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丹
摘要: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人对他所感兴趣的事物总是使他不知不觉地心向神往,表现出注意的倾向。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们广大数学教师必须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数学;学习兴趣;培养
Abstract:The interest is refers to a person to tend to frequently the understanding, grasps some kind of thing, makes every effort to participate in some activity, and has the positive mood color mental disposition. The human is interested to him the thing always to cause his unconscious center of earth to be charmed, displays the attention the tendency. The interest may breed the desire, may multiply the power. Therefore, in mathematics teaching, how to raise and stimulate student's study interest, is a question which our general mathematics teacher must take seriously.
Key words:Mathematics;the study interest;raises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7-0210-01
作为一名教师,由于任教课时少,师生交流机会不多,很容易在学生中形成固板、严励的印象,如果学生感觉老师很可怕,就很难喜欢他上的课,因此,数学教师在平时要多找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有可能的话,经常与学生进行一些集体活动,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亲和力,这样学生才能喜欢这位教师,进而喜欢数学这门课程。特别是在小学高年级,常常会产生一些后進生,对他们的态度,教师尤其不能动辄训斥,应该循循善诱,这样才能使他们从怕上数学课直至爱上数学课,对数学这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新知识教学之初,创设情境,能有效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五年级"数的乘除"这一单元,在教"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向学生介绍说: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只看数的个位,那能被3整除的数也看个位行吗?然后验证发现,3的倍数的个位数各种情况都有,显然不能再用看个位的方法来判断,再告诉学生老师有一个判断的"法宝",随便哪位同学站起来说一个任意数也能迅速判断出能否被3整除,可请同学说出大一点的数考考老师,看是否有效。这时教师再把话锋一转,进入新课,同学们一定会兴趣盎然地进入新知的学习。因为大家都想得到这一"法宝"。
现代教育理论曾提出过"三主"的观点:即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线,以学生探索性的学为主体,以教师创造性的教为主导。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一个探索性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各个侧面不同方向去思考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的面积的计算"时我在黑板上画了三个形状不一样的长方形然后我再说:"森林里有小猴,小猪,小狗三个小动物
要各选一块地种菜。小猪首先选了第一块地,他认为这块地是最大的;小狗选的是第三个,他也认为自己选的是最大的;剩下的就是小猴的,小猴觉得自己得到的这块地才是最大的。小朋友们,你们说他们谁选的地是最大的呢?"问题一出,同学们就议论开了,
生1说:小猪的最大,因为他的地最长。
生2说:不对,小猪选的地虽然长,可是他的地也是最窄的,我认为是小狗的地是最大的
师点了点头:有道理。
生3说:他们说得都不对,我觉得小猴的才是最大的。因为┄因为我们都知道猴子是最聪明的,他才不会让自己吃亏呢┄┄
还没等他说完,下面的学生就笑开了。
我适时制止了他们,说:"他们三个的地谁大谁小,都要先知道这三块地的面积是多少,而这三块地的形状都是长方形的,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长方形的面积。你们知道长方形的面积和长方形的什么有关吗?"
生4:我想应该与长方形的长和宽有关。
我向他投去赞许的目光。
师说:长和宽有什么关系呢?你们有办法吗?
生5说:我拿课前准备的小正方形到图上去比一比,看看每个长方形由几个小正方形组成,多得那个图,面积就大。
师小节:那么,接下去就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去验证一下吧。
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他们一定会探索其中的缘由,而教师就应该给学生创设这种情境,发手让学生动脑去探索,自己找出解决的办法。这样,学生求知欲望就被有力地激发出来,这种学习效果要比教师应塞现成公式要好得多。
2.联系实际,培植学习兴趣
要数学教学中,选取典型的生活材料导入新课,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例如,本学期评优课中,我上的是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我总是这样联系实际导入新课的,先出示这样一题:"学校有12个篮球,体育课上四年级10名男生和10名女生分男生组、女生组2组活动,男生和女生各分得几个篮球?"很明显,这是一个平均分的例子,很简单,同学很快算出了答案,然后再出示这样一题:"三年级上体育课,有10名男生和5名女生喜欢篮球运动,也分为男生组和女生组2组,每组分得几个篮球?"教师讲道:"也能每组分6个吗?"很显然,这样分男生会大有意见,而女生每人一个还多一个篮球,那么怎样分才合理呢?这时我再告诉大家,用老办法(平均分)不合理了,因为男女生人数不一样,学习了"按比例分配"这一课就会合理地分配篮球了,就这样,学生怀着极大的兴趣投入了新课的学习,教学效果极佳。
现代心理学认为:为教学时应设法为学生创设逼真的问题情境,唤起学生思考的欲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如能让学生置身于逼真的问题情境中,体验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学生也会品尝到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感受到借助数学的思想方法,会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如在教学了乘、除法应用题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题:小红和小明同住在一幢大楼里,小红住五楼,小明住四楼,小红每天回家要走80级台阶,小明回家要走多少级台阶?
这道题显然不同于一般的应用题,因此我启发学生,解这道题时应该充分联系生活实际,不要忽略了一楼没有台阶这一重要条件。学生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讨论,最后得出如下的结论:
小红住5楼与1楼的间隔为:5-1=4(层),4层一共有80级台阶,那么每层就有台阶:80÷4=20(级),小明住4楼,与1楼的间隔是:4-1=3(层),因此,小明回家要走3個20级台阶,即:20×3=60(级)
因此,小亮回家要走60级台阶。
3.加强直观,引导动手操作
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直观教具、投影仪等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能使静态的数学知识动态化,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学生学到的知识也能印象深刻,永久不忘。例如在低年级运用教具学习"凑十法",通过摆小棒等操作,学生容易领会新知识,学起来也富有兴趣,再如,在三角形、平行四边行、梯形等面积公式推导的教学中,采用投影演示"割拼"过程,化静为动,一目了然,而通过学具的剪拼,不但能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而且通过自摆弄得出的结果,印象深刻,记得牢。很显然,在教学中采用直观的教学手段,引导动手操作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十分重要,是学好这门功课的重要前提。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数学教师应当注意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和激发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才能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学好数学,才能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秉德、李宝仁《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1年7月
[2] 张建伟,陈琦《简论建构性学习和教学》[M]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年4月第5期
[3] 金洲《创新能力培养中的若干问题》[M]上海教育教育出版社1999年5月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