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洪文 卢妍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及信息网络化的背景下,各高校纷纷开展课程建设的探索和实践,实施网络授课将是高等教育改革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趋势。文章结合生态学网络课程教学的实践和经验,从教材的选取、教学资源的完善、教学过程的组织等方面分析其实施过程,并根据其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生态学;网络课程;教学环境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面向教学的网络平台为高等教育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教学环境。网络课程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老师和时间来完成学习任务,以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且通过利用网络资源提供更加丰富的课程资料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效率[1]。
网络课程的质量是影响网络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网络课程越来越多地用于教学,其质量也逐渐受到高校网络课程执教者的广泛关注。培养优良的教学环境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生态学网络课程建设的意义
生态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强,内容涉及广泛的自然科学,也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环境科学、生物科学及地理科学等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之一。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高校对生态学这门科学的关注度也越来越大[2]。
生态学的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生态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还要强化学生的生态伦理观念和环境保护意识。传统的课程教学以说教式授课为主,偏离实用性原则,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网络课程是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建立的教学新体系,它有效提升了高校学生的参与度和临场感,是新世纪教育改革背景下的新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尝试[3]。
网络课程教学因其具有信息储存量大、教学资源共享等优势,可以有效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有助于缓解高校面临的教育资源及师资匮乏等方面的压力[4]。
生态学网络课程能够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的优势,将其融入到生态学教学过程中,使之成为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所提供的教学环境使得师生之间获得更便捷、更充分的信息交流机会,极大提高了师生之间的协作性和交互性,从而加深学生对生态学课程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二、生态学网络课程的内容
1.生态学网络课程的内容选择
笔者所建设的生态学网络课程是以淮阴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中生态学的基本内容为框架编写的,同时,兼顾环境科学、生物科学及地理科学等专业学生的学习需要。
(1)教材选择。教材建设是本科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国内生态学教材强调以教师为本,且不能及时跟上时代节奏,导致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相对滞后。和国内教材相比,国外教材具有独特的逻辑结构和创新的思维方式,侧重于对问题、方法和结论的归纳、理解、比较。在引入国外原版教材时,需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选择,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加以梳理改进,使之适合国内学生学习。
据此,淮阴师范学院选择了由Aulay M等主编的《生态学》作为本门课的主要教材,并以由杨持主编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生态学》作为辅助教材,以补充旅游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等重点内容,这样将实现生态学教学内容的本土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也不至于导致教学内容显得空洞乏味,从而避免学生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相脱节[5]。
(2)课件制作。目前,网络资源非常丰富,教材配套资源也很多,教师可以在参考他人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并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制作适合本校实际教学环境的课件。课件表达方式应以英文为主,但对一些重要的概念及重点、难点问题,要采用中英文对照方式,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逻辑对国外原版教材的章节次序重新进行调整来安排课件内容[6]。
为了降低语言难度,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外国教材,包括图片说明、动画制作等,使概念和理论具体化、形象化,教学内容情景化,并在授课过程中不断更新和补充一些有关最新研究成果的内容,保证每一节课的课件都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同时对重点和难点内容适当播放相关英语视频,以促使学生加深印象,增强学习兴趣;使教师提高授课效率,增强学习效果,拓展学生视野[7]。
