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柯眼中的微观权力

2016-11-03 17:36夏宇
人间 2016年26期
关键词:功利主义

摘要:通过解读边沁设计的“圆形监狱”及其功利主义理论,详尽展开对福柯权力思想的分析,证明福柯的微观权力观不仅是他批判西方现代社会及法学理念的重要一环,更是他所从事的“一种有关我们自身的历史本体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出他对现代人的生存困境的强烈关怀。

关键词:微观权力;圆形监狱;全景敞视主义;功利主义

中图分类号:B5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138-02

《规训与惩罚》的副标题是《监狱的诞生》,介绍了从君主专制社会所采用的公开酷刑到现代规训社会所实施的规范化训练和监督,乃至最后监狱作为刑罚惩戒机构被各国所普遍采用的整个惩罚手段的演变。福柯曾说:“这些你们从来当作天经地义、与生俱来的东西,全都是被权力塑造和生产出来的。所谓历史的进步,只是权力运作的自我调整。”监狱,作为权力的工具和物质性载体,无疑是现代社会权力运作下的又一实践。

一、边沁的圆形监狱结构与设计目的

(一)圆形监狱的基本结构。

圆形监狱的基本结构是:监狱的四周是一个环行建筑,监狱中心是一座眺望塔。眺望塔的塔墙上安有一圈对着环行监狱的大窗户,环行建筑则被分成许多小囚室,每个囚室都贯穿建筑物的横切面。一个囚犯一间牢房,牢房之间是封闭和隔离的。每个囚室都有两个窗户,一个对着中心眺望塔,与狱墙上的窗户相对;另一个对着外面,能使光亮从囚室的一端照到另一端。为了使犯人在监房里看不到监视人员的身影,边沁在设计中心眺望塔的窗户时,不仅在中心眺望塔的窗户上,而且在塔里面都装上软百叶窗,同时将塔的内部用隔板垂直交叉分割,使观察室分隔成各种适当的观察角度。边沁还设计在塔楼里建设“之”字型的通路,并且沿圆形监狱挂上大量的小灯泡。这样,一天24小时都存在的看守监视,产生了与上帝不眠之眼相同的世俗监视效果。

(二)圆形监狱的设计目的与理念。

边沁的圆形监狱建筑设想的目标“并不是要获得最高限度的人力监视效果,而是要取得一种超越人力、给犯人形成一种监视人员无所(无时)不在的幻觉效果。”[1]他之所以设计出圆形监狱,是为了尽量减少监管人员,提高监管效能,使被监督者持续不断地处于监督者的睽睽目光之下,以减弱犯人做坏事的力量,甚至摆脱做坏事的想法。同时圆形监狱还能尽量减少监管人员与罪犯的接触,利于抑制体罚与酷刑。简而言之,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经济”与“人道”的目的。

边沁圆形监狱的设计及其理念主要基于其功利主义刑罚观,具有很强的普适性,它可以被广泛适用于医院、工厂、学校等需要与一群人打交道,而又要给每个人规定一项任务或一种特殊的行为方式的情况。它适用于“建筑物占用的空间不太大,又需要对一定数量的人进行监督的任何机构”。[2]这种全景敞视模式使任何权力都得到强化,它使权力在物质、人员、时间上更加经济。它通过其预防性、连续性和自动性使权力更为有效。通过全景敞视机制,权力关系能够被精细入微地调整,从而适应了需要监督的全过程中。

二、福柯眼中的圆形监狱

1972年,福柯在谈到监狱时曾说:“监狱是权力最赤裸裸地、最肆无忌惮地表现出来的地方。”[3]从其“权力一知识”理论的角度看,权力运作的机制和特征在监狱表现得最为明显。监视与惩罚不仅仅是一系列压制机制,更具有复杂的社会功能。

(一)圆形监狱是皇家动物园。

福柯认为监狱是权力实施的工具,而边沁所设计的圆形监狱正是他所阐释的规训机制的微缩模型。圆形监狱按照空间隔离与封闭、不间断地监督与检查、以及对犯人区别登记等原则,实现了对个体的全面监视和类别区划的目的。这就让福柯想起了勒沃所设计的与众不同的凡尔赛动物园,[4]因为它将监视的功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了。当然,这个“动物园”里圈养的不是什么老虎、狮子、熊猫等一类的动物,而是人。

边沁设计的圆形监狱,重在监视,而不在惩罚。福柯因此而视之为现代约束技术的典型。它体现了权力与知识的结合,并形成一种新的监视机制:一方面,牢房里的犯人不能确定自己是否正在被监视;另一方面,看守也被固定在这种监视机制之中,他们必须服从整个控制监视的行政体系。圆形监狱甚至还是一个能够监督自身的建筑。圈在中心眺望塔,总管可以暗中监视所有的下属雇员:护士、医生、工头、教师、狱卒等。他能不断地评定他们,改变他们的行为,要求他们使用他所认为的最好的方法,甚至总管本人也能被观察。而且,由于总管被关在这个建筑机制的中心,他自己的命运也就和这个机制拴在一起了。现代规训技术的有效性,使得人类陷入无法逃遁的“权力一知识”罗网之中,甚至统治者也如全景敞视监狱中的监狱长一样,身陷禁锢被统治者的缥继。正如福柯所说,现代权力是毛细血管状的,它不是从某个核心源泉中散发出来的,而是遍布于社会机体的每一微小部分和看似最细小的末端,谁也无法逃避。[5]

