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吉卓玛 薛达元
(中央民族大学,北京 100081)
青海藏族传统文化对青稞品种资源利用的影响
才吉卓玛薛达元
(中央民族大学,北京100081)
藏族传统文化与青稞品种资源利用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从传统耕作制度、饮食习惯、宗教文化、医药保健等方面来看,藏族传统文化与青稞资源之间有着历史渊源。上世纪90年代以前藏族聚集区具有较为丰富的青稞遗传资源,但90年代以后,青稞种植面积明显减少。影响青稞生产和品种资源下降的原因,是在过去30年中,藏族传统青稞文化已发生了深刻变化,由此导致青稞生产的下降和青稞传统品种资源的大量丧失。青稞的生产和品种资源保护,不仅是藏区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而且对藏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促进和保护作用。
青稞;品种资源;藏族文化;青海省
近年来,农作物品种遗传改良的巨大成功和高产新品种的大面积推广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农作物品种“基因流失”[1]。根据国际乡村发展基金会统计可知,在过去100年的时间里,世界范围内75%的农作物遗传多样性消失,并仍以每年1%~2%的速率消失[2]。据估计,我国的农作物栽培品种正以每年15%的速度递减[3]。品种的消失大大地降低了农作物的遗传多样性。[4,5]这将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如病虫害猖獗和流行周期缩短、化肥农药施用过量、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基因资源匮乏等。[6-8]在我国,很多少数民族地区(云南、贵州、广西)仍保留着丰富的农作物地方品种,这与当地的传统知识与民族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9-13]国外一些相关学者的研究表明,当地传统文化对农作物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发展起着积极地促进作用。[14-16]
青稞(Hordeum vulgare L.var.nudum Hook F),又称裸大麦,在植物学上属于栽培大麦的变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禾谷类作物之一。青稞是我国青藏高原耐寒性最强,适应性广的粮食作物,是藏族的主要粮食,藏语称之为“乃”。主要分布在我国西藏、青海、四川的甘孜州和阿坝州、云南的迪庆州、甘肃的甘南州等地区。根据《中国农业发展简史》记载:“在青海的都兰县诺木洪遗址和共和县合洛寺遗址的陶罐上曾发现3700年左右的子粒痕迹(可能是大麦)。因此推测,青藏高原地区栽培麦的历史当在四千年以上”。科学考证和文史记载材料表明了藏族先民是最早发现和栽培青稞的民族之一[17],可知藏族富有悠久的青稞栽培历史。在数千年的生产实践和生境变迁中,藏族居民培育了丰富的青稞品种,并将种植青稞的习俗一直保留至今。青稞的生产活动对青藏高原,尤其是藏族的生存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由此构成了藏族文化的基础,形成了以青稞为载体的传统知识与民族文化。
青稞作为青藏高原上一种主要的农作物,不仅是高原人的重要粮食来源,亦是藏族代表性传统文化——青稞文化的载体。在传统耕作制度、饮食习惯、宗教文化、医药保健等方面,青稞与藏族传统文化存在紧密关系。
(一)传统耕作制度
青稞作为藏族主要的粮食作物,在青藏高原种植的历史与现实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藏族居民创立了合理的耕作制度。青稞种植一般选择轮作倒茬制度。浅山、半浅山轮作方式为青稞—豌豆—小麦—休闲或青稞—豌豆—小麦—油菜;脑山地及牧业区的轮作方式是青稞—休闲—油菜—燕麦或油菜—休闲—青稞—油菜—燕麦。这种传统轮作方式不仅可以减少作物虫害的发生、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土壤结构和养分[18],合理的轮作方式还可以为作物品种的进化提供机会[19],并且也维持了青稞的生产和利用。农民对青稞的传统管理方法多为施用野灰和家肥或不施肥、少灌溉,在脑山地及牧业区的青稞种植基本无需管理。人们对青稞的利用方式以自食、自用、留种、贮备饲料为主,其中自食比例占绝大部分,因此,藏族较重视青稞的食用口感,长期种植和贮存地方良种,很好地保留了青稞的地方品种。
