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边沁、密尔的思想角度去分析伦理学即功利主义

2016-11-23 17:33袁婷婷
人间 2016年24期
关键词:功利主义伦理学幸福

摘要:伦理学是关于道德问题的理论,是研究道德的产生、发展、本质、评价、作用以及道德教育、道德修养规律的学说。功利主义,即效益主义是道德哲学中的一个理论。从边沁与密尔的功利主义可以得出伦理学即功利主义的观点。边沁功利主义思想深受快乐主义、哲学经验论、英国情感论和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的影响,是西方哲学、伦理学传统的沿袭。其的思想完全可以在之前的伦理学里面找到模型。密尔的功利主义强调心灵快乐重于肉体快乐,快乐的“质”重于“量”,他把幸福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而且尤其重视全体相关者的幸福的内容与伦理学是统一的。

关键词:功利主义;伦理学;快乐、幸福

中图分类号:B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8-0161-01

一、伦理学、功利主义的内涵

功利主义,即效益主义是道德哲学中的一个理论。在西方功利主义思想源远流长,其渊源可追溯到晚期希腊哲学的伊壁鸠鲁派和斯多噶派[1]。到了18世纪,法国百科全书派的爱尔维修发展了功利主义思想。但这些对现实社会都没有产生什么实质性的影响。直到19世纪,英国的边沁和密尔全面阐释了功利主义及其道德理想,并渗透到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各个方面构成了19世纪以来西方现代资本主义立法和政治改革的道德依据;更为重要的是,自19世纪后期以来,功利主义构成了现代西方社会的一种生活观、一种社会的整体价值取向、一种社会伦理准则和道德规范[5]。边沁和密尔都认为:人类的行为完全以快乐和痛苦为动机。米尔认为:人类行为的唯一目的是求得幸福,所以对幸福的促进就成为判断人的一切行为的标准。其基本原则是:一种行为如有助于增进幸福,则为正确的;若导致产生和幸福相反的东西,则为错误的。幸福不仅涉及行为的当事人,也涉及受该行为影响的每一个人[2]。

二、边沁的伦理学

边沁对“功利”概念的内涵界定。什么叫“功利”?边沁认为,能够给利益攸关的当事人带来快乐(或幸福、利益、好处、善良)或防止痛苦(或危害、邪恶、不幸福等)的事物特性叫做功利[3]。简言之,所谓功利就是追求快乐,避免痛苦。这也是边沁的伦理学的主要内容。

边沁的功利主义即是伦理学。因边沁功利主义思想深受快乐主义、哲学经验论、英国情感论和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的影响,是西方哲学、伦理学传统的沿袭。其的思想可以在之前的伦理学里面找到模型。比如德谟克利特说:“快乐与不适构成了‘应该做或不应该做的事的标准”,“快乐与不适决定了有利与有害之间的界限。”[4]在这里实际上已经提出了后来的功利主义的基本命题。苏格拉底的思想中同样包含着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他认为,善不是别的,就是快乐 ;恶不是别的,就是痛苦。这实际上也是把快乐与痛苦看成是衡量人的行为的依据。正是上述快乐主义学说构成了边沁的功利主义的人性论基础。同时边沁功利主义思想还继承了从古希腊罗马时代到近代英国经验论传统,尤其是把霍布斯、洛克以来的感性经验论作为其哲学基础。哲学经验论主张,个人的一切知识都来自于自己的经验,经验的最终来源是人的心灵所得到的感官印象。边沁功利主义明确将作为道德标准的体验归结为快乐和痛苦,并进一步指出,判断行为是否合于道德,通过检视行为的后果是否能够最大限度地增加人的快乐或是减少痛苦来实现。

三、密尔的伦理学

密尔对功利主义的具体的看法及对边沁功利主义的完善。

第一:功利主义者以人的感觉所表现出来的快乐作为判定的基本出发点,而精神的安宁则是在此之上的更高的衡量标准,由此推导出个人从事贸易、拥有财产、政治信仰自由、表达与创新的自由是可以促进个人功利和社会总体功利的最大化的。功利主义在其流行时期是最具感召力的道德和政治学说,自由主义理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以功利主义为依托,从法国启蒙思想家到英国功利主义者都信奉人的幸福是判定伦理原则和制度的最终标准。功利主义的最大影响并不在于其伦理判定的基础,而在于它对这些伦理观的政治运用。边沁继承了英国经验论的感觉论的传统,主张从人的感性经验而不是从理性的前提来确立道德理论。在他看来,道德观念、道德原则不是来自于天赋的观念或先验的原则,而是来自于人的感性体验。这样,边沁就彻底否定了快乐在质上的差别,强调了快乐的同质性。如果快乐在量上相等,则可以获得和欣赏诗歌同样的快乐,这自然要遭到强烈的批评。

第二:密尔在这里说得很清楚,对于快乐没有进行质的区分是边功利主义的缺陷。那么,怎样才能对不同质的快乐进行区别呢?密尔诉诸一个“有资格的人”的偏好。密尔认为,如果有两种快乐,对于两种快乐都有经验的人,都对于其中的一种有断然的偏好,而不考虑道义上偏好其中任何一个的感情,那么,这一件就是更可欲的快乐。他说:“如果有两种快乐,那些够资格的可以熟知这两种快乐的人,将其中的一种远置于他们所偏好的那种之上,并且明知它附带有更大的不满足,也还是如此选择,并且不以放弃它来换任何其他种他们的本性上能够得到的巨量的快乐,相比较而言,这种质的优胜远超过量的方面,量也就成为不足道的了。”[2]

四、结语

功利主义是一套倍受争议的思想。批评的人多,理解的人少。国内有一位喜爱批评经济学家的哲学教授,谈及环境污染问题时说,环境污染就是由主张功利主义的经济思想导致,现在开始注重绿色GDP,重视自然环境的价值,才可能改变这种趋势。殊不知,他在这里运用的正是典型功利主义逻辑,看重的正是环境对人的效用。用功利主义批评功利主义的情形屡见不鲜,一方面说明中国人早已和美国人一样陷入功利主义社会,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国人对功利主义思想缺乏了解和反思。应认识到伦理学与功利主义的同一性,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也可以以功利主义做辅导。

参考文献:

[1]约翰·穆勒.功利主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

[2]论密尔对功利主义思想的修正与超越 林建华,范佳楠(辽宁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辽宁大连116029)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1年 5期

[3]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P290,何兆武、李约瑟译,商务印书馆 1976年版

[4]哲学简史 陈志坚编著 线装书局 2006.5

[5]对伦理学历史演变轨迹的一种概述(下)廖申白 DOI.10 13904\J cnki1007-1539 2007.01 010

作者简介:袁婷婷,沈阳工业大学,中国近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猜你喜欢
功利主义伦理学幸福
阅读理解两篇
不能将功利主义标签化
福柯眼中的微观权力
功利主义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柔和
当代大学生功利主义价值观成因及其对策
“幸福”之下,真实的不丹
为了“幸福”的母亲
第三届全国生命伦理学学术会议将于山东大学召开
伦理学发展面临的挑战、困境和出路
计算机伦理学的历史与逻辑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