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坤 吴学伟
(东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建筑业管理与政策研究·
非测绘专业测量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于坤吴学伟
(东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150040)
分析了东北林业大学全面推行的教学改革和考试改革办法的背景,总结了教学内容多、学时少、仪器设备不足、实验场地受限等各种问题,结合对非测绘专业学生授课的实际教学情况,介绍了《测量学》课程大胆尝试新教学思路,创新考试方法的改革模式,并在近两年的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测量学,教学改革,考试改革
在高等教育中,《测量学》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专业课,其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如城乡建设规划、国土资源利用、农林牧渔业发展、环境保护、地质勘探、水利、交通、国防等[1]。可以说,《测量学》是一门技术课,为各相关行业提供了专业的技术理论与方法。东北林业大学作为以林为主的综合性大学,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各类型的技术人才一直是学校办学宗旨。《测量学》是我校为非测绘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涉及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计、城市规划、工程管理、交通工程、地理信息系统、林学、环境设计、园林、风景园林、森林工程、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等12个专业。结合专业特色,如何培养非测绘专业学生的测绘技能,与现代飞速发展的科技社会紧密结合,将是我校《测量学》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
东北林业大学秉承学校办学理念,提高教学质量,进行了全校规模的教学改革。推行考试及评价改革,改变以往期末一考定成绩的方式,转变为“全过程”考核。以增加考试次数为手段,“逼迫”学生在每个阶段都要认真学习,使学生慢慢的自然的形成“全过程”学习的习惯。从2012年开始,我校对301门课程进行改革试点,增加考试次数。学校规定,除期末考试和平时成绩外,48学时以下的科目,要增加一次阶段性考试;48学时~80学时的,要增加两次阶段性考试;80学时以上的则要增加三次阶段性考试。2013年9月,考试改革继续推行,有624门课程实行了考试改革,占学期开课门数的58.4%。2014年,考试改革在全校范围全面推行,成绩评定如图1所示。
在推行考试改革的同时,为了转变教师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转变学生“被动式”学习,学校进一步进行了教学改革,大幅度缩减全校所有课程计划学时,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主动式”学习。
学校大力度的进行此次的教学改革,不仅对学生,同样对在一线教学的每位教师来说也是一次艰巨的挑战。
我校传统的《测量学》课程按照不同专业需求设置了48学时、56学时和64学时三个梯度的教学大纲,授课内容主要围绕测定和测设两大方面进行全面的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教学,同时,在相应理论课学习的过程中还设置了课内实验课,主要包括水准测量、角度测量、导线测量、绘制地形图和测设点位等五个实验项目,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各类测绘仪器的使用方法,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在学期末,还对部分专业设置了《测量学》课程实习,进一步加强和巩固学生对测量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现在,学校要求大幅度缩减授课学时,《测量学》课程重新修订教学大纲,授课学时修改成32学时、40学时、48学时等三个梯度,其中包含课堂实验学时。
在我校非测绘专业中,《测量学》被定位为专业基础课,学校对其投入的力度往往不够,测绘仪器设备数量有限,以光学仪器为主,相对陈旧,先进测绘仪器设备更新缓慢,远远滞后于一些生产单位和科研院所[2]。
同时,我校面向的是非测绘专业学生群体,各专业教学计划把《测量学》课程的授课时间安排在第二学期到第四学期。授课时间靠前,学生在没有全面接触专业课的前提下,这就导致了大部分学生对《测量学》课程缺乏学习兴趣,主观认为与本专业相关性不大,修到学分即可。这些都给《测量学》课程增加了一定的授课难度。
针对我校目前推行的考试改革和《测量学》课程学时缩减的现状,对本课程教学和考核已经到了必须有针对性的进行改革阶段,总结出一套适合我校《测量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教学模式[3]。
3.1与专业紧密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如何上好第一节课至关重要。教师首先要把《测量学》课程与学生专业紧密结合在一起,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平台,以图片和动画等教学手段,讲解《测量学》在各非测绘专业上发挥的作用,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习《测量学》,学好《测量学》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对《测量学》课程的重视程度。在授课过程中,也要与专业紧密结合,多补充与专业相关的案例和现在先进测绘仪器图片及使用视频等,潜移默化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转变教学思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随着我校《测量学》课程学时数的缩减,教学内容多、学时少,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灌输式”等教学方法[4]已不适合现在的教学环境。在传统的教学观念里,教师书本上所有的内容几乎都面面俱到,担心一旦没提及个别知识点,学生就会犯错误。但其实这种教学方式会扼杀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在课程学时数少的现实情况下,教师需要转变教学思路,结合各专业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需要根据课程知识结构有所侧重,重点部分内容由教师课堂讲解,其他部分内容由学生自学完成,充分发掘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可以通过布置课后思考题、阶段性考核等方式掌握学生自学完成内容的程度,适时纠正学生错误。教师的角色必须由“主角”转换成“配角”,以学生为中心,解放思想,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3.3创新阶段性考试方式
自我校推行考试改革以来,大部分教师均采用笔试的形式加以阶段性考核。学生每学期按10门课计算,每门课平均设置2次阶段性考试和1次期末考试,由此计算学生每学期平均需要进行30次考试。加上每一轮阶段性考试时间安排较集中,有时会出现一周内学生要应对5门考试,这无疑加大了教师和学生的考试压力。甚至造成部分学生考试“麻痹”,自我放弃的学习状态。针对这些情况,教师既要通过以考试的形式监督学生学习状况,又要尽量降低学生的备考压力,同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如何两者兼顾,那么教师需要创新考核方式。
以《测量学》为例,针对《测量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这一特点,相比枯燥乏味的理论学习,学生更喜欢以动手实践的形式接受新知识。那么,《测量学》阶段性考试改革就以此为突破口,创新考试形式,以实践操作考试代替笔试,在突出课程实践重要性的同时,减轻学生考试压力。