(二)传统饮食习惯
千百年来青稞一直是藏族人的主要口粮,并在长期的生活中创造出众多的加工方式,而这些加工后便于携带的食品与藏族游牧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最传统最有名的青稞制品要属“糌粑”,这是炒面的藏语译音,藏族人一日三餐都吃糌粑。青稞经过晾筛、脱粒、炒熟等工序后,放入石磨或水磨磨成粉,就是藏族人的传统主食——糌粑。糌粑面的食用方法主要有:其一,糌粑团(糌粑),先在碗里加入少量的酥油和糌粑面,倒入少量奶茶,用手不断搅匀,直到可以捏成团为止,食用的就是捏成团的“糌粑”。其二,糌粑糊,少许糌粑面、曲拉、酥油、糖,倒入奶茶,调成粥即食,这种吃法因地区差异而名称不同,糌粑粥也叫做“加卡”、“者合”、“都玛”等。其三,糌粑粥,将糌粑面和肉、野菜混合烹煮,叫做“图巴”。其四,糌粑点心,糌粑还可制成各种点心或其他食品,将糌粑、曲拉、蕨麻、葡萄干、糖、红枣等放入消融的酥油里熬煮,均匀搅和,最后盛进盆中冷凝成形,藏语叫做“辛”或“特”。
青稞除了制作各种食品,还被用来酿酒,这孕育了藏族的独特酒文化。青稞酒是藏族人最喜欢的一种传统饮品,分为两种,一种是藏语称为“羌”的低度酒,酒精成分较低,类似啤酒,酒的色泽橙黄,味道酸甜,一种是经过蒸馏而成的无色低度酒,民间叫做“酩馏酒”,藏语又叫作“阿让”,流行于青海、四川、西藏、云南等地的藏区。青稞酒不但是藏族男女老少酷爱的饮品,也是人们婚丧嫁娶和节日仪式的必备品。
在青海农业生产区,藏族人习惯性食用本地品种生产的青稞食品,使用当地青稞炒熟后磨成粉大多呈白、黄白色,味香,口感好,为制作糌粑的主要原料。青海青稞多为肚里黄、白六棱、白浪散等成色较浅的当地品种,也是酿造当地传统酩馏青稞酒的原料。也有部分地区(刚察县、班玛县、同仁县等)以藏青稞、花青稞、瓦蓝青稞制作糌粑和其他传统食品。其中,瓦蓝和循化蓝品种的青稞常用于酿造青稞酒。
(三)宗教文化
青稞是藏族传统节日和宗教仪式中的必需品,并且具有其独特的宗教内涵。本文试从传统农耕节日和宗教仪式两个方面探讨藏族对青稞生产的重视和青稞在宗教中的利用与功能。
1.传统农耕节日。
在西藏地区,开耕节和望果节是当地人祈福和预祝农业丰收的传统农耕节日。开耕节是青稞播种前最重大的日子。在西藏地区,每家每户都会把一块羊头大的白石放在田地最高处,在它的上面撒些糌粑面和青稞酒,粘一块拇指大的酥油,藏话叫“乙细”,是祈神的吉祥物。耕牛在家中会被喂大量的由糌粑面、奶渣、酥油、红糖调制的高级食品“退”,以及酥油茶、青稞酒,这些食品会使耕牛情绪极度激昂亢奋,哞哞鸣叫,给农村增添了一种祥瑞欢乐的气氛。农民套上耕牛,绕着白石小心犁出五道畦子,分别撒上青稞、小麦、油菜、豌豆、蚕豆种子。然后,大家举行盛大的歌舞聚会,欢歌笑语,日落而归。待到青稞收获时节,人们又迎来了一个盛大的节日——望果节,它距今有着1500多年的历史,“望果”即转地头的意思。过节期间人们穿着盛装、抬着用青稞麦穗搭成的“丰收塔”,绕着地头敲锣打鼓,唱歌跳舞[20]。在青海安多地区的农民同样也会在耕种和收割前举行宗教仪式活动,安多藏语音译为“茼格儿”和“德节吽”,意为耕作的日子和八部祈福。与西藏地区的开耕节和望果节内容相近、蕴意相同。在开始耕作之前,人们会举行简单的祈福仪式,用糌粑、酥油、糖、青稞酒喂养耕牛,并将拇指大的酥油粘涂于耕牛的牛角和额头以示吉祥,然后将牛牵至耕地犁出畦子。人们在田间来回扬撒青稞、油菜籽、豌豆等种子,同时在地头举行煨桑仪式祈求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这一天的仪式便结束,第二天开始正式耕种。收割前人们同样会举行“德节吽”祈福仪式,每年村里都会邀请“阿卡弘”(做法之人),所有的人聚集在“嘛尼康”(祈福聚集地)诵经祈祷,以求收割时免遭暴风雨侵害,顺利收割,五谷丰登。两者的差异在于前者具有浓重的节日气氛,后者更注重宗教仪式活动。另外,藏族自古以来就认为万物有灵,每一粒青稞、每一株农作物,都有自己的“央”,即作物之魂。青稞黄熟季节,这些“央”会非常活跃,农民最关心的不仅是收割青稞,还要招回青稞的魂。这种传统农耕节日仪式文化不但体现了藏族对青稞生产的重视和对青稞的崇敬之情,同时也促进了人们对青稞资源的持续利用。
