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心理干预对永久起搏器植入患者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6-11-07 12:18王晓庆王素梅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29期
关键词:起搏器出院效能

王晓庆,李 萍,王素梅

(山东省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山东 青岛 266000)



护理研究

结构性心理干预对永久起搏器植入患者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王晓庆,李萍,王素梅

(山东省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山东 青岛 266000)

目的观察结构性心理干预对永久起搏器植入患者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接受永久性起搏器植入的214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结构性心理干预,包括心理评估、个性化健康指导、应激应对、应对方式养成及心理支持等,观察比较2组入院时、出院时、出院6个月和出院1年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起搏器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LIPPv1.0)和自我效能量表(GSES)评分。结果入院时、出院时、出院6个月、出院1年2组SAS、SDS和QLIPPv1.0评分均逐级下降(P均<0.05);出院时、出院6个月和出院1年研究组SAS、SDS和QLIPPv1.0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入院时、出院时、出院6个月和出院1年2组GSES评分均逐级增加(P均<0.05);出院时、出院6个月和出院1年研究组GSE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结构性心理干预可减轻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患者不良心理情绪,增强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结构性心理干预;永久起搏器;生活质量;自我效能

心脏起搏器是植入体内的电子仪器,通过脉冲发生器释放电脉冲,心脏接受到信号传导产生电活动,是治疗心脏起搏或传导障碍的最有效方法,在我国每年有超过2万例患者接受永久起搏器植入治疗[1]。接受心脏起搏器治疗的患者多为严重心衰、心律失常者,起搏器植入也是应激事件,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情绪障碍[2]。研究显示,永久起搏器置入后存在焦虑、抑郁、躯体化、人际敏感等强烈的心理情绪障碍可导致患者出现躯体反应,降低生活质量[3]。Mitro等[4]研究显示,焦虑抑郁的严重程度与起搏器植入患者的生活质量呈显著负相关。因此,采用合适的心理干预手段对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消除不良的心理情绪,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结构式心理干预是以整体医学模式为指导,综合应用各种心理干预方法的有效成分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的综合式心理干预方法[5]。本研究观察了结构式心理干预对接受永久起搏器置入患者不良心理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永久性起搏器植入的患者214例,均符合心律失常的诊断标准,拟行永久起搏器植入;近期无消化性溃疡、急性心肌梗死等应激性事件,无严重生活不良事件,患者愿意配合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术后起搏器工作异常者;患有肿瘤或严重内科疾病,预计生命不超过1年者;有认知障碍或精神疾病,不能正常理解研究内容者;依从性差,不同意或不能按时接受随访者;拟纳入其他临床研究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7例,2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起搏器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2组一般情况比较

1.2护理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主要内容包括入院宣教、入院时宣教、入院时准备、术后护理、饮食指导、出院指导和定期随访等常规护理,由责任护士完成所有护理工作。研究组在入院后每日接受结构式心理干预15~30 min,由经过培训的高年资护理人员完成,主要内容包括:①心理评估。入院后对患者完成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起搏器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LIPPv1.0)和自我效能量表(GSES)评分评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生活质量和一般自我效能,综合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性格、接受度和精神状态等因素制订个体化的心理干预措施。②个体化健康教育。 根据患者的接受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将疾病知识、起搏器植入的意义、入院时术中配合、术后的饮食运动等健康教育内容有选择性的和患者沟通,对文化程度较低文字理解力差的患者可采用图片或视频代替文字宣教;对接受能力强的患者可采用文字和图片相结合的方式;对有错误认知的患者首先纠正其错误认知,然后进行健康宣教;在患者住院期间,不断通过问答的方式对健康教育内容进行强化。③应激支持。 起搏器植入为有创性介入治疗,是患者躯体和心理的应激源,可直接影响患者的生理指标的变化,帮助患者正确认识起搏器植入手术,采用放松技术、深呼吸、听音乐、病友交流等方式缓解对手术的不良情绪,减轻术后不良心理情绪带来的不适。④应对技巧。使患者明白解决问题的五个步骤,即放松—清晰认识问题—充分讨论—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履行—评估,使患者采用积极—认识和积极—行为的应对策略解决遇到的问题,而不是选择逃避问题;指导患者学会采用渐进性肌肉放松和想象疗法缓解遇到的压力。⑤心理支持。邀请患者家属参与结构式心理干预过程,使其了解心理支持的重要性,使患者感受到家庭的关心和支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根据患者年龄、文化程度、爱好等不同将患者分为若干个小组,定期组织小组成员的交流,加强患者之间的交流和监督;建立护患交流的QQ群和微信群,患者如不方便加入则由其委托的亲属加入,护理人员定期发布健康知识,随时解答患者遇到的问题,鼓励患者和家属通过群进行沟通交流。

