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高校动画专业教学环境与发展对策研究

2016-11-03 08:29贺希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动画专业发展对策人才培养

贺希

摘 要:本文以新媒体时代对动画艺术的影响和高校本科动画教学面临的问题为切入点,从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教学模式、课程设置等4个方面对高校本科动画专业教学面临的挑战进行梳理、归纳与分析,探讨当前我国高校动画专业教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新媒体 动画专业 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 发展对策

基金项目:本文为西安美术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媒体时代的高校本科动画教研研究》(项目编号:2015XK078)。

新媒体(New Media)相对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是一个宽泛概念,主要指20世纪末以来,伴随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及移动终端的广泛普逐渐形成的具有资讯海量、即时交互等特征的多元媒体形态。当下的“新媒体”以网络技术迅速发展为主要标志,引发了一场现代社会信息化、数字化的革命,对传统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新媒体时代对动画艺术的影响

就动画艺术而言,新媒体时代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三方面:数字技术引发动画创作技法革新,网络媒体带来动画创作模式的改变,以及动画范畴的拓展推进动画艺术观念的更新。数字技术的产生基于计算机的发明,是新媒体时代发端的重要标志。运用数字绘图技术(即CG技术),可将图像信息转化为能够被计算机识别的数字信息进行复杂处理、加工及海量存储与即时传播。另一方面,数字技术对传统二维动画创作流程亦有着巨大影响,数字技术提高了二维动画艺术的表现力与影像质量,带给观众们更加精彩的审美体验。

此外,随着流媒体传输技术与网络带宽的提升,短小精悍、易于快速交互传播的网络动画进入大众视野,针对网络动画的制作软件如Flash MX,Ulead GIF Animator等,操作简便、兼容性强,打破了动画技术屏障,降低了动画制作成本,使越来越多原本的动画观众、业余爱好者也能参与动画创作,涌现出大批针对不同受众、形式多元的网络动画作品。

“动画是电影艺术的特殊类型”这一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如今学界则更多地提到“泛动画”(PAnimation)。动画不仅是影视动画片,它以动态图像形式存在于真人电影、互动媒体、虚拟现实等多种视觉领域。近年来,一些新媒体艺术家将数字摄影、平面设计等艺术手段融入GIF循环动画,人们以“Motion Graphic”“Motion Photography”来命名这些新型动画艺术。2014年,伦敦萨奇画廊举办首届GIF动画展览,标志主流艺术界对于GIF动画作为一种独特艺术形式的认同。

高校本科动画教学面临的问题

当前,新媒体时代对我国动画艺术影响迅速且深远,清华大学教授吴冠英曾撰文写到“多媒体互动信息技术的发展,是中国动画发展的契机”,同时也指出,“动画教育要走在行业发展的前面”。[1]我国动画教育曾一度出现过“开办热”,这种热潮延续到新媒体时代则呈现出另一种“转型热”。据统计,仅2014年全国就有33所高校新增了数字媒体专业。动画教育的迅速膨胀导致了师资力量匮乏、硬件设备短缺、理论研究薄弱等先天不足,而新媒体时代的迅速渗透带来的新问题也呼之欲出,引发众多动画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与反思。

1.专业定位模糊笼统

动画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需要根据行业背景、技术需求及学校自身办学条件、人才输送环境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调研论证。在我国动画“办学热”的影响下,除美术类、影视类等艺术院校开办动画及相关专业以外,许多综合类、理工科类、师范类院校也纷纷加入开办大军。盲从于技术潮流或市场短期需求的仓促开设难以把握动画教育本质、建立特色优势,只能照搬一些老资格院校的办学模式,不免对自身专业定位产生模糊的认识,从而导致在学生专业培养上的模棱两可、贪大求多。例如:许多高校无视自身专业环境和师资条件,都在盲目地培养“动画导演”,人才同质化造成了动画教育资源的浪费以及就业的巨大压力。

2.人才培养不尽合理

高校专业培养目标是其办学思想的具体体现,我国一些高校动画专业定位的模糊也进一步导致了相关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切实际:一些高校以培养精英型、高端型的动画创作人才为目标,而面对人数众多的动画专业招生,此类培养口号对于大部分教学设施、师资条件普通的高校动画专业多少显得有心无力;一些学校将专门型、应用型动画人才作为培养目标,一切向市场看齐的培养方式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例如:过分注重就业的功利倾向,导致学生人文素养与创新个性的培养缺失;动画教学实践重技轻艺,动画理论与基础课程被大量软件培训课程所取代,把高等教育变成了“职业培训”。

3.教学模式相对滞后

新媒体时代信息更新的速度与体量都十分惊人,这一点对于动画专业尤其明显。动画创作需要“技艺结合”,软件的掌握是新媒体时代动画创作的必要技能。动画相关软件种类繁多、更迭迅速,造成了本科动画教研内容的大幅增加。而我们的动画教学仍以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在有限的动画教学过程中难以做到面面俱到,如何把握教育中“技”与“艺”的平衡,多种软件课程分布与讲授深度之间的平衡等,都成为了摆在动画教育者面前的现实难题。

4.课程设置脱离产业

动画艺术理论必须通过创造性的实践练习才能真正掌握,这是动画教育的尤为突出的特点。动画教育实践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动画技法实践与创作练习,是动画课程结构中的重要一环,具体体现在基础课程、流程课程、毕业创作、外出实习当中。许多高校动画专业由于自身环境、教育理念等种种原因,课程实践活动与社会需求、业界发展存在隔阂,前沿企业参与教学、师生参与一线实践的机会并不多,形成闭门造车的局面,进一步激化了高校动画“教与学”之间的矛盾。

