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竞群
我们都知道,现代汉语所使用的文字都是“后起之秀”,其前身自近及远至少可以由繁体到隶书到篆书到金文,一直追溯到甲骨文。这是有文字材料可确证的。至于甲骨文之前,依理推断,应当还有更古老的字体,只是缺少证据,不好妄测。
《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九数。”“六书”照章太炎的理解即是“文字之学”。今天小学教习文字之法似不能称之为“文字之学”,更别提追踪文字的原始写法以究其内涵了。然而这种很“现代”的做法,实际上是一种不求“为何”的做法,是对中国文字生态的漠视——视古文字为僵死的文字古董,从而使文字教学失去了智慧而人文的重要一环。本文倡言于语文教学渗入古文字知识,其意即在补此先天不足,丰富语文教学的内涵。具体如下。
一、古文字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
今人说“人”,常谓一撇一捺撑起一个人来。但这多少有些望文生义,如果自古“人”字去看,不仅更其合理,且会更深入。古文中“人”是人的侧面形象,然而这侧面形象看上去颇有些古怪,仿佛是垂手哈腰的奴才相。但实际上,它很可能是在地里劳动的劳作者形象,这只要你到田里劳动几回,或者认真观察一下农民朋友,即可恍然而悟。古人选择这样的形象表示人,说明了对劳动的尊重,对农业的尊重。
与人字相关的字中不少都暗示或明示着古人的认识或价值态度。如“天”字,此字在人字顶端加一夸张的大黑点。它有两解,一是“天”,一是“颠”,头、头顶。前一义,显然表达了古代中国人对天的敬畏。后一义,似告诉我们,古人已经充分认识到头对于人、事的重要意义。今天称领导曰“头头”,看来是有一层意思:你要有脑子,才能做“头头”。我们由此可见古人对智慧的态度。
二、古文字中积淀着厚重的文化内涵
古“微”字,无双人旁,其左是老人的象形字,右边是一只手拿着棍子在打,不少专家认为,这可能是在生产力水平极低的古代赶走老人的风习在文字中的反映。而“孝”则是从老从子,表示孩子搀扶着老人(此字最早出现于陕西扶风出土的西周史墙盘,是道德伦理发育起来的见证),此行为是孝。从这两个字上我们可以看到古人从野蛮到文明的进步历程。
在古文字中,数字一到四,是用横划来表示的,一是一横,二是两横,三是三横,四则是四横。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渐渐发现作假很简单,添加一横划就可以了,于是就出现了大写的壹、贰、叁、肆。“男”在古文字中,上为“田”,下为“耒”的象形,则明显表达了在农耕社会,男人的职责所在。
三、古文字的渗透可以让学生了解文字的发展史
从辩证法的观点看,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文字也不例外。汉语文字从甲骨文到今天的简体文字,其变化是明显的,但要了解到这一点,必须多少懂一些古文字学。比如甲骨文中的人字是侧身之象形,今天的简体人字则是正面的简化了的象形,省掉了手臂之形,仅具身体和双脚。行(hāng),在甲骨文中是十字路口的象形,但现在形变后的简体完全看不出象形之意了。再如今天俗语所说右耳本为邑,意为城邑,指小城镇,简化之后,就看不出来了。今天从直观上看,的确像耳朵之形,其实它与耳朵又有何关联呢?
四、古文字的渗透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了解古文字也有其实用价值,这对固执于实用的人,还是有一点广告效应的。比如“即”与“既”,声音相同,字形相近,实际使用中许多人都搞混。如果我们知道古文字中这两个字左边都是盛食物的高脚盘子,装满食物,跑过去食用,口自然对着盘子;吃饱了,盘子空了,自然转过头去,口就朝外了。去吃,口对盘子是“即”;吃完离开,口朝外,就是“既”了。这样形与义就可以一次性理解到位了。
再如“保”字,今天看起来是“人”加“呆”,从会意或形声你都看不出“保护”之意。问题首先出在“呆”字上,古文字这字是象形,是小孩的形象,突出了孩子大大的脑袋,大概孩子小时,头在整个身体上占比比成年人大很多。孩子小,自然不大懂事,于是引申出了呆笨之意。这是今天的常用义,而孩子之本义大家反而不知道了,于是怎么想也难想出“保护”之意了。其次問题出在人旁上。古文字中,是人形,且有手臂形向右包住“呆”,所以一看古文字“保”字,你立马会悟出其保护之意。
五、古文字的渗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这一点当然可能是“小概率事件”,然而讲点古文字,的确会让人觉得好奇、好玩,有一点“寓教于乐”的意味。“立”,古文字是一人张臂直立两腿于地——地用一横划表示。这是一个多么自信的人,他昂然立于大地之上,借之你简直可以直接与古人的精神会通了。
“寇”,上面是房子的象形,下面的“元”字,乃是人的象形。右侧上面形如“卜”字,是一根带杈的树棍;下面的“又”实际上是“手”字的形变。合起来就是在房子里发生了一桩抢劫案,一歹徒手持木棍威胁屋主人交出钱财。这“寇”字似乎就是一篇新闻速写了。不带偏见,该有点意思吧。
絮叨了上面几点,无非是想向大家证明,在语文课堂上来点古文字的确有其好处,虽不至于“化腐朽为神奇”,但“锦上添花”还是可以的。你以为呢?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天星湖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