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V+up”结构的认知语义研究*

2016-10-26 02:19刘梅丽王文斌
外语学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趋向基体隐喻

刘梅丽 王文斌

(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宁波 315104;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北京 100089)

英语“V+up”结构的认知语义研究*

刘梅丽 王文斌

(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宁波 315104;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北京 100089)

本文从认知语义视角考察英语“V+up”结构的语义分类、语义实现以及语义间的认知关系。研究发现:(1)“V+up”结构的语义覆盖空间认知域、社会认知域和心理认知域,且每个认知域内的语义可进一步粗分为趋向义和结果义;(2)“V+up”结构的语义是人类认知意象的体现——基体与不同侧重的结合产生不同意象,建构不同语义;(3)同域语义间存在转喻关系,其语义基体相同,侧重则不同;而跨域对应语义间存在隐喻关系,语义所处的认知域不同,侧重却相同。

认知语义;“V+up”结构;认知意象;认知域;隐喻;转喻

1 引言

“动词+小品词”结构(verb-particle construction)是英语中广为使用的结构之一,其形式虽简单,但语义和用法较为复杂,一直是语言研究的热点之一。《柯林斯COBUILD短语动词词典》收录的英语常用“动词+小品词”结构有三千多个,表达五千多种意义。该类结构中小品词多为表空间方位的介词或副词,如in, out, up和down等。据该词典统计,up与动词构成的“V+up”结构在日常语言交际中使用频率最高。

有学者已对“动词+小品词”结构进行多视角探究:从结构主义视角考察其语义和句法特征,如Bolinger(1971),Side(1990),Cook和Stevenson(2006)等;从生成语法视角探讨其深层结构,如Stowell(1981),Radford(1997),Nicole(1999,2000)和Punske(2013)等;从认知视角对其语义形成进行认知分析,如Lindner(1981),Morgan(1997),Gries(1999),Hampe(2000),Elenbaas(2013)和龙绍赟(2008)等。尽管英语“动词+小品词”结构的相关研究成果十分丰富,但并不意味所有相关问题均已解决,对该结构的研究至少在3个方面有进一步探索的空间:第一,可否依据特定标准对“动词+小品词”结构的庞杂语义进行分类;第二,以往研究的解释力有限,如Lindner(1981),Morgan(1997)和Hampe(2000)等虽揭示隐喻和转喻是“动词+小品词”结构语义拓展的认知动因,但其语义的认知基础是什么,或者该结构的意义源自何处,对此尚无定论;第三,“动词+小品词”结构通过隐喻和转喻的认知方式拓展语义是否遵循特定的规律,即哪些语义是通过隐喻认知方式得到拓展,哪些语义是通过转喻认知方式得到拓展,这两个问题依然值得深度探究。因此,本文从认知语义角度聚焦英语“动词+小品词”结构的一个次类,即“V+up”结构,探讨其语义分类、语义实现和语义关系。

2 认知域视野中“V+up”结构的语义分类

认知域是Langacker提出的描写语义的概念(兰盖克 2013:152),它是“一个连贯的概念化区域,可以参照该区域描写语义结构”(同上:500)。任何概念或知识系统都可以是一个认知域,如空间、颜色和社会关系等。当一个认知单位作为认知另一个特定认知单位的背景时,它就是一个认知域。认知域具有层级性,分为基本认知域和抽象认知域。空间认知域属于基本认知域,我们对许多抽象认知域的认知往往基于空间认知域。

本文以《牛津英语大辞典》提供的up一词的释义和例句为语料,考察英语“V+up”结构的语义。考察发现,可用于“V+up”结构的up语义达23条,有些语义可进一步细分出2至5个次类。通过考察“V+up”结构的语义并依据认知域概念,本文将其语义划分为空间域、社会域和心理域,其中每个认知域的语义大致可再分为趋向义和结果义两类(见图1),如例①-③:

图1 “V+up”结构的语义分类

① a. The old lady picked up the letter with trembling fingers.

b. The door closes up.

② a. Senna has moved up into the second position.

b. The shop has been closed up because of poor

management.