1)测量实验仪器主要包括水准仪、经纬仪和全站仪等。由于全站仪价格昂贵,数量有限,无法满足人手一台。因此,考试项目只设置了DS3型水准仪和DJ2型经纬仪两项仪器操作项目,每位学生需独立完成仪器的架设和读数任务。
学生成绩从任务完成用时、仪器操作规范性和读数准确性三个方面综合评定。时间得分可以按照一定的时间区间给予相应分数,例如学生在水准仪操作考试中,整个过程在180 s以内完成时间得分100分,在210 s内完成得分90分,以此类推。在仪器操作规范性上,设置不同子项目,对应相应分数,如操作不规范,则扣除该项分数,例如仪器脚架打开角度不合适,扣除5分等。读数准确性则由教师当场检查学生读数,在误差范围外扣除相应分。时间得分减掉后两项扣除分则为学生本次仪器操作最终得分。
2)《测量学》不仅要求学生个人的实践动手能力强,实际上还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团队协作能力。仪器操作员固然重要,跑尺员、扶杆员在整个测量任务中同样重要,如果操作不规范,同样导致测量成果超限。很多学生都容易忽略这一点。因此,我们设置了团队考核形式。以课程实验小组为单位,给定水准测量或角度测量任务,组内每位成员均需轮流完成仪器操作、跑尺、扶杆、记录、计算等工作,自行设计考试流程和战术等,完成测量任务,以趣味性的比赛形式完成整个考试。
学生成绩分为团队成绩和个人成绩两项。团队成绩采用班内各测量小组完成时间排序和测量成果准确性给予相应的奖励分数,团队成绩占总成绩的60 %。即排名第一获得60分,排名最后获得鼓励分30分。个人成绩主要从上述仪器操作规范性方面给予相应分数,占总成绩的40%。这种趣味性比赛的考试形式加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互相帮助,对如何快速、高精度的完成整个测量任务认真思考,规划设计,达到了考核真正的目的。
3.4开放实验室,提供学习场所
无论是课程改革,还是考试改革,对学生自学能力的要求均有所提高。学生在课余时间需要到实验室练习各类仪器操作。那么开放实验室,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是测量实验室必须要做到的。
自考试改革以来,测量实验室在工作日全天开放,一方面可以解决学生人数多与实验设备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实验室资源的利用率[5]。但尽管如此,测量实验室由于受室内场地限制,无法容纳过多的学生,特别是仪器操作考试前期,来实验室练习仪器的学生很多。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测量实验室开通了网上预约功能,如图2所示。学生可以通过学号和姓名在系统内注册,先在网上预约练习时间,实验教师进行整体调控,严格控制练习人数,这样就可避免同一时间大量学生涌入实验室,造成实验室场地混乱,仪器损坏等负面影响,使测量实验室能够井然有序的开展各项工作,最大化的利用好实验室资源。开通网上预约功能,同时也节省了学生的排队时间,按照规定时间来实验室就可以练习仪器,有利于学生合理安排学习计划,提高学习效率。
经过近几年的摸索与大胆尝试,《测量学》课程教学改革效果突出。
1)阶段性考试改革后,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明显加强,这一现象在课程结束后的实习表现上尤为明显。一方面,在实习过程中学生能够快速并熟练的掌握全站仪和GPS等先进测绘仪器的使用方法。这得益于学生对基础测量仪器操作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另一方面,对整个实习过程各实习分队也能够条理清晰的制定实习计划,合理安排组内人员工作分工,遇到问题也能够先进行讨论,寻找问题根源和解决办法,而不是直接寻求老师帮助。
2)学生《测量学》课程期末考试不及格率明显下降,从过去不及格率8%~10%,降为现在的1%~2%,甚至没有不及格的学生,都说明学生对所学内容能够更加透彻的理解,这归因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态度的转变。从过去学生被动接受教师“填鸭式”的灌输知识,到现在学生需要在课本上主动探寻知识,并通过课内实验自己动手加以验证,使这些知识能够融会贯通,灵活运用,达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在非测绘专业《测量学》课程教学改革和考试改革中,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很多不足,需要进一步的探讨和完善考试体系。同时,随着高科技的注入,测绘学的理论基础、技术体系和学科目标也发生着较大的变化[6],作为教师,我们同样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理论和新技术,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己任,为国家现代化建设输送更优秀的技能型人才。
[1]付开隆.工程测量[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1-2.
[2]高振东,何俊仕,杨国范,等.非测绘专业测量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途径[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3):310-314.
[3]周爱红,袁颖,周铭.面向测绘工程专业的《道路勘测与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14):277-278.
[4]朱增锋.浅析教育型大学非测量专业测量学教学改革[J].高教论坛,2015(3):46-47.
[5]赵健赟,宋宜容,雷浩川.非测绘专业《测量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2(1):90-94.
[6]张桂蓉.测绘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问题探析[J].科技教育,2014(7):213-214.
A study of teaching reform forSurveyingcourse in non-geomatics specialty★
Yu KunWu Xuewei
(SchollofCivilEngineering,NortheastForestryUniversity,Harbin150040,China)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omprehens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eaching reform and examination reform measures in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the curriculum teaching needs to overcome many problems, such as more teaching content, less hours, lack of equipment, laboratory space and so on. At the same time, with the considera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of non surveying specialty students taught,Surveyingcourse bold attempt new teaching ideas, implementation of innovative methods of examination, some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the teaching practice in the past two years.
surveying, teaching reform, examination reform
1009-6825(2016)08-0234-03
2016-01-09★:东北林业大学2014年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DGY2014-28)
于坤(1980- ),女,讲师
G642.0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