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先存+万飞+李玉龙
摘 要: 本研究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162名小学教师为被试,对小学教师的课堂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提出了一些改善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小学课堂教学建议,以期对提高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小学课堂教学效率提供参考。
关键词: 边疆民族地区 小学课堂教学 教学现状调整
由于自然、历史等多种原因,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长期落后于非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落后同时带来了教育发展的落后。教育公平是我国“十三五”期间国家非常重视的一个主题。构建边疆民族地区小学的有效课堂,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不失为达成边疆民族地区教育公平的一条途径。同时伴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在小学教学中构建有效课堂进行教学,对于小学生而言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小学有效课堂教学的现状进行调查,并提出建议。
1.调查对象和工具
1.1调查对象的选取
笔者随机选取到红河学院参加小学特岗教师培训的红河州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3个县市的162位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162份问卷,收回162份,有效问卷140份,有效率86.4%。
1.2调查问卷的设计
笔者在阅读有关有效教学文献的基础上,自编问卷《小学教师有效课堂教学的问卷调查》,问卷主要涉及3大方面共27个问题(单项选择题):(1)教学资源因素(2题);(2)学生因素(2题);(3)教师因素(23题),包括教师教学观(7题)、教学准备(7题)、教学过程(6题)、教学评价(3题)。同时给了一个开放题,要求写出对有效教学的建议、心得或者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情。
2.问卷调查结果和分析
问卷中涉及的3个方面的选择题通过Excel进行统计分析,由于本文主要从教师因素给出建议,故文中只给出教师因素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2.1教师基本情况
2.1.1学历情况
140名小学特岗教师中学历为本科的比例为55%,大专比例为45%,硕士博士学历比例为0%,作为小学教师,这种学历结构是合格的。但与城市小学教师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逐步提高小学教师的学历层次,是国际教师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也是我国小学教师素质的必然要求。
2.1.2学校类型
140名小学特岗教师在县市级任教的占0.7%,在乡镇任教的占24.3%,在乡镇以下任教的占了75%。这是因为特岗教师多数都分配到乡镇及以下学校任教,县市级任教的比较少。
2.1.3任教科目
140名小学特岗教师中任教语文的占44.3%,任教数学的占35.7%,任教其他科目的占20%。由此可见,来参加培训的特岗教师既有小学数学教师,又有小学语文教师,还有任教其他科目的老师。
2.1.4任教年级
140名小学特岗教师中任教一年级的占12.9%,任教二年级的占9.3%,任教三年级的占18.6%,任教四年级的占17.1%,任教五年级的占19.3%,任教六年级的占13.6%,同时任教多个年级的占9.2%。由此可见,我们随机选取的教师任教各个年级的都有。
2.2教师的教学观
2.2.1教师对有效课堂的看法
在“教师认为研读课程标准和材料是否有必要”的调查中,90.7%的教师认为“很有必要”,仅有9.3%的教师认为“只要心中有数就行”,没有教师认为“没有必要”,由此可见,绝大多数教师都认识到研读课程标准和材料的重要性。
在“教师认为高质量的课堂的关键是什么”的调查中,47.9%的教师认为是“老师”,45%的教师认为是“学生”,没有教师认为是“教科书”,7.1%的教师认为是“其他”。
在“教师认为有效课堂的关键是什么”的调查中,90%教师认为是“师生互动”,仅有6.4%的教师认为是“学生自主”,3.6%的教师认为是“以教为主”,由此可见,绝大多数教师都认为师生互动在课堂中很重要。
在“教师认为影响教师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的调查中,49.3%的教师认为是“科学的方法”,25.7%的教师认为是“教学的经验”,17.9%的教师认为是“学生的基础”,3.6%的教师认为是“教师的个性”,仅有2.1%的教师认为是“学校硬件条件”,1.4%的教师认为“其他”。
在“教师认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最有效性的措施是什么”的调查中,92.8%的教师认为是“积极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参与课堂活动”,4.3%的教师认为是“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2.9%的教师认为是“在教学中注重细节的研究”,没有教师认为是“增加单元检测和练习的次数”。
2.2.2教师对有效创设情境的看法
在“教师认为创设问题情境主要应考虑什么”的调查中,60%的教师认为是“小学生的身心特征”,22.9%的教师认为是“按照不同内容自行选择”,7.1%的教师认为是“使用教师用书上的情境”,7.1%的教师认为是“课程的要求”,2.9%的教师是“随意设置(哪个方便设置哪个)”即可。
2.2.3教师对有效提问的看法
在“教师认为有效提问应围绕着哪些要素”的调查中,39.3%教师认为应“注意问题的启发行和预见性”,30.7%的教师认为应“提问要注意难易适度并注意层次”,20.7%的教师认为应“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问题”,9.3%的教师认为应“设计较多问题促进学生思考”。
2.3教师的教学准备
2.3.1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和关注
在“教师认为自己是否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特征”的调查中,75%的教师认为“通过观察有些自己的见解”,21.4%的教师认为“不是很了解”,3.6%的教师“了解并研究过”。由此可见,大部分教师并没有研究过小学生的心理特征。
在“教师认为自己缺乏对学生哪个方面的关注”的调查中,37.1%的教师认为缺乏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关注,26.4%的教师认为缺乏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关注,20%的教师认为缺乏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关注,16.5%的教师认为缺乏对学生“认知基础”的关注。
2.3.2教师的备课时间安排
在“教师在备课时花费时间最多在哪方面”的调查中,40.7%的教师花费在“研读课程标准和材料,寻找课外相关资料”,24.3%的教师花费在“书写教案文稿”,17.9%的教师花费在“策划学生活动”,15.7%的教师花费在“制作课件”,1.4%的教师花费在“其他”方面。
2.3.3教师在备课时考虑和反思的问题
在“教师在备课时经常考虑和反思的问题是什么”的调查中,37.2%的教师是“课堂内容及形式”,32.1%的教师是“学生的兴趣和经验”,20%的教师是“每节课教学任务必须完成”,10.7%的教师是“落实新理论在教学中”。
在“教师在备课时是否考虑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调查中,64.3%的教师在备课时“部分考虑”,20.7%的教师“全部考虑”,12.1%的教师“个别考虑”,仅有2.9%的教师“没有考虑”。
2.3.4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所考虑的内容
