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利主义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柔和

2016-11-03 17:35吕晨晨张璐璐
人间 2016年26期
关键词:功利主义思想政治教育

吕晨晨 张璐璐

摘要:21世纪的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化的新时代,而21世纪的思想政治教育仍想用其高大上的理论来教育广大公民,企图以高标准的完美人格整齐划一的要求所有人,这种理想化的教育理念与现实的日常生活无法对接。本文试图从西方的功利主义思想中汲取营养,挖掘功利主义思想中倡导的最大幸福原则与集体主义的互通之处,挖掘功利主义尊重自我内心的选择,挖掘其主张精神快乐高于肉体快乐,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柔和西方思想的精华提供一个思考的方向,但是在借鉴过程中理应把握好真理尺度与效用尺度、个人尺度与社会尺度、物质尺度与精神尺度,在协调各种关系中寻找平衡点。

关键词:功利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最大幸福原则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136-02

一、功利主义的含义及其意义

(一)何谓功利主义。

要想解释功利主义首先要先解释“功利”?在英国功利主义哲学家边沁看来,功利的本意是:能够切切实实的给利益攸关的相关人员带来快乐、幸福或者避免痛苦、邪恶的事物特性就叫做功利。简单来说,功利就是最大程度的追求快乐幸福,最小程度的避免痛苦难过。

因此,功利主义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功利就是最大范围的回避痛苦寻求快乐。我们之所以宣扬功利,是因为我们想要唤醒人们内心最本真的本性意识,无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何种角色,也无论我们所处地位、环境如何,也就是说无论我们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我们都会潜意识的躲避痛苦的来临追寻快乐的敲门。再者,这里所说的功利主义并不仅仅指对物质条件的享有、追逐,还包括心灵上得到慰藉,情感上获得满足。然而,现在提倡边沁的功利主义思想存在着两种担忧,一种担忧害怕提倡功利主义思想会把利己主义的风气引入人们的视线之中,人们会变得自私自利,从而失去人情的冷暖,社会主义的互帮互助本意也就无从彰显;另一种担忧则是如若倡导功利主义,功利主义的最大幸福原则与社会主义宣扬的集体主义原则不谋而合,也有可能不会收到什么实质性的效果。

(二)功利主义的现世价值。

在上世纪前半叶,功利主义遭到了其他流派的攻击,失去了其在西方的独霸地位,但是到了60、70年代功利主义又一度兴起。当然,不论功利主义思想在西方如何占领统治地位,功利主义在社会主义的中国都无法取代社会主义倡导的尊重每个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为导向的价值观念。那么功利主义为什么能在人类历史上一直历受推崇呢?究其原因,功利主义与人们追逐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相契合。

人类在日常生活当中需要有指导自己行为的生活准则,以此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而功利主义恰巧能够准确地抓住人们内心的想法,并给出强而有力的解释。之所以说功利主义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是因为功利主义不仅提供了追求快乐回避痛苦,争取最大化的利益与幸福的道德智慧,而且提出了把人的需要当做第一要义的价值诉求,从而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勇于追求最本真的自我,防止道德滑坡等不良倾向敲响了警钟。以功利主义的观点来看,人的生命权、平等权以及公平、正义等都是取决于人们的实际需求的外在物,道德是紧紧与人类的需求联系在一起的。而今,功利主义所倡导的最大幸福原则以及精神快乐高于肉体快乐等理论,对现在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进行价值选择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功利主义思想中的精华,对现在仍有价值的部分应积极的吸收,对其糟粕的部分果断摒弃。

二、功利主义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

(一)最大幸福原则与集体主义原则不谋而合。

边沁认为自然把人类置于两个强而有力的主人的控制之下:痛苦和快乐。只有它们才能向我们指出应当做什么,并决定了会做什么。一切社会活动都是建立在痛苦和快乐的感情基础之上的,这些感情也是善恶的标准。判断一种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是否符合社会正义,只需看这种行为的后果是否能够增加人们的快乐,或减少人们的痛苦,道德的、正义的行为就是能够最大限度地增加绝大多数人幸福的行为。功利主义原则是这样一个原则,它根据增加或减少当事人的幸福的倾向来认可或拒绝一种行为,这种行为不仅包括任何私人行为,也包括政府的任何措施,当事人是指一切与该行为有利害瓜葛的个人。因此,行为后果应根据当事人所感受到的快乐和痛苦总量来衡量。这一原则被称为最大幸福原则,其蕴涵着集体主义和整体主义的结论,要求为了集体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或为了整体的、长远的利益而牺牲局部的、眼前的利益。这一原则与社会主义所弘扬的集体主义原则不谋而合,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积极借鉴其不仅为了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还为了增加相关人员的幸福而努力的思想。

(二)自利选择原则倡导尊重自我选择。

什么是自利选择原则?按照边沁的观点来说:痛苦与快乐的体验只有当事人自己心里最清楚,我们所谓的是非只是源于我们自己的评价标准,我们每一个都无法切实准确的察觉另一个人的内心,因此幸福不幸福,快乐不快乐只有个人知道,我们应尊重每个人的选择,每个人都是自己是否幸福的最好判断者。