③ a. I really could not pluck up courage to do so.

b. She fired up at the arrogance of him.

在例①中,“V+up”结构的语义属于空间域;例②的语义属于社会域;例③的语义则属心理域。在例①a中,pick up的语义“捡起”为空间趋向义,强调动作主体在空间向上移位的运动;在例①b中,close up的语义“关上”为空间结果义,侧重物体空间运动的结果;在例②a中,move up的语义“升职”为社会趋向义,强调动作主体的社会职位从低升到高,是一种抽象意义上的趋向运动;在例②b中,close up的语义“倒闭”为社会结果义,强调受事经历的社会结果;在例③a中,pluck up的语义“鼓起(勇气)”为心理趋向义,侧重动作主体在心理上的运动趋向:勇气从无到有;在例③b中,fire up的语义“发火、生气”为心理结果义,强调动作主体心理情绪的变化结果。

3 认知意象视野中“V+up”结构的语义实现

3.1 意象与语义的关系

术语“意象”来自认知心理学,指人对事物的感知在大脑中形成的表征。这种表征是删除具体细节、抽象化和有组织的结构,是客观事物在大脑中所形成的抽象类比物(赵艳芳 2001:131)。意象体现人类认知事物的能力:在理解世界某一客观事物或情景时,人往往采用不同的识解事物方式,由此形成不同的意象(王文斌 2009:8)。因此,同一事物或情景因识解方式的不同在大脑中所形成的意象也往往有所差异。人类语义的建构是基于“我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或概念,而不是现实世界本身”(兰盖克 2013:119)。正如康德所言:“我们看到的世界并非客观世界本身,而是我们所能认识到的世界”,“语义结构以规约意象为基础”(同上:116),即我们在认知意象的基础上建构语义结构,而语义结构的形成过程就是概念化过程,就这一点而言,语义结构等同于概念结构。因此,客观世界、意象、概念、语义和语言表达式之间的关系可用图2表示。

图2认知意象与语义结构、语言表达式关系简图

Langacker指出,语义描写就是描写一个语言表达式概念形成的意象,而意象由基体(base)和侧重(profile)构成(同上:82)。基体是语义结构参照的辖域基础,即语义结构的认知域或背景;而侧重是被突显成为注意焦点的那一部分基体,是基体突显的次结构,侧重只有相对于基体才能获得意义。语言表达式的语义值不仅取决于侧重,而且取决于基体和侧重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二者的结合。突显是意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把不同的突显施加于一个特定的基体,可以得到多个不同但相互关联的语义(同上:190)。换言之,同一基体,侧重不同,可以得到多个不同但相关的语义。就“V+up”结构而言,同一认知域内的不同语义由同一基体与不同侧重结合而成。

3.2 “V+up”结构的语义实现

如上所述,本文将“V+up”结构的语义划分为3个认知域,每个认知域内的语义又再分为趋向义和结果义。“V+up”结构的这些语义是认知意象的语言体现,不同意象是不同侧重与基体的结合,不同的结合产生不同语义。同一认知域中不同的语义是相同基体与不同侧重的结合。动词的语义结构表示一个过程,其概念可以表现为一个运动意象(赵艳芳 2001:136)。在运动意象中,运动主体称做射体(trajector),射体运动的参照物称做界标(landmark)。“V+up”结构在同一认知域内的不同语义(即趋向义和结果义)所基于的认知意象(如图3和图4所示,图中加粗的部分表示该认知意象的侧重)的基体相同,不同的是不同语义凸显这一运动意象的不同侧重。“V+up”结构的趋向义侧重射体在运动过程中与目标的关系,它在不断地向目标趋近(在图3中用加粗的椭圆标示),即从st 1到st 2,再到st 3,强调其向着目标运动的趋势;而结果义则侧重于射体在运动结束时所处的位置(st 3)或状态(见图4)。例如,在例④中,bring up 是空间趋向义,其语义侧重射体(the boat)向着目标(into the wind)所做的位移运动;而在例⑤中,bring up 是空间结果义,其语义侧重于射体(the boats)在位移运动结束时所处的“停止”状态。二者语义所基于的认知意象的侧重明显不同,但其基体却相同,所以都属于空间认知域。

④ Put the helm down and bring the boat up into the wind.

