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华,郎志军,那翠翠
(辽宁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辽宁 大连 116081)
近年国内旅游地居民感知研究综述
王丽华,郎志军,那翠翠
(辽宁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辽宁 大连 116081)
归纳总结了近年国内旅游地居民感知研究的相关文献,梳理了国内旅游地居民感知研究的理论、方法和主要内容,指出了研究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对旅游经济影响的忽视、感知范围考虑不周、居民与旅游者互动研究较少等方面,认为未来的研究理论借鉴依旧是主导;研究方法多样化,跟踪调查法备受青睐;对比研究增多,动态性研究渐成主流;研究对象广泛,感知类型更加细化。
旅游地居民感知;理论与方法;研究内容
旅游地的居民在不同程度上会受到旅游目的地旅游业的多维度影响。近些年,国内诸多学者逐渐关注旅游地居民感知的相关研究。目前,总体来说,国内旅游地居民感知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某些研究方面仍旧存在薄弱环节。本文通过对近年国内旅游地居民感知相关文献的统计分析,旨在明晰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和明确未来的研究方向。
1.1文献检索情况
本文在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NKI)中以“旅游地居民”“感知”和“旅游地”“居民感知”以及“居民”“感知与态度”为主题词进行了高级检索。检索的时间跨度为20年,即1996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纳到统计中的文献类型主要包括期刊、硕博论文以及会议论文三类。检索到相关文献共211篇,其中有期刊类论文151篇,硕博论文45篇,会议论文15篇。不相关的无效文献以及非核心文献被剔除后,共筛选得到相关有效文献185篇,其中期刊论文135篇,硕博论文43篇,相关会议论文7篇。文献基本统计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文献数量分析统计
资料来源:根据下载文献整理。
1.2文献统计结果分析
根据对相关文献的阅读和文献数量统计分析信息可知,在20世纪90年代,学术界对居民感知的研究关注比较少,1996年至2002年每年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关于旅游地居民感知的文献只有1篇;2004年文献开始增多;2006年普遍热衷对旅游地居民感知的研究。2006年以前,诸学者关于旅游地居民感知的核心文献只有13篇,研究成果可谓寥寥无几,这一时期是我国学者对旅游地居民感知研究的探索阶段。国外对旅游地居民感知的研究相对国内而言较早,起于20世纪70年代[1,2]。相较于国外旅游地居民感知的研究,国内对旅游地居民感知的探索大约滞后20年。国内早期对旅游地居民感知进行研究的是陆林,他以皖南地区为例,探讨了旅游对旅游地影响的性质与程度[3]。2006年以后,国内相关研究文献数量才大幅度增加,旅游地居民感知的相关研究逐渐得到国内学者的普遍重视。显而易见,国内对旅游地居民感知的研究比较薄弱,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从旅游学的学科性质来说,旅游学是一门新兴的跨学科性质的学科[4]。跨学科的性质决定了旅游地居民感知的研究理论以及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国内旅游地居民感知的理论研究主要是建立在国外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之上,国内学者的理论创建并不多[5]。
2.1旅游地居民感知相关理论
众多因素都会对旅游地居民感知产生影响,而其本身也具有很强的复杂性,决定了诸多学者会从不同维度、不同的角度对旅游地居民感知进行研究,而且学者学术背景与研究领域的不同也决定了多学科的理论被运用到旅游地居民感知研究。旅游地居民感知的相关理论主要有社会交换理论(J. AP)、旅游地发展生命周期理论(R. M. Butler)、社会表征理论(P. L. Pearce)、游玩理论、补偿理论、愤怒指数理论(Doxey)、冲突理论(Bystrzanouski)、成长机器理论(美国社会学家莫洛奇)、社会承载力理论(R .W .Lawson)、旅游依托度理论(M. D. Smith, R. S. Krannich)、涵化理论(格伯纳)、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T. Renata)、旅游依附理论(Priester)、分配理论(Pearce)等[5-8]。尽管国内学者所采用的理论较多,但基本都是在沿袭国外研究理论,理论创见较少,缺乏比较系统化的理论支撑。此外,国内学者对这些理论的运用主要是在某一种理论的基础上展开的实践研究,对于采用多重理论相结合的研究相对较少。