2.宗教仪式。
青稞在藏族宗教仪式活动中是必不可少的祭祀品。藏族家庭都有以青稞作为贡品的习俗,其利用形式较为多样。例如,装满青稞的“央干” (福运箱、财运斗)以象征财富,也是一种典型的 “谷魂”崇拜。或者与其他谷物和缎子小条放在聚宝瓶里埋在地下以祈求庄稼丰收或家业兴旺。青稞还用在占卜术中。在佛事活动中,由上等的青稞面捏成的“朵玛”用做供神施鬼的食品。藏族还有用青稞酒来祭祀的习惯。有些地区是把青稞酒倒入供碗里,供在佛像、佛龛的前面。此外,青稞还可以作为燃烧材料,用于仪式活动中。煨桑是藏区最常见和利用青稞较为普遍的仪式,无论是寺院还是民间举行的各种大小祀神活动及传统节日都会举行煨桑仪式。煨桑材料一般有青稞、糌粑面、松柏树叶、酥油、净水、糖、新茶、青稞酒、酸奶等。青稞是煨桑仪式中不可或缺的材料,一般以青稞粒或糌粑面的形式撒在正在燃烧的松柏堆里,产生滚滚浓烟,以烟的形式净化污秽、祭祀神灵、祈求福泽,仪式过程还会不断地扬撒青稞酒或净水。常用于宗教仪式活动中的青稞多为当地品种,黑青稞和瓦蓝青稞较为常用。
3.医药保健。
青稞与藏族的健康保健也有着密切的相关,不仅可以用作食品、饮品、宗教用品等,也是藏族传统医药中常用的藏药材。民间最常见的用法如传统的藏医疗法—熨敷法,该法是将药物或其他物体热熨或冷敷体表某一部位和穴位,借助药物的功能及温度等物理作用,起着疏通经络、消肿化瘀、止痛的治疗目的。将炒青稞和烤热的苔藓轮番热熨,可治疗肝血冷凝瘀结造成的绞痛,此法在《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藏医学》中已有明确记载。另外,青稞还可以用于食疗,具有健胃消食、增强体力及排污的功能。除此之外,青稞果穗感染了黑粉菌科真菌麦散黑粉菌(Ustilago nuda (Jens.) Rostr.)所产生的孢子粉,即青稞黑粉菌,据《四部经典》和《新编藏药配方》记载该品具有温胃、助消化、保护肠黏膜、止泻的功能,是治疗胃病的良药。
本文选择青海省的海北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的海晏县、刚察县、共和县、贵德县、尖扎县、同仁县、班玛县、玛沁县作为研究区域,该区域均为藏族聚集区,平均海拔3000m以上,是青海省高海拔区域青稞生产区。笔者通过实地调查和资料收集,获得目前青稞生产和品种资源保存现状的大量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分析4个藏族自治州的8个县的青稞的种植面积和品种资源的历史变化。
(一)青稞种植面积变化情况
通过对青海省果洛、海南、黄南、海北4个藏族自治州的8个县的青稞生产情况调查研究发现(见图1),1990年至2000年,共和县、同仁县、刚察县、贵德县青稞种植面积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同时海晏县、玛沁县、班玛县、尖扎县的青稞种植面积略有增加。2000年至2013年,除了尖扎县和共和县,其他6个县的青稞种植面积显著减少,其中玛沁县不再种植青稞,班玛县、同仁县、贵德县、海晏县青稞种植面积减少55%、31%、22%、21%。尖扎县和共和县的青稞种植面积增加53%和354%。总体来看,1990年至2013年,海晏县、刚察县、同仁县、班玛县、贵德县、玛沁县青稞种植面积减少20%、25%、38%、54%、60%、100%。共和县青稞种植面积明显增加,这是由于藏区人口增加,对青稞需求仍较大,政府采用区域性集中生产的方式加大青稞的种植面积,但其种植的青稞品种大部分为改良高产新品种,地方品种基本不再种植。
表1 各县区青稞种植情况 单位:亩
注:数据由各县统计年鉴和农牧局提供
(二)青稞单产变化情况
根据1990年至2013年的8个县的青稞单产来看(见图2),1990年至2000年,除尖扎县和贵德县,海晏县、同仁县、刚察县、玛沁县、班玛县、共和县青稞单产均分别增加6%、7%、14%、48%、69%、88%。2000年至2013年,班玛县、刚察县、尖扎县、共和县、贵德县、海晏县、同仁县青稞单产分别增加7%、12%、12%、55%、104%、136%。总体来看,1990年至2013年,刚察县、班玛县、共和县、海晏县、同仁县青稞单产增加23%、69%、110%、115%、152%。可见,青稞单产产量显著提高,与近20多年来高产新品种的推广使用有关。
图1 各县青稞单产情况
(三)青稞品种资源保留现状