⑤ When the river is foggy, the boats have to bring up at night.

可见,“V+up”结构在同一认知域中的趋向义和结果义是不同侧重与相同的基体结合所形成的不同认知意象的体现,反映人类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识解方式。

“V+up”结构在不同认知域内的对应语义是不同基体与相同侧重结合的结果。换言之,“V+up”结构在3个认知域内的对应语义所基于的认知意象的侧重相同,如空间趋向义、社会趋向义和心理趋向义所基于的认知意象的侧重具有类同性,不同的是其基体分别属于空间认知域、社会认知域和心理认知域。然而,无论哪个认知域内的趋向义和结果义都可以分别借用图3和图4来表示其认知意象,区别是在社会认知域和心理认知域中,“V+up”结构的语义体现的是抽象位移运动:前者是社会空间位移运动,后者是心理空间位移运动。例如,在例①a,例②a和例③a中,“V+up”结构的语义分属于不同的认知域(即基,体不同),但均属于趋向义:例①a是空间趋向义;例②a是社会趋向义;例③a是心理趋向义。它们基于的认知意象是一个动体向上做趋向运动的运动意象,并且其认知意象里的侧重相同(可用图3表示),所不同的是在例②a和例③a中,“V+up”的语义体现的是抽象意义上的趋向运动,因为它们分别属于社会认知域和心理认知域。

tr=trajector, lm=landmark, st=stage

图4 “V+up”结构结果义意象图式

4 “V+up”结构语义间的认知语义关系

认知意象是语言结构语义形成的认知基础,而隐喻和转喻是人类认知客观世界的基本方式(Lakoff, Johnson 1980:3,37)。人类基于对客观世界所形成的认知意象,再通过隐喻和转喻的认知方式,从而拓展语言结构的语义,使一词多义或一个语言结构有多个意义成为可能。在语言结构的语义形成过程中,认知意象是基础,隐喻和转喻是方式或手段,是语言结构多个语义形成的认知动因。“V+up”结构的语义通过隐喻和转喻的认知方式拓展存在规律性:其跨域对应语义是通过隐喻的认知方式演化而来,即它们之间存在隐喻性认知语义关系,而其同域内的不同语义是通过转喻的认知方式演化而来,即它们之间存在转喻性认知语义关系。

4.1 跨域语义间的认知语义关系

“V+up”结构的语义从空间域到社会域,再到心理域的对应语义间存在隐喻关系,即空间域中的趋向义(如例⑥a)与社会域/心理域中的趋向义(如例⑦a)之间以及空间域中的结果义(如例⑥b)与社会域/心理域中的结果义(如例⑦b)之间,均存在隐喻关系(见图5)。空间域是源域,社会域/心理域则是目标域。就例⑥a和例⑦a而言,社会域中 bring up 结构所体现的抽象趋向运动与空间域中 bring up 结构所体现的趋向运动存在相似性。从例⑥a中的空间趋向义到例⑦a中的社会趋向义所映射的是 bring up 结构所体现的趋向运动的意象图式,这种映射本质上是结构性的。王文斌指出,隐喻是从源域到目标域的结构映射(王文斌 2007:31)。Langacker认为,结构隐喻是动词词义拓展的主要方式之一(Langacker 1999:26)。结构隐喻是指两个行为或事件的意象图式或概念结构具有相似性,即隐喻中的源域行为或事件与目标域中的行为或事件在结构方面具有同一性。

bring up 结构在这两句中的语义所体现的意象都可以抽象为“动体(the car或the issue)在施事(例⑥a由于是祈使句,其施事隐匿)动作的作用下向着目标(the door 或 tomorrow’s meeting)做趋向运动”(见图6),而且二者语义意象的侧重相同,都侧重于空间趋向运动中射体向着目标的位移。不同的是在例⑥a中,bring up 语义所体现的是具体、有形的物理空间,而例⑦a中 bring up 语义所体现的是抽象、无形的社会空间,即二者的语义属于不同的认知域。因而,bring up 语义从例⑥a中的空间趋向义到例⑦a中的社会趋向义的演化是将物理空间中位移运动的各要素映射到社会空间里抽象位移事件的各要素上而形成(见图6),二者存在隐喻关系(即结构隐喻),其认知意象的侧重虽相同,但所基于的认知域却不同(基体不同)。

⑥ a. Bring the car up to the door, it’ll be easier to load.

b. I fill up the tank with gasoline about once a week.

