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丽萍
摘 要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运用多媒体教学成了教师们的一种时尚。多媒体教学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契机,为“创新教学”提供了新思维,因此备受语文教师的青睐。但运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也存在许多的局限和误区,我们有必要对多媒体教学热作一个冷静的思考。
关键词 高中语文 多媒体教学 改革需要 情景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目前,我国教育已进入网络时代和多媒体综合信息发展的时期,多媒体化、网络化教学已成为各学科教学的主导方向。因为多媒体教学集文字、音乐、绘画、视频等多功能手段为一体的特性,在教学中可以从多角度传授和接受新知识,在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中完成教与学的任务,提高学习效率。作为语文学科主要以情感、情境教学为核心,利用多媒体这一特性进行辅助教学,便可收到文情并茂、立体化的教学效果。
1多媒体辅助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在于可以突破时空的界限,把纸质的文字内容通过多媒体软件、网络资源和传统的媒体设计成文字、色彩、声音、图形、动画等多种信息集合体的形式展示教学内容。尤其对高中学生群体,由于文字功底、文学欣赏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想象思维能力等相对不是很高,传统的单一的灌输式的课堂教学已很难使他们接受,来实现教学计划。而结合高中学生的特点,借助多媒体的辅助创设情境、塑造形象、配制音乐以及制作动画等,动与静结合,知识与技能结合的学习环境,既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知的欲望,又能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完成知识的认知过程。有条件的还可以让学生动手动脑亲自参与一些课文的课件制作,在实践中激发学习知识的兴趣,培养创新和创造能力。
众所周知,语文是各学科的基础和工具,引入多媒体教学,发挥学生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技术技能相对较强的优势,制作语文课件、利用网络平台、多媒体设施等自主学习,改变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师一支粉笔、一本教案、一张讲台的模式,大多时候学生成为课堂主体,教师作为客体进行指导,形成教与学的互动式教学模式,真正达到知识传授与信息化技能整合的目的,实现“教学内容注重学以致用”的高中教育的教学改革。
2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在情感的交流中完成知识的认知过程。因此,语文课堂的情境创设就显得尤为重要。综观高中语文的教材内容,知识容量和文学体裁比较广泛,其中的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都是文质兼备的名篇佳作,教学的总目标是培育学生的人文主义情怀,高尚的道德情操,深邃的阶级思想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能力,成功的教学就必须在情境创设的前提下实现。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集成性、直观性、形象性在情境教学中凸显了它的存在和使用的辅助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曾利用多媒体的功能创设了朱自清的著名散文《荷塘月色》的情境教学。这是一篇情境幽美,意境深远的名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让学生在荷塘月色中体味作者那种排遣不去,超脱不出的忧忧情怀,由于年代的差异,学生很难理解和把握这种情感。教学中指导学生熟悉课文,找出表达作者情感的关键语句,帮助梳理“心中颇不宁静”的情感脉络,然后让学生尽量地去体会和感悟,引导学生将自己对课文的感知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制作一幅“荷塘月色”动画,通过荷塘周边景致的安排、色彩基调的选择及背景音乐的配制反映出学生对课文情感世界的理解,将制作较成功的课件在课中演示交流,学生根据自己对“荷塘月色”的感悟创设了一个又一个美好的鲜活的情境,教师适时地对作者当时所处的历史背景和人生经历进行讲解,很自然地把学生带入朱自情的情感世界,重新审视荷塘月色达到情感的共鸣。借助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使情境教学贯穿于散文教学的整个过程。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往往被处理为背诵学习,很难表观诗歌所拥有的形象美、音乐美、意境美,如果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就会彻底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如《再别康桥》是一篇情景交融、声情并茂的不朽诗歌。在设计课件时,开篇配制了用本诗词创造的歌曲,在悠悠的歌声把学生带到诗中,出现了徐志摩伫立康桥之上,依依“作别西天的云彩”,桥下是青荇油油地在水中招摇,夕阳余光中诗人撑一支长篙在梦中漫溯,课堂中反复叠唱诗歌,欣赏着一幅幅动情的画面,欣赏中感染着诗人那浓得化不开的依恋的情怀。一堂课下来,师生已深深地将这首诗连同幽幽的情感记在心中。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引发教学效果是传统的教学所无法比拟的。
再譬如,对小说的教学,人物形象分析是重点,经常受到课时的限制,剖析形象不深不透,学生只能根据教师的讲解依样画葫芦,难以实现有多少个学生就有多少个“哈姆雷特”的艺术效果。假如在分析阿Q形象时,根据这个人物很适合于动漫设计的特点,用FLASH、PHOTOSHOP等多媒体技术,用可看、可听、可触摸的形象展示阿Q的生路历程,让人能真实地感受这个令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具有时代特点的产物,在具体的形象环境下给学生创造了想象的空间和再思考的空间,变抽象枯燥的文字转化为有声有形的知识,体现了现代信息技术对现代教育改革的推动作用。
