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5年安徽入境游客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2016-10-27 07:10晋秀龙
成都工业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年际入境安徽省

金 泉,晋秀龙

(滁州学院 旅游系,安徽 滁州 239000)



近15年安徽入境游客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金泉*,晋秀龙

(滁州学院旅游系,安徽滁州239000)

通过时间序列和空间尺度等时空分析方法来研究安徽省15年入境游客的年际变化,时间分布指数,空间集聚。结果表明:安徽省入境游客的到访率年际变化在69.34%~4%之间,年际集中指数在6.61~12.85之间,入境游客在各个地级市的停留时间不均匀。入境游客在安徽省的空间分布差异比较大,多年来一直呈现“皖南热,皖中温,皖北冷”的局面,黄山市的入境游客数量占安徽省入境游客总量的50%以上。入境游客在安徽省的空间集聚现象非常明显,但近年来集聚指数开始下降,地域间差异开始缩小,安徽省入境游客空间分布在向分散均衡发展。

入境游客;时空分布;安徽省

旅游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入境旅游是外汇收入重要来源之一。安徽省入境旅游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迅速。2010年安徽省入境旅游游客量占全国的位次由2005年的18位上升到12位,旅游外汇收入由全国第21位跃升至14位,在中部六省中入境游客接待量位居第一。但安徽省入境旅游人数和外汇收入与旅游发达省份有一定差距。2013年安徽省入境旅游人数是浙江省的4/9,外汇收入的1/3;是广东省入境旅游人数的1/2,外汇收入的1/9。

国外对入境旅游者行为研究起步较早,也最早对旅游者空间扩散进行研究。外国学者重视旅游流集散规律,对入境旅游者时空分布研究通常地域空间跨度较大,主要集中在对一个或多个国家和地区入境旅游者的研究。Erdogan等[1]基于市场细分角度分析土耳其入境旅游者消费行为随季节的变化。Minfeng等[2]采用时空分析法研究澳大利亚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在空间与时间上变化的关系。Christine Lim[3]对国家内部以及国家之间的旅游流影响因素进行了具体分析。Myriam[4]应用相关指数综合分析了欧洲旅游客流的区域分布规律。

我国对旅游者行为的研究相对起步较晚,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旅游行为研究。郭来喜等率先开展对旅游者消费行为研究和旅游需求研究。陆林开创了我国对旅游流研究的先河。马耀峰等[5]探讨了不同国家的旅游者对上海旅游资源、旅游方式、饮食、住宿和消费的选择。刘宏盈等[6]通过亲景度指数、时空分布集中性指数、竞争态等指标的研究浙江省主要入境客源国时空分布特征。段荣等[7]运用时间序列和空间尺度法研究江苏省入境游客时空分布年际变化。李创新等[8]通过时间序列对比分析了陕西、四川、云南三省入境旅游空间集散差异。韩东林[9]通过对安徽省入境旅游收入、客源市场、客源结构和入境旅游增长率的分析,研究了安徽省入境旅游的现状、问题和对策。陈鹏等[10]应用地理集中指数和亲景度对安徽省入境客源市场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刁宗广等[11]针对安徽省入境旅游市场的现状,利用波士顿矩阵对安徽省入境旅游市场进行了动态分析,并以发展的观点对现状市场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提出应对方法。朱彦彬等[12]针对旅游区的资源环境问题与持续发展对策展开探讨;赵海荣[13]就集群型旅游空间竞合展开了详细探讨。总体来看,国内学者对旅游流的研究集中在中小型尺度上,主要是以某个省或一个或几个城市为研究对象。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 研究方法

1. 入境游客时间分布年际集中指数

入境游客时间分布年际集中指数Y是通过一段时间内对入境游客在安徽省各个地级市停留的时间长短的定量分析来衡量入境游客在当地的集中或分散程度:

(1)

2.安徽省入境游客数量变化速率

入境游客变化速率V是用来研究分析安徽省入境游客数量的变化情况的,通过入境游客变化速率可以了解一段时间内安徽各个地级市入境游客数量的变化:

(2)

其中:Xb和Xa为研究时间段开始和结束时某地级市入境游客量;T为研究时间长度。

3.入境游客空间分布集中指数

本文对安徽省入境游客的空间集聚性分析主要通过地理集中指数和变异系数两个模型来进行定性定量研究。其中地理集中指数G是用来衡量入境游客空间集中程度的指数:

(3)

