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燕
摘 要:多媒体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教育的变革。Web 2.0技术支持下的移动学习环境,实现了学习内容和学习范式的改变,学习的评价模式实现了平等的过程性综合评价。在此环境下,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导者,教师成为学习的引导者,协同创建知识,进行多维度的交互评价,由此产生了新型的师生关系。师生角色的转变,体现了学习的本质,有利于教育和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移动学习 角色 内容 范式 评价
★基金项目: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教改立项,项目编号JG0211411
一、引言
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对整个社会的进步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开发带来了教育的变革。Web1.0催生了最初的移动学习,把传统的纸质教材变换成了多媒体教材,但是依然没有改变教学以教师为主的直线式知识传授模式。Web2.0的出现,带来了双通道的信息交流模式。基于这一技术,2005年,Stephen Downes首次提出了数字化学习的概念。Brent Schlenker 认为,数字化学习是指通过数字化的链接和同伴协作,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学习者通过自主搜索信息、创建内容和协作学习,从而满足学习需要实现学习[1]。这就意味着学习者可以根据个人需要, 在学习过程中选择和使用社会性软件进行自主的、交互式的、建构式的学习。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提出大力推进技术与教育双向融合的发展要求,帮助所有师生和社会公众选择并获取优质服务资源,有力推动了教学改革的发展[2]。从Web 2.0 发展而来的“云计算”“雾计算”推动了手机和其他移动设备之间的相互直接通信,产生了数字化学习以及移动学习,使得自主学习的内容、范式及学习的评价机制都开始有别于传统灌输模式,由此导致学习过程中师生关系和角色的深刻变化。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自上个世纪提出以来,移动学习就受到了技术界和学术界的重视。国外信息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都保持着比较先进的地位,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项目多集中在欧美发达国家[3]。2010年3月5日美国发布了《2010教育技术规划》的草案,其题目是《改变美国教育:技术使学习更强大》,目的在于利用信息技术,推动整个美国教育系统的改革,而不再是细枝末节的补充修订。新规划的目标提出要充分利用学习科学和最前沿的信息技术,重新设计整个美国教育系统的结构和过程,以提高其效果、效率和灵活性 [4]。随着互联网逐步进入万物互联的时代,科技行业里欣欣向荣的云计算和物联网正在教育界掀起新的革命。
国内的移动学习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与移动技术在其他领域,如办公、家庭、交通等领域的应用和推广相比,与移动学习相关的理论与应用研究也方兴未艾。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多所高校都在教育部和相关产业的推动下,积极开设云计算相关专业[5]。但是,在移动技术与学习结合的理论研究方面,多数是远程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研究,对教学改革的关注不多,对教师角色转化的研究成果也较少。对教师角色变化关注的都是某些微观教学技能,而不是教师作为人的发展[6]。在教育实践研究上,往往关注学习者在标准化测试方面的变化,而不是学习过程本身[7]。移动技术支持下的现代化学习模式中,学习成为一种以人为本,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的交互协作和不断生成的活动,必定在引导教与学的新型范式的形成过程中,引起师生角色关系的转变。
三、师生角色转变的必然性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线型知识传授变成了教师与学生多个节点的网状知识交互生成模式,学习的内容、范式和评价方式的变革必然使得参与其中的个体之间的关系逐步变成平等的、和谐的、融洽的师生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学习内容和范式的转变
移动学习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是能够在不受时空限制的环境里支持学习者主动参与并且实现师生和生生的协作学习。传统的自主学习,利用多媒体技术提供丰富生动、直观形象的信息,使教学内容的外在生动性与内在结构的科学性紧密结合起来。但是它使用的是教师选择的、既定创设的教学场景,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云计算环境下的移动学习,使得教学内容不再按照教师选定的学习内容来进行,而是在学习者兴趣的基础上进行调整。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生成新的学习内容,创设了个体专属的学习和使用知识的环境和机会。
以智能手机为主要学习终端的移动学习,它所创设的学习环境随时与人为伴,学习不再有时间上的限制,学生可以进行随时随地的移动学习。移动学习环境能持续地实时记录学习者的整个学习活动,并且提供有效的反馈和支持服务。学生在接受信息的同时,也不断地贡献新的信息使得信息实现持续链接、智能生长,有效地保证了学习在广度和深度上的无限延伸。智能手机的云学习环境提供了学习者之间进行交流与协作的机制,每个学生都可以通过网络向老师提出问题或者和其他学员进行交流。网络很好地实现了异地之间的,多人的学习群落,提高了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这种云学习环境体现了学习的个性化、实时性、交互性以及针对性。只要有充分的学习动机,学生就能够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形式和学习资源,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
(二)学习评价机制的转变
积极的评价是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内在动力,注重个性化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才能确保评价的公正与合理。移动学习模式下,以往只注重考试成绩的传统评价方式受到挑战,评价的内容、方式和对象都发生了改变。由于信息发布者呈现网状分布,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评价都成为可能。老师采取形成性、符合个性化目标定位的综合评价方式,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及时反馈,给予学生及时的评价,有利于点拨效率的提高。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和学生之间,进行适时的交互评价。原本单纯以班级、课程为单位的学习团体特征不再明显。学生在无限网络中可以随机寻找协作者,从更加多维的知识信息角度来理解和建构自己的知识,实时相互评价对方的学习效率和效果。
四、师生角色的变化
(一) 学生主导地位的确立
