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蕊++宋道晔
【教材、学情分析】
“写一个自己喜欢或崇拜的人”是写人序列中适合在五年级进行的一次习作训练。为使训练目标更集中、高效,根据高年级学生年龄特点以及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将本次习作的主题定为“写一个自己喜欢的人”。为拓宽学生思路,扩大选材范围,所写的人可以是身边熟悉的人,也可以是从书籍、报刊、电视媒体上了解到的人。
从学生以往的习作情况看,学生从三年级到五年级虽说进行过多次写人的训练,但对写人习作的认识还是有些肤浅。如何通过具体事例,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把人物特点写具体,仍然是五年级学生学习写人时面临的难点。
为了更好地突破重点、难点,落实本次习作目标,我们对单元内容进行了重组。将《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作为典型例文进行教读,拓展阅读的内容都是从课外或者是其他版本的教材中选择的课文。所选文章既有曾经学过的课文《“番茄太阳”》《理想的风筝》,又有课外阅读作品如《我的老师》《我家的男子汉》《保姆马秀花》等,这些课文都是作者抓住一件或者是几件事来突出人物特点。选择这些例文是为了更好地借助它们进行方法的指导、语言的积累。
为便于学生积累,我们精心设计了“阅读收藏夹”和 “素材储备夹”,目的是引导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积累语言、搜集素材,为习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本节课是基于学生已经积累了能够反映人物特点的事例的基础上的一节习作评改课。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和观察生活,能选择恰当的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
2.通过修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把事例写具体,突出人物的特点,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修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把事例写具体,突出人物的特点,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情。
【课前准备】
1.通过阅读推荐的文章,明确习作主题,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填写好“阅读积累夹”和“阅读收藏夹”。
2.阅读选文开拓学生思路,搜集习作素材,填写好“习作准备夹”和“素材储备夹”,重点是指导学生根据人物特点选择恰当的事例。
【教学实录】
一、选择恰当事例表现人物特点
师:同学们,这次我们的习作是要写一个喜欢的人。课前,我看了一下大家的习作储备夹,发现大家喜欢的人有的是来自身边熟悉的,有的是来自于书籍、报刊上,甚至有的同学喜欢的人来自于影像作品中。在这么多喜欢的人中,你写了谁,写了他(她)的什么特点,又是用什么事来写的呢?谁来交流一下你的初稿?
师:好,怡佳,请你来。
生:我写的是王姝威。她的特点是乐于助人、聪明。
师:看着大家来说,好吗?
生:我写的第一个事例是……第二个事例是……这两个事例写出了王姝威乐于助人的特点。事例三写的是王姝威的聪明这个特点。
师:你再给大家说一下,你这一次要写的人是谁?
生:我写的是我的好朋友王姝威。
师:好,你要突出她的什么特点?
生:乐于助人和聪明。
师:好,同学们,刚才听了怡佳写的初稿,大家就她选择的事例有没有突出人物的特点这一点,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生:有。
师:哪里?具体说说。
生:一位同学绊倒了,别的同学都没有去扶,而偏偏王姝威去扶了,从这儿可以看出她乐于助人。
师:从这个事例中看出她乐于助人。还有吗?
生:第一个事例能看出王姝威乐于助人。因为她乐于助人,所以在借本子的时候吃了许多闭门羹。如果为了朋友只是走两步,她就不会挨家挨户地去借,只有她真心想帮助别人的时候,才会挨家挨户地去问。
师:你听得很仔细,把这个细节都给抓住了,真棒!我非常同意这两位同学的观点,怡佳的这个事例的确突出了人物的特点。谁还想接着来交流?
生:我写的是我的爸爸。我的爸爸特点是:办事严谨、认真、一丝不苟、责任感强、幽默。(生读自己的初稿)
师:那么,刚才听了她读的初稿之后,你有什么想法?
生:没有突出爸爸的幽默。
师:没有突出爸爸的幽默,若歌你自己觉得呢?
生:幽默的这个事例没有写。
师:幽默的这个事例没有写,一会儿修改的时候再写一写,好吗?非常好,还有吗?
生:前两个事例都能突出爸爸的前两个特点,语言、动作都描写得特别好,特别详细。
师:你觉得她写得挺详细的。
生:她写的第一个事件,爸爸给她检查作业,充分体现出爸爸的一丝不苟和认真,就连针尖般大小的问题都不放过,说明爸爸真的很仔细检查她的作业。
师:你总是能够关注到习作中的这些细节,真好!还有谁想谈一谈?