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本科动画教研发展对策

1.专业结构的调整优化

新媒体时代动画艺术呈现出“泛动画”趋势,社会对于动画人才的需求愈发多元,从纵向产业链角度来看,动画专业人才包括了前期策划创意人才、中期的创作技术人才和后期的经营开发人才;从横向行业领域来看,动画人才需求除了传统的影视动画片制作,还包括了虚拟影像动画展示、影视包装、网络多媒体、游戏等多种新兴领域。传统单一的动画专业设置已不能满足当前的发展需求,对于动画专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是我国高校动画教育的必然选择。以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为例,2001年成立时只有动画专业,之后分别于2002年和2010年申办了“数字媒体艺术”和“数字游戏设计”专业,动画学院也正式更名为“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其历史沿革正体现出动画艺术学科与信息学科、媒体学科交融的发展趋势,正如北航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龙全所言“在高校,新媒体教育对于整个艺术教育而言,是艺术创新和艺术改革的一个总体方向。[2]”对于各个开办动画专业的高校而言更应以此为契机,立足自身教育资源、发挥专业优势,培养具有本院校专业特色的动画人才。

2.人才培养的完善提升

首先,动画人才培养应当围绕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德国著名的高等教育思想家雅斯贝尔斯曾指出:“大学的教学和科研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播事实和技能,而且要造就全人。”[3]这里的“全人”(the whole man)意旨具有健全人格、全面发展的人。新媒体时代的动画范畴广阔、技艺结合紧密,更加需要具备素质全面的人才。吴冠英先生将动画教育的内容分为文化素养、艺术审美能力、独立艺术精神、动画技术学习等四个方面,黄鸣奋先生则将泛动画人才所须具备的素养分为文字文化素养、计算机文化素养、视觉文化素养等三大方面,[4]这些划分都将技术学习置于动画教育中的一个部分来对待,体现出对于动画综合素质教育的注重。各个高校应根据自身特色规划动画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在培养全面素质的基础上进行不同层次的具体调整,培养出具有自身优势、针对不同方向的高素质动画人才。

其次,动画人才培养应当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高等教育是具有前瞻性、稳定性的教育过程,不应被动盲从于技术潮流或市场导向。在新媒体时代,动画技术发展瞬息万变,若以技术发展作为标准,动画教育永远是滞后的。动画产业的发展以“创意”为核心,最终还是以“人”为本的。高校动画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级的“动画人”而非动画工匠,动画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与综合素质的培养相辅相成,如果只是机械片面的技术学习,没有扎实的艺术修养、活跃的独立思维、开阔的专业视野,艺术创新也无从谈起。

3.教学模式与新媒体优势结合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开辟出信息传播方式的新空间、新方法,也打开了高校动画教学方式的新领域、新途径。我国动画本科教育以传统课堂教学为主,教学内容量庞大、实践具体问题繁多、单纯依靠课堂教学时间就会显得捉襟见肘。新媒体技术拓宽了信息传播的时间空间维度,让学生可以在传统课堂教学之外进行网络化学习、泛在化学习,通过网络资源、数字交互技术进行教学,有效弥补课堂教学的局限,例如:我们在进行“动画运动规律”这门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开设了专门的微信公众平台来辅助课堂,将图文知识点、操作演示、优秀作品示范等内容都进行了上传分享,让学生有了更多自主选择与吸收的权利,将学习从“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进行转化,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知识信息的传播也将变得更加迅捷、有效,优化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教育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4.实践课程设置与行业发展趋势结合

动画实践课程不应只拘泥与课堂,而应采取课堂教学、流程项目、企业实训等多层次结合的方式,加强教学与行业的结合力度。在动画造型设计、运动规律等基础课程中的课堂练习应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除了课堂讲授理论和技法以外,教师应广泛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个性发挥、探索运用新媒体手段完成阶段作业;动画流程课可以根据行业热点引入项目课题,培养学生的创作思维与团队意识,鼓励学生参加行业节展、竞赛等社会活动,开阔专业视野、促进学术交流,调动学生的专业积极性;安排一定时间的校外实训课程,推动高校教学与企业的沟通与联合,积极打造学生实践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与互补,为进一步的学术研究和毕业创作提供选择与灵感;在毕业创作课程实践阶段则可以通过工作室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不同发展方向的进一步分化,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充分尊重学生自主创作的选择权利,让其毕业作品真正成为学生进入高级别学术研究或者职业生涯的敲门砖。

新媒体带给高校本科动画教研的既是挑战亦是契机,动画专业的结构优化与调整是我国高校动画教育的必然选择,作为教学单位则应当以开放的姿态,广泛吸纳优秀教育资源、开展学术交流合作,准确判断艺术发展趋势,及时对课程结构作出调整和优化,积极搭建人才培养的软硬件平台。动画教育工作者应当以积极且从容的姿态投入其中,主动开放学科视野、吸收先进专业知识,同时始终保持对提高学生艺术素养、艺术创新能力的关注,培养具备学习能力、动手能力的高素质创意人才,才能让动画教育真正“走在行业发展的前面”。

参考文献:

[1]吴冠英、叶风:《动画教育要走在行业发展的前面》,《装饰》2011第1期,第122-124页。

[2]龙全、兼容:《和而不同》第四届全国新媒体艺术系主任(院长)论坛论文集,2009。

[3]刘宝存:《雅斯贝尔斯的大学教育理念述评》,《外国教育研究》2003年第8期。

[4]黄鸣奋:《泛动画人才的文化素养》,《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第130-136页。

作者单位:西安美术学院 陕西西安

猜你喜欢
动画专业发展对策人才培养
关于当前我国高校动画专业课程设计及教育现状的思考
浅谈数字时代动画专业教育的发展
高校动画专业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建设构想
动画专业教学现状分析与研究
福建省森林旅游市场现状与发展对策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