⑦ a. He plans to bring up the issue at tomorrow’s mee-ting.

b. He filled up his life with meaningless tasks.

在“V+up”结构空间域和心理域的对应语义间,同样存在隐喻关系,空间域是源域,心理域是目标域。在例⑧中,build up表达空间结果义,强调动作在空间上所产生的结果;在例⑨中,build up表达心理结果义,强调动作在施事的心理上所产生的结果。虽然两句中的 build up 分属不同的认知域,但二者所基于的认知意象相似,从空间域到心理域映射二者所描述的事件结构,即空间域里“建造房子”这一事件的图式结构映射到心理域里的事件“建立信心”上。因此,例⑨中build up的心理结果义是在空间结果义的基础上通过隐喻认知方式拓展而来。

⑧ It’s easier to pull down a house than to build it up.

⑨ After an accident, most drivers need to build up their confidence again.

4.2 同域语义间的认知语义关系

“V+up”结构在同一认知域(空间认知域、社会认知域或心理认知域)内的不同语义是同一基体与不同侧重结合的结果,语义相互关联,彼此之间存在转喻关系。如例⑩和中,bring up的语义同属于社会认知域。在例⑩中,bring up 的语义是“抚养长大”(look after a child until he/she is an adult);而在例中,bring up 的语义是“从小所受的教育是……”(be taught as a child to adopt particular behavior or attitudes)。显然,二者同属于社会认知域里的“抚养孩子”这一子认知域。例⑩中 bring up 的语义“抚养长大”侧重“抚养孩子”这一事件的整个过程,即事件整体;而例中 bring up 的语义“从小所受的教育是……”侧重“抚养孩子”这一事件过程中的一部分,即“抚养孩子过程中,孩子所接受的教育”。前者表达的是事件整体,而后者表达的是事件的一部分,二者是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就整体与部分的相对显著度而言,“一般情形下整体比部分显著”(沈家煊 2006:38)。而“用显著的东西来转喻不显著的东西是一般规律”,显著的事物容易吸引人的注意,容易识别、处理和记忆(同上:37)。因此,bring up 的这两个语义之间是用整体指代部分的转喻关系。例⑩中 bring up 的语义是本体,例中 bring up 的语义是喻体,本体包含喻体(见图7)。此外,从语言演化的角度来看,据《牛津英语大辞典》记载,语义“抚养长大”出现于1484年,而语义“抚养孩子过程中,孩子所接受的教育”出现于1796年。可见,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演化而来,其语义演化的认知动因是转喻。

⑩ He was brought up by his mother single-handed.

bring up a child

可见,“V+up”结构在同一认知域内的不同语义相互关联,彼此邻近,通过转喻认知方式演化而来,是人类对同一事物不同识解方式的体现。

5 结束语

“V+up”结构是现代英语中使用最为广泛的“动词+小品词”结构之一,语义众多,用法复杂,在“动词+小品词”结构研究中十分重要。“V+up”结构的语义可划分为3个认知域:空间认知域、社会认知域和心理认知域,每个认知域内的语义又可大致再分为趋向义和结果义两类。“V+up”结构的语义是人类认知意象的体现,即基体与不同侧重结合产生不同意象,进而表达不同的语义。在不同认知域(空间认知域与社会认知域或空间认知域与心理认知域的跨域关系)中,其对应的语义存在隐喻性关系,这些语义所处的认知域尽管不同,可侧重相同;而在同一认知域中,不同的语义是同一基体与不同侧重结合的结果,语义之间存在转喻关系。

兰盖克. 认知语法基础:理论前提[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

龙绍赟. UP语义伸延的认知视角[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8(3).