根据对8个县的青稞品种资源调查可知,在1990年以前该区域种植的青稞品种有肚里黄、白浪散、莫多吉1号、白六棱、福8、黑青稞、黄青稞、藏青稞、花青稞、西藏60日、循化蓝青稞、日喀则、瓦蓝、福8-6等。1990年以后,随着北青号系列、昆仑号系列、柴青1号等改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地方品种相继被替代。白六棱、循化蓝青稞、瓦蓝、莫多吉1号、黄青稞、藏青稞、花青稞等传统青稞品种在该区域种植至今已不再种植。肚里黄、黑青稞、白浪散等品种作为地方品种,虽然种植面积明显减少,但至今仍有部分地区在继续种植。
改革开放以来,藏族传统文化受外来文化的冲击影响,导致藏族的传统农耕制度、饮食习惯、宗教文化、医药保健都逐渐改变,这对农作物遗传资源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青稞在藏族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逐渐降低。
(一)传统农耕制度的变迁及其影响
由于现代化农业技术的推广和经济发展需求,藏族传统的耕作制度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传统的农耕制度是以青稞、油菜、小麦、豌豆等轮作为主。以海晏县为例,20世纪90年代以前青稞种植面积占50%以上,现在多以油菜或者其他经济作物单作为主,青稞种植面积比例下降至30%左右。传统耕作制度的变化直接影响了青稞的生产和品种资源的利用,同时对作物产量和品种进化产生间接的影响。从利用方式来看,以前农民种植青稞主要用于自用、留种、备饲料,其中自食比例占90%以上,并且人们一直种植当地习惯性口感的青稞品种,如肚里黄、白浪散、白六棱等当地品种。而现在人们种植青稞基本用于出售,出售比例达70%~90%以上,很少用于自食,农民更多选择种植青稞高产新品种以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研究区大部分地区地方老品种的种植面积仅占到5%~20%,玛沁县已经不再种植青稞,其地方品种随之全部消失。可见,传统耕作制度和利用方式的改变是导致青稞种植面积减少和青稞地方品种减退的重要原因。
(二)传统饮食习惯的变迁及其影响
受外来饮食文化的影响,藏族的传统饮食习惯发生改变,对青稞需求减少。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糌粑、牛羊肉、酥油、茶、其他奶制品构成了藏民族的传统饮食结构。在普通家庭,糌粑是主要粮食摄入来源,在牧区家庭每日基本三餐食用糌粑,在农区家庭中则以小麦为原料的面食和糌粑为主。在寺院中僧侣的饮食基本都是以糌粑为主。90年代以后,随着藏区交通和经济的发展,多样的食物种类逐渐进入藏族家庭,使藏族以牛羊肉类、奶类、糌粑为主的饮食结构逐渐转型为以面食、米饭、蔬菜、肉类为主,在传统家庭依然保持着食用糌粑的习惯。如今,寺院僧人也有了更多地素食食品可以选择,糌粑已不再是唯一的食物来源。与过去相比,藏族的青稞食用量和食用次数至少减少60%。从传统饮食种类来看,过去多样的传统食物种类因饮食习惯改变也转变为单一的制作方式。此外,由于家庭式的青稞酒制作工序复杂、制备条件限制,产量不高,受外来饮品的影响,现在只有极少数的藏族家庭保留酩馏青稞酒的制作技艺。而人们对传统青稞酒的利用减少也导致了当地青稞品种资源的丧失。综之,传统饮食结构的变化和传统饮食种类的减少是导致青稞需求量减少和品种遗传资源消失的主要影响因素。
(三)宗教文化的变迁及其影响
受到外来文化、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青稞所承载的藏族宗教文化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祭祀品的变化。藏族祭祀品材料的选择本来都具有原则性,青稞祭祀品一般使用当地青稞品种,如黑青稞、瓦蓝青稞等。近年来,因经济条件的改善,藏族在宗教文化中的投入增大,青稞祭祀品需求量增加,而当地资源不易收集或供不应求,人们在材料的选用上放松了要求,多选择市场上方便获取的资源。也有些家庭用卫生香和藏香代替了传统煨桑材料。祭祀品的变化明显减少了对青稞的需求和当地品种资源的利用。另一方面,宗教习俗变化。随着社会交往的加强,藏族青年越来越多地被外界事物影响,对于本民族的信仰与仪式却一定程度上淡化,藏族年轻人对祭祀仪式中青稞资源利用方面的传统知识了解越来越少,最终导致了青稞品种资源利用的减少。此外,现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越来越少,大部分年轻人不愿种植青稞,也很少参与农事活动,对青稞的重视程度明显下降。与过去相比,传统开耕和收割节日仪式时参与的年轻人越来越少,活动仪式的规模越来越小。年轻人对青稞生产的重视程度和对青稞文化的认同感减弱是影响当地青稞资源减退和品种消失的关键因素。
