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的现实困境与解决途径

2016-10-25 03:56韦美灵
亚太教育 2016年28期
关键词:专业教育通识教育课程

作者简介:韦美灵(1989-),女,毛南族,广西环江人,广西财经学院会计与审计学院专任辅导员,教育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研究方向:教育心理学。

摘 要:通识教育在实行过程中存在认识与定位不明、课程体系设置与组织不力以及课程管理受组织制度束缚等问题,因此要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效融合,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构建合理的组织管理体系以推进通识教育有效进行。

关键词: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课程;组织障碍

中图分类号:G64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0-0290-02

通识教育又译为一般教育、普通教育等,是作为专业教育的补充而出现的。狭义的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是相对于专业教育而言的,是指不直接为学生将来的职业活动作准备的那部分教育,旨在通过科学与人文的渗透与沟通,培养具有宽广的知识视野、理性的人文及科学精神的合格公民”[1]。此种人需要具备4种能力:“有效思考的能力、清晰沟通思想的能力、做适当判断的能力、能辨识普遍性价值的认知能力”。[2]20世纪90年代通识教育在我国广泛开展,全国大部分院校都设置了此类课程,但由于受到多种主客观因素制约,高校通识教育实践偏离了本质初衷,并没有实现上述4种能力预期,同时衍生出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对通识教育的认识与定位不明确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主要学习前苏联教育模式,过分强调专业人才和专业对口,虽然对当时社会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化,所培养的学生“窄口径,窄基础”,表现出对社会的适应性不强。因此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了通识教育,由于对通识教育认识不清,没有正确认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各个高校设置的通识教育培养目标模糊,操作性差。

比如,多数院校普遍把通识课分为五大类或六大类科目,规定每类至少选修几门。乍看上去,这与美国通识教育类似,但本质上却完全不同。“根本的差别在于,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是本科生前两年的主课和基本课程,亦即所谓‘核心课程,有严格的教学要求和训练要求”[3],而反观我国通识教育现状,把通s识课仅看作是主要课程以外的附加课、选修课,在教学系统中不被重视。总之,我们多数高校只是盲目的照搬西方高校实施通识教育的“壳”,但却没有抓住通识教育的“核”。

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设置与组织不力

高校课程设置缺乏规划性。目前大多数高校课程设置缺乏规划性,随意性大,结构不均衡,只是移植了西方大学的核心课程的形式,“从表面上将课程资源做了归类,但是每个领域内的课程都比较混乱,没有内在的联系性”[3],往往没有“因人设课”而是“因课设人”。开设课程管理方法过于简单,通常是由任课老师选出自己要讲的课程上报教务部门即可,甚至有些教师为了凑足课时或以经济利益为目的,对同一授课内容,改变课程名称,以多门课程形式出现。再者,教学方法和学生考核单一,缺乏灵活性与多样性。多数通识教育采用大班授课形式,一个班多达100多名学生,以讲授为主,缺乏互动性与实践性。而且,通识课程考核方式比较随意,通常是开卷考试或者提交一份与课程相关的论文即可,不需要专门复习便容易“捡到”学分,因此通识课程更多的被同学称为“营养学分”。

三、通识教育课程管理受组织制度束缚

布鲁贝克曾说,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场所。我国高校现行组织机构普遍是依据学科专业划分院系的,而通识教育却没有具体的学科归属,在实际运行中处于尴尬境地。目前在通识教育课程管理中,我国主要有两种模式:成立专门的通识教育管理中心的集中模式或者由各个院系独自承担通识课程的分散模式,这两种模式在运行中都存有弊端。在集中模式中,“大学课程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不够,普通教育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缺乏有机联系甚至脱节”[4],有些課程没有考虑专业差异,实行一刀切的开课模式,教学效果不佳;在分散管理模式中,由于各院系是以优先发展学科专业为依托,学院和任课教师往往更加注重发展学术,以期获得科研支持及学术成就,不热心与学院发展、自身利益关系不甚密切的通识教育,通识教育课程往往不能受到重视,常常被打入“冷宫”。

