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并不容易

2016-11-04 04:28鲁太光
长江文艺 2016年11期
关键词:文类伍德詹姆斯

鲁太光

在《小说机杼》中,詹姆斯·伍德对其时流行于文学界的对现实主义的种种批评进行汇总,指出有这样几种相互联系的臆断:一、现实主义是一种“文类”(而不是小说写作的核心冲动);二、它仅仅被视作一个死掉的传统,与之关联的是某种常规剧情,有可预测的开头和结尾;三、它处理“圆形”人物,但总是充满柔情,好心好意(“传统的人道主义”);四、它假定世界是可以描述的,在世界和语言所指的对象间建立起天真而稳固的联系(“哲学上是可疑的”);五、而这一切指向一个保守的甚至压迫的政治(“政治上……可疑”)。

读到这里,我不禁哑然。一是笑果然太阳底下无新事——原来现实主义在欧美也已遭受口诛笔伐;二是笑虽远隔重洋,但现实主义的“罪名”也太相似了——詹姆斯·伍德汇总的现实主义的这五种“罪”,跟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界流行的论调简直一模一样:在我们这里,现实主义不是早就“死”了吗?我们的作家不是早就不谈现实了吗?更不要说什么现实主义了。为了证明自己的作品是“活”的,而非“死”的,我们的一些作家不是绞尽脑汁给自己的作品贴上诸如“神实主义”之类的新标签吗?现实主义小说中的“圆形”人物和人道情怀更是早就被我们扔到一边去了。为了证明自己的人物不现实、不“圆形”、不人道,我们的作家不是早就拼命把人物往怪里、狠里、偏里写了吗?好像不这样写就不深刻、不现代似的,以至于一个时期以来,我们在小说中看到的人物不是变态狂,就是神经质——在我们的文学中,已经很难看到正常人了。至于现实主义在政治上的可疑性,更是老生常谈,我们甚至可以说,现实主义文学之所以在新时期之后被打入冷宫,最主要的理由就是其政治上的可疑性,就是因为其“政治不正确”。

对上述指责,詹姆斯·伍德的回答倒也简单:一派胡言。

为了澄清这“一派胡言”在文学界造成的不良影响,詹姆斯·伍德以简洁但却有力的语言重申了现实主义的概念、本质属性及难度。在他看来,“现实主义,广义上是真实展现事物本来的样子,不能仅仅做到逼真,仅仅做到很像生活,或者同生活一样,而是具有——我必须这么来称呼——‘生活性’(lifeness):页面上的生活,被最高的艺术带往不同可能的生活。它不应只是一种文类,相反,它令其他形式的小说看上去都成了文类。因为这种现实主义——生活性——是一切之源。它有教无类,逃学者也受其教诲,它令魔幻现实主义、歇斯底里现实主义、幻想小说、科幻小说,甚至惊悚小说的存在成为可能。它完全不像反对者说得那么天真,几乎所有伟大的20世纪现实主义小说都会反思自己的创作本身,并且充满高妙手段……”

詹姆斯·伍德指出了事物的真相:现实主义不只是一种文类,相反,它令其他形式的小说成为文类,或者说,其他形式的小说之所以能够发生,正因为它们是从现实/主义的母土上出发的,尽管有时是以背离的方式;现实主义的本质属性在于其“生活性”,在于其“被最高的艺术带往不同可能的生活”,在于其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然而,由于中国缺乏像欧美那样强大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缺乏像巴尔扎克、托尔斯泰这样的现实主义大师,更由于在中国现实主义虽然“名声”很响,但实际上,却较少严肃认真的理论探讨与实践探索,即缺乏相关的艺术积累,甚至于,积累下来的多是负面因素,因而,笔者担心,当下的文学语境中,从宏观上,从整体上,从概念上对现实主义进行探讨,很难产生实质性的效果。鉴于此,笔者更愿意从细部出发,从小处入手,对现实主义进行探讨。因为在当下的文坛,关于这个问题,或许形式上的说服力更强些。幸运的是,诚如詹姆斯·伍德所正确指出的:“所有伟大的现实主义者,从奥斯丁到门罗,同时都是伟大的形式主义者。”这为笔者的探讨,提供了有利的切入点。

笔者想探讨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描写的作用。在中外文学中,描写都是极其重要的文学手法,而在现实主义文学中,描写的作用则更加突出。出色的描写,既可以调节小说叙述节奏,使小说轻重缓急有序,又可以为人物提供背景,使人物生活在一个立体的空间中。不仅如此,出色的描写还可以强化小说情境,增强小说的可能性和拟真性,使小说富有“生活性”。比如,在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开头,作家为我们描写了一个出人意表的场景——一间乱糟糟的课堂,一群同样乱糟糟的学生,可偏偏在这乱糟糟的场景中出现了一个呆头呆脑的插班生——包法利。这是一个多么突兀的场景啊。可恰恰就是这种突兀感暗示了那个混乱而又充满活力的时代,以及在这样的时代中像包法利这样的老实人必将倒霉的遭际。再比如,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开头第二段就是一段描写:“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这简短的描写,不仅把作家苍凉的心境点染得淋漓尽致,而且还为“我”返乡后遭遇的不如意作了铺垫,甚至为我们烘托出“老中国”衰颓的容颜。在这样的老中国,曾经的明媚少年变为今日的木讷老农、昔日的豆腐西施变为今日细脚伶仃的圆规,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而这则进一步强化了小说中的悲凉气息。