1.3观察指标于入院时、出院时、出院6个月和出院1年分别对患者进行焦虑、抑郁、生活质量和自我效能情况评定,采用盲法评估,量表测定人员对患者分组不知情。①SAS包括20个项目,4级得分法进行评分,填表时由患者根据1周内自身的状况进行评分,20项评分结果乘以1.25为标准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焦虑症状越重[6];②SDS包括20个项目,4级得分法,填表时由患者根据1周内自身状况进行评分,所有项目之和乘以1.25为标准得分,得分说明患者的抑郁症状越重[6];③QLIPPv1.0共包括躯体功能(11个条目)、心理功能(9个条目)、社会支持(7个条目)和一般认知(7个条目)4个纬度34个条目,每个条目按严重程度分1~5分得分,反向条目进行调整后评分,得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差[7];④自我效能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8]进行评价,GSES包括10个条目,每个条目按1~4分记分,得分越高说明自我效能感越高。

2 结  果

2.12组不同时间点SAS和SDS评分比较入院时2组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出院时、出院6个月、出院1年2组SAS和SDS评分均逐级下降(P均<0.05),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均<0.05)。见表2。

2.22组不同时间点QLIPPv1.0评分比较入院时2组QLIPPv1.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出院时、出院6个月和出院1年2组QLIPPv1.0评分均逐级下降(P均<0.05),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均<0.05)。见表3。

表2 2组不同时间点SAS和SDS评分比较,分)

2.32组不同时间点GSES评分比较入院时2组GSE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出院时、出院6个月和出院1年2组GSES评分均逐级增加(P<0.05),且研究组较对照组增加更显著(P均<0.05)。见表4。

表3 2组不同时间点QLIPPv1.0评分比较,分)

表4 2组不同时间点GSES评分比较,分)

3 讨  论

缓慢型心律失常的患者因心率缓慢,排血量不足,有效循环血量减少,患者运动耐量下降,导致患者体力活动受限,生活质量降低,大部分患者甚至因此而丧失劳动能力,导致出现焦虑、抑郁、情绪消沉及信心丧失等不良心理情绪障碍。起搏器植入可导致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加重患者的抑郁焦虑的不良情绪。研究显示,起搏器植入入院时有接近60%的患者存在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9]。起搏器植入可解除心动过缓导致的血流动力学异常,改善缓慢型心律失常导致的血供不足表现,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一定缓解。但术后患者会对起搏器质量、工作状态等过度关注,平均心理健康程度仍低于正常水平。徐冬玲等[10]研究显示,永久起搏器植入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术后的不良心理情绪状态可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血液中儿茶酚胺浓度增加,增加心肌耗氧量和血液黏稠度,导致患者心率加快和血压升高,可增加冠心病和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1]。因此,从患者入院开始即给予心理干预,减少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改变不良应对方式,对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病情恢复和生活质量提高有重要意义。