(四)传统医药保健文化的变迁及其影响
世界经济全球化使西方文化渗透到我们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使传统医药学观念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此情形下,藏医药被逐步边缘化,传统藏医药文化面临严峻的形势。青稞在传统医药保健中的应用虽然很常见,但大众人群对其药用价值的认知较少,并且现在使用传统疗法的人减少。因此,青稞在传统医药保健中的利用很容易被具有同效和较快疗效的西药所取代。而传统利用类型的减少最终将会导致青稞资源的损失和相关传统藏医药文化的消失。
青稞与藏族传统文化是相互依存的、相互影响的。青稞作为青藏高原独特的粮食作物,在藏族人们的传统农耕制度、饮食习惯、宗教文化、医药保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藏族传统文化是促进青稞生产和品种资源保留的重要因素。反之,传统文化的变迁是导致青稞种植和品种资源减少的主要原因。因受到外来文化、社会经济、政府决策等因素的影响,藏族传统青稞文化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最终导致了人们对青稞生产和资源保护的重视程度下降。其中,当地人对青稞资源的保护意识较弱以及年轻人对青稞及相关青稞的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减弱是青稞资源利用减少的重要因素。同时,青稞地方品种作为遗传资源的一部分,是高原农业生物多样性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持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物质基础,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持续种植青稞和保护其遗传资源,才能将藏族的饮食文化、传统耕作文化、与之相关的宗教文化和传统医药保健文化等继续传承和发展。因此,青稞的生产和品种资源保护,不仅是保证藏区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而且对藏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促进和保护作用。
为了保护和传承藏族传统青稞文化并促进青稞遗传多样性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首先,保护、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提高当地群众对地方品种和青稞文化的重视程度,增强年轻一代对青稞及相关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以提高农民生产青稞的积极性;其次,挖掘青稞地方品种的利用价值,通过深、精加工研发特色食品,形成地方产业,为当地年轻人提供相关的就业机会;再次,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传统文化,探索和建立青稞遗传资源的新型农家管理保护模式,实现农业、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最后,积极鼓励种植继续青稞地方品种,当地政府部门应研究构建合理的青稞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获取与利益分享机制[21],加强对当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1]卢宝荣,朱有勇,王云月. 农作物遗传多样性农家保护的现状及前景[J].生物多样性,2002, 10(4) : 409 -415.