2.2旅游地居民感知研究方法
旅游地居民感知研究的方法一般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定性研究,第二类是定量研究,第三类是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从文献统计信息看,国内学者对旅游地居民感知的研究大多采用的是定量研究的方法。定量研究在旅游地居民感知研究中的体现即通过社会学的实地问卷调查法再辅以现场访谈的方式对案例区进行研究,一般使用社会学的统计分析方法对调查得到的数据进行抽取和进一步的分析,从而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由于这项研究逐渐转向成熟,学者们也开始采用田野调查与跟踪调查等方法,如贾衍菊、王德刚在长期跟踪调查一个乡村旅游社区(胶东渔村)的基础上,评估了旅游发展过程中社区居民旅游感知和态度的动态变化趋势[9]。跟踪调查的研究方法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和延续性的使用,因为感知是阶段性的,跟踪调查研究毫无疑问是较好的研究方法。
社会学的统计分析方法主要包括:主成分因子分析、聚类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鉴别分析、回归分析、空间分析、系统分析、游客属性法、时空对比法和发展阶段法。除此之外,诸学者还采用了构建模型的方式,主要包括构建目的地生命周期模型、结构方程模型,构建旅游影响尺度的量化模型,构建TIS模型等。总之,多种实证研究方法在文献中都有所体现,但研究多是对某一旅游地的研究,在纵向比较上没有较好地突破。另外,由于统计分析方法种类繁多,范围广泛,在研究中需要充分考虑其适应性。
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是国内旅游地居民感知研究的起步与探索阶段,研究方法主要是比较简单的定量研究。2006年以后,研究者开始使用一些比较复杂的定性研究或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如谷明以大连大长山岛为例,探究居民对家庭旅馆经营者给当地社区带来影响的看法与感知,为了明确在该岛上进行研究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在进行正式研究之前,他进行了一星期的实地考察以及非正式访谈。研究中,他主要采用了社会调查方法,并运用社会学统计软件spss对影响家庭旅馆经营者的因子进行了分析[10]。
3.1基于态度与行为的居民类型划分
近年来,国内学者应用统计学的分析方法对基于旅游地居民的态度与行为进行分析,通过这些分析试图揭示居民感知与态度差异的类型。学者们得出的结论是居民的积极性感知要强于消极性感知,如关文静、吴相利以长白山景区二道白河镇为例,对居民旅游感知差异进行了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获取相关信息,采用数理统计软件spss对搜集的数据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二道白河镇居民的正面感知要强于负面感知,对旅游业的发展总体上持有积极的态度[11];居民正面感知强的原因多归于居民把旅游看作是一种经济发展的工具,会为其带来经济效益。彭睿娟、欧阳正宇以景泰黄河石林景区为例,研究景区发展对当地居民感知的影响所得出的居民对于经济的积极影响的结论已经得到了较为普遍的赞同[12]。林翠生、宋立中等对福建妈祖文化旅游节影响居民感知及其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地居民对妈祖文化旅游节的积极影响的感知强度要大于消极影响的感知强度[13]。国内学者在研究中将居民群体类型主要划分为3种类型,即乐观的支持者、冷漠的支持者以及理性的支持者,部分学者根据实际研究情况也有其他的划分方法。苏勤、林炳耀将旅游地居民类型划分为矛盾的支持者、淡漠的支持者、热情的支持者和理性的支持者4种基本类型[14]。张俊英、马耀峰等学者以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小庄村为例,也将旅游地居民类型划分为理性支持者、矛盾支持者、热情支持者和冷漠支持者4种类型[15]。
3.2旅游地居民感知内容分析
3.2.1旅游地居民对旅游三类影响感知