(3)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而最受用人单位青睐的是既有扎实理论功底又有较强动手能力的人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适当开展实验教学,组织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课题当中,启发学生提高科研兴趣,并加强野外实习工作,从而让学生增加感性认识,验证所学的理论知识。教学策略也应倾向于向教学过程转变,教学方法上应更注重采用生动活泼的创造性教学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真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每次课前的五分钟,组织学生进行英语演讲,指出演讲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在授课过程中加入大量国内外案例分析,使得相关内容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所学知识。还可以指导学生搜集和课堂内容相关的已发表论文,然后以PPT的形式来展示,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教学效果。生态学网络课程开发的目的是用来促进学生更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所以要求界面设计简约,模块清晰,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很快熟悉操作过程,并能充分利用这样一个优质而高效的学习咨询平台开展学习,同时为教师提供一种更优良的教学途径,提高了学生综合应用能力,达到教学目的。
2.生态学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建设
在网络课程教学过程中,网络环境充当更为重要的角色,它为学生提供进行探索的平台。网络教学资源则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丰富多样的网络教学资源,是发挥网络课程辅助教学功能的基础[8]。生态学教学资源采用模块化组织方法,包括课程介绍、教师信息、教学资料、网上交互和外部链接等模块。
课程介绍模块包括课程简介、教学大纲、教学日历。它使学生在上网选课之前对生态学的教学目标、课程性质、教学内容与安排等进行初步了解。在教师信息模块中,介绍任课教师的基本概况,包括主要开设课程、具体研究领域、研究项目和成果、教学经历及获奖情况等,便于学生了解教师,并就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和教师之间进行互动交流。在教学资料模块中,上传课程教案、课程课件、教学录像、教学笔记、课程作业、在线测试等,便于学生课后开展自主学习,巩固学习成果,获取更丰富的专业知识。网上交互模块中包括课程问卷、教研探讨、答疑解惑、课程通知等。
课程问卷有利于获取学生对本门课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想法和建议,教研探讨有助于提升学生教研和科研兴趣,答疑解惑专区上学生可以提交自己的问题,请其他同学或者教师在线进行解答,解决师生之间交流少的问题,还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碰到的学习难点和共性问题。课程通知用于在临时改变课程教学方式的时候提前通知大家做好准备工作。
由于生态学涉及生物、环境、地理等多个学科领域,学科交叉性特别强,所以,为了加强对生态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并及时了解生态学的最新信息和发展动态,在建设网络教学资源时设置了外部链接模块。
外部链接模块提供与课程相关的国内主要生态学专业期刊网站链接,如《环境学报》 《环境科学》 《中国环境科学》 《生态学报》 《应用生态学报》《植物生态学报》《生态学杂志》《生态环境学报》等。同时,在外部链接模块中还为学生提供了国际著名生态学专业期刊网站链接,如Plant Ecology、Journal of Ecology、Ecological Research、Ecosystems、Global Ecology and Biogeography、Functional Ecology等,可以保证学生能够快速而准确地获取与生态学相关的国际信息,为实现人才培养国际化提供有力支撑。
三、小结
总而言之,为了建设优质精品的生态学网络课程,应特别注重对教学环境的培养[9]:①采用教学和科研结合的方式授课。在授课过程中,针对课程内容,老师从提高学生科学研究素养的角度来进行授课。分析各个章节的具体内容,筛选和安排合理的实验设计,让同学们亲自动手完成整个实验,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还提高了实验操作和分析能力;②加强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工作。在课程讲授与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论文及设计的过程中,使实验实习与生产实践密切结合,由从事科研的教师和科研合作方建立动态实习基地 [10];③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的办学特点开展教学设计,努力开发出丰富多样的网络教学资源,并不断加以完善和更新,为学生提供多方位的教学服务和教学引导。只有这样,才能创建出一门好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精品课程。
参考文献:
[1]王 强,宋 霞.无机化学网络课程建设与双语教学环境的培养[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
[2]刘云超.生态学教学中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0).
[3]汪坤菊,易西南,吴志虹.网络课程建设在提高系统解剖学教学质量中的实践[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8(6).
[4]李海霞,杨 薇,宋吉善.从教育经济角度反思网络教育[J].现代教育技术,2002(1).
[5]张 璐,苏志尧.森林生态学双语教学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林业教育,2007(4).
[6]谈凤笑,冯远娇,曾任森,等.环境科学类专业《普通生态学》双语教学实践与问题探讨——以华南农业大学生态学课程教学为例[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10).
[7]庞 玮,王开勇,杨 乐,等.对生态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8]温玉清,尚 伟,刘长久.《理论电化学》网络课程建设存在问题及改革措施[J].高教论坛,2014(7).
[9]李满兰,洪炜宁.关于《大学物理》网络课程建设的几点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
[10]刘良桂,黄 静,姚 青,等.通信网络课程建设特色和人才培养定位研究[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