其中:Xi为第i个地级市接待的入境游客数量;T为安徽省接待入境游客总量;n为安徽省地级市数量。G值越接近100,表示入境游客在安徽省的分布越集中,地域集聚性越强。

另一个模型变异系数Z是标准差和平均数之间的比值,反映的是离散程度:

(4)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文以《安徽省统计年鉴》和各地级市《统计公报》1999—2014年入境旅游者的数量和旅游外汇收入作为基础,对安徽省入境旅游者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对缺失的数据利用SPSS线性回归分析得出预测值,由于2011年巢湖市被撤销庐江县被划分到合肥市,无为县划分到芜湖,含山县和和县划分到马鞍山,关于巢湖的统计数据很难统一,所以在本文中不包含原巢湖市及其所辖区县市。

二、安徽省入境旅游者时空分布

(一)安徽省入境游客时间动态变化

安徽省及16个地级市1999—2014年入境游客接待量,如表1所示:

表1 安徽省各地级市1999—2014年入境游客接待量 人次

1.安徽省入境游客时间分布集中性分析

由式(1)计算得出安徽省16地级市入境游客时间分布年际集中指数Y如表2所示:

表2 安徽省入境游客时间分布年际集中指数

从表2可以看出安徽省入境游客时间分布年际集中指数是5.63,16个地级市年际集中指数均大于6,安庆的年际集中指数最低,其次是滁州、黄山和阜阳。宣城、亳州和芜湖的指数相对较高,宿州市的年际集中指数最高。年际集中指数越高,说明入境游客客流量在16个地级市间的时间分布越不均衡,入境客流量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稳定。安徽省16个地级市入境游客时间分布年际指数分布由6.61到12.85,年际入境游客时间分布年际指数高低变化明显。安庆的年际集中指数最低,说明安庆的入境游客时间分布相对均匀,较为稳定。宿州的年际集中指数最高,这说明宿州的入境游客时间分布最不均衡,受时间变化影响最大。

2.安徽省入境游客到访率变化分析

本文的入境游客到访率是各地级市接待的入境游客量和安徽省入境游客总量之比。为了能更直观地分析入境游客客流量年际变化,将安徽省分为皖南(黄山、池州、宣城、铜陵、芜湖、马鞍山)、皖中(合肥、六安、安庆、滁州)和皖北(阜阳、亳州、蚌埠、宿州、淮北、淮南)三大地区。

2000年皖南六市的入境旅游人数占安徽省入境旅游人数的84.96%。近年来,皖南入境游客占安徽省入境游客总量的比例在缓慢下降,但该地区依然是安徽最主要的入境旅游目的地。从局部层面看,多年来安徽省入境游客主要集中在黄山市。从1999—2010年,黄山市入境游客接待量都超过安徽省入境游客接待总量的半数,但黄山市入境游客到访率由69.34%下降到41.66%,说明黄山市对入境游客依然有着很强的吸引力,但不再处于绝对垄断地位。 池州、芜湖、铜陵和马鞍山虽入境游客到访率不是很高,但近年来一直不断上升。池州市拥有九华山,吸引了很多海外佛教信徒;芜湖和马鞍山都紧靠长江,随着旅游业的开发和交通便利,对游客的吸引力也在不断增强;宣城市的入境游客到访率虽然比重较低,但在缓慢增长,由0.22%增长到2.07%。

整个皖中除合肥外入境游客到访率无明显变化,且入境游客到访率较低。局部来看,合肥作为安徽省省会,是全省经济和交通中心,是入境游客的旅游中转中心,其入境游客占有率仅次于黄山和池州。除合肥外,安庆、滁州和六安入境游客到访率均在4%以下,占有率较低。

整个皖北地区入境游客到访率不高,在安徽省入境游客总量中所占比例较低。皖北地区位于安徽省淮河沿岸及淮河以北的6个地级市,交通主要以公路为主,经济以农业为主,旅游业所占比例较低,这和皖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以及旅游资源缺乏有关。