旅游的三类影响是指旅游对旅游地的经济、社会文化以及环境的影响。国外学者对居民感知研究按照时间顺序划分,首先是从经济的影响开始关注,然后是对旅游的社会文化及环境影响的探索性研究。国内研究建立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之上,研究的起始阶段即考虑到了旅游的三类影响,如章锦河以安徽省的黔县西递古村落为例,从居民的旅游经济、旅游社会文化、居民的旅游环境感知等方面分析了居民感知差异以及差异的影响因素[16];王金叶、杨鹏等对居民的旅游影响的感知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世外桃源景区社区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在环境影响、社会文化影响和经济影响三个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17]。社会文化影响相对复杂,产生的影响相对不易观察,国内学者研究偏向于社会文化影响[18],如唐晓云从居民感知、态度与行为关系的角度,根据对广西龙脊平安寨的调查分析了古村落旅游社会文化影响[19];牛自成、张宏梅从外在介入因素与内在因素两方面探讨了乡村旅游发展对旅游地社会文化的影响[20]。旅游地居民的三类影响研究中,学者们目前较为关注的是经济影响与社会文化影响,对于环境影响没有深入地进行研究。从可持续的角度来讲,环境影响至关重要,不容忽视,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加以重视。
3.2.2旅游地居民对旅游产品的感知
普通旅游产品包括生态旅游、滨海旅游、古村落旅游、城市旅游、宗教旅游、主题公园旅游、节事旅游、体育旅游等等。旅游地居民对特殊旅游产品的感知主要是指旅游地居民对某些大型节事活动的感知,国内研究主要是指对奥运会、世界博览会、亚运会、体育盛事、汽车比赛等的感知,如周勇等研究了北京居民对2008年奥运会的态度及其分类[21];罗秋菊以第16届广州亚运会为例,将居民群体进行了划分,分为热爱者、中立者、理性支持者三种类型[22];杨健翔研究了南京市居民对2014年青年奥运会影响的感知[23]。一直以来,部分研究者对节事旅游的探讨热情居高不下,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他们开始关注具有地方特色的节事旅游,如林翠生、宋立中等对福建妈祖文化旅游节影响的居民感知及其形成机理的研究以及秦美玉以西昌彝族火把节为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居民旅游感知与态度的研究[24]等突破了原有的关注点,将研究方向转到了特色化的节事旅游。除了关注点不同,诸学者也对感知动态化过程即节事举办前、中、后的不同时间段进行了研究,提高了研究结果的准确度。而诸如黄金周旅游期间旅游地居民感知的研究,国内学者鲜有研究,因此,特殊旅游产品的感知范围需要进一步拓展,并加以细化。
3.2.3居民内部感知差异以及对旅游者的感知
除旅游地居民对旅游的三类影响的感知以及对旅游产品的感知外,国内学者对旅游地居民感知研究还体现在居民自身内部感知差异及居民对旅游者的感知研究等方面。居民自身内部感知差异主要是指居民自身群体内部的不同特征对其感知产生的影响,主要包括群体压力、社会从众行为以及居民规范和居民凝聚力等特征;对旅游者感知主要是指当地居民对游客在其所在地旅游时所表现的行为以及因游客的到来所产生的一系列附加因素对他们的生活以及自身的影响。目前,国内学者对此部分的研究主要针对居民群体特征与感知过程动态性的关系,而针对旅游者对旅游地居民感知的研究却寥寥无几,涉及到的研究主要是发达地区旅游者对不发达地区居民的冲击,以及旅游地居民由欣然接受旅游者到对旅游者相对冷漠的态度转变。研究很少针对旅游者与旅游地居民间的互动,或者对旅游者的类型进行划分,并根据划分的类型进行旅游地居民感知的研究。旅游者是旅游的主体,旅游地居民是旅游者旅游过程中必然接触的人,二者之间的接触必然会引起旅游地居民感知的变化,鉴于此,国内学者需对居民与旅游者的互动关系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
3.3旅游地居民感知差异性影响因素
感知差异性影响因素是旅游地居民感知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杨兴柱、陆林(2005)根据相关文献梳理、总结了旅游地居民感知差异的影响因素,主要从旅游地的发展、人口统计学特征以及居民的感知距离等5个方面进行了阐述。黄震方、顾秋实等对影响旅游地居民感知差异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从旅游地居民特征角度来说,包括人口学特征、阶层特征、对旅游影响了解程度、社会心理承载力、与旅游区的距离、所得利益或回报等几个方面;从旅游地的角度来说,包括旅游地发展阶段、旅游发展高低密度区及季节强度、旅游增长的强度和速度、经济上对旅游的依赖程度;从主客交往的角度来说,包括主客之间的文化与经济交往频度等两个方面;从宏观环境的角度来说,包括社区的经济、社会、环境资源与规划质量等宏观要素[25]。