生:针尖般大小的问题都不放过,说明爸爸是一个非常严谨的人,而爸爸可能不是一次给她检查作业,肯定是很多次帮她检查作业,所以说这里可以看出爸爸非常负责。
师:很好!通过这个事例我们可以看出爸爸的严谨。我们再请若歌给大家念一念她的第二个事例。先跟大家说一下,第二个事例突出爸爸的什么特点?
生:第二个事例是突出我爸爸责任感强。
师:责任感强。我们来看看她的第二个事例能不能突出爸爸的责任感强这个特点。你重新给大家读一下。
(生朗读第二个事例)
师:你们有什么意见?
生:她的第二个事例没有突出爸爸的责任感强。
师:为什么?
生:因为一开始说的是爸爸答应别人的事都能做到,而这件事并不是写爸爸答应帮别人干什么事。她应该选择一个她爸爸答应别人做什么事就一定要做到的事例,而不是带她到树丛中观察,天已经黑了,还没有写作文什么的。
师:她的这个观点,你同不同意?
生:我同意。
师:那就是说,在待会儿的修改中,你应该从哪个方面进行修改?
生:我应该从……我爸爸让我怎样很好地观察植物。
师:怎样观察植物?你第二个事例为了突出爸爸什么?
生:责任感强。
师:对呀。
生:应该是……(一时说不上来)
师:谁来帮帮她?
生:我觉得应该写爸爸要带她出去,虽然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干,但是因为答应了她,还是带她出去了。
师:同学们,为了突出人物的特点,一定要选择恰当的事例。(板书:选择恰当的事例)
师:刚才我们听了怡佳和若歌的初稿,知道了原来为了突出人物特点选择恰当的事例是多么的重要。不知道你们自己的初稿里面所选择的事例能不能突出人物的特点,现在就把自己的初稿读给同桌听一听,让同桌帮你把把脉,在能突出人物特点的事例后面打“√”。好了,开始吧。
(生同桌交流初稿)(4分钟)
【点评:“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在这一环节中有所体现。因为课前翻阅了“生活聚焦点”素材储备夹,了解到学生搜集素材的情况,在课上再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让他们互相启发,打开视野,拓宽素材的来源,从而培养了学生自主选择习作素材的能力。课堂上,有一名学生的选材并不符合人物的特点,教师没有急于发表意见,而是引导学生给该名同学提提建议,从课堂效果来看,学生给出的意见和建议是能够对同伴有所帮助的。进行了个别指导之后,又加强了同伴之间的互助,让同桌进行事例的筛选,从最后的筛选结果来看,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根据人物的特点选择恰当的事例。】
二、通过对具体事例中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的描写表现人物特点
师:刚才同学们都听了同桌的初稿,认为自己的同桌写得很棒的请推荐一下,让我们全班来分享一下他(她)的初稿。
生:我认为我的同桌王俊写得很好,他的人物事例突出了人物的特点。
师:突出了人物的什么特点?
生:他写的是刘畅幽默的特点,用两个事例很完整地突出了他的特点——幽默。
师:你这么极力地推荐王俊的作品,那我们就来看一看,王俊的这个初稿是不是像你说得这么棒。我们洗耳恭听。
生: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刘畅,人物的特点是幽默……(朗读初稿)
师:谢谢王俊。的确,这个初稿写得还不错。听了王俊的初稿,觉得有什么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生:语言和动作都描写得很好。
师:哪些语言你认为描写得很好?
生:“君子动口不动手,难道你不想做君子?”
师:稍微等一等。(再次出示王俊的初稿)
师:王俊写的小主人公是谁?
生:(齐)刘畅。
师:对了,他写了小主人公刘畅的一句话,是什么?
生:“君子动口不动手,难道你不想做君子?”
(师画出学生复述的地方)
师:这句话让你读出了什么?
生:读出了刘畅的幽默。
师:这份幽默当中还有对同学的关心呢。
生:他的第一个事例说:光光的妈妈伸手就要打光光,刘畅见机蹦到光光面前护着光光,然后说:“伯母大人,君子动口不动手,难道你不想做君子?”
生:这句话他之前也加上了动作,非常形象地写出了刘畅是一个幽默的人。
师:他这一份幽默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同学,还很机智呢。
师:看来呀,在我们的习作中,把人物做事过程中所说的话写清楚也非常重要。
1.阅读与习作指导结合,指导学生写好语言
师:让我们一起回到阅读积累夹中,看一看课文中那些经典的描写人物语言的部分吧。
(师课件出示《我的老师》片段)
我在他家书写条幅,许多人围着看,一片叫好。他也挤了过来,头歪着,一手掏耳屎。他爹问:“你来看什么?”他说:“看写。”
再问:“写的什么?”说:“字。”
又问:“什么字?”说:“黑字。”
师:他是谁?