(二)安徽省入境游客空间动态变化

1.安徽省入境游客空间数量变化

根据式(2)可计算出安徽省1999—2013年安徽省各地级市入境游客动态度,如表3所示。

表3 安徽省各地级市接待入境游客动态度

由表3可知:安徽省入境游客平均动态度是62.713 4,说明安徽省的旅游业正在快速发展。有5个城市的入境游客动态度超过安徽省平均动态度,说明这些地区对入境游客的吸引力正在不断增强。但皖北的阜阳和皖南的黄山入境游客动态度分别为0.62和3.06,虽然是正增长,但增长速度明显低于安徽省平均水平。阜阳地处安徽北部,主要以第一和第二产业为主,旅游业并不发达,旅游品牌和旅游竞争力不够,导致阜阳入境旅游者数量增长缓慢。黄山市一直是安徽最重要的旅游中心,入境游客增长率不可能像其他地级市一样高,但黄山的入境旅游者基数非常大。另一个原因是随着其他地级市对旅游的大力开发,削弱了黄山市的旅游竞争力和吸引力。从目前的入境游客数量看,黄山市仍然是安徽省的旅游核心,但对周边城市的制约作用减弱,安徽省的入境旅游空间格局正在由核心向边缘缓慢平衡。

2.安徽省入境游客空间集聚性

本文通过地理集中性和变异系数两个指标衡量安徽省入境游客1999—2014年的空间分布。

由表4可知,1999—2014年,安徽省入境游客地理集中指数一直维持在38以上,在区间38~71之间波动,总趋势不断下降;变异系数在1.59~2.83之间波动,变异系数也在逐年下降。地理集中指数和变异系数的下降说明安徽省入境游客空间集聚性有下降的趋势,入境游客空间分布在向分散均衡方向发展,地域集聚性在减弱,各个地级市之间的差异正在逐渐缩小。

表4 安徽省入境游客空间集聚性指数

3.安徽省三大区域空间入境游客量比较

由表5可知,在时间序列方面,除2003年和2009年外,安徽省大部分地级市入境游客量都呈现增长趋势;在空间分布方面,安徽省入境游客分布存在“皖南高,皖中次之,皖北低”的地域集中现象,但有向皖中和皖北扩散的趋势。值得注意的是在2003年和2009年,安徽省入境游客量下降最多的是皖南地区,而皖中地区和皖北地区则影响不大,从侧面反映出皖南地区以观光游览型客人为主,皖中和皖北地区以商务、探亲类客人为主。所以,当遇到“非典”和 “金融危机”时,以观光游客为主的皖南地区受影响最大。皖中和皖北地区需在大力开发旅游产品,提升旅游竞争力的同时,也要推出有利于吸引入境观光游客的活动。

表5 安徽省三大区域入境游客比较

通过对安徽省入境游客动态度、地理集中指数、变异系数和三大区域入境游客量比例的分析和比较可知:安徽省入境游客的空间分布格局和各地级市旅游资源的禀赋度密切相连,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品牌知名度高的地级市入境游客分布较多。因此,以第一产业为主的安徽省,旅游资源禀赋度是影响入境游客在该省各地级市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此外,旅游目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城市交通、可进入性及与旅游客源地的空间距离等也都是影响入境游客空间分布的因素。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安徽省入境旅游发展良好,入境旅游目的地空间格局“稳中有变”

除2003年和2009年分别受“非典”“金融危机”影响入境游客数量明显下降外,其他年份入境游客数量均呈增长势头;入境旅游目的地空间分布格局基本不变,在保持“南热、中温、北冷”的格局的同时,朝多元化方向发展,但这主要是在皖南地区内变化,如由黄山向池州、芜湖和马鞍山等地分布,而皖中和皖北的分布格局基本没有改变。

2.停留时间不均衡

入境游客在数量上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但入境游客量受时间影响较大,16个地级市的入境游客年际集中指数都大于6,入境游客客流量在安徽省16个地级市之间的时间分布不均衡,各地级市入境游客客流量随着时间变化不稳定。

3.与浙、苏两省存在较大差距

虽然安徽入境旅游在游客数量和旅游创汇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与江苏和浙江两省比较,无论是旅游人数还是旅游外汇收入方面都有很大差距。这说明入境旅游不仅和旅游资源密切相关,也和旅游目的地的经济发展程度有关。

(二)建议

1. 加强对外宣传,提高安徽旅游海外知名度

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建立多语言的旅游网站,积极参加国内外举办的“中国年”活动,让更多的外国游客了解安徽,吸引更多入境客源。

2. 加强地域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一方面加强与长三角地区旅游强省开展紧密合作,积极承接杭州、苏州、南京等地的入境游客,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另一方面,突出省内不同区域的旅游资源特色,开发跨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相结合的旅游产品,以皖南为主,带动皖中、皖北地区入境旅游的发展。

