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力
分数应用题是传统的算术教学内容。这部分教学内容既是小学阶段重点教学内容之一,又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难点之一。
一、关于分数应用题的内容
关于分数应用题的内容,这里主要是讲以下四种类型。
1、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3、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
4、已知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例如:
1、五年级有男生240人,女生人数相当于男生人数的7/8。女生有多少人?
2、五年级有女生210人,恰好是男生人数的7/8。男生有多少人?
3、一袋大米60千克,一袋面粉比這袋大米多(少)1/2,一袋面粉有多少千克?
4、一袋大米60千克,比一袋面粉多(少)1/2,一袋面粉有多少千克?
二、回忆
1、50~70年代的教法:以“判别法”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方法。
2、80~90年代初期的教法:以“量率对应”为主要特征的教学。
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期,广大教师对如何教好分数应用题在默默地进行探索,但教育改革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教师只想如何让学生很方便地掌握分数应用题的解法,加上当时教材写得比较呆板,这时出现了一种“新教法”一一量率对应。它的解题思路可以概括为“三找一想”。一找关键句,二找谁是单位“1”的量,三找量率对应,四是根据单位“1”的量是否是已知的,想怎样列式。教学时,先找“关键句”。所谓关键句就是题中含有“分率”(分数)的那个句子,如例1中的“女生人数相当于男生人数的7/8”。句子中有分数“7/8”,它就是“关键句”。再找单位“1”。怎样找单位“1”呢?①单位“1”就在关键句内“的”前面,如例2的关键句是“恰好是男生人数的7/8”,“的”字前面的“男生人数”就是单位“1”;②在“是”、“比”、“占”“相当于”等词的后面,如例1中“相当于男生人数的7/8”,男生人数就是单位“1”的量。男生人数是“1”,女生人数所占的分率是7/8,对应关系为:
例1中:“1”——240人,例2中:7/8
210人
7/8
7人,“1”——?人
例3中“比”字后面的是“这袋大米”为单位“1”,面粉占大米(1±1/2)对应关系为:
“1”——60千克大米
(1±1/2)——?千克面粉
例4中“比”字后面的是“一袋面粉”为单位“1”,大米占面粉(1±1/2)对应关系为:
“1”——?千克面粉
(1±1/2)——60千克大米
最后确定算法,单位“1”的量已知用乘法计算,单位“1“的量未知用除法计算。例1列式:240×7/8=210(人),例2列式:211÷7/8=240(人),例3列式:60×(1±1/2)=90(或30)(千克),例4列式:60÷(1±1/2)=40(或120)(千克)
这种教法,把学生当成了机器,只要能识别简单的“标志”,就可以把问题解出来。
80年代,一些地方出现了应用“标准量”、“比较量”、“分率”等概念讲分数应用题的现象。很多地方纷纷效仿。如例1中,“标准量”是男生人数,拿女生人数去和“标准量”比,女生人数是“比较量”,7/8是比较的结果,即“分率”。也就是,比較量:标准量=分率。
3、1993年使用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后是以“寻找数量关系式”为主要特征的教学。它的解题思路是“三个想”:一想把谁看作单位“1”;二想数量关系式是什么;三根据因数与积的关系想怎样列式。例1中第一步想把男生人数看作单位“1”,第二步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想数量关系式:男生人数×7/8=女生人数,第三步根据关系式,已知两个因数,求积,所以用乘法计算,列式为:240×7/8=210(人)。例3中第一步确定这袋大米为单位“1”,把“一袋面粉比这袋大米多(少)1/2”转化为“一袋面粉重量是这袋大米的1±1/2”,再把数量关系句转化为数量关系式:一袋大米重量×(1±1/2)=一袋面粉的重量,或直接把数量关系句转化为数量关系式,“一袋面粉比这袋大米多(少)1/2”就是:一袋面粉重量=一袋大米重量±一袋大米的1/2,进一步推出:一袋大米重量×(1±1/2)=一袋面粉的重量。由条件代入,列式为60(1±1/2)=90(或30)(千克)。
如上所述,当引进了新数(分数)之后,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把新数纳入原有的关于数的概念之中,并沟通整数与分数的关系。应用题教学也要沟通整数乘法应用和分数乘法应用题之间的关系;沟通简单分数应用题与复杂分数应用题之间的关系;沟通分数乘法应用题与分数除法应用题之间的关系;沟通分数与除法和比之间的关系。总之,应用系统论的观点从整体上来把握分数的有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