生:我的老师。
师:《我的老师》里边的那个三岁半的小孩子——
生:孙涵泊。
师:看孙涵泊说了什么?你又读出了什么?
生:孙涵泊很真实。
师:嗯,怎么就读出真实来了?
生:他说:“看写。”再问:“写的什么?”说:“字。”又问:“什么字?”说:“黑字。”
师:你瞧,孙涵泊回答爸爸的话的时候,不是一个字,就是——
生:两个字。
师:这么简练的回答,把这个小孩子的天真、真实、不做作的特点一下子就展示出来了。我们再来看这又是谁?她说了什么?
(师课件出示《“番茄太阳”》片段)
“阿姨,妈妈说我的眼睛是好心人给我的。等我好了,等我长大了,我把我的腿给你,好不好?”
师:你们看,不同的人物在不同的环境下说出来的话,我们就可以体会到不一样的情感。所以说,我们在写人物语言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人物的性格不同、身份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他说话的特点就——
生:不同。
师:所以在写语言的时候,一定要恰如其人,恰如其分。
(板书:语言)
2.阅读与习作指导结合,指导学生写好神态
师:你们看,还记得他是谁吗?(课件出示《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片段)
彭德怀深情地望着拴在不远处的大黑骡子,平静地对警卫员们说:“部队现在连野菜也吃不上了,只有杀牲口解决吃的,或许能多一些人走出草地。”
彭德怀有些不耐烦了,他大声地对身边的警卫员说:“邱南辉,传我的命令,让方副官长负责杀骡子!”
生:彭德怀。
师:小声地读读这两段话,
你们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彭德怀?
(生自由朗读)
师:谁来说说?
生:从这部分中,我读出了彭德怀杀骡子的决心。“彭德怀有些不耐烦了,他大声地对身边的警卫员说:‘邱南辉,传我的命令,让方副官长负责杀骡子!”
师:还有吗?
生:我读出了彭德怀的坚定和愿意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决心。
生:我感受到了彭德怀很喜欢大黑骡子和想让部队走出草地的决心。
师:具体说说看。
生:彭德怀深情地望着拴在不远处的大黑骡子,平静地说:“部队现在连野菜也吃不上了,只有杀牲(xīnɡ)口解决吃的,或许能多一些人走出草地。”
师:不着急,杀——
生:牲(shēnɡ)口。
师:同学们刚才不仅读了彭德怀的话,更重要的是关注了这些文字,感受到了彭德怀杀大黑骡子的决心以及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那份喜爱。读到这个地方,你们觉得在文章当中进行语言描写的时候,还应该注意什么?给大家提一个好一点的建议。
生:要加上神态。
师:说完整话。
生:可以在写语言之前加上神态。
师:非常好!当我们在描写人物语言的时候,可以把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加进去,(板书:神态)那样就可以读出更加丰富的内涵。
师:刚才在交流自己初稿的过程中,有哪位同学觉得自己的初稿写得不是很理想,这里有一个好机会,可以让全班同学来帮你提提建议。
(生朗读初稿)
3.抓住动作描写把事例写具体
师:听了刘尧的初稿后,你有什么建议?
生:我觉得他缺少了奶奶的动作。
师:缺少了动作,具体说说。
生:比如说,每天都能够在厨房里见到奶奶忙碌的身影,可以说一下,奶奶在厨房里是怎样忙碌的,还有她的神态。
师:还有谁?
生:事例三应该写写奶奶的动作,刘尧感冒了需要合理安排饮食,可以写写奶奶为刘尧合理安排饮食而付出的劳动有多辛苦。
生:我也觉得第三个事例应该写写奶奶的动作,因为当时奶奶是抱着他去医院的,应该写写奶奶怎样抱他去,回来又是怎样照顾他的。
生:我觉得可以把奶奶打扫家里之前的样子和打扫之后的样子做比较。
师:你能不能具体地来说一说?
生:奶奶打扫之前,家里有些地方非常脏,有些角落里也布满了灰尘,但是经过奶奶的精心打扫之后,那些灰尘变得无影无踪了,一些脏地方也变得干净了许多。
师:通过前后变化的对比来衬托出奶奶的爱干净和能干,是吗?
生:通过别人的话语赞赏奶奶,来衬托出奶奶爱干净。
师:刘尧你有没有听过这样的话?