[2]Mazhar F. Nayakrishi Andoland: An initiative of the Bangladesh peasants for a better living [M]// Sperling L, Loevinsohn M. Using Diversity: Enhancing and Maintaining Genetic Resources On-farm. Ottawa: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re, 1997.
[3]薛达元. 中国生物遗传资源现状与保护[M]. 北京: 中国环境出版社, 2005: 93.
[4]Nevo E. Genetic resources of wild emmer, Triticum dicoccoides, for wheat improvement: news and views [M]// Z S Li and Z Y Xin, Proceedings of the 8th International Wheat Genetic Symposium. China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Beijing, 1995:79-87.
[5]Singh R K. Genetic resource and the role of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in rice breeding [J].Genome, 1999, (42): 635-641.
[6]Shigehisa K. Genetics and epidemiological modeling of breakdown of plant disease resistance [J].Annual Review of Phytopathology, 1982,20: 507- 528.
[7]卢良恕. 21世纪的农业和农业科学技术[J].科技导报, 1996(12):1-8.
[8]戴小枫,郭予元,倪汉祥,等. 我国农作物病虫草鼠害成灾特点与对策分析[J].科技导报,1997(1) : 42-45.
[9]徐福荣, 汤翠凤, 余腾琼, 等. 中国云南元阳哈尼梯田种植的稻作品种多样性 [J].生态学报, 2010, 30(12): 262-273.
[10]黄绍文. 哈尼族节日与梯田稻作礼仪的关系[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 17(5): 58- 61.
[11]雷启义, 张文华, 孙军, 等. 黔东南糯禾遗传资源的传统管理与利用[J].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2013, 35(2): 195-201.
[12]王艳杰,王艳丽,焦爱霞,等. 民族传统文化对农作物遗传多样性的影响[J].自然资源学报,2015,30(4):618-628.
[13]成功,张家楠,薛达元. 传统生态知识的民族生态学分析框架[J].生态学报, 2014,34(16) : 330-338.
[14]Rana R B, Garforth C, Sthapitb B, et al. Influence of socio-economic and cultural factors in rice varietal diversity management on-farm in Nepal [J].Agriculture and Human Values, 2007, 24(4): 461-472.
[15]Negri V. Agro-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in Europe: Ethical issues [J].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Environmental Ethics,2005, 18: 3-25.
[16]Shewayrga H, Sopade P A. Ethnobotany, diverse food uses, claimed health benefits and implications on conservation of barley landraces in North Eastern Ethiopia highlands [J].Journal of Ethnobiology and Ethnomedicine, 2011, 7: 19.
[17]拉本. 青稞的民族文化内涵阐释[J].青海民族究,2011,22(1):164-166.
[18]李积谦. 浅论合理轮作倒茬与耕地用养结合[J].农业科技通讯,2009(8):117-118.
[19]龚志莲,郭辉军,盛才余,等. 西双版纳社区旱稻品种多样性与就地保护初探[J].生物多样性,2004 , 12(4):427 -434.
[20]伦珠旺姆. 藏族青稞文化习俗浅述[J].西藏艺术研究,1998(4):63-67.
[21]薛达元. 建立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获取与惠益分享制度[J].贵州社会科学,2014(10):78-79.
[责任编辑:明秀丽]
教育部/国家外专局“111高等学校创新引智计划”项目(B08044);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科研创新项目(10301-01500202)。
才吉卓玛,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藏区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薛达元,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生物多样性及相关传统知识研究。
C 952; S512.3
A
1002-6924(2016)02-135-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