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湘平
一、敬——孝敬父母,尊敬老师,树立高尚的人格。
“唯我独尊”是独生子女们的典型心态。在他们的印象中,父母含辛茹苦养育他们是应该的,他们吃鸡、鸭、鱼、肉,父母收拾残渣剩饭是理所当然的;仅此还不够,进人中学后,在看问题的观点方法上与父母无法达成一致,便固执地强求父母一味地遵从他们的观点。针对这一不良心态,我强调全班同学要做到一个“敬”字,不仅要懂得孝敬父母,尊敬老师,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树立自己高尚的人格标准,在与同辈人的交往中学会怎样容忍和尊重别人,并因此赢得别人的尊重。为了更好地做到这一点,我特别建立了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教育相结合的立体网络系统,首先成立了家长委员会。我从家长中选出真正热心于教育事业,有很好的教育子女的方法和经验,愿意为情况,使学生的不良言行及时得到矫正,并强调家长必须放手让学生做最基本的事情,如出门时、回家时向家长打招呼,进门向家长道一声问候等等。总之,要做到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不会做的事情学着做,了解父母承担生活重担的不易,改变他们以“小皇帝、小公主”自居的不良心态。为了使家庭教育顺利开展并收到更好的效果,我还主持召开了《用心去沟通》主题班会,让家长和子女有机会坐到一起平等地进行交流。通过交流,暴露了问题,消除了误解,同时也使家长和子女之间达成了双方需要相互理解,需要经常交流的共识。上述一系列活动的开展,确实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竞——通过经验完善自我,增强竞争意识。
“娇脆得不堪一击”也是独生子女的典型特征。由于父母的事事包办,使孩子们走过了很长的一段路,他们便以为这个世界永远是风和日丽的,而一旦遇到风风雨雨,便以为到了世界末日,迅捷地做出极端的反應。针对这一点,我提出了一个“竞”字,因为跨世纪的人才对意志和毅力的要求十分高。二十一世纪面临的将是激烈的竞争和挑战,如果没有一定的承受能力,缺乏遭受挫折的心理准备,遇事必然一筹莫展。因此,心理脆弱的獨生子女必须具备强烈的竞争意识,并学会从挫折和失败中总结经验,完善自我。为了增强他们的竞争意识,我制订了《班级量化管理奖惩条例》,条例规定对全班同学从思想、行为、学习等各方面进行量化考核评估,在满分100分的基础上还特别规定了奖励项目和分数,比如:对期中、期末考试进步较大的前五名同学给予5~10分的奖励;对课堂积极思考问题,并能主动回答问题的同学每人次奖励1分;凡积极为同学服务,坚持做好人好事的同学每次奖励2分。每个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总评,对得分最高的小组成员予以奖励;全班前一、二名者被评为学校当月的“文明学生”;同时鼓励后进小组向先进学习,同他们竞争;还把发展新团员,评选优秀团员、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文明学生和学习标兵等与量化管理结果直接联系起来。由此,大大激发了学生的上进心和竞争意识。绝大多数同学力争各方面当选先进,不甘落后,班风学风逐步好起来,全班总体成绩也大有进步。管理条例的实施由班干部负责,学生轮流值日,通过学生管理学生,小组带动个人,也增强了学生自我管理约束的意识,培养了班干部的工作能力。
三、实——真实、朴实
“好逸恶劳”是独生子女的又一特点。有资料显示:中国6~16岁青少年中近一半青少年很少或从不做家务,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造成生活上缺乏自理能力,在学习上主动性差,面对每一个阶段的学习迟迟不能进入角色。针对这一点,我强调全班同学做到一个“实”字,“实”,即真实,作为学生,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首先,学习上做到“基本功扎实,成绩真实”。为了让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我充分发挥学习委员和科代表的作用,让他们抓全班学生配套练习的落实,英语单词、课文过关,督促不会学不愿学的学生必须学,从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逐渐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为形成良好的考风,我结合学生的切身利益,特别指出:虚假成绩不利于老师掌握真实情况,不利于因人施教,更不利于学生课堂知识的掌握,从而引起学生的重视;同时,还结合《班级量化管理条例》中的有关处罚条例,强化考风意识,对考试舞弊者每次扣除30分,平时抄袭他人作业者,每次扣除25分,通过这种硬性的量化管理措施,从根本上消除了某些学生“不劳而获”的思想意识。在每次考试中严格遵守考场纪律,认真做到令行禁止。其次,在生活上要求学生“朴实”。
四、五、净——培养责任意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净”,一方面是培养独生子女的责任意识,懂得珍惜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成果,养成“保洁”的习惯;另一方面是,希望同学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自己和他人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通过上述五个字的教育,我初步找到了独生子女教育的突破口,但我们所面临的独生子女的问题还远不止这些,尤其是社会性的问题,需要社会来思考、来解决。作为教师,一名德育工作者,有责任经常思考这一问题一帮助独生子女健康成长,因为中国明天的希望就在他们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