类产品上具有较强竞争力;该指数小于-0.8时,表示该国在i类产品上不具有竞争优势。以上两种情况均表示一国与另一国在该类产品的双边贸易中处于互补状态。该指数的值介于正负0.3之间时,说明两国在i类产品上的进出口额差距较小,存在较大竞争。
(一)84类机电产品分析
表1 中国与各成员国84类机电产品进出口总额单位:亿美元
2011-2012年,在84类机电产品中,我国与日本的进出口总额最大,2011年达到近70亿美元,但2012年下降8亿美元左右。而与东盟的进出口额自2012年开始猛增到59.65亿美元,2013年虽然有所下降,但已超过日本3亿美元,位居第一,此后连续三年超过日本稳居成员国首位。韩国位居第三,五年来一直保持25亿美元左右的总额,波动较小。中国对印度进出口额连续五年呈现下降趋势,但总额稳定在10亿美元左右,对澳大利亚进出口额波动不明显,基本稳定在7亿美元左右,对新西兰进出口呈现小幅增长。
表2 中国与各成员国84类产品贸易竞争指数比较
对于84类机电产品,我国与日本、韩国的贸易竞争指数为负值,进口大于出口,处于逆差状态。对日本、韩国、东盟的竞争指数值都介于±0.3之间,说明我国与这些国家进出口额差距较小,存在较大竞争。而与日本在2012年时指数值接近0,说明我国与日本双边进出口额大致相等,在该类产品上有相互竞争趋势。我国与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指数均大于0.8,说明我国在该类产品上具有较强竞争力,并与这三国在双边贸易中处于产业间互补状态,且指数接近于1,说明出口远大于进口。
(二)85类机电产品分析
表3 中国与各成员国85类机电产品进出口总额单位:亿美元
2011年-2015年,在85类产品中,我国与东盟之间进出口贸易总额最大,2012年突破100亿美元,15年飞速增长到130.01亿美元。这源于中国对东盟的出口持续增加,从2011年的32亿美元增加到2015年的58亿美元,使得总量也随之增加。韩国和日本在2011年基本持平,都是78亿美元左右,但2012年开始,中韩在该类产品进出口额猛增到95亿美元,2013年达到111.11亿,2015年突破120亿,有赶超东盟趋势,而日本2015年又下降到了72.58亿,位居第三。中国与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仍是出口远大于进口,对印度的出口在10亿美元左右,表明印度在此类产品方面需求较大。
表4 中国与各RCEP成员国85类产品贸易竞争指数比较
在85类产品中,我国与东盟、韩国、日本进出口处于逆差,与东盟、韩国指数值介于±0.3之间,进出口额差距不大,存在较大竞争,与日本在2011年和12年指数接近-0.3,存在较大竞争,但2013年-2015年指数接近于0,说明进出口额大致相等,存在相互竞争趋势。与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指数我国与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指数均大于0.8,我国在该类产品上具有较强竞争力,并与这三国在双边贸易中处于产业间互补状态,指数接近于1,说明出口仍远大于进口。
(三)87类机电产品分析
表5 中国与各成员国87类机电产品进出口总额单位:亿美元
87类产品中,我国与日本的进出口总额最大,2011年到2015年基本在20亿美元左右,中国对日本进口额在15亿美元左右,是出口的四倍,存在一定的进口依赖性。中国对东盟和韩国的进出口额相差不大,只在2015年时对韩国有所下降,而东盟持续上升至9.54亿美元,对韩国的进口额约是出口额的四倍左右,而对东盟的进出口基本持平。中国对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进出口基本处于逐年上涨趋势,澳大利亚在2015年的总额达到将近1亿美元。
对于87类产品,中国与日本、韩国处于逆差状态,其他国家为顺差,中国与东盟、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指数值均大于等于0.8,说明我国与在该类产品上具有较强竞争力,并与其处于互补状态。我国与澳大利亚、新西兰指数值在2014年和2015年接近于1,进口量基本为0,竞争优势最大。我国与日本、韩国指数值在-0.5左右,具有较大竞争力。
(四)90类机电产品分析
表6 中国与各成员国87类产品贸易竞争指数比较
表7 中国与各成员国90类机电产品进出口总额单位:亿美元
对于90类产品,中国对韩国的进出口总额最大,但有逐年下降趋势,从2011年29.47亿美元降到2015年的25.32亿美元,这源于进口额从2011年的25亿美元下降到2015年的21亿美元。对日本的进出口处于平稳状态,基本在20亿美元左右,但与韩国一样是逐年下降。而对东盟虽然进出口量不多,但五年来一直呈现上涨趋势,2012年突破10亿美元,2015年增长到了12.62亿美元。对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也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表8 中国与各成员国90类产品贸易竞争指数比较
对于90类产品,中国对韩国、日本处于逆差状态,对东盟的指数值基本在±0.3之间,进出口额差距不大,存在较大竞争,2015年接近于0,进出口大体持平,相互竞争增大。与澳大利亚的竞争指数值在2011年和2012年时接近0.3,竞争较大,但2013年开始指数值增大,竞争减小,2015年又减小到0.45,竞争有小幅波动。对日本、新西兰指数值在±0.5左右,存在大大竞争,对印度指数值接近0.8,说明我国在该类产品具有较强竞争力,并与印度处于产业间互补状态。
(一)进行技术革新,扩大出口需求
由于我国对日本、韩国机电产品进口需求较大,应大力发展出口市场,向两国学习先进科学技术,积极研发创新,使产品不断升级,追求产品差异化,吸引日韩消费者购买欲望,扩大日韩对我国机电产品的需求,缓解逆差。
(二)增大强势产品出口和弱势产品进口
中国与澳大利亚、印度、新西兰三国在机电产品方面存在较强的互补性,因此,我国可通过出口本国较强势的机电产品,进口本国较弱势而这三国较强势的机电产品来扩大机电产品进出口额,并获得共同利益。
(三)加强自贸区建设,减少贸易摩擦
截至目前,中国已与东盟、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和韩国等成员国分别签订了自贸区协定,为中国与各成员国之间的货物贸易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我国应加快与其他成员国之间的双边贸易谈判,加大力度开放双方市场,降低机电产品进出口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及摩擦。
(四)发挥出口竞争优势,促进与成员国之间的相互投资
我国应发挥强势类机电产品竞争优势,增大出口额,同时制定多样化产品销售策略,吸引各成员国对我国机电产品的直接投资。此外,对于弱势机电产品成员国,鼓励跨国公司到成员国所在地进行直接投资,扩大进口额,增加双边贸易往来。
[1]赵成真,兰天.金融危机下的中国-东盟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0(3).
[2]李季.中韩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0(6).
[3]蒋毅一,史圆圆.中国对东盟机电产品出口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J].价格月刊,2014(3).
[4]蒋毅一,史圆圆.基于CMS模型的中国对东盟机电产品出口贸易分析[J].江苏商论,2014(1).
[5]吴明宇.日本对华机电FDI与中日机电产品贸易竞争力关系[J].求索,2012(4).
[6]梁会君,朱延福.日本对华直接投资新趋势对中日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基于机电产品的实证分析[J].亚太经济,2012(4).
[责任编辑:方晓]
F752.6
A
1005-913X(2016)10-0011-03
2016-07-07
滕洁妮(1994-),女,辽宁鞍山人,本科学生,研究方向:贸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