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卫东
摘 要:职业倦怠是教师生涯中常见的一个现实问题,也是一个心理问题。解决这一心理问题,首先需要教师去做理性分析,也需要学校管理层面的协调运作,更需要教师个体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进行自我调节。
关键词:理性;职业倦怠;心理调试
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地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心理反应,是教师伴随着长时期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在农村中小学,班级学生情况相对复杂,教师的教学任务比较繁重,大部分教师在担任班主任工作之余,还要进行学历进修、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以及一些与教学无关的检查应付工作,尤其是身为农村家庭的一家之主,还要操心家庭事务,关心亲人的身体健康。超负荷的工作和生活的重负使教师疲惫不堪、身心憔悴,对教学只能是疲于应付。加上社会大众对教师的过高期望,长期的心理负重和矛盾冲突,极易引起这一教师群体产生心理问题。
一、农村教师职业倦怠的一些具体表现及成因
(一)工作热情衰竭
由于长时间处于极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之下,许多农村教师工作热情丧失,感觉工作特别累,对工作缺乏冲劲和动力,没有教学的激情,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容易产生挫折感,工作情绪低落,甚至出现害怕工作、懒于工作的情况。对工作不像以前那么热心和投入,只是很被动地完成自己分内的工作。大部分教师觉得每天都有很多的事情没有处理,有的农村教師甚至想放弃这个职业。
(二)教学满意度低
有的农村教师认为自己不能有效地胜任工作,或者怀疑自己所做工作的意义和贡献,对自己工作的意义与价值的评价下降,总感觉自己变得越来越缺乏创造力,变得更加墨守成规,连自己都不满意自己。尽管学校领导对自己的工作也比较认可,但自己却很不满意,缺乏对事业的成就感和对人生的幸福感。
(三)自我价值迷失
如今,教师的社会地位日益提高,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信息社会对教师新的教学技术的冲击,方方面面的责备性评价和新技术能力的形势压力,使教师喘不过气来,教师工作经常得不到社会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教师希望自己的职业得到家长和社会的认可,不少教师在自身价值和社会期望的反差中产生失落,甚至屈尊感、倦怠心理日益严重。
二、解决农村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心理调适方法
(一)理性分析,正确反思自己
我们应当启发教师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教师只有坦诚地承认自己的缺陷与不足,并肯定自己和尊重自己,才能获得别人对自己相应的尊重。首先,对自己的能力、行为和性格等特点能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其次,对自己职业角色的认同,做到热爱教育事业。农村教师还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冷静地分析自身的情况。只要农村教师自身对自己的职业角色给予充分肯定,做到心安理得,就可以化消极的工作态度为积极的工作态度,对自己的本职工作有强烈的使命感,愉快而有效地完成。
(二)建立教师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
教师的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是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只有放弃权威的身份,平等、友好、和谐地对待学生,接纳他人优点的同时接纳他人的缺点,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以自己的标准要求他人,尊重他人的个性,才能获得自己所需的人际互助,集思广益。
(三)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谐师生关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独立观念和自尊意识不断增强。教师要学会转换角度看待新时代的学生,要相信绝大多数学生是能教好的,要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学生。面对那些顽皮淘气的学生,切记陶行知先生的告诫:“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学校经常安排一些有益于和谐师生关系的活动,譬如野炊、晚会等,以创造条件改善师生关系。
(四)学会充实生活,学会休闲娱乐
农村教师的工作是十分繁忙的,基本上每时每刻都是围绕学生而度过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学会有弹性地安排自己工作和娱乐的时间,培养各种兴趣和爱好,使业余生活尽量丰富多彩,精神生活多滋多味。这样充实地安排自己的生活,既可以提高教学工作中的创造性,又可以调节情绪,训练体能,滋润心灵,增进心理健康。
(五)树立乐观的人生态度
乐观是促进身心健康的一剂良药。教师是社会的一分子,所以在工作中不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产生各种心理矛盾。教师只有积极地稳定自己的情绪,才有机会重新恢复心理的平衡,才不会被无端的烦恼所淹没,永远以健康的心态直面人生。
(六)培养自己的良好意志品质
教师要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注意培养自身的优良意志品质。良好的意志品质能促使教师在各种困难和挫折面前保持乐观平静的心态,保持积极稳定的情绪。
在面对职业倦怠时,无论是教师自身,还是学校社会,都应该积极地思考解决的方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开展有益于身心的活动,以便使教师能够摆脱职业倦怠,顺利度过低谷,重新追求自己的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赵作荣.教师职业紧张与其健康和工作能力的关系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4.
编辑 薛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