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小芝
摘 要:在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适时引入时事新闻,不但能丰富教材内容,增强课堂有效性,还能培养学生收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能力,这不失为一种对落实课程标准的创新尝试。
关键词:时事新闻;教学情境;学习能力
一、前言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开放的课程,在《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中明确指出:课程将以培养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参与社会和改造社会的能力作为一贯之的目标。为此,课程将十分重视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同时鼓励学生有主见地正视各种社会问题,更自觉地面对各种机遇与挑战,充分体现“以育人为本”而不是“以知识为本”的现代教育的价值取向。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渠道地获取教学资源,而时事资源即当前发生在国内外的那些有重大影响力的时事新闻,它无疑是各种教学资源中一种最具有生动性、时效性、开放性的资源,将其引入课堂,既可以有效地解决教材中部分内容的滞后性和局限性问题,又可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让学生在透析国内外的时事新闻中,逐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辩证地观察和分析社会问题,以培养学生作为一个现代公民应具有的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而反观现实中的历史与社会课堂,时事教育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许多教师迫于中考中有时事热点的考点要求,直到九年级下学期临近中考了才将时事资料发给学生,以应付考试。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而言,时事这个宝贵的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沦为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这样的做法犹如在买椟还珠,完全失去了时事资源在本门课程中应凸显的价值。
而本人在实际教学中,常结合教材内容,及时有效地将报刊、网络、电视上的热点新闻引入课堂,教学效果颇好。下面,我将谈谈我是如何运用时事资源的。
二、时事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开展课前五分钟“我说新闻”,引导学生关心时事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一)》在课程目标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提出了“激发关注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热爱社会主义,培养集体主义意识,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及“关心祖国和人类的命运,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开发的世界意识”,又在技能、能力目标中提出“有条理地表达对社会和历史现象的想法和观点”。
为了落实以上目标,我在班级中组织了“我说新闻”这个课前五分钟的小环节,全班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参与这个轮流活动。首先,在开学初,学生以自愿的原则组织新闻小组,小组内部有明确的分工,比如商讨本组新闻主题,收集相关时事到资料,还要提醒学生注意新闻稿要力求真实有深度,播报时做到语言清晰精练,当然可以适当幽默风趣,在播报完之后还要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讨论和分析新闻质量的好坏,选取的角度新颖与否等。最后我会在肯定同学的基础上加以简单的总结。
由于这是一个既讲究团队合作,又能展现个人风采的实践活动,每个小组的成员都做到了踊跃参加,找寻新闻主题的同学在业余时间看报纸、听新闻、登新闻网站,俨然要把自己锻炼成有新闻敏感度的记者。记得2016年2月6日凌晨3时57分台湾高雄发生地震,第二天课间时间我马上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全班同学,当时全班很多同学都说了这样一句:“真想马上了解这次事件的进展!”3月13日上午我到班级上课,按惯例这次轮到第五组同学做课前五分钟的新闻播报,只见谢同学走到讲台上,肃穆地对全班建议:“现在我们全班同学给在台湾地震的受难者默哀一分钟吧。”全班同学都齐刷刷地站起来,默默地低下头默哀。当时我真的被眼前这一幕所震撼,远在异乡的天灾换起了同学心中的无限怜悯。接下来谢同学有条不紊地播报这次事件,最后还提议全班同学通过中国红字会给受灾的台湾人民捐出自己的零花钱。整个过程,不管播报的同学还是听的同学都感受到了灾难固然可怕,但只要心存爱和希望,人类是可以做到坚强的。
虽说“我说新闻”这个活动每天只有短短的五分钟,但这五分钟却成功地把学生从原来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转变成“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很多同学成了生活的有心人,在纷繁错杂的社会面前,懂得要理性地看待,积累了自己的看法,不至于人云亦云,社会责任意识逐渐地培养起来。另外,随着学生越来越多地接触时事新闻,他们不自觉地将教材中的内容联系起来,在潜移默化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这项小活动,可谓一石二鸟。而我作为老师,在这个活动中则是在实践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只有当教师的视野比学校的教学大纲宽广的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学过程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
2.创设时事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者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经历对学习材料的亲身体验和发展过程,才是学习者最有价值的东西。”由此,建构主义者提倡在课堂上推行“情境性教学”,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情境,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其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而在历史与社会的课堂上导入与教材结合较为紧密的时事热点,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有意制造学生在认知上的矛盾,这一系列做法不仅能有效地激发起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欲望,还能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最终升华了学生的认知与情感。
比如,在复习九年级的人口问题时,恰逢2015年1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全面二孩定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我联系教材,提问:你认为全面二孩政策是不是违背了计划生育这个国策?这个看似矛盾的问题,一下子让学生陷入认知的冲突中,学生追根刨底的兴趣被激发出来了,课堂上针锋相对的讨论此起彼伏,有的学生试图用教材中的知识来说明问题,有的学生则用平日里积累的事情来证明自己的看法,学生们在百家争鸣的氛围中,亮出了自己的见解,也锻炼了自己的口才。
在整个问题讨论过程中,时事新闻显然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引擎点,它成功地引发了一场又一场越辩越明的讨论,而在讨论中,学生逐步地做到了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
3.联系时事新闻,丰富教材内容
众所周知,历史与社会是一门高度时效性的课程,而教材由于受到时间和地域的限制,部分内容出现滞后性和局限性问题,特别是有些案例是针对城市学生的认知水平,不符合我校所在的农村地区的学生实际情况。为了克服教材中存在的问题,在教学中恰如其分地引进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上的时事新闻,既弥补了教材的不足,拓展了教材的宽度,又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提升了学生运用分析、比较、综合等方法来解释一般社会现象的能力。
比如,在上九年级《改革开放的年代》这一课时,教材所选的案例是深圳和上海这两个最能体现改革开放的城市,但我所教的学生大部分生长在农村,对于近三十年来这两座城市的发展变化,较为陌生。为了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改革开放对于深圳意义,我选取了2010年庆祝深圳建立经济特区三十周年一系列时事新闻报告,从多个角度来看深圳变化。而为了拉近学生与上海的距离,则用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办的相关新闻,让学生借世博看上海的改革开放。
学生在面对这一则则新鲜的、生动的时事新闻时,觉得原本枯燥的教材似乎也变得有血有肉起来。在充实教材的过程中,也让学生领悟到教材只是抛砖引玉而已,教材之外,还有一个更为广阔的学校,那便是社会,时事则是了解社会的一面好镜子。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进行公民教育的综合文科课程,其价值在于培养现代公民应具有的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在教学中合理地利用时事新闻,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教材中存在的滞后性问题,还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关注社会和参与社会的积极性,有助于实现对学生创新精神、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美)布鲁纳.教学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水头镇鹤溪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