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扬
摘 要:传统教学方法虽然有局限性,但也有许多值得肯定的优点,不可全盘否定。在新课改大潮中,辩证对待传统教学法,继承传统教学法的优良传统,同时积极地开拓创新,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话题。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传统教学方法;开拓创新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实行课改进程十分必要。但对有些教师来说,“新课改”俨然成了一个时髦的词语,他们打着这个旗号武断地全盘否定传统教学法,对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的改革缺乏辩证的态度,将传统教学法和新教学方法人为地对立起来。这种态度,不能批判地继承传统教学法的优秀元素,无疑是不可取的,对我们的教育事业是非常有害的。
传统教学方法的某些优点正是新教学法容易出现的缺点,对此不该置若罔闻,传统教学方法的优点,新教学法应该加以吸收。
思想品德课出现的新教学方法,主要有研究型教学法、自学型教学、合作型教学法、问答型教学法等等。这些方法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减少教师讲课时间,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时间,突出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同时,他们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传统教学法以下优点可以一定程度地弥补新教学法的不足:
首先,传统教学法在相同时间内,学生接受的有效信息量
较多。
中学生阅历较浅,中学教材又高度精简,因而教师必须精选出大量的生活实例辅助讲解,学生才能消化理解。学生在自主学习、分组讨论中获得的信息,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无法与教师讲授中提供的信息相比,效果孰优孰劣是显而易见的。
其次,在传统教学法中,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体系的效率往往远远高于新教学法,主要原因耐人寻味。新教学法缺乏方向性,学生自学掌握知识效率较低。
其三,传统教学法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新教学法削弱了这一点。新教学法教学活动重心向学生一方偏移,教师讲授时间严重缩水,信息量输出少得可怜,而许多思想教育内容都包含在这些信息之中。在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过程中,知、情、意、行的客观顺序理应得到尊重,教师的讲授绘声绘色、声情并茂,情感与哲理相互交融,思想教育收效显著。新教学方法使学生感知教材过程中的情感因素被忽略,情感教育作用必然被不同程度削弱。
教学中出现的普遍性问题不能简单粗暴地归咎于传统教
学法。
人们曾经用这些大帽子痛批传统教学法:满堂灌、填鸭式、死记硬背、高分低能、单调无聊、枯燥乏味等。这些批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传统教学法,包括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存在问题。但是这些评论有时也的确有失公允。
把目前教学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几乎是各种教学法都有的问题,简单粗暴地归咎于传统教学方法,这个问题应该得到澄清。教学方法问题是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但并不是问题的全部。不能动不动就拿传统教学法做替罪羊。传统教学与满堂灌、填鸭式、死记硬背等不能画等号。新教学法讲究启发式教育,传统教学也非常讲究启发式教育。启发式其实是一切教学方法使用的指导思想。传统教学法不提倡死记硬背,主张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传统教学并不