沈家煊. 认知与汉语语法研究[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6.

王文斌. 隐喻的认知构建与解读[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王文斌. 论汉英形状量词“一物多量"的认知缘由及意象图式的不定性[J]. 外语教学, 2009(2).

赵艳芳. 认知语言学概论[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Bolinger, D.L.ThePhrasalVerbinEnglish[M].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1.

Cook, P., Stevenson, S. Classifying Particle Semantics in English Verb-particle Constructions[A]. InProceedingsoftheWorkshoponMultiwordExpressions:IdentifyingandExploitingUnderlyingProperties[C]. Sydney, 2006.

Elenbaas, M. Motivations for Particle Verb Word Order in Middle and Early Modern English[J].EnglishLanguageandLinguistics, 2013(3).

Gries, S.T. Particle Movement: A Cognitive and Functional Approach[J].CognitiveLinguistics, 1999(2).

Hampe, B. Facing up to the Meaning of “face up to”[A]. In: Foolen, A., van der Leek, F.(Eds.),ConstructionsinCognitiveLinguistics[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000.

Kayne, R.S. Overt vs. Covert Movement[J].Syntax, 1998(2).

Lakoff, G., Johnson, M.MetaphorsWeLiveBy[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Langacker, R.W.FoundationsofCognitiveGrammar:DescriptiveApplication[M]. Chicago: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Lindner, S.A Lexico-semantic Analysis of English Verb-Particle Constructions with UP and OUT[D].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81.

Morgan, P.S. Figuring Our “figure out”: Metaphor and the Semantics of the English Verb Particle Construction[J].CognitiveLinguistics, 1997(4).

Nicole, D. On Particle Verbs in English: More Evidence from Information Structure[A]. In: Antrim, N.M., Goodall, G.M., Schulte-Nafeh, S.V.(Eds.),Procee-dingofthe28thWesternConferenceonLinguistics[C]. Fresno, 2000.

Punske, J. Three Forms of English Verb Particle Constructions[J].Lingua, 2013(1).

Radford, A.SyntacticTheoryandtheStructureofEnglish:AMinimalistApproach[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Side, R. Phrasal Verbs: Sorting Them Out[J].ELTJournal, 1990(2).

Stowell, T. Origins of Phrase Structure[D]. PhD Dissertation, MIT, 1981.

ACognitiveSemanticApproachtotheMeaningsofthe“V+up”ConstructioninEnglish

Liu Mei-li Wang Wen-bin

(Ningbo College of Health Sciences, Ningbo 315104, China; Beijing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9, China)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semantic classification,realization and relationship of English “V+up” constru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semantics.What the paper finds is as follows: (1) The meanings of English “V+up” construction involve space domain, social domain and mental domain, and the meanings in each domain can be further classified into the meanings of direction and the meanings of result; (2) The meanings of English “V+up” construction are the realization of cognitive images: the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the base and the profile can produce different images, and thus construct different meanings; (3) The meanings within one domain are metonymically related to one another while the corresponding meanings across domains are metaphorically connected to one another.

cognitive semantic; “V+up” construction; image; cognitive domain; metaphor; metonymy

*本文系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有些隐喻为什么不可能——汉英空间维度词隐喻拓展研究”(2015N052)的阶段性成果。

H0-05

A

1000-0100(2016)01-0049-5

10.16263/j.cnki.23-1071/h.2016.01.009

定稿日期:2015-11-21

【责任编辑王松鹤】

猜你喜欢
趋向基体隐喻
金刚石圆锯片基体高温快速回火技术的探索
沟口雄三的中国社会主义历史基体论述评
实用趋向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铌-锆基体中痕量钐、铕、钆、镝的连续离心分离技术
《活的隐喻》
论西夏语动词第二类趋向前缀
网络文学趋向“一本正经”
固体粉末在聚合物基体中分散混合的数值模拟研究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