这两位学者的总结相对来说比较具体和全面。卢春天、石金莲从社会人口变量、空间因素、社区归属感、经济依赖度等4个方面对旅游地居民感知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归纳总结[26]。除此之外,还有学者从感知分异与空间分异两个方面研究了居民感知的差异,如李东和、张捷等意识到感知分异研究走向深化,而空间分异方面鲜有研究,就通过对安徽省三河镇的调查分析了旅游影响的空间分异问题[27]。蒋辉、夏丽丽也从空间分异的角度对周庄古镇旅游线路对居民旅游感知和态度的影响做了深入的研究,对比分析了线路上的居民与非线路上的居民在感知和态度上的相关问题[28]。旅游地居民感知差异的影响因素十分复杂,不同学者所选取的角度也不尽相同,影响因素的明晰需要进一步的细化与深入的研究。
近年来,对旅游地居民感知的研究普遍受到重视,但既往研究并没有完全成熟,在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今后的研究在许多方面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4.1理论借鉴依旧是主导
理论借鉴是指对国外相关理论和跨学科相关理论的沿袭。目前,诸学者对旅游地居民感知相关理论的研究偏少,如对“感知”概念的阐述,只在硕博论文中可以看到明确的定义。大多数学者普遍采用的方式是直接进行研究,并没有考虑对心理学概念“感知”进行一个详细的介绍与解释,这种不摸清来龙去脉的研究显得有些不足,这也是国内学者对理论研究不够重视的一个表现。在理论研究上今后依旧会表现出对国外理论的运用,而且因影响旅游地居民感知因素的复杂性,跨学科理论也会是学者们愿意接受和借鉴的。
4.2研究方法多样,跟踪调查法备受青睐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定性与定量研究均会受到学者们的高度重视,研究方法会被进一步创新,并突破方法的单一性。同时,伴随互联网时代的深入发展,网络也会促使研究方法创新,现代技术会被充分利用,如利用网络文本分析,也就是通过旅游地居民在某些社交媒体上表述感知的文本或图片等信息对旅游地居民的感知进行研究。此外,跟踪调查法依旧会是主要的研究方法。
4.3对比研究增多,动态性研究渐成主流
目前,学者们的研究大多属于静态的实证研究,对比研究与动态性研究比较少见。动态性研究首先是指历时性分析研究,即随着时间的推移来掌握居民感知的动态变化;其次是指居民感知过程的动态性研究。根据对文献的梳理,国内学者对感知过程进行细化的研究并不多见,在此方面的成果更是凤毛麟角。由于对比研究与动态性研究比较复杂,研究范围也比较宽泛,因而相对不易研究,但随着旅游地居民感知研究的成熟,将会被很好地突破并成为研究的主要方向。
4.4研究对象广泛,感知类型更加细化
目前,旅游地居民感知研究对象多指向知名度较高或历史文化发展较久远的旅游地,而对知名度较低、旅游业相对不发达地区居民的感知研究较少。因此,在研究对象的选择上需要充分考虑不同区域旅游地居民感知的类型。学者们也应关注旅游规划后旅游地居民感知的研究,如扎旺以杭州中山路历史街区为例,探讨了旅游规划实施后居民的感知情况[29]。此外,也可以考虑研究国外某些旅游地居民感知状况,如冯文君以泰国吃斋节为例,探讨了宗教节庆旅游居民感知[30]。
[1]RolhmanR A.Residents and transients :Community reaction to seasonal visitors [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78(16):8-13.
[2]Pizam A.Tourism impacts the social coasts to the destination community as perceived by the residents[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78,16(1):8-12.
[3]陆林.旅游地居民态度调查研究:以皖南旅游区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1996,11 (4):377-382.
[4]谢彦君.基础旅游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5]卢松,张捷.试论旅游地居民感知的研究体系及其对古村落旅游发展的启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2(2):178-183.
[6]庄晓平,邱海仪.旅游目的地居民影响感知研究:基于2种调研方法的阳朔实证[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7(3):134-141.