四、通识教育现实困境的解决途径

1.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需要准确定位并有效融合

首先,我们要承认专业教育的必要性,“它保证着学生现实的职业世界的谋生能力,生存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不能够顾此失彼”[1]。对于如何融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南京大学可以为我们提供良好的借鉴作用。该校从在2009年9月开始在新生中施行“三三制”本科教学模式,即“三个培养阶段”和“三条发展路径”模式。“三个培养阶段”是指本科生在四年当中要经过大类培养、专业培养和多元培养三个阶段;“三条路径”是指学生在完成专业培养阶段规定的学分之后可以在“专业学术类、交叉复合类、就业创业类”三条发展路径中自由选择其中的一条,执行个性化的课程计划。[5]通过该模式学校明确了定位,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学生有了多样化的选择,实现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效融合,有效的解决了学生毕业后就业适用性问题。总之,我们要考虑现实环境,循序渐进地推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在专业教育中渗透通识教育理念,把学生培养成为即“专”又“博”,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合格社会公民。

2.合理设置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设置首先应进行整体规划,要有系统性和规划性,要体现学科的综合性和交叉性,强调学习内容的跨学科性或超学科性。在当今时代学科知识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化情境下,需要的是从多学科的角度看待和解决实际问题,跨学科和超学科也成为了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应有之意。其次,通识课程的设置需要考虑专业的差异性,对于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应做好不同要求的教学目标设定,避免出现一刀切现象。再次,在课程设置比重方面,要彻底抛弃重“专业课”轻“通识课”的观念,合理分配专业课与通识课的比重,坚决贯彻落实“因课设人”而不是“因人设课”。同时应该注重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交互作用。显性课程因其外显性、可操作性,重在大学生的行为塑造;而隐性课程则因其潜在性、弥散性,重在大学生心灵的陶冶。大学生的成长应是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交互作用的结果[6]。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学术研讨会、社会实践等,既增加学校的人文气息和学术氛围,又统筹兼顾大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与综合素养的培养,拓展通识教育实践的途径和空间。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变课程组织形式

从某种程度上说,师资对通识教育的成败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塑教师知识的模型构建。首先,要从制度上保证教师培训的刚性,满足教师的学习需求,同时制定政策吸引、聘请高水平的名家名师教授通识课程。其次,要建立一种机制,整合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教师开设出跨学科、综合性的通识课程。再者,改变课程组织形式。对一些课程要实行小班教学,实行研讨班的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教师的主导性,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形成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

4.构建合理的组织管理体系

学校要重视通识教育的开展,提供经费支持与制度保障。通识教育的持续开展离不开教师知识的完善,充足的研究经费也为通识课程的后续开发提供了保障,最终将使学生受益。其次,加强各学院之间的配合,注重课程开设与专业教育的完整性与系统性。通识课程的开展不是一个学院一位任课教师就能独自够完成的,而是要各学院互相配合、互相沟通,才有可能让学生接触到更全面、更系统的知识。因此,“从表面上看实施通识教育只要改革课程设置,实际上将涉及大学教学制度乃至组织制度变革”[7]。

总之,实施通识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蹴而就即可完成的,它涉及到方方面面,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因此要把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有效融合,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合理的组织管理体系,才能更有效的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广博知识的社会完人和合格的公民。

(作者单位:广西财经学院会计与审计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财经学院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研究专项课题“应用型财经类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及其与实践适应性、协同性研究”(2016JSZXC22)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王柏玲,李慧.美国高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借鉴研究[J].航海教育研究,2011(3).

[2]陈伟利.论通识与专业融合视域下的信息素养教育[J].现代情报,2012(7).

[3]刘健华.中美普通高校通识教育实践比较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06.

[4]李文章,詹文都.通识教育改革模式分析:利益相关者视角[J].高校教育管理,2012(5).

[5]陳骏.融合国际经验 建设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相结合的本科教学模式[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1).

[6]黄瑶,谢再根.应为与难为:21世纪我国大学课程体系改革的几点思考[J].大学教育科学,2003(3).

[7]庞海芍.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困境与出路[J].江苏高教,2010(2).

猜你喜欢
专业教育通识教育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高职艺术院校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房地产专业教育与“三创”教育的耦合效应
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