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红
《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的代表作,文章以精炼的笔墨,记叙了作者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表现了作者淡淡的愁绪及对人生渺茫的慨叹。笔者以该文为例,分析留白补白在该文中的运用效果和方法。
一、看雪无雪,于留白处蕴含深情
文章采用留白(留白指书画艺术创作中为使整个作品画面、章法更为协调精美而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留有想象的空间,以“空白”为载体进而渲染出美的意境的艺术)艺术手法,既便于表现茫远幽寂雪景,又利于体现幽微复杂的情感。雪景之留白,作者寥寥数笔勾勒雪景,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一切景语皆情语,亦为多元的情感理解提供可能。同时全文以记叙为主,题为“看雪”,却仅一处精炼写景,貌似文不对题,实则令人意犹未尽,也为补白文章丰富内容提供可能。
1.创设苍茫意境,丰富想象空间
文章雪景处留白类似于国画中的留白,用一些空白来表现画面中需要的水、云雾、风等景象。若此文雪景处绘成一幅画,雾凇沆砀即冰花迷蒙成一片,几个“一”物简要勾勒,整幅画中无需绘雪却处处皆雪,空白处尽显湖山雪景的迷蒙混茫,同时选用了几个表示微小的量词如“痕”“点”“芥”“粒”等,不仅选词新奇,而且由近及远的纵深,表现人及物,勾勒间以极小反衬天地之极大,创设想象空间。所谓“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铛里煮山川”。
2.凸显个性追求,寄予含蓄的情感
文章简短,写景仅一处,周作人曾说:“张宗子是个都会诗人,他所注意的是人事而非天然,山水不过是他所写的生活的背景。”(《〈陶庵梦忆〉序》如写景处拉深点回归到“两三粒”的人,很自然地引导读者把目光引向主体人的经历、人的背景。自然我们会关注作者——学者、作家,阅历丰富的奇人,他爱热闹但人群散去,天地大静,亦有张岱。故他会选在“大雪三日,人鸟声俱绝”时看雪;早岁生活优裕,晚年避居山中著述,淡泊功名利,但亡国之痛时刻环绕,故文章开头暗示崇祯年号。文章这些情感皆不明说,我们可在绘雪处抑或奇遇经历中看出他简单的真气、处世的傲气等。小品文选自《陶庵梦忆》,其中亦语及作者少壮秋华,自谓梦境,率以“梦”名。“梦”本身不确定,又何况事隔多年。按常理人移景换,可仅一处绘雪,原因或无心赏雪,抑或无心改雪之志;又或本身关注的是忆西湖故来到湖心亭,并不在意看雪,抑或是本身记忆的是此次赏雪的奇遇。作者不说出,亦不绘景,留白处自是他的个性体现亦是情感寄托。
二、无雪想雪,在补白处击破难关
对于初中生来说,留白所体现出的幽远茫茫雪景之美难懂,作者复杂幽微情感更难理解。突破难点在于回归到雪景的赏析,这需要对留白处加以补白,留白意犹未尽,补白层层深入细体会,最后回归寂静的留白。一张一弛间,留白补白创新,开辟诵读新思路。
1.结合经历补白雪景,丰富雪景中复杂情感
本文大多在叙事上,绘雪景仅一处,且简洁之至,雪却处处皆在,是茫茫一片雪景,引导学生结合作者经历理解其景所寄托的情感补白雪景。可在“是日更定矣”“到亭上”“到亭上”之前和最后结束处,结合叙事中及作者生平由浅及深赏雪景,从而补白雪景内涵,分别体会雪景中的人的孤寂、孤傲、怅惘、愤懑情感。即为出行前客观雪景中的天地苍茫人之渺小的孤寂,独往时卓尔不群的孤傲,历奇遇时知音难逢的怅惘,舟子喃语不解时世人难懂亡国之愤。不在一个阶段停留,由浅入深,丰富雪景内涵,体会其中复杂的情感。
2.合作诵读想象雪景,理解作者的幽微情感
打破以往朗读有形文字的拘泥,对无形的文字进行反复诵读。尝试留白—补白—留白的朗读过程,补白三次雪景(文本中已出现一次)。采用扎实文本补白朗读,加以评析,叙事中体会感情,赏雪中加深情感,指导学生融进不同情感的朗读雪景处,分别展开想象自己是旁观者所见之蜉蝣天地、沧海一粟的孤寂;想象作者遗世独立、卓然不群的孤傲;想象主人公茫茫六合、雪泥鸿爪的怅惘;想象作者国破家亡浓郁伤感。每读一遍感情加深,师读经历,生有感情读雪景补白训练想象,营造苍茫天地氛围,感受雾凇沆砀悲中来。对留白处补白,循环朗读雪景,营造氛围之后,再省略补白,留白处理意味深远。
诵读法是阅读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湖心亭看雪》教学便是诵读法活用。其实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我们仍可抓住文学艺术作品中运用的留白手法,反其道补白,不失为一次具体可感的情感体验过程,即突破情感难点,亦帮助指导朗读,可谓一举多得。
(作者单位: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
责任编辑 敖小英
E-mail:54512611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