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燕
摘 要:问题教学法是指以问题为载体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是指让学生在动脑思考、动脑分析一系列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锻炼基本的语文学习能力的一种可行的方法。所以,教师要认识到问题教学法对语文课程的发展、对学生的发展两方面所产生的影响,并在认真学习问题教学法核心思想的过程中有效地将其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结合在一起,进而在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也为高效语文课堂的顺利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初中语文;《静默草原》
对于一线语文教师来说,我很清楚问题教学法存在的价值,但要想确保该方法价值最大化实现也是有一定难度的,尤其是在“问题”的设计上。所以,有人就说,问题教学法的难点是问题,核心也是问题。也就是说,成也问题,败也问题。有效的、准确的问题设定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自主探究的能力,而且对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反之,问题教学法的应用如果成为形式,学生依旧处在传统的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这样既不利于高效语文课堂的顺利实现,也不利于某些课改理念的贯彻落实。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认真挖掘教材、分析教材,创设有效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在思考、解决问题中找到学习语文的乐趣,进而也能为学生健全地发展做好保障工作。本文以问题教学法如何分析解读《静默草原》为例对如何应用问题教学法进行论述,来阐释如何让高效语文课堂顺利实现。
首先,借助问题的思考走好课堂导入第一步。导入是第一节课,有效的问题导入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而且还能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也有着相当大的作用。所以,在本节课的导入环节,我引导学生先探究下面几个问题:(1)一提到草原你会想到什么?(2)提到蒙古人你会想到什么?(3)你知道什么是“静默的草原”吗?组织学生对上述三个问题进行思考,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说一说草原留给我们的感受,并在学生理解什么是静默的草原的过程中顺势将学生带入本节课的学习之中,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可见,在这样的问题讨论中,第一个和第二个问题的设计是让学生回忆、思考印象中的草原,让学生快速融入本节课的学习之中,第三个问题的设计与本节课的内容相关,是顺利导入新课的关键性问题,而且学生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也能顺势进入正确的学习和阅读中,这将能极大地提高导入环节的质量,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其次,借助问题的探究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教学环节的问题讨论是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中心思想,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方面。所以,在本节课的正文教学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带着下面的几个问题进行自主阅读,如:(1)静默的草原有什么特点?(2)文本运用了怎样的描写手法?(3)作者对草原有怎样的感情?鼓励学生边阅读边思考,这样不仅能减少学生阅读的盲目性,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而且对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以及本节课教学效率的提高也有促进作用。在学生讨论出结果之后,我有针对性地对这些问题进行解释,目的就是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重难点,掌握本节课的中心思想,帮助学生真正体会到草原的魅力。之后,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解读,让学生明确基本知识点,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技能。所以,在该环节,我引导学生对下面的问题进行了思考:(1)“人竟然如此渺小与微不足道”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2)思考:“首先给人以自由感,第二个感觉是不自由”。说一说,这句话中的“自由”和“不自由”在这里是否自相矛盾?(3)“脚下的草儿纷纷簇立,一直延伸到远方与天际接壤。这颜色无疑是绿,但在阳光与起伏之中,又幻化出锡白、翡翠般的深碧或雾气中的淡蓝。”这一段落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组织学生自主对文本中的句子进行思考,认真分析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好处在哪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以及人生态度等等,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本解读能力,而且对帮助学生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促进作用。所以,问题教学法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同时也能确保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
最后,借助问题的思考拓展学生的思维。问题的思考是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基础。所以,在课改下,我们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思考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对相关的问题进行思考,以展现语文教材的魅力。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思考了下面一道开放性问题,即:以《静默草原》为话题,展开联想和想象来写一写自己心目中的草原。这样的问题创设不仅能够让学生对草原有更深刻的理解,而且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以及综合应用能力的锻炼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之,在素质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教師要有意识地将问题教学法应用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在确保高效语文课堂顺利实现的同时,为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以及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薛粉芳.问题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语文,2014(30).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