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秋慧
摘 要:模因现象是文化进化过程中的一种自然现象,类似于生物进化过程中的基因现象。基因有其完整的生命历程,优者生存;模因有完整的生命周期,同样面临巨大的选择压力。基因在遗传过程中会发生变异,模因在传播过程中会产生很多变体。基因遗传,使得生物得以繁衍生息;模因传播,让文化不断优化。所不同的是,基因靠遗传传承,而模因靠模仿复制传播。英语教学的目标正是发展语言,传承文化。在这一点上,两者是相通的。因此,解读模因这种奇异的文化进化现象,将有助于进一步研究初中英语教学。
关键词:模因现象;模因传播;语言学习
模因理论的诞生不过几十年的事,但是它在各个领域,尤其是语言学领域,所引起的轰动足以让学界对其刮目相看。虽然近年来模因理论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英语教学研究,相关的论文比比皆是,但大多数是关于大学英语教学的,有关初中英语教学的文章和成果并不多见。作为文化进化的新理论,模因理论可以诠释语言中的诸多现象。因此,进一步解读这种新的理论,定能给我们的教学带来更多的启发和启示,帮助我们找到更好的教学方法,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一、模因理论与模因现象
学者Richard Dawkins在The Selfish Gene一书中,首次使用meme一词(Richard Dawkins,1976),描述人与人之间通过相互模仿、散播开来的思想或主意。学界对其翻译各不相同,目前普遍认可的翻译是“模因”一词(何自然,1997)。之所以如此翻譯,一是因为它与gene(基因)一词发音相似;二是因为它们都是一种传承方式。但它们又有很多不同之处:基因传承的方式是通过遗传,整体或部分传承生物所具有的属性;模因的传播靠模仿,通过不断模仿、不断复制,进而传承文化。模因具有多产性、长久性及复制保真度三种特性。因此,它的复制要经历同化、记忆、表达与传输四个阶段,才能完成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语言是这一过程的有形载体。所以,语言教学就是要帮助学生构建模因,并创造一切有利条件,促使其成功传播。可见,模因现象广泛存在于语言教学过程中,语言教学避不开模因现象。
二、模因现象与初中英语教学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颁布与实施,给初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初中英语教学更具挑战性。研究模因现象,用模因理论的一些观点和看法指导教学实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言、传播文化。
1.模因与语素
模因是文化的基本单位,通过模仿而传播。[英语原文:An element of culture that may be considered to be passed on by non-genetic means,esp. imitation.](Blackmore,1999)语素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是文化和信息的载体。模因的表现形式可以是语词、音乐等。一种语素只有不断被复制、被模仿,才可成为模因。简单地说,任何一种语素,如音节、单词,甚至句型都可以通过不断模仿、复制,使其成为语言模因,而得以快速传播。
2.模因传播与语言学习
“模因库中的模因,其繁衍的方式是经由广义上的模仿过程而发生的,它将自己从一个头脑传到另一个头脑里,从一个宿主到另一个宿主。”语言学习过程则是通过一系列学习方法,把各种形式的语言材料内化到学习者的大脑里,进而表达出来,即输出。二者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一致的。
3.模因周期与初中英语教学过程
模因是一种认知或行为模式。由一个人传输到另一个人,由一个宿主传输到另一个宿主。模因再被新的宿主选择,并随后被传递要经历以下四个阶段:
(1)同化(assimilation)。同化指呈现的模因被宿主注意、理解和接受。如果新模因与宿主已经存在的认知体系一致或相近,就有可能被接受;反之,则可能被过滤,甚至拒绝。同样,在实施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每节课都会进行旧知复习,以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这一过程如果做得好,学生就会很顺利地进入新知学习状态;反之,则可能使学生对新知的学习失去兴趣,影响学习效果。
(2)记忆(retention)。模因必须在记忆中停留,否则它们就不能被称为模因。Dawkins将模因的传播过程比喻为寄生虫对宿主的侵染(Blackmore,1999:6)。他指出,模因在宿主的大脑里停留的时间越长,传播和影响其他宿主的可能性就越大。教学也是如此。如果引导学生将某一个或某几个语言素材进行反复识记,甚至背诵,这些素材被记住的可能性就越大,也就越容易被掌握和运用。
(3)表达(expression)。如果说记忆是内化的过程,那么表达则是外化的过程。一种模因要得到迅速传播,必须由记忆模式转化为宿主能够感知的有形体。这个过程就是“表达”。话语是最突出的表达手段。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做pair work 或 group work,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和展示,鼓励学生用英语写作等,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鼓励学生将大脑里储存的信息外化,转化成自己的东西,即表达。
(4)传输(transmission)。模因表达需要有形载体或媒介。这个载体可以是书本、照片、光碟等。模因通过这些载体从一个宿主被传输到另一个或更多的潜在宿主,即模因复制。如果载体越多,模因被反复复制的机会就越多,越容易成为成功模因。教学过程中使用的句型操练、朗读、听写、背诵、表演、写作等方式,都是模因传播的载体,它们的巧妙结合可以加速模因的复制过程。
总而言之,英语课堂的完整流程[复习旧知—导入新课—教授新知(同化)—朗读、背诵、表演、听写等(记忆)—练习、展示交流(表达)—巩固训练、作业、检测(传输)],与模因生命历程的这些相似点和切合点,正好给我们研究英语教学过程以启发和启示。
三、模因现象对初中英语教学的启示
1.模因与听说教学
语言中总有一些东西是它的构成基因,它们是语言表达和理解的基础。英语语音中的48个音素,彼此间的搭配规律、发音规律、音变现象等是模因;单词的词根、词缀,单元的主体句型等也是模因,都需要反复背诵,反复练习才能被成功复制。只有通过不断重复、反复练习,积累得多了,说的时候就才会脱口而出,听力水平自然也就上去了。在进行听说教学时,如果先运用模仿、复述、背诵等手段,强化语言输入,增大模因库的内存,这样模因被成功提取的可能性才会更大,听说能力自然会提高,语感也会增强。
2.模因与词汇教学