现在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大张旗鼓的反对功利、拜金、腐败等,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到每个人的骨髓当中,那么此中我们所竭心传授的道德是什么呢?到底又何谓道德呢?道德是让我们痛苦还是快乐?我认为真正的道德应该让我们觉得自己遵循道德是快乐的、幸福的,是发自内心自觉地尊奉,那么这就需要我们承认人类合理的欲望。但是现在的思想政治教育用整齐划一的高标准要求所有人员去遵循倡导的道德准则,这就容易出现要求的理想性与人们道德水准的现实性相脱节,故而思想政治教育应适当的承认人欲的合理性存在。

(三)主张精神快乐高于肉体快乐。

功利主义的另一个倡导者密尔认识到,快乐不仅有量的规定性,而且有质的规定性。仅仅从量的方面看待功利是荒谬的,从质的方面来衡量,快乐有精神的和肉体的两种,精神快乐高于肉体快乐。在现实的生活当中,大多数人未必会选择精神快乐而舍弃肉体快乐,因此密尔强调“最大幸福原则”中的大多数人是指少数精英中的大多数,那些趋向肉体快乐的人是意志薄弱者,他们虽然人数众多,但他们的选择应不予考虑。今天我们面临着形形色色的诱惑。我们又是否能够在这些诱惑面前把持自我呢?我认为在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把握好精神快乐与肉体快乐的尺度,我们提倡精神的伟大,但我们也要肯定物质需要的必需。

三、思想政治教育借鉴功利主义需思考的尺度

在21世纪的今天,旧的思想价值观念已经被搅得支离破碎,而新的价值观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人们往往只是从自我的角度出发,提出符合自己利益的价值标准,这就使功利主义思想在现实生活当中褒贬不一。因此,我们在研究和评价功利主义思想的过程中,应该把握好以下几个基本关系的尺度:

(一)真理尺度和效用尺度。

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教育的理想化与现实生活中人们具体遵循的矛盾,无论哪个时代哪个阶级统治者都倾向于向人们灌输高、大、上的、高于日常生活常态的价值观念,用高标准的完美人格统一要求大众,期望人们超脱于现实,追求理想的人格境界。而生活在日常生活中的人们在做出价值选择、衡量事物标准的对错与否时,往往以是否有用、是否有利为尺度,这就导致了理想的价值观念在运用时脱离了实际。故而,我们在提倡思想政治教育需借鉴功利主义肯定个人权益时,也要防止功利主义的不良之风的侵蚀,把握把理想与现实、真理与实际效用的尺度,并在二者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

(二)个人尺度和社会尺度。

思想政教育归根结底是教育人们什么?我认为是集体主义,对全体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为了提高自我的道德修养,还为了唤醒人们心中的民族大义,希望每个合格的公民都能发自内心的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爱中国共产党,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矛盾时,个人能够大义凛然的牺牲个体利益以保存集体利益。功利主义的“最大幸福原则”是什么?功利主义的最大幸福原则是倡导人们在面临道德选择时能够把相关当事人的痛苦降低到最小,最大化的追求相关当事人的幸福度。故而,我们在主张思想政治教育应借鉴功利主义思想时,还要把握好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不可一味的强调集体忽视个人,也要适当的给予个人在集体中所享受的福利。

(三)物质尺度和精神尺度。

我国强调社会主义建设要把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一起抓,不能仅仅抓物质文明而忽略了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不是亦步亦趋的,如果我们仅仅建设物质文明,那么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需要日益重要,一系列的精神文明建设问题也会逐渐浮出水面。密尔把边沁的功利主义思想做了进一步发展,他强调幸福不仅仅有量还要有质,幸福来源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而且精神方面的快乐幸福是高于肉体方面的快乐幸福的。所以我们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不能仅仅主张精神上的满足,精神上的满足还要以一定的物质需求为基础,否则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太理想化的追求精神忽视个体的实际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是很难深入人心的。

按照功利主义的观点来说,教育首先是让学生能够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潜能,培养不同领域的专业人才;再者教育是要培养学生能够懂得欣赏与享受美好事物,从而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并且有能力实现那样的生活。希望我们今天和以后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在教育过程中把握好以上尺度之间的关系,为培养出合格公民与优秀的专业人才提供空间。

参考文献:

[1]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编[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张耀灿.陈万柏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唐凯麟.伦理学名著提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

[4]杨长春.大学生价值取向功利化倾向的理论分析[J].江汉人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109一111.

[5]唐如前.论当代大学生的功利化行为[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5): 146-149.

作者简介:吕晨晨(1991—),女,汉族,河南省安阳市,黑龙江大学在读研究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功利主义思想政治教育
不能将功利主义标签化
詹姆斯?密尔“政府观”的功利主义思想评析
自由·幸福·教育:密尔功利主义思想的三要素
从边沁、密尔的思想角度去分析伦理学即功利主义
福柯眼中的微观权力
当代大学生功利主义价值观成因及其对策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