3多媒体辅助教学要注重完整的教学设计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要注意用好“辅助”功能,切不可替代教学的全部过程,首先它是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相协调的前提下进行的。毕竟语文教学重要的是靠文字积累知识,必须依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与教学的重点难点相统一,对于基础知识性强,非板书和讲解不可的内容就要因材施用,不能喧宾夺主。因此,合理地用好多媒体的辅助性,设计好教学的各个环节,形成完整的教学计划,更加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3.1设计好课前预习
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是由各个环节构成的,每个课堂是受课时限制的,引入多媒体教学将会打破惯例的秩序,必须合理地调整教学方法,安排好教学进度才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备课首先备好课前预习。这是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使用多媒体课件时,应因材施教,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技能水平、创新能力和对多媒体技术的使用能力,布置课题,既放手让学生动手尝试使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去主动探究学习的疑难问题,感悟课文中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又能从中发挥高中学生运用技能的积极性。教师要精心指导,围绕要传授的知识要点给以启发,并适当提供可供学生借鉴的资源和技能,设立随时可以交流的网上教学平台,及时反馈学生的预习结果,不论是教师的教案,还是学生的课件拿到课堂上就应该是为学所用的“成品”。
3.2设计好课堂的教学环节
多媒体辅助教学并非适合于所有的语文课教学,是否使用多媒体教学既要考虑学校的教学资源、教学环境,还要考虑文章体裁、单元知识和整体教材的统一连贯性,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达到的教学效果。设计好各环节的授课时间,包括每个环节的问题设计、板书设计、作业设计和多媒体的演示时间及程序,整个课堂环环相扣,生本课堂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相辅相成,通过多媒体的使用让学生容易理解抽象的枯燥的难题,激活学生学习的情趣,在有条不紊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3.3设计好评价语言
无论是使用完整的课件演示,还是个别环节的教学补充,目的是为了释疑解惑,在形象教学之后,要对教学的关键内容进行再提炼,再深化,通过教师的重新组织和评价使学习内容再次形成认知过程,达到知识的再积累和沉淀。对于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制作的课件或幻灯图片尽量让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和在情境创设中的情感体验,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在突出教学重点的前提下,对课件的技能水平也给以一定的分析与评价,鼓励学生创造性的学习。同时,还要提出修改和完善的意见,鼓励学生再修改再创造的欲望。对于好的课件教师还要善于和他们一起重新开发和研究,设计成完整的教学软件。
3.4设计好迁延学习内容
随着多媒体的网络化教学走进课堂无形中使课堂的时间和空间得到了延伸和拓宽。多媒体辅助的教学不仅体现在课堂上还延续到课堂外。课堂中我们重点解决疑难问题和基础知识的学习。有很多内容和知识是靠学生自主学习才能获得完成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多媒体的功能对难以解决或意犹未尽的问题通过回放,相关链接和网上答疑讨论等方式来进行学习,教师可以布置探究性、延展性的作业,通过教师信箱和教学平台进行交流答疑。将纸上的作业转化为网络邮件等方式完成,教师的批改在办公室、甚至坐在家里就可以实现,新的作业方式可以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成为一种辅助学习方法。
4多媒体辅助教学要求教师提高教育信息能力
教育信息能力一般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为了学科建设而选择合理的信息技术手段,并在文字、数据、声像、程序等诸因素处理过程时传递相关的信息,形成学科知识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这一整合过程所表现出来的综合信息技术能力。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给学生一碗水首先自己得有一桶水或成为涓涓溪流,尤其高中的文化科教师必须具备,在传播知识和思想的同时,还具备一定的信息化技术的指导和使用能力,适应当今高中教学的需要。
教师要在思想观念上对教育信息能力的再认识。现代教育已由传统的单一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向多元的立体教学方向转变,学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多渠道地学习知识,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已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人格;教学水平进行重新审视和评价,提出更高的标准。教师只有主动地学习和掌握现代信息技术,适应高中教学的要求,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高中教师。
总之,教师具备了教育信息能力,自觉地将信息技术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运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组织课堂教学,制作电子教案,改变纸质教案一成不变的欠缺,可以根据不同的课堂、不同的学生灵活处理教案内容,用最先进的、最实用于学生的教学方法传播知识和技能。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使传授的书本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得到最大的扩展,因而这将是语文教学改革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 杨亚梅.浅谈多媒体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2009(10).
[2] 李兴万.浅析高中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利弊[J].2012(11).
[3] 王永久.浅谈高中语文多媒体教学[J].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