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摘 要:小学美术是我国小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学科,更是实现我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背景下,不仅要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更重要是要着重实施情感的渗透,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从而对学生进行良好的美育,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优秀的人文品格。所以,本篇文章主要针对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进行相应的探究,通过不同教学方式以及新教学理念的融合, 在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性,从而不断夯实学生的情感基础,实现情感教育。
关键词:小学美术;情感教育;教学策略
为了更好地推动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在教学中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严格说来,情感教育是始终贯穿在教学过程中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情感思想、挖掘学生潜在情愫的一种新型教学目标。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教学中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元素,不失时宜地进行学生情感的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基础,达到情感教育的目标。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概述和意义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概述
情感是一种心理行为,是一个人对外界事物感知而引起的内心情感的变化。不同的人面对不同的事物或是相同的人面对同样的事物所变现出来的情感是不一样的,有的欣赏、有的厌恶,这取决于个人的主流情感价值观。同时,情感会影响到一个人的行为和情绪,受到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但是归根到底,影响人情感因素的变化还是因为个人的价值观、意识和态度。相关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情感对他的人生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作用。小学生刚接触生活学习不久,不管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乃至价值观的可塑性都非常强,这就需要在教学中为学生构建正确的情感价值观,建立学生正确的思想意识,从而更好地对学生实施美育教学。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重要意义
首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有利于充分利用美术教学内容的优势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小学美术教材中,有很多包含着情感元素的内容,只要教师深入挖掘,就能够充分利用这些元素进行情感教育,增强学生情感教育的有效性。其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体验性。[1]对于小学生来说,美术是一个新的世界,教师通过对美术中作品的赏析,初步让学生认识美,让学生产生兴趣,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从而增强学生动机,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最后,有利于升华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特别是一个人的形象气质。通过小学美术教学让学生更多地接触美术,通过教学内容获得一定的美学认知,从而提高自身对审美的要求和规范,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只要措施
(一)在师生交流中渗透情感教育
师生交流是教学的主要方式,更是在新课程背景下实现有效教学中要举措。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都是高高在上,总是和学生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这非常不利于师生交流,更别说实施情感教育了。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师生之间要建立起平等的关系,实现师生之间的交流,通过交流潜移默化地实施情感教育。[2]比如在教学《向日葵》这一教学内容时,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養学生对色彩和绘画的把握,从而唤醒学生对色彩的情感体验,陶冶学生情操,构建高尚的美术修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和学生构建起沟通的桥梁,积极地和学生进行沟通。教师可以建立起对话:
老师:学生们都有见过向日葵吗?
学生:见过。
老师:那向日葵都有什么样的有特点?
学生:黄色的,跟着太阳转。
老师:那为什么是黄色的呢,为什么又要跟着太阳转?
通过教师的提问,学生就会陷入思考中。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在向日葵上鲜艳的黄色上以及永远面向太阳的特点,引申出“积极乐观、奋发向上”的情感教育。然后,进行色彩含义的讲解,如红色带白热情,白色代表纯洁等,从而加强学生的体验和感悟。
(二)在情境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情境教学能够转变传统的“一言堂”、“满堂灌”的死板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充分感受到教学中流露出的情感。比如在教学《给树爷爷画像》这一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充分构建事物情境,引领学生到大自然中进行观察,通过学生对树的观察,能够发现树有苍老的,有年轻的,有垂头丧气的,有生机勃勃的。教师就可以用多媒体将这几种树的状态和文章打乱在屏幕上展示出来,让学生机进行连线,从而让学生感知到大自然情绪,培养学生爱护大自然的思想情感,实现情感教育。
结语
情感教育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充分以新课程为依托,利用多种方式进行情感教育,从而树立小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身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李姝颖.寓情于景——情感教育在小学美术教学应用中的实践和探索[J].才智,2013,25:40.
[2]杭照军.融情蓄情动情——浅谈小学美术课中的情感教育[J].美术教育研究,2011,0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