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晓燕�ぱ钗乐�
[摘 要]知识经济呼唤未来人才需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素养,高中历史教学应该积极培育学生历史反思性学习能力。教师要善于运用教学智慧,以课堂为阵地,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历史反思性学习能力。
[关键词]高中历史 课堂现场 反思性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220091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如是陈述学科目标: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等。如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关注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培育,无疑将大大有益于这些目标的实现。本文试借鉴批判性思维方法,立足课堂,对高中生历史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培育策略作一初探。
一、培养探究意识,在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钻研中奠定反思性学习之基
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倡导主动参与式历史学习。这也是课标的教学建议:“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1]。教师根据学习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搭建必要的“脚手架”,激励学生主动探究。比如教学人教版必修一《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时,教师介绍2013年10月美国联邦政府“停摆”事件,然后有意启发学生:“一个世界强国的政府,居然会因为没钱关门,足见它的权利受到了相当的制约。那么,联邦政府是如何运作的,权力机构之间又是怎么制衡的呢?”反观高中生的政治和历史认知基础,在常识和问题的激烈碰撞中学生的主体意识被唤醒、探究意识被激发,学生带着疑问和反思参与学习,体验思考者乐趣的同时不断调整学习状态,从而提升学习有效性。
二、指导批判性阅读,鼓励学生审慎对待与鉴别史料,以挖掘反思性学习内涵
课标要求学生“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2],赋予他们挑战权威、质疑教材的品质, 养成视野开阔、思想解放、善于思考的良好素养,而不致受现成结论的束缚,成为碎片式信息的俘获者,这就需要教师运用教学智慧引导学生转变阅读思考方式。
比如学习必修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时,由于学生都很熟悉“五四运动”这个内容,因此教师就不用赘述。可给学生呈现以下两段史料。
材料一 1919年8月《青岛潮》:“时正酉正,电灯已燃。未几,火起,众大愤,始知曹将烧死学子,以为泄怨计。”
材料二 亲历五四运动的杨振声说:“(学生)搜索到下房,有人发现半桶煤油,就起了‘烧这些杂种的念头。”[3]
提问:为什么当时的新闻媒体和事件的当事人对“火烧赵家楼”这一事件会有不同的描述?同一事件呈现不同观点时该信什么?凭据又是什么?真实情况怎样?我以往的认知存在什么问题?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上述问题促使学生思考。经过积极思维,学生审视自己过往的认知且意识到:不应全盘接受现成的所有信息,信息有真有假。每个人的观点都基于一定的阶级立场、文化背景和情绪色彩;面对庞杂的信息(包括报纸、杂志和教材等的结论),要审慎地对待,学会在鱼龙混杂的信息流中分析、判断和鉴别,要对观点的信息源进行考证,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方可“淘得智识之金”。然后教师引导学生面对材料思考:史料真实吗?是否具有权威性?是否能够支持历史结论?结论合理吗?我的认识是否存在偏见?在此基础上再给学生介绍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等概念,让学生了解史料与史实、史实和史论间的关系,通过示例使学生理解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等基本史学研究法,增强学生的实证精神和历史意识,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三、补充材料、问题引领,让学生在多视角观察中拓展反思性学习外延
高中历史反思性学习要求学生“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4]。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补充史料、精心设置梯度问题等方式鼓励学生发现自己认知过程中的缺陷,从而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发展辩证思维。
比如在讲必修二《开辟新航路》一课时,教师区分传统航路与新航路的概念后抛出问题:既然已有传统航路,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呢?学生经过分析得出结论:“传统商路受阻,奥斯曼土耳其在东地中海对过往商人课以重税,造成商业危机。”为什么能开辟新航路呢?学生能够联系到当时西欧生产力的发展、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航海造船技术的提高等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立足时代特征,分析经济因素、宗教动力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精神对新航路开辟的作用。教师设问:为什么你们没考虑周全呢?这样,经过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反思,学生最终得出结论:历史事件不是单一因素作用下发生的,而有主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是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交互作用的结果,是各种历史因素形成的一种合力,因此,一定阶段历史事件的发生带
有必然性。
在分析背景的基础上,教师再提问:历史的发展有一定规律,历史总是按照应然方向发展。这种想法正确吗?然后出示以下两段材料。
材料一 如果考虑到葡萄牙……所做的开创性工作,第一个伟大发现即美洲大陆的发现乃在西班牙的赞助下取得,似乎是自相矛盾的。而似乎更自相矛盾的是,取得这一成果的原因竟在于,葡萄牙人在地理知识方面比西班牙人更先进,并正确地估计出哥伦布的计算结果是错的……
哥伦布的估计根据几个来源:(1)根据马可·波罗对亚洲东西宽度的估计(一个过高的估计)。(2)根据马可·波罗关于日本距亚洲大陆有1500英里的报告(一个极高的估计)。(3)根据托勒密对地球周长的估计(一个过低的估计),推断出分隔欧洲和日本的海洋宽度不到3000英里。……世界历史的最大嘲弄之一是,哥伦布至死还相信,他已抵达亚洲。[5]
材料二 历史的偶然性,使得历史有时好像密闭容器里的粒子,胡乱撞一气,谁碰上了谁都没准,但其实并不尽然,历史虽然未必像某些历史学家讲的那样,必然有规律可循,但一些大的方向,还是有的。[6]
学生研读材料一时或许会发现:人类历史发展有时并非完全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思维逻辑。一些非设计性的或者非典型性的“小事件”虽属偶然却“歪打正着”,实质性地影响历史发展的进程,这种现象及其后果不容忽视。在这一认识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研读材料二,在调查、分析、辩论的基础上逐渐理解事件必然性和偶然性之间的辩证关系,最终形成合理共识。
根据高中历史教学的需要,教师应树立一种学科性的“受众意识”,不妨设立学生思维的对立面,“因为存在对立面正是促使自我反思的原因,公正地考虑别人的观点会引导你反思自己的预设立场”[7]。学生在问题解答、史料辨析和矛盾分析中,定会改变孤立、片面理解历史的视角,改变单向的线性思维模式,逐渐确立历史时空观,认识到历史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形成立体、辩证的思维方式,以开阔的视野和敏锐的洞察力,汲取历史智慧,提高史学素养。
[ 注 释 ]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
[2]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5.
[3]杨振声.回忆五四[A].中国科学院第三研究所.五四运动回忆录[C].北京:中华书局,1959:55.
[4]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
[5][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7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409.
[6]张鸣.“偶然”的历史[J].视野,2010(4):23.
[7][加]董毓.批判性思维原理和方法:走向新的认知和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50.
(责任编辑 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