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初探

2016-10-21 10:11张爱兰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16年6期
关键词:计算能力培养

张爱兰

【摘 要】通过调查发现部分学生对计算掉以轻心,由于注意力不够集中、抄错题、计算马虎、不验算等一些原因导致计算错误,这无疑对学习能力的发展造成了障碍。笔者认为,要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解决:首先,加强口算训练,提高运算能力;其次,重视典型练习,形成正确方法;最后,重视习惯培养,提高计算能力。

【关键词】提高正确率;计算能力;培养

小学数学中计算具有基础性和工具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所占的课时居于首位,数学知识的学习几乎都离不开计算,这足以说明计算的重要性。

为了了解学生的计算水平,笔者曾组织了人教版三(上)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减法》的考试。笔者在阅卷时发现学生对本单元的内容掌握的不理想,由于粗心造成计算的错误率较高。于是笔者对本校学生关于计算方面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调查。为了能够更加准确地获得学生的信息,笔者随机选择100名三、四年级的学生进行了三项调查:一、你喜欢做计算题吗?结果34.2%的学生喜欢,25.1%不喜欢,40.7%则选谈不上喜欢或不喜欢;二、你做错计算题的原因是什么?有2.7%的学生选择不会做,高达84%的学生选粗心,13.3%则选因为紧张;三、你在计算时的习惯怎样?结果显示:做数学作业没有固定草稿本的占57.3%,有草稿本,但字迹潦草、散乱的占35.7%,有固定的草稿本,有良好的草稿习惯的仅占4%,竟然有占46.7%的人有在书本空白处、课桌面上等处打草稿的习惯。一系列的数据显示,学生计算准确率不高的三大主要原因是:对计算题不感兴趣、做题粗心、没有良好的计算的习惯,但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认为做题粗心出错的这些学生中有一部分的根本原因在于对算理、算法没有真正掌握。

针对以上的分析,笔者认为,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加强口算训练,打下良好基础

(一)重视口算,持之以恒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口算的熟练程度决定笔算的速度和准确性。口算时,学生要在瞬间进行多数的拆分、重组、转化等多种心理操作活动,有助于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为了避免学生的单调乏味感,可以经常变换口算形式,如口算竞赛、听算等。在注重形式的同时,也要加强口算方法的指导,正确、合理的方法能让练习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加强估算,培养数感

日常生活中,估算的用途較为广泛,估算既是检验笔算结果是否正确的快速而有效的方法,又可以加强对学生数感的培养。于是,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尤为重视估算教学。一是教学中有意识的渗透这方面的内容;二是在课前的口算练习中适当插入估算的内容;三是培养学生计算前和计算后分别进行估算的习惯,以检验计算结果是否在估算值范围内。这样学生的计算正确率得到提高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鼓励简算,提高兴趣

《新课标》明确规定:“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地、迅速地进行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四则运算。”笔者认为教师若只关注计算结果正确与否,而不关注学生的计算技能和方法,这样的做法是不妥的。数学除了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学习方法。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学习效率的提高应齐头并进,而简便运算的教学在这方面恰恰有优势。

二、重视典型练习,形成正确方法

教师平时要做个有心人,及时发现并记录学生计算中有代表性的典型错误,然后通过一定量的类似题型的强化练习,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

(一)理解算理,正确运用算法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应从理解算理和掌握算法入手。算理一般由数学概念、运算规律、运算性质等构成,计算教学中的算理与算法应有机结合。对于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法则和运算定律,在教学时,教师一定要高度重视,让学生准确掌握了,学生才能迅速、灵活地进行计算。而要掌握法则,必须先要理解法则,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它,才会运用。所以在教学中必须帮助学生理解法则的由来。对于计算中的一些实质性错误,教师不仅需要及时地指出,而且要对错误进行分析和解释,使学生明白错在哪里,并设计针对性的练习直至学生正确掌握。

(二)加强对比训练,形成计算技能

对于普遍性错误或易混淆的计算问题,要利用课堂最佳时间,通过典型错例的对比分析,使个别学生的教训转化为全班学生的共识,从而明晰学生的计算思维。

运算定律是小学中高段的计算的重点,而学生最容易出错的是乘法分配律。对于普遍性错误或易混淆的题型,教师要利用课堂最佳时间,通过典型错题的对比分析,使个别同学的教训转化为全班学生的共识,从而明晰学生的计算思维。另外,每天保证一定量的计算训练,才能使学生的计算能力由量变到质变,逐步形成计算技能。

(三)培养兴趣,激发学习主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枯燥的计算教学,若是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会变得乐于学、乐于做。计算学习将由被动转向主动。如:可以增设“算24点”“掷骰子”“算点数”等小游戏,采用卡片视算,学生自编计算题给同桌或全班同学做等。采用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让学生的计算兴趣得到提高,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可谓是一举两得。

三、重视习惯培养,提高计算能力

小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除了各学科共有的认真审题等习惯外,还有数学专有的习惯,如:看清数字与运算符号、认真抄写、细心计算、自觉检验。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一)养成良好审题习惯

在教学中,认真审题是计算正确和迅速的前提。对于应用题,大多数学生还能认真审题,但对于计算题,有的学生提笔就算。加上计算比较单调枯燥,可能引起心理疲劳,这时遇上相似或相近的数字、符号,往往出现运算顺序错误,抄错符号或数据。因此,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看清题目中的每一个数据和运算符号。在教学中可以分三步走:一要看清数字和运算符号,并观察它们特点及内在联系;二要审清运算顺序,明确计算先后顺序;三要审清计算方法的合理、简便,分析运算和数据的特点,看能否简算,不能直接简算的可以通过分、合、转换等方法使运算简便,然后才动手解题。

(二)养成良好书写习惯

书写不规范也是造成计算错误的原因之一。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严格要求学生认真按正确的格式数学数字和运算符号,做到字迹端正,以确保不“看错”“抄错”。对于写字较差的学生至少要求他们的书写清楚,不抄错题。教师的示范作用不容忽视,言传身教,树立榜样,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作业书写好习惯。另外,同学间的相互影响也是很重要的,可以在班上树立作业书写规范、美观的榜样,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班风。

(三)养成良好检验习惯

检验既能保证计算的正确无误,又能培养学生一丝不苟对待学习的态度。我们要培养学生检查、验算的意识,指导学生检查、验算的方法,帮助学生养成检查、验算的习惯。如,用估算判断结果的合理性;可以口算两个数末位来初步判断结果的正确与否等等。还可以编成顺口溜以提醒学生检查:抄题写数立即查;计算时反复查;脱式是上下查;计算完毕整体查。

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不是一时能养成的,教师要有耐心,有恒心,要统一办法和要求,坚持不懈,一抓到底。

总之,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做到的。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分析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并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预防和纠正,切不可把计算错误的原因笼统地归为“粗心大意”,不管学生计算出错的原因是认知上的还是心理上的,我们都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要找出错误的根本和关键。搞清楚学生哪方面出错了,为什么会错,有多少学生犯错,然后再针对错误的性质、原因和范围,具体分析,对症下药,防患于未然。只有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我们相信,越到中高年级学生的计算越能闪现智慧之花。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07).

[2]曹培英.小學数学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02).

[3]童子双.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与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01).

[4]斯苗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透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2).

[5]吴正宪.我与小学数学[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

[6]娄进,刘晓敏.感受好玩的数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09).

猜你喜欢
计算能力培养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厘清算理,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策略
小学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