在“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一般考虑哪些目标”的调查中,55.7%的教师考虑“注重三维目标整合”,31.4%的教师“主要考虑知识目标”,12.9%的教师仅仅是“按照教参上的写”。由此可见,有近一半的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不注重三维目标整合。
2.3.5教师认为效果最好的教学方法
在“教师认为效果最好的教学方法是什么方法”的调查中,30%的教师认为是“讨论法”,25.7%的教师认为是“讲授法”,24.3%的教师认为是“自主学习法”,17.1%的教师认为是“任务驱动法”,2.9%的教师认为是“其他”方法。
2.4教师的教学过程
2.4.1教师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的情况
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否让学生明确这节课的学习目标”的调查中,41.4%的教师选择“经常”,37.2%的教师选择“有时”,17.1%的教师选择“总是”,仅有4.3%的教师选择“从未”。由此可见,有近一半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很少让学生明确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在“教师在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时是否会明确规定讨论的问题和提出讨论的目的”的调查中,44.3%的教师“有时”会规定,40%的教师“经常”规定,10%的教师“总是”规定,5.7%的教师“从未”规定。由此可见,有一半的教师在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时很少明确规定讨论的问题和提出讨论的目的。
2.4.2教师在上课时一般采用的提问方式
在“教师在上课时一般采用哪种提问方式”的调查中,45.7%的教师采用“先提出问题,观察学生反应再选择”,35.7%的教师采用“提出问题后留时间给他们讨论”,15.7%的教师采用“提出问题后立即点名回答”,2.9%的教师采用“先让学生站起来,再提问”。
2.4.3教师上课使用最多的教学法
在“教师上课使用最多的教学法是什么方法”的调查中,55%的教师是“讲授法”,20%的教师是“讨论法”,12.9%的教师是“自主学习法”,10.7%的教师是“任务驱动法”,1.4%的教师用“其他”方法。
2.4.4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活动情况
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情况”的调查中,55%的教师“经常”开展,37.2%的教师“有时”开展,5.7%的教师“总是”开展,2.1%的教师在“从未”开展。由此可见,有近4成的教师很少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情况。
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否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的调查中,51.4%的教师“有时”组织,40.7%的教师“经常”组织,4.3%的教师“总是”组织,3.6%的教师“从未”组织。由此可见,有近一半多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很少组织学生小组讨论。
2.5教师对教学的评价
2.5.1评价一堂课好坏的最主要因素
在“教师认为评价一堂课好坏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的调查中,52.2%的教师认为是“善于调节课堂气氛,教学中能选取恰当的例子讲解授课内容”,20.7%的教师认为是“创设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15%的教师认为是“有效调控教学过程和进行学习指导”,12.1%的教师认为是“教学目的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程度”。
2.5.2教师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的了解
在“教师是怎样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的调查中,43.6%的教师通过“课堂上学生表现出的状态”,28.6%的教师通过“作业”,22.1%的教师通过“考试”,5.7%的教师通过“其他”。
2.5.3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最大的困难
在“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感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的调查中,38.6%的教师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率”,30.7%的教师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7.9%的教师是“学生厌学,难以管理”,2.8%的教师是“学生偏科”。
3.对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小学有效课堂教学的建议
根据云南边境民族地区小学有效课堂教学中教师因素的调查结果,主要从教师方面对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小学有效课堂教学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教师应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从而改变教学观念。教师要进行有效教学,就必须转变以往陈腐落后的教学观念,由“传授知识”转向“学生发展”,由看教学结果转向看教学过程,由教师教学生学转向师生互动学习,以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代替以往非民主的师生关系,把学生放在首位,让学生实现自我的价值,成为教与学的主体。
第二,教师要强化有效教学意识,秉持“学会学习”的有效教学设计理念。正确的教学设计理念导向能引领教学行为,使其不偏离目标,进而在正确的轨道上持续前进。如果教师依然用传统的教学理念指导现代教学设计,就必然陷入传统“教师、书本、教室三中心”的泥沼。因此,教师要用“学会学习”的现代教学理念引领教学设计实践,将教学生学会学习作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
第三,教师应加强教师教育理论学习,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认知对象感兴趣,才能悦纳,主动接近,积极探究,思维才最活跃,才能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这正是实现有效课堂的先决条件。要激发学生兴趣,首先要了解各个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掌握各个年龄段学生的兴趣所在。
第四,教师应具备以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支撑的教学设计能力。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是教师进行有效教学设计的重要条件。有效的教学设计是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融合。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对教学设计缺一不可,缺乏专业知识的支撑,教学设计便成了没有内容的空壳,缺乏专业技能的引导,教学设计便无从谈起。
参考文献:
[1]邓凯.提高中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
[2]刘丙利,赵百杰.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发展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09,(18).
基金项目:红河学院校级课题(课题号:XJ14Y09);红河学院校级重点课题(XJY15Z02);红河学院本科教学质量工程(ZYPY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