和语文教学一样,英语教学中单词同样重要。大字不识几个,写作和应用根本无从谈起。但现实情况是,记单词一直是学生的老大难。如果教师引导学生把单词进行整合、重组、编码,寻找其共性及规律,或者加以适当联想(发音)等,使其易于感知,成为语言模因的几率就会更高,也会越容易感染新的宿主,为宿主所熟知,进入他们的记忆中。如读音联想:老不死的大龙虾(lobster),见了臭虫拍死它(pest),政府是管我们的(government),钻石是大爷们戴的(diamond)等;编码重组:Friend中有end,wife竟然是if,lover也会over,believe也会leave,但所幸impossible中还有个possible,never中还有个ever;本人今年刚twenty,有幸进入university,考试只求sixty,没钱只管找daddy,生活本来不happy,因为学习不easy,何必整天去busy,不如找个好lady,回家去抱胖baby”等。学生一旦感受到了语言学习的趣味性,就愿意学了,学起来也就轻松了,学好英语自然就不难了。
3.模因与写作教学
写作是学习者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但是目前初中学生在写作方面存在的问题非常多,多数学生基本靠词典或网络翻译进行英语写作,写出的句子往往经不起推敲,甚至令人啼笑皆非。至于表达准确、流畅、谋篇布局等更高要求,更是无从谈起。通过研究模因复制的特点,教师可以给学生寻找一些适合的范文或相关句型等语言材料(模因),让学生背诵(模因复制),然后进行仿写(模因传播)。同时指导学生,模因在传播过程中会随着情景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模因变体,进而引导学生由仿写到创造性写作,写出具有自身特点的作品。这样反复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就会逐渐提高。如在Why dont you get her a scarf?(Unit 8 新目标八年级下册第64页)一单元的写作教学中,为了能让学生有话可写,课前我先让学生将本单元学过的关于Giving advice and comparing qualities的句型和前一课时学过的关于宠物的评论整理在課堂练习本上,并利用早自习时间背诵;然后,新课一开始,立刻引导学生勾画出文中所描述的宠物以及对它的描述,并给予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当堂背诵;等到大多数学生能基本按提纲复述课文时,再给他们分配明确的写作任务:你的朋友Tom想养一只宠物,但不知养什么好。请你写信给你的朋友,就此事给他适当的建议。90%的学生都在规定时间(5分钟)内完成了写作。在随后的批改环节中,一些基础较好的同学还就板书习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精彩点评。
4.模因与语法教学
所谓语法,即语言的法则,有词法和句法之分。因为知识点琐碎、需要记忆的东西很多,学起来枯燥乏味,所以,语法一直是学生英语学习的最大困惑和障碍。但是,既然是法则,就有规律可循。我们完全可以借用模因理论的观点,将语法现象中共同的部分提取出来,让学生背诵、模仿,进而创造性地运用。如在教授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Unit 2 新目标九年级第 10页)时,我没有一开始就告诉学生used to句型的含义,只是通过多媒体展示了10组图片,引导学生运用这一句型看图说话,随后两人一组表演;等到学生能熟练地运用这一句型时,再引导他们自己总结这一句型的含义、特点及用法;随后让他们拿出教学案,自主学习相关的语法知识讲解,并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语法练习;最后让他们完全丢开课本和教学案,用这一句型造句,增加这一语言模因的传输次数,以感染更多的宿主,让其长久地留在学生的记忆里。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模因理论和模因现象设计和实施教学,重视朗读、背诵、句型操练、联想记忆等教学手段和方法,指导学生积累大量的语言素材,并促使其转化成语言模因,然后通过情境创设、写作等教学方法,为模因的成功复制和传输创造条件,进而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综合能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四、结语
模因理论的发现为语言教学及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有效运用模因理论,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达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实效。但需要指出的是,模因理论的运用同样给初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如怎样创造更多的模因变体及模因复合体,增加教学的趣味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如何将弱势模因变成强势模因?怎样的想象能让语言知识变成具有一定传播力的成功模因等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Blackmore,S. The Meme Machine[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2]Richard Dawkins. The Selfish Gene[M].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6.
[3]陈琳霞,何自然.语言模因现象探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2):38-41.
[4]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5]谢朝群.礼貌与模因:语用哲学思考[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
[6]闫爱花.模因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研究,2010(3):73-75.
[7]张琳.模因理论视野下的英语背诵教学[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6):115-118.
[8]周锋.模因理论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影响[J].大学英语,2008(2):71-73.
注:本文系兰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规划课题《基于模因理论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课题批准文号兰教规办[2014]2号)阶段性成果,由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资助。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