(二)圆形监狱是权力实验室。

在《规训与惩罚》中,福柯分析了从古代刑罚对犯人施以肉刑后示众到近现代监狱制度的流变,探讨了西方监狱的历史和监督制度的发展,揭示了西方社会从肉体惩罚到灵魂控制的演化。他指出资本主义惩罚制度用对肉体复杂精巧的教养和训练形式取代过去对肉体的酷刑,身体虽能够免遭酷刑的折磨,但无从摆脱各种权力关系的控制。在微观权力的作用下,产生了名目繁多的“身体解剖技术”。在监狱里,囚犯接受一系列的操练。

福柯认为,全景敞视建筑除了监视功能之外,还是一个施展规训权力的实验室,一个对人进行实验,并可以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特点,分析对人可能进行的改造的优越场所。首先,它通过划出一个与众不同的、自我封闭的场所来贯彻纪律,防止和纠正可能出现的弊病,将这些弊病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其次,规训机制依据单元定位或分割原则,更灵活、细致地利用空间。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而每一个位置上都有一个人。如此一来,监视者可以每时每刻地监视每个人的表现,而权力也在圆形监狱中得到充分地展现。圆形监狱通过自动伸展的、毫不喧哗的方式直接对个人发生作用,造成“精神对精神的权力”,身居其中的每一个人都不能够幸免。

(三)圆形监狱是自我规训所。

在福柯的眼中,边沁的圆形监狱建筑理念确保了权力渗透到社会的每个角落。时时都有监督,处处都是“监狱”。社会的监狱结构确保了对人的真正拘留和永久监视。曾经造成皮肉之苦的体罚被在心灵、精神和意志上造成深刻影响的惩罚取而代之。灵魂成为肉体的监狱,人由此具有了自我规训的能力。

圆形监狱的可视性使监视者可以辨别出哪些行为需要得到矫正,并根据所观察的结果制定纪律。纪律通过连续不断的奖惩,在人的头脑中刻下痕迹而被遵守。其结果是制造出训练有素的、“驯顺的”肉体。倘若有人胆敢冒犯,他必将受到惩罚。纪律的存在使得人们发现自己陷入一个动辄得咎的惩罚罗网中。在一切规训系统的核心都有一个小型的惩罚机制,纪律确立了一种“内部处罚”,它们规定和压制着重大惩罚制度不那么关心因而抬手放过的许多行为。一整套微观处罚制度包括了从光线的物质惩罚到轻微剥夺和羞辱。在必要的时候,任何手段都可用于惩罚微不足道的小事。而且,规训惩罚具有缩小差距的功能,它通过对被惩罚者不断地施拍经常性的强制,造成一种必须整齐划一的压力,使他们学会服从、驯顺,正确地履行职责和遵守各种纪律。

三、对福柯微观权力观的思考

边沁的圆形监狱作为一个机构,它压制那些不符合社会需要的特性,而塑造合乎理想的特性,它的产品就是“按照工业社会的一般规范机械加工”而成的许多个人。作为一个完美无缺的纪律机构,它监测观察个人的每一方面,从身体外貌到道德信仰,从工作习惯到日常行为。对所有这些表现不仅要控制和调节,而且要从头到尾地进行改造,以确保道德和法律规范得以最严格的遵守,直到无一不符合“法定标准”为止。因此,福柯提醒人们不要把边沁圆形监狱设想当作是虚幻的,它实际上影响着每一个人的生活。它是“关于呈现理想形态的权力机制的示意图。”它使权力与人相分离,其结果是一种权力的自动运作,是权力的化境。

福柯的微观权力观与他的反人文主义思想一样,体现出后现代特征,即对总体性、普遍性的质疑与批判。在福柯看来,任何关于真理的知识都是带着权力烙印的:真理用来论证权力的正当性,从而强化权力。代表真理的、科学的法律并不存在一套可以被理性所认识的具有确定内容和使其正当化的根据。权力产生和创造知识的这种功能,集中地体现在现代形式的监狱中,而这种监狱是在边沁的圆形监狱设计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他不相信启蒙时代的理性给人类带来了一个更人道、更自由的社会,他认为现代社会是规训社会———个由各种刻以监狱的社会机构组织而成的监狱网络,所以现代社会对人的监督和控制比前现代的社会有过之而无不及。

参考文献:

[1][美]理查德·霍金斯、杰弗里·P·阿尔拍特著,《美国监狱制度甲刑罚与正义》,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9页。

[2][法]米歇尔·福柯著,《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31页。

[3]同上,第28一29页。

[4]同上,第228页。

[5]杜小真,《关于监狱的对话》,福柯集,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版,第207页。

作者简介:夏宇,中共浙江省委党校2014级公共管理

猜你喜欢
功利主义
不能将功利主义标签化
法经济学基础理论的新发展
詹姆斯?密尔“政府观”的功利主义思想评析
自由·幸福·教育:密尔功利主义思想的三要素
从边沁、密尔的思想角度去分析伦理学即功利主义
功利主义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柔和
当代大学生功利主义价值观成因及其对策
休谟伦理学的历史影响
英国功利主义的解读和对当代中国发展的启示
如何摆脱压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