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数字化校园,助推学校内涵发展

2016-11-01 20:51天津市第十九中学
天津教育 2016年11期
关键词:管理系统校园数字化

■天津市第十九中学 陈 瑜

建设数字化校园,助推学校内涵发展

■天津市第十九中学 陈 瑜

天津市第十九中学是天津市首批历史名校。学校有着深厚的办学底蕴,良好的社会声誉,是一所优质的国办初中校。面对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学校把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作为改变原有工作学习模式、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带动学校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学校秉承“教育多元化、管理精细化、生活低碳化、办公智能化”的建设理念,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走出了一条奠基、完善、拓展的创新之路。

一、构建以校为本的数字化校园

1.基础设施建设。

我校数字化校园历经十几年建设,基础设施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目前,我校提升改造了核心机房服务器、网络设备等,主要包括更换了六类非屏蔽双绞线、更新了出口网关设备、数据库服务器存储空间达28T;数据中心交换机实现千兆光纤汇聚到桌面、配置了防火墙、网页防篡改功能,保证数据中心的网络和应用层安全;学校架设了无线网络与VPN专线,达到WIFI全覆盖,使全方位移动办公成为现实;实现了全校数字化视频监控与广播系统全覆盖,可以为不同年级提供点对点、多点监控、广播等;创建了高清数字演播室、高清数字录播教室、多媒体远程互动教室,室内的灯光、录音设备以及视频的采集、播放和环境布置均达到了准专业化水平;配备的高性能移动导播系统,为学校创办校园电视台、会议数字直播等各项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我们又将和平教育城域网引入校园,所有数据汇聚到和平区教育系统数据中心机房,接入互联网,实现全区的统一认证管理。

2.软件应用保障。

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硬件建设是基础,应用才是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的着力点。

从早期的单机版、局域网、校园网到如今的二期平台和接入互联网,系统每一步升级,都凝结着十九中人奋斗的汗水和智慧,经过多年努力,我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形成了节俭、务实、高效的特色。

早在2000年,学校就组织技术人员开发了《成绩统计管理系统》《增资管理系统》和《工资统计系统》等属于自主版权的单机版管理软件,在十余年的管理应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自2009年始,我们按照建设信息标准与规范标准建立了统一身份认证的信息门户平台,整合了已有的业务应用系统和未来可能建设的应用系统,包括:文档管理系统、绩效考核系统、设备管理系统、题库管理系统、学业管理系统、教师信息管理系统、学科网站、多媒体设备智能管理系统、德育管理系统、总务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办公事务管理系统等等。通过梳理业务流程,突破信息孤岛,实现了校内数据资源的集中管理和共享共用;通过搭建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最终实现教师办公协同的高效便捷;实现学校教学、科研、管理、资产等信息的资源共享。2012年,教育部专家组给予了我校“实用型数字化校园”的高度评价。

二、探索学校数字化管理的新途径

按照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学校基本完成了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所提出的教育信息化目标任务,形成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校本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基本形成了信息化支撑服务平台,教育管理与信息技术有了深层次融合,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1.行政办公自动化。

在传统的管理中,每周的工作安排和教研计划由专人负责打印、制版、印刷、发放。现在,学校依托于信息化服务平台,将通知公告、工作安排、函件往来、请假等各类事务都进行了模块化管理,实现了办公的自动化、网络化。

2.德育、教务管理信息化。

德育工作数字化是依托学校数字化校园信息服务平台,建立了班主任、学生和班级日常管理和常规检查管理机制,通过在线方式及时将每日信息录入服务平台并实现自动统计。

教务管理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整个学校管理的核心和基础。随着学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我们从日常管理、成绩管理等方面建设了一体化管理模式,全面支持局域网络办公,可大大减少教务管理的手工劳动。系统高效的事务处理机制和信息管理模式,为学校的教务工作提供了直观的评价数据,为提高教务工作效率和推进学校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3.后勤管理规范化。

学校低值易耗品具有种类多、单价低、购置分散频繁等特点,给管理工作带来诸多不便,是困扰学校资产管理的一大难题。低值易耗品管理系统,设计了来料入库、领用签字、统计报表和复合查询等功能,使学校的低值易耗品变得清晰可查。我校通过数字平台对低值易耗品进行有效、全面的管理,可以严格控制消耗,减少浪费,达到节约经费、物尽其用的目的。同时也减轻了管理员工作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4.实体档案管理虚拟化。

在日常数字化工作环境中,各部门的电子文档类型五花八门,存储空间时常告急。随着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不断深入,实体档案的虚拟化管理提到了议事日程。校本档案管理系统的开发应用规范了校本文档的管理,克服了现实空间的局限性,实现了虚拟空间下校本文档的跨时间、跨空间保存和查询。如:校办公室管理的校本档案包含各处室和学校的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全校教师的获奖论文、个人荣誉,各处室和学校获得的集体荣誉等文档,都实现了网络化管理。

5.绩效考核标准化。

在传统考核统计管理中,印刷表格、填写表格、收发表格、汇总表格、信息查询等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工作留痕很难得到保障。为此,我们在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下,依据学校各项考核评价管理制度,从日常管理细节入手,建立了一套基于数字化校园的科学合理的教师激励和考核评价体系。其中教师奖励性绩效考核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关系到广大教职工的切身利益。为此,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符合我校实际情况的《天津市第十九中学奖励性绩效工作考核实施细则》。据此开发的十九中学绩效考核系统能够有效、快速、科学地评定绩效工资。全体教师在月末从网上提交月考核自评表,经层层审核,考核结果公平公正、公开透明,操作方便,使学校繁杂的月考核评价工作在点击鼠标下轻松完成。既提高工作效率,又降低办公成本。