[7]吴丽敏,黄震方,谈志娟,等.江南文化古镇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及其形成机理:以同里为例[J].人文地理,2015(4):143-148.
[8]杨兴柱,陆林.城市旅游地居民感知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系统分析:以中山市为例[J].城市问题,2005(2):44-50.
[9]贾衍菊,王德刚.社区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和态度的动态变化[J].旅游学刊,2015(5):65-73.
[10]谷明.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9(7):120-125.
[11]关文静,吴相利.旅游地门户城镇居民旅游感知差异研究:以长白山景区二道白河镇为例[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6(3):18-21.
[12]彭睿娟,欧阳正宇.景区发展对当地居民感知的影响研究:以景泰黄河石林景区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14(26):309-315.
[13]林翠生,宋立中,王雅君.福建妈祖文化旅游节影响的居民感知及其形成机理研究[J].旅游论坛,2014(1):32-39.
[14]苏勤,林炳耀.基于态度与行为的我国旅游地居民的类型划分:以西递、周庄、九华山为例[J].地理研究,2004(1):104-114.
[15]张俊英,马耀峰,陈蓉. 基于旅游影响感知与态度的乡村旅游地居民类型划分:以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小庄村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4):204-208.
[16]章锦河.古村落旅游地居民旅游感知分析:以黟县西递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2):105-109.
[17]王金叶,杨鹏,梁佳,等.旅游地居民感知视角下的旅游影响研究:以广西桂林世外桃源景区为例[J].旅游论坛,2014(7):45-48.
[18]冯智明.国内目的地居民对旅游社会文化影响感知研究综述[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284-287.
[19]唐晓云.古村落旅游社会文化影响:居民感知、态度与行为的关系:以广西龙脊平安寨为例[J].人文地理,2015(1):135-142.
[20]牛自成,张宏梅.乡村旅游发展对旅游地社会文化影响研究[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47-53.
[21]周勇,John Ap.北京居民对2008奥运会影响的态度和看法[J].旅游学刊,2008(7):40-48.
[22]罗秋菊.居民对2010年广州亚运会影响的感知变化研究:基于事件举办前视角[J].地理科学,2010(5):693-701.
[23]杨健翔.南京市居民对2014年青奥会影响的感知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5.
[24]秦美玉.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居民旅游感知与态度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3(3):94-97.
[25]黄震方,顾秋实,袁林旺.旅游目的地居民感知及态度研究进展[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111-118.
[26]卢春天,石金莲.旅游地居民感知和态度研究现状与展望[J].旅游学刊,2012(11):32-43.
[27]李东和,张捷,赵玉宗,等.基于旅游地居民感知和态度的旅游影响空间分异研究:以安徽省三河镇为例[J].地理科学,2007(4):602-608.
[28]蒋辉,夏丽丽.周庄古镇旅游线路对居民旅游感知和态度的影响[J].池州学院学报,2014(28):74-78.
[29]扎旺.旅游规划实施后居民感知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2.
[30]冯文君.宗教节庆旅游居民感知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4.
责任编辑:沈玲
A Review of Researches on Residents’ Perception in Tourism Destinations in Recent Years
WAN Lihua, LANG Zhijun, NA Cuicui
(College of History Culture and Tourism,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Dalian 116081, China)
This paper sums up related literatures of domestic residents′ perception of tourism in recent years, sorts out the theory, methods and main contents of residents′ perception research in domestic tourism destinations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existing researches mainly are that the economic impact of tourism is neglected, the consideration on perception range is not comprehensive, the research of interaction between residents and tourists is less and so on, considering that the theoretical reference is the dominant tendency; the methods are diversified and tracking survey will be favored; comparative study increases and the dynamic research will gradually be the mainstream; the range of research is wide and the type of residents′ perception will be more refined.
residents′ perception in tourism destination; theory and method; research content
2016-05-3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1201142);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13DTJ006);国家旅游局旅游业青年专家培养计划课题(TYEPT201413)
王丽华(1977-),女,辽宁沈阳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旅游开发管理及旅游影响方面的研究。
F590.1
A
1009-3907(2016)09-00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