生:有时候,奶奶不在家,有的人看到我就会开玩笑地说:“要不让你奶奶到我家里住上几天,帮我家里打扫一下。”
师:看来奶奶的能干、爱干净真是家喻户晓了。
生:可以通过写别人的懒惰来衬托奶奶的勤快。
师:这是一种衬托。
生:应该写写家里为什么一直这么干净,是因为奶奶丰富的经验。
师:是她丰富的经验。刘尧有没有看过平日里奶奶打扫卫生的样子?
生:一般我在房里写作业,写完作业的时候经常看到。
师:当时什么样?
生:做饭的时候,奶奶先把饭蒸上,蒸上之后就拿着拖把拖地,等饭好了之后,她又去厨房盛饭去了。
师:你看到奶奶忙前忙后的,对吧?刘尧,刚才这么多同学都给你提了小建议,你来梳理一下同学们的建议,说一说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修改。
生:我觉得应该从动作和语言两方面来进行修改。
师:动作方面,也就是说要抓住奶奶做家务的动作来写一写,是吗?刚才你也说过了,看到奶奶忙前忙后的样子,我相信一会儿在修改的过程中,你一定会把这一点写得很棒的。
师:正像同学们说的那样,如果我们在习作中能抓住人物的动作来描写,就能够读出人物的情感。我们来看课文中的段落。
(课件出示《理想的风筝》片段)
逢到要写板书的时候,他用圆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写完了粗壮的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
师:记得他是谁吗?
生:刘老师。
师:小声地读读,想一想作者苏叔阳为什么要写刘老师的这个动作?
(生自由朗读)
生:因为刘老师每次转身的时候,都是大家最触目惊心的时候。
师:为什么?
生:因为刘老师本身是一个残疾人,而他有那么大的勇气给同学们讲课,然后,又用拐杖使劲地转身给大家写粗壮的粉笔字。
师:谁还有?
生:他是个残疾人,行动不便,但是他还是要这样艰难地写板书,说明他热爱自己的职业,热爱他教的这群学生。
师:看来抓住人物有特点的动作来描写,就像过电影一样,能把这个人一下子展示在我们的面前。从人物的一举一动当中,读出人物做事时的情感,这很重要。
师:我们接着来看。回顾这个画面,又让你们读到了一个怎样的刘老师?(课件出示)
有一次,他故意撒脱手,任飞舞的纸燕带动长长的线绳和线拐在地上一蹦一跳地飞跑。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线端,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终于,他气喘吁吁地抓住了线绳,脸上现出得意和满足的神气。
生:童心未泯。
生:不服老。
生:热爱生活。
师:正是因为作者抓住了刘老师这一连串的动作,把一个热爱生活的刘老师展示在了我们的面前。仿佛把当时的场面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
师:再一起来看,还记得他吗?(课件出示)
我把他抱了起来,他勇敢地抓住窗框,两只脚有力地蹬着车厢,攀上了窗台。……他推开那些妨碍他的手,抓住一双最得力的,跳进了车厢,淹没在济济的人群里了。
生:《我们家的男子汉》。
师:小声读读。
师:这个小男子汉的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这一连串的动作,怎能让我们忘记他的“光辉形象”呢?在写人物动作的时候,我们还要选择合适的动词。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已经初步读过了自己的初稿,告诉大家“文章不厌百回读,文章不厌百回改”。下面再一次去读一读你的初稿,看看你所选择的事例写得够不够具体,是否需要进一步的修改。如果遇到困难,可以和同学交流一下。
三、自主修改初稿
(生自主修改习作,用时13分钟。)
(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点评:在学生自主修改初稿时,教师巡视学生的修改情况,并选择有用的教学资源加以利用,通过与初稿对比,引导学生自行发现把事情写具体的关键在于要抓住“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并通过阅读与习作的有机结合,化难为简,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从而培养了学生自主修改习作的能力。预设的内容没有前后之分,完全来源于课堂上的生成,并根据课堂生成及时进行调整。】
四、学生习作展示
师:发现大家的思绪已经飞到喜欢的那个人身边了,和他(她)共同经历他(她)所做的事情,有种停不下笔的感觉。我想经过这一番的修改之后,大家的习作一定会更棒。
师:这样吧,刚才有几位同学读了初稿,咱们全班给他们提了建议,我们看看他们修改之后的成果。吴若歌先来,上来就说同学们给你提建议的那个地方。
生:我的爸爸责任感很强。
师:也就是说你展示的是第二个事例,跟大家说明白了。
生:我说的是第二个事例……(朗读修改后的习作)
师:好的,你写的这个事例中说“如释负重”,我们一般情况都是说“如释重负”。还有,幸亏爸爸的这个事不是急事,要不然的话,我觉得应该先让爸爸去忙完这个事情,然后再带你去观察植物,对不对?她的这个事例有没有突出爸爸的责任感强?