每个学习者都是整个人类认知体系的组成部分,而移动学习平台的使用,使每个学习者从个体封闭的认知中走出来,利用合作学习,获得无限多样的支持。在平等的网状知识体系和评价体系中,学生作为完整的人在网络中都以平等的身份与他人协作。这种平等的地位大大增强了协作的有效性,更有利于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在教育中的应用,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学习者参与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评价,人的创造精神得到了自由的发展。人的主体性得到真正地确立之后,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才能成为其教育价值取向的基本原则 [8]。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学习的主导权回到学习者手中,因为我们教的是学生,不是语言[9]。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完整的生活世界,包括智力、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在相互协作与分享中得到尊重。
(二)导师角色的形成
协作共享式的学习是为了便于交互写作,可以灵活调整学习任务,并获取新知识的新的习范式[10]。多媒体网络资源信息的爆炸式呈现,学生面对爆炸式的信息会无所适从,也有学生可能因某个新项目的资源不足而研究学习中断。教师要做的就是广泛收集各种分散的学习资源,把这些资源加以分析和处理,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选择和搜索信息。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为学生提供学习目标定位与方向性的指导,将学习不断改进,引导学生纳入正确的学习轨道并督促学习进度。
教师角色的转变正是要求教师丢掉传统教育中教师的权威地位。教师和学生以真诚的、开放的心态,平等的地位对待彼此。洞悉学生的兴趣爱好,并针对他们的兴趣爱好,对“云学习”环境下产生的各种实时、生成性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因势利导地和学生共同构建学习资源,从而不断发展和深入地对学习资源进行建构。教师角色的定位与转换,对教师本身的发展有益,同时也是为了使学生更好的发展,教师发展的有效性最后需要通过学生成长的结果来检验[11]。
(三)学习本质的体现
以往教师刻板的设计和呈现,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内容,必然导致教学忽略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以至影响了知识的理解与反思,抑制了学习的探究与创造。学生的学习活动单纯地表现为受外力操纵的、被动的、划一的认知活动,严重扭曲了学习的本质意义和逻辑[12]。在移动学习平台的自主学习环境下,每个个体的人都成为认知和知识体系中的一个节点,每个学习者在网络中都是平等的, 这种平等的地位有利于学习效果的达成。超文本的媒体链接的形式,有利于丰富想象力的培养和创新意识的发展。移动学习是以参与为导向的学习过程,他提供了及时的反馈,也实现了自我反思。学习者有机会参与到学习目标,学习资源,学习评价等关键教学环节的评议和评价,体现了学习者主动参与并积极促成其行为及行为潜能发生改变的学习本质。
五、结语
在现代万物互联的技术背景下,云计算和移动终端的飞速发展,自主移动学习使得学习过程和教学人际关系呈现其该有的面目,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培养目标,追求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教育成为可能。在当今资讯丰富的世界,对人们挑战最大的不仅仅是随时随地获取信息,而且要让学习者能够对信息以正确方式进行加工,在正确的场合表达正确的事件[13]。教师从传统的绝对权威变成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学习资源的管理者和协调者、理论提炼者。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了个性化专属学习环境下的主导者和生成性学习资源的协同创造者。技术的使用离不开人的作用,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协同任务探究都是新型学习模式中无可替代的重要环节。移动学习平台的建设和开发,学习平台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绩效的改进,数字化学习与其他学习范式的有机整合,个性化的课程资源的设计与开发都将成为以后教育技术运用与教学实践研究的热点。
参考文献
[1] Brent Schlenker. What is e-Learning 2.0 ? [EB/OL]. Http://www.learningsolutionsmag.com/articles/83/, 2014-03-25.
[2] 余胜泉.推进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J].中国电化教育, 2012(5):5-9.
[3] 郑增威,吴朝晖.普适计算综述[J].计算机科学,2003(4):18-23.
[4] 梁林梅,李晓华.让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强大的参与经验—访哈佛大学学习技术专家克里斯·德迪博士[J].中国电化教育,2010(9):1-6.
[5] 黄荣怀,Jyri Salomaa移动学习---理论·现状·趋势[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0.
[6] 文秋芳.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趋势、特点、问题和对策[J].中国外语,2010(4): 77-82.
[7] 曾祥翊.从国际学者对话透视教育技术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1(8):9-15.
[8] Christopher J. Wheatley & Ronald S.Calinger. Humanization of Social Life[M].Washington: Council for Research in Value & Philosophy,2005:41.
[9] Larsen-freeman,D.Teaching Language:From Grammar to Grammaring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4.
[10] Thanasis,Daradoumis.et al,Technology-enhanced Systems and Tools for Collaborative Learning Scaffolding[M]. Heidelberg: Springer, 2011:47-48.
[11] Ellis,R. SLA and teacher education[A].In Burns A& J. C. Richards(eds.). The Cambridge Guide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9.
[12] 徐锦霞,钱小龙.数字化学习的变革:理论基础、学习文化与学习范式[J].中国远程教育,2013(11):51-56.
[13] Thanasis Daradoumis. et al., Technology-enhanced Systems and Tools for Collaborative Learning Scaffolding[M] Heidelberg: Springer, 2011: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