3.转变旅游发展模式,优化产品结构

加快安徽省旅游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转变,由单纯重视扩张向扩张和提升效益并重,提高发展质量,增加产业效益。在巩固观光旅游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度假旅游和专项旅游,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推动旅游产品多元化发展,优化旅游目的地基础设施建设和消费环境,促进入境旅游消费由单纯的观光旅游消费向观光、购物消费转变。

4.全面统筹,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按照“皖南率先、皖中提升、皖北突破”的思路,实现旅游区域的优势互补。在皖南建成以黄山、池州为主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使旅游产品国际化,旅游经营资本化;皖中地区实现区内旅游同城化,重点建设环巢湖度假休闲旅游区;皖北地区以“多彩文明,老庄故里”为特色资源,以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体验和乡村旅游为主打产品。

[1] KOC E,ALTINY G.An analysis of seasonality in monthly per person tourist spending in Turkish inbound tourism form a market segmentation perspective[J].Tourism Management,2007,28(1):227-237.

[2] DENG M,ATHANASOPOULOS G. Modeling Australian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inbound travel: a spatial-temporal approach [J].Tourism Management,2001(5):1075-1084.

[3] LIM C.The major determinants of Korean outbound travel to Australia[J].Mathematics and Computers in Simulation,2004,64(3-4):477-485.

[4] JANSEN M. A regional analysis of tourist flows within Europe[J].Tourism Management,1995,16(1):73-80.

[5] 马耀峰,胡晓红.旅沪外国游客旅游选择行为研究[J].旅游科学,2005(1):52-56.

[6] 刘宏盈,饶晰,梁涛.浙江主要入境客源国时空分布特征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2(6):10-15.

[7] 段荣,任黎秀.江苏省入境游客时空分布特征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3):45-50.

[8] 李创新,马耀峰,贺雅坤,等.1994—2008年西部入境旅游典型省份客流集散时空动态研究:以陕西、四川、云南为例[J].旅游学刊,2011(7):12-18.

[9] 韩东林.安徽省入境旅游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8(6):53-57.

[10] 陈鹏,吴玲,安徽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2(6):48-52.

[11] 刁宗广,刘力之.安徽省入境旅游市场分析及提升对策[J].华东经济管理,2010(4):20-23.

[12] 朱彦彬,王春艳,刘侃.旅游区的资源环境问题与持续发展对策[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56-57.

[13] 赵海荣.集群型旅游地空间竞合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62-64.

Analysis of the Features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for Anhui Inbound Tourists over 15 Years

JINQuan*,JINXiulong

(Tourism Department,Chuzhou University ,Chuzhou 239000,China)

In this paper,the authors study the aspects of inbound tourists in the internal variation and the index of time distribution and the spatial agglom eration based on the time series and the spatial scales of temporal and spatial analysis methods . the amplitude ratio of Anhui inbound tourists in the internal variation has a little change from 69.34% to 4%, the annual concentration index is relatively high in 6.61 to 12.85,while the residence time of inbound tourists in the cities is not uniform, Inbound tourists in Anhui province,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has a relatively large differences,over the years it has been a situation in which in the south of Anhui the number of tourists is large,in the middle of Anhui the number of tourists is medium while in the north of Anhui the number of tourists is small.The number of inbound tourists in Huangshan city is accounted for more than half of the total amount of inbound tourists in Anhui province. Inbound tourists in Anhui province, the agglomeration is very obvious. But in recent years the agglomeration index begins to decline,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begin to narrow,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inbound tourists in Anhui province is from dispersing to a balanced development.

inbound tourist;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Anhui Province

10.13542/j.cnki.51-1747/tn.2016.03.009

2016-03-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旅游干扰下的旅游地生态系统响应、演化与调控”(41371162);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项目“新媒体背景下江淮分水岭区域农家乐旅游营销策略研究”(SK2015A179)

金泉(1977— ),女(汉族),安徽全椒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旅游管理,通信作者邮箱:455755909@qq.com。

F592

A

2095-5383(2016)03-0041-05

晋秀龙(1969— ),男(汉族),安徽全椒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旅游生态与环境。

猜你喜欢
年际入境安徽省
成长相册
北纬30°中层顶区域钠与铁原子层的结构和年际变化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
亚洲夏季风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及其未来预测
与北大西洋接壤的北极海冰和年际气候变化
渤海夏季温盐年际变化时空模态与气候响应
非法入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