生:有。
师:还有谁?刘尧请你来。
生:我这次重点修改的是第一个和第二个事例……(朗读修改后的习作)
师:非常好,这两个事例,通过抓住奶奶的动作把奶奶的爱干净、能干写出来了,真不错。
五、给文章拟题目
师:习作的题目就是习作的眼睛,如果能起一个醒目一点的题目,你的习作会更有吸引力的。
师:我们先一起来回顾一下学过的几篇文章,我们来看《“番茄太阳”》,作者使用什么方法来拟的题?
生:巧用修辞、借用标点。
师:大家记得非常清楚,在《理想的风筝》这篇文章当中,作者采用的是揭示主题的方法,那《保姆马秀花》呢?
生:点明身份。
师:从题目当中我们就知道了作者要写的是他们家的——
生:保姆。
师:题目直接点名了人物的身份,那么,你们的习作要拟一个什么题目来吸引读者呢?先自己认真地思考一下。
(生思考)
师:谁来说说你的题目?
生:《聪明的歌王》。
师:《聪明的歌王》,他肯定唱歌很厉害,是不是?
生:《淘气鬼的传奇》。
师:有点马小跳的感觉。
生:《小济公》。
师:你在写这个题目的时候还要注意一点就是要——
生:加标点。
师:非常好,“小济公”上面最好要加引号。
生:《搞笑的聪明娃》。
师:这些题目都非常好。听了同学们给自己文章拟的题目,我都迫不及待地想去细细地品味一下同学们的习作。课下,大家给自己的文章加一个过渡和结尾,誊抄在习作收藏夹中,我们下节课再来慢慢赏析,好不好?
生:好!
师: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点评: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教学应当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教师的作用是负责组织、引导、帮助和监控。追求学习结果转向追求学习过程,真正把学生当成获取知识、发展自我的主人。在这个环节中值得一提的是,教师让课前进行初稿展示的学生展示了修改之后的成果,这既是对这些学生的鼓励,也是对提建议的学生的肯定。】
【评析】
王春蕊老师所呈现的这节课,是基于学生已经积累了能够反映人物特点的事例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节习作讲评课,分为指导学生“学会选择恰当事例”“学会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来表现人物特点”“给自己的习作取一个题目”三个环节。整节课,王老师紧紧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展开教学,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比较充分的体现,习作目标也得到了较好的落实。主要有以下几大亮点:
第一大亮点是“教会学生选择恰当事例表现人物特点”。
教师通过指名展示、同桌交流,引导学生在最能突出人物特点的事例上面打“√”,不能突出特点的就删掉,让学生明白选择合适的事例才能突出所写人物的特点。这既是对上节课学生积累的大量事例的积极回应,也是对学生自主选择习作素材的能力的培养。从课堂表现看,这一目标的达成度还是比较高的。
第二大亮点是以点带面的指导方法。
如何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把人物特点写具体,是五年级学生写记叙人的习作时面临的难点。教师选择了有代表性的两位学生的初稿作为例子引导学生参与修改习作。这样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对学生领悟表达方法有很大的帮助。
第三大亮点是引入阅读材料进行指导。
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把人物特点写具体是本次习作训练的重点,是应该主要用力的地方。在这一环节,教师及时引入阅读材料,如,通过回顾阅读《“番茄太阳”》中明明的语言,学生体会到了人物的语言是与人物说话时的环境有关系的,环境不同,说话的特点就不同;通过回顾阅读《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中彭德怀的语言,学生体会到在描写人物语言的时候,既要注意人物语言要符合人物特点,又要注意人物说话时的神态……然后,给学生时间修改自己初稿中描写人物语言的部分。从课堂观察看,学生大都能积极地、有目标地修改自己的习作。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重点体现在学生对初稿的修改情况,所以教师专门设计了“教学目标达成度”观察量表,对学生的“修改字数”及“修改有效度”进行了统计和分析。通过观察学生修改前后习作的变化不难发现,学生的习作进步是非常明显的,可见这次习作讲评采用的教学策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这节课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指导学生选择最能说明特点的事例这一环节,交流时学生上台展示并阅读自己的初稿费时多,效果也不够好。因为学生初稿语言还没有组织好,记录的事例又比较多,读得磕磕绊绊,学生们听得也比较吃力。如果将要求改为“把记录的事例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既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又可以让学生更准确地判断事例是否合适,还节省了时间,效果会好得多。
(作者单位:山东青岛市李沧区实验小学/山东青岛市李沧区教育研究发展中心)
责任编辑 郝 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