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昊晖
摘 要:小学语文中的情境教学法是指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运用实物、音乐、表演等方法为学生创设出真实、生动、形象的情境,是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种新教学方法。经过近几年的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符合当下小学生学习的特点,对提高小学语文教育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的意义和运用策略两方面探讨了小学语文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
关键词:小学 语文教学 情境教学 策略 教师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的意义
1.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情境教学创设的故事情境借助音乐、表演和实物将勾勒在脑子里的画面真实演绎出来,生动形象、直观的表达出小学语文教材反映的真实情况。情境教学创设教学情境时会加入一些小学生熟悉的音乐、大自然的图画和小学生喜欢的游戏、表演等内容,小学语文教学凭借这些情境吸引小学生目光,提高小学生在课堂上对教材内容的感受能力,带小学生进入一个又一个环境优美、故事情节生动的情境中去,吸引小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小学语文教师创设的故事情境中,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情境教学有利于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对小学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1]
2.推動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根据相关研究可知传统语文教学由于其教材内容过度抽象化,导致小学生右脑开发过度,教材中因缺乏的形象、情感、直观的教学方法又会影响小学生右脑的开发,长此以往造成的结果是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压抑,小学生左半球大脑和右半球大脑得不到均衡发展,损害小学生的创造潜能。情境教学通过营造情境,激发小学生的情感,提高小学生合作的精神,使教材内容直观简单化,加深小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使小学生相信只要付出努力就会成功。小学生通过营造的情境参与到唱歌、表演、绘画、游戏等活动中,潜移默化的提高了小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培养了小学生的思考能力,均衡发展了小学生的左半球大脑和右半球大脑,培养小学生的创造能力,从而推动了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因此,情境教学有利于推动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对小学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2]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策略
1.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营造情境的运用策略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喜欢鲜艳活泼事物的特点,利用现代化多媒体的优势将生动、形象、真实的优美画面配上小学生喜爱的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流行儿歌,将小学语文教材内容里的抽象性文字化为直观、生动的图像,直接触动小学生对教材内容心灵的感知和情感的共鸣,激发小学生上课兴趣的同时加深小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感悟。比如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解《春天来了》这篇课文时,可以利用多媒体从网上搜索一些摄影师拍摄的美丽大自然图片,或者自己拍摄一些城郊的桃花、紫荆花、柳树上的小鸟、池塘、麦田、返青的小草等大自然的美丽图片制成幻灯片,并用《春天在哪里》这首家户喻晓的儿歌做音乐背景,制成之后在课堂上播放,营造的情境将课文里描述的春天图画生动、形象的表达出来的同时还将课文抽象的春天概念转变成直观的画面,有利于加深小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鼓励小学生参与教材情境设计的运用策略
在运用情境教学方法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小学语文老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设计情境的方法培养小学生的合作能力、思维能力和表演能力,学生参与课堂教材情境设计其内容都是小学生所熟知喜爱的生活元素,有利于小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情境中去。比如在讲解《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课文排练《小蝌蚪找妈妈》节目,有的小学生负责设计节目情境和桥段,有的小学生扮演小蝌蚪、鲤鱼、小乌龟的角色,有的小学生负责演唱节目闭幕时的结尾曲。
3.巧设问题的运用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最基本的职能是授业解惑,即是传授学业解除疑难,其中解除疑难是教师传授学业的一种重要方式。在课堂上提问问题的作用是吸引小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和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兴趣,此外对培养小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小学语文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的问题时首先应充分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中心思想,其次了解小学生的兴趣,将小学生的兴趣与教材内容需解决的问题相结合在一定的情境中提出来,如此才能达到调动小学生参与热情的同时将教材中的难点、重点以问题的方式展现出来的目的。比如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解唐代李白的《静夜思》这首古诗时,将月夜李白失眠坐在床头欣赏月光的优美且充满诗意的图片呈现给学生,同时教师口头描述如果你独自一人离开父母离开家寄住在条件简陋的客栈,晚上睡不着看见从窗台射进来的明亮月光的情境,描述到此巧妙提问在这种情境中你会想到什么呢?以此引导学生进入教师创设的思乡情境让学生自己回答出《静夜思》的中心思想,在合适的时候巧妙提出问题不但解答出《静夜思》的中心思想还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
4.挖掘小学生周边的生活元素营造情境的运用策略
小学生因年龄的特点很难理解比较抽象的事物,比较喜欢和生活紧密相关的生活元素,针对这个特点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挖掘小学生周边的生活元素营造情境,吸引小学生目光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比如: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解《打电话》这篇课文时,可以结合小学生身上发生过的和课文讽刺内容相同的打电话例子讲解,告诉小学生若一个人打电话不遵守打电话道德,没有时间观念会给身边的亲戚朋友造成很大的困扰,讲解完课文中心思想后可设计一个情境问小学生如何简洁、有道德、恰当的打电话,问题提出后小学语文教师和小学生共同讨论这个问题达成共识后在课堂进行实景模拟表演,加深小学生对《打电话》这篇课文的理解。
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方法,营造的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可以提高小学生的感受能力,培养小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对小学语文教学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方法的意义,从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营造情境、鼓励小学生参与教材情境设计、巧设问题和挖掘小学生周边生活元素营造情境四个运用策略探讨了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
参考文献
[1]安勤.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情境教学[J].考试周刊,2014(15):25-26.
[2]梁钟钦.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2015(302):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