遗憾的是,受新时期之后一波波文学转向的影响,尤其是受西方叙事学兴起及其东进的影响,大致从1990年代起,我们的小说写作越来越重视叙述,越来越倾向于叙述化,描写自然越来越边缘化,以致渐近绝迹。在当下的小说中,几乎看不到传统的白描、静态的描写,风景更是罕见,就是有关人物动作、肖像和心理活动的精彩描写也是可遇而不可求。这种重叙述轻描写的选择固然强化了小說的故事性,使小说演进路径更加清晰,推进速度更加迅捷,然而也不可避免地使小说越来越扁平化,越来越单向度,甚至越来越琐碎,越来越平庸。而且更加重要的是,长此以往,作家的文学能力必然会发生退化,由此前的不愿描写,变成现在乃至今后的不会描写。在这样的文学语境中,有志于现实主义的作家应该在写作中恢复描写,让离我们远去的风景、场景、情境等渐次回归,让越来越扁平的文学再次丰满起来,让越来越单调的文学再次丰赡起来。而这或许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与描写一道被新世纪文学抛弃的还有刻画。我们今天的写作,似乎步入了一个怪圈:一方面强调“非虚构”,期望通过“非虚构”恢复文学的现实感,可另一方面却又轻视乃至鄙视现实主义,认为现实主义无法捕获当下瞬息万变的信息,无法展现当下光怪陆离的表情。但我的问题是,如果现实主义无法捕捉、容纳当下剧变的现实的话,难道“非虚构”就能?说得好听点儿,“非虚构”不过是放宽了表现现实的边界,甚至是放松了对现实表现的文学要求。从这个角度看,现实主义仍然是捕捉、容纳、表现现实的最为有效的文学形式,而其最为主要的手段,就是刻画,就是人物。事实上,现实主义从未要求我们把生活一网打尽,现实主义也从未要求我们事无巨细,一一描摹。与其这样说,不如说现实主义要求的是“生活性”,是典型性,是时代感。而能够满足这一要求的,就是刻画,就是人物,就是刻画人物。还是以鲁迅先生的小说为例,譬如《孔乙己》,通过孔乙己教“我”识字、给小孩子吃茴香豆等几个情节,就把他的人生末路给活画出来了,自然也把那个没落时代的面目给我们勾勒出来了。这就是人物的作用。再比如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名篇《高老头》,只要看到小说中伏脱冷、鲍赛昂子爵夫人、高老头等几个人物的言行举止,只要看到大学生拉斯蒂涅这个人物在犹疑中步步变冷、步步变硬的心灵轨迹,我们似乎一下子就进入了那个欲望与狂欢的时代,一下子就把握住了那个时代不择手段、成王败寇的时代精神。遗憾的是,在当下的小说中我们不仅看不到这样的人物,看不到这样的“生活性”,甚至也看不到这样的努力。但我们又是多么需要人物,需要有人物的文学啊。

还想说说细节的问题。因为,在我们的小说中,与描写和刻画一起失踪的,还有细节。而文学能够打動我们的,又往往是细节。相信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在阅读一篇小说时,在一段相对平实的叙述过后,突然读到一个出挑的细节,你会感到整个阅读都不一样了,好像此前的平实都是在为这个细节积蓄能量,以使小说瞬间怒放。这就是细节的力量。想一想孔乙己手上的泥土——他是化手为脚来喝最后一次酒的;想一想包法利夫人的缎带舞鞋——就是这双舞鞋把她带上了浮华的死路;想一想《棋王》中的王一生是怎样将无意中发现的那颗干缩了的米粒儿捉进嘴里的——这米浓缩了一个时代的饥饿……想一想所有那些曾经打动过我们的细节,我们或许才能明白小说的真谛。但在我们的小说中,这样的细节毕竟越来越少了。这是怎样的可惜啊。

实际上,所有伟大的作家都是通过伟大的形式成就自己的,对现实主义这一文学的庞大固埃来说,更是如此。因而,在面对现实主义之时,要有更多的敬畏,更多的耐心,更多的思想,要大处着眼小处入手,而非相反。因为,套用顾城的一句诗来说就是:现实并不容易!

注释:

詹姆斯·伍德:《小说机杼》,河南大学出版社,2015年8月第1版,第162页。

詹姆斯·伍德:《小说机杼》,河南大学出版社,2015年8月第1版,第178、179页。

鲁迅:《故乡》,《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第501页。

猜你喜欢
文类伍德詹姆斯
打瞌睡的房子
打瞌睡的房子
詹姆斯12年来的2K能力值
澡缸里的国王
谁是最好的詹姆斯终结者?
勒布朗·詹姆斯 LEBRON JAMES扣将无双
伍德时
袁说友《成都文类》研究综述
契接古今中外的理论辨析
后现代主义小说的文类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