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兰洁
摘 要:著名舞蹈家杨丽萍的舞蹈作品《雀之灵》就是对孔雀的形态模仿,在原始傣族舞蹈的基础上,加以升华,把创作的意向、内涵的意蕴与由此而生发的形式美,融合成了一个趋于完美的统一体。使人们在耐人寻味的形式美中,仿佛看见一个纯洁、高尚、典雅的精灵,飞腾在森林中、漂游在小溪边,是那样的坦荡自如、高洁妩媚。这些都是来自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来自对舞台模拟对象的新的观察、新的认识、新的审美、新的处理,从而获得新意而不因袭雷同。
关键词:原生态舞蹈;傣族舞;模拟;审美体验
中图分类号:J7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4-0142-01
民族民间舞蹈是众多舞蹈艺术门类中最贴近观众、最具有群众范围的艺术形式,从古至今,都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可以说,民族民间舞蹈是民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也是最受人喜爱的艺术形式。民族民间舞蹈和民众生活紧密相连,它集合着人类群体进行有益的社交活动,它将人的自然心理与社会心理融入到动作优美的舞蹈形式中表达,且带有最广大、最普遍的的民众性。故此,人们把这种民间舞蹈也称作为生活舞蹈,即“原生态舞蹈”。
一、原生态舞蹈的特性
所谓原生态舞蹈,应当是人们“歌之不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而产生的,是较少受到“现代化”侵入的具有“文化源头”意义的民俗舞蹈。原生态舞蹈不是规范的刻意的表演,而是以图腾符号为神圣力量的崇拜性;以生命本身为主体的仪式性;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性;以民间生活为基调的大众性的表现形式,是由普通民众在民俗仪式和生活中传承的民俗舞蹈,也是民众文化长期发展的深厚积淀。
二、民族民间舞的内质
民族民间舞虽是一种艺术的特殊语言形式,仍需要通过动作知觉来把握它的美感,即在舞蹈审美中,动作意识必须参与审美意识。在舞蹈欣赏中,审美意识活动引起动作知觉,从而使主体能把握动态形象,进而展开一系列的审美心理活动。因此人们认识到的舞蹈不仅是传授技能、教育本族,其真正功能在于它是人的情感表露和审美意识的升华;是将人的丰富而又复杂的情感通过舞蹈的途径表达出来,进而集中反映了人们的美感意识,强调了人的情感的内在活动,表现了自我的情感世界。这恰恰就是民族民间舞的内质,更是民族民间舞生命的价值所在。
三、原生态舞蹈对傣族舞蹈的影响和发展
在傣族舞蹈的原始艺术中,人们通常是不分场地、不分男女老少,随心所欲的围鼓起舞,其动作随意、自然舒畅,充满了一种欢快和无遮掩的宣泄意境。正是这种意境,才使得人们起舞时拥有了与神灵交流的神力,让人在神、人交汇的乐舞中得到心灵的安慰和满足。
正如这样,历史悠久、形式多样的傣族舞蹈,一直伴随着傣族人民的劳动和生活传衍发展。在傣族人民心目中,“圣鸟”孔雀是幸福吉祥的象征,而傣族人民对孔雀的喜爱和崇拜已经带有了一定的民族图腾崇拜的性质。这对傣族舞蹈的风格产生了重要影响。而孔雀舞也代表了傣族舞蹈的最高水平,是傣族舞蹈风格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艺当随时代,今天创作的民族民间舞蹈作品是根据时代的需要,在继承民族传统的基础上的再创造。著名舞蹈家杨丽萍的舞蹈作品《雀之灵》就是对孔雀的形态模仿,在原始傣族舞蹈的基础上,加以升华,把创作的意向、内涵的意蕴与由此而生发的形式美,融合成了一个趋于完美的统一体。使人们在耐人寻味的形式美中,仿佛看见一个纯洁、高尚、典雅的精灵,飞腾在森林中、漂游在小溪边,是那样的坦荡自如、高洁妩媚。这些都是来自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来自对舞台模拟对象的新的观察、新的认识、新的审美、新的处理,从而获得新意而不因袭雷同。她的创新是傣族舞蹈在探索传统风格与融汇现代风格方面迈向了一个崭新的领域,使民族民间舞蹈不只是停留于乡间村落中,而是能以自己独特的韵味创造空灵的意境,占据舞台,自成高格,使傣族民间舞蹈的审美趣味更具有时代感。
今天的傣族民间舞蹈在艺术内容、表现形式、舞蹈风格上都有着飞速的发展,在不失其古朴、稚拙的原始风貌同时,更加真挚直率、浪漫自由,傣族舞蹈正走着一条由传统娱乐方式向舞台艺术升华的光辉大道。
四、结语
舞蹈的发展在于创新,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在不断孕育时代精神过程中流传数千年不衰,也正是因為不断加入新的审美情趣、新的文化素养在里面,愈发的生机勃勃。另一方面,只有在对本民族文化深入了解的基础上,以最富特色的形式和个性体现本民族的文化精粹,才能使舞蹈文化更具生命力。
傣族舞蹈正是依靠着本民族丰沃的传统文化土壤,创造出属于自己民族的舞蹈佳作,在绚丽纷呈的舞坛中独树一帜,傲然绽放。
参考文献:
[1]司冰琳.浅谈原始乐舞的图腾性与氏族特色[J].舞蹈,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