结构性心理护理干预是以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各种心理干预方法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以心理支持为基础,将健康教育、应激处理和应对方式等整合在一起的综合性心理干预方法[12]。文献报道,健康知识缺乏、缺乏应激应对能力、不良应对方式、起搏器适应障碍等是导致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患者不良心理情绪的主要因素[13-15]。故本研究采用个性化健康指导,并对患者进行应激和应对指导,寻求家属支持,并注重患者出院后的心理指导,从多方面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QLIPPv1.0为起搏器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目前广泛用于我国起搏器生存质量的测评工具,可客观反映患者的生活质量[16]。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出院时、出院6个月、出院1年患者的SAS、SDS和QLIPPv1.0评分均低于入院时,说明通过永久起搏器植入改善了患者的不良情绪和生活质量,与上述研究相符。另外,研究组患者出院时、出院6个月和出院1年SAS、SDS及QLIPPv1.0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通过结构性心理干预可降低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自我效能对慢性病的健康管理有重要作用,因此结构性心理干预的过程中也注重了对患者自我效能的培养提高。研究显示,构建患者自我效能主要基于成败体验、替代经验、言语说服和生理情感状态四个信息来源[17]。结构性心理干预中注重了个体化知识讲解、小组讨论交流、家庭支持、负性应激回避及良性应对方式养成等措施可从不同角度增强患者的自我效能。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出院时、出院6个月和出院1年,研究组GSE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通过结构性心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

综上所述,结构性心理干预可降低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患者不良心理情绪,增强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1]辛玲,安成玲. 两种不同电极对永久起搏器植入患者早期生活质量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15,21(7):78-80

[2]郭艾武,王蓬波,范杰,等. 永久心脏起搏器置入患者合并心理问题现状分析[J].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1,3(4):287-289

[3]曾小川. 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的心理健康分析[J]. 中国医药导报,2010,7(8):135-137

[4]Mitro P,Kotianova A,Bodnar J,et al. Quality of life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n patients with various pacing modes[J]. Bratislavske Lekarske Listy,2008,109(6):260-266

[5]陆美芹,张玲,陆勤美,等. 结构式心理干预对中青年肝癌病人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J]. 护理研究,2015,29(5):1847-1849

[6]戴晓阳. 常用心理评估量表手册[M].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133-136;153-155

[7]张代民,郭涛,李淑敏. 起搏器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编制和信效度分析[J]. 中国临床康复,2002,6(23):3490-3491

[8]申继亮,唐丹.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在老年人中的使用[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12(4):342-344

[9]黎云,余健,罗洪,等. 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心理状态调查分析[J]. 广东医学,2009,30(2):277-278

[10] 徐冬玲,王苏加,潘秀荣,等. 对心脏起搏患者心理状态的临床调查[J].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02,6(2):69-71

[11] 林运,杨铎,李响,等. 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急性期老年患者抑郁倾向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3,27(3):229-231

[12] 孙红梅,祝辉. 结构性心理干预在减轻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情绪应激的应用[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19):2532-2533

[13] 陈丽娜,赵世娣,任国琴. 护理随访路径对永久起搏器安置术后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临床与病理杂志,2016,36(4):402-406

[14] 方肖燕,毛家亮,崔海松,等. 心脏起搏器患者术前心理状态对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6,30(1):54-57

[15] 陈秀芳,余瑜,孟敏凤,等. 心理干预对心脏起搏器安置术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J]. 现代实用医学,2013,25(7):834-835

[16] 梁锦军,杨波,伍晟,等. 老年患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生活质量的随访研究[J].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1,20(3):196-198

[17] 梁春光,李丹,王艳梅. 自我效能与老年人健康促进行为[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14(5):452-453

王素梅,E-mail:sumei_wang@163.com

青岛市2015年度医药科研指导计划项目(2015-WJZD017)

10.3969/j.issn.1008-8849.2016.29.037

R473.5

B

1008-8849(2016)29-3291-03

2016-02-25

猜你喜欢
起搏器出院效能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起搏器置入术术中预防感染的护理体会
永久起搏器的五个常见误区
永久起搏器的五个常见误区
第五回 痊愈出院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
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专卖内管委派制的作用和效能
302例军人伤病员出院跟踪随访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