三、尝试数字化校园环境下教与学的新模式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难得的发展机遇,它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如何将数字化信息技术科学、有效地运用到教与学的实践中,我们有着自己的思考和探索。

1.教学资源信息化。

数字化平台的建设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共享优质的教学资源,我校依托数字化校园平台开辟了“教师网络学习空间”和“学科资源库”,收集、整理、发布了各学科教师的教案、反思、课件等优质资源,还引入各级各类名师示范课,供教师相互交流学习。学校还利用VOD视频点播系统,分享每位教师三年的“交互式电子白板展示课”和教研活动录像等资料,既让教师们看到自己的成长历程,又便于教师之间学习借鉴。

为实现教学环节的“轻负高质”,学校架构了以学科教材册、章、节、点为框架的学科题库体系,教师们按照题型和难易程度自主创建试题,再由各级主管部门对题库进行筛选审核,最终形成校本学科题库。目前我校构建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九学科题库共计30000余道,基本形成校本学科题库系统。此外,我校还关联了和平区初中阶段1500节微课资源,11000多道题库资源。教师们借力信息平台,共享资源备课,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已经常态化。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实现师生在线学习、课堂实时反馈和优质校本资源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教研方式网络化。

数字化校园平台为学科教研提供了网上校本研修新模式。教师利用学校数字平台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网上学习和跟帖评课、议课等教研活动,为学科教研提供了一种打破时空局限,方便、快捷、有效的研修方式。这一做法,加快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形成了“教学—反思—改进—再教学”的良性循环。此外,我校还借助远程高清互动录播系统,与联盟校耀华中学实现远程校际间互动教研,两校教师们可以在自己的学校进行快捷、便利的远程互动研讨。通过网络化教研,可以使更多的观点在数字平台支持下得到碰撞,更多的教学技巧在网络的对话中得到发展。

3.教学方式多样化。

(1)探索一对一数字化互动教学。从2014年7月开始,我校将Pad引入课堂,同时成立了“Pad工作室”。经研究我们选用了支持课件制作、学科工具、教学分析、教学设计、课程制作、教学实施、结果分析等功能的软件装入Pad中;同时把教学管理方面的课程管理、学习监控、网络监管、教学档案等软件一并引入,确保了设备的实用与高效。教师充分利用Pad工具的查阅、互动、交流、分享、反馈等功能,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让他们在交流与协作中体会合作学习的快乐。

(2)尝试远程数字化互动教学。2015年,我校利用“视像中国”这一广阔的平台与上海七宝三中对接成功,实现了校级间资源的共享。两校开展了题为“南方与北方的地理差异——‘天津卫’与‘上海滩’”的远程数字化互动教学活动。这种两地师生共上一节课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们不仅能够听到两地的教师讲课,还能很轻松地和异地的同学展开讨论,并利用Pad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让同学们亲身体验到了这种新奇的异地互动教学模式带来的良好教学效果。远程互动课堂教学为双方学校的师生提供了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和互动交流平台,从而推进了基础教育的均衡化发展。

(3)数字化“泛在学习”平台引入课堂。我校利用学习平台的交互性与数据分析系统辅助教学。2015年底,初三毕业班的英语教师综合运用了数字化互动白板、Pad一对一学习终端和“泛在学习”平台等教学辅助工具上了一节英语复习课,原本两节课的任务量,在一节课内全部高效完成。通过平台丰富的资源和强大的反馈功能,教师找准学生的薄弱点,及时纠错,重难点知识得到反复的巩固训练,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4.教学评价数字化。

课堂教学中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为此,教师充分利用“泛在学习”平台的学科题库与教学宝和Pad、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对接,实现分层出题、客观题自动批阅、学生成绩与答题情况的数据分析等功能,并实现了口语在线检测。当学生在网上完成练习提交后,通过测评批改反馈系统,可以为教师提供学生在预习、检测中学情的数据分析。教师能及时精准掌握学生知识点的落实情况,从而有效关注与指导每一个学生。因此,评价的信息技术跟进,使学习分析更准确,教师引导更科学,学生学习更有效。

5.学习方式个性化。

“泛在学习”平台与移动终端对接,实现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学生的学习从校内延伸到校外,教师可以通过泛在学习平台随时推送微课和分层练习,学生借助微课可以进行新知识的预习,旧知识的复习巩固,以及重点知识点的再现学习,使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得到个性化的满足。学生在完成分层练习后,系统中的反馈功能可以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问题所在,并跟进矫正练习,学生在兴趣中学,在学中增添乐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实践证明,这种个性化学习是更有目的性、针对性地进行强化训练,能够使基础较差的学生在反复落实中学有所获,同时,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多年来,我校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边实践、边探索、边反思、边研究,成效显著。教师们撰写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论文30余篇,编辑出版了《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新课标要求下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学科整合》论文集,编写出版了《校园信息化实用手册》一书。完成了全国教育信息技术“十二五”重点课题《以校为本的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的研究和结题工作,学校信息中心获天津市劳动模范集体称号。

今后,我校将积极应对大数据时代的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变革,以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着力点,全面提升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管理等领域的应用水平,大力加强信息化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的建设,构建智能校园环境,不断提升师生信息素养和信息化教与学的能力,进一步完善数字化校园建设,助推学校内涵发展。

(责任编辑 邵 莹)

猜你喜欢
管理系统校园数字化
基于James的院内邮件管理系统的实现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基于LED联动显示的违停管理系统
海盾压载水管理系统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数字化制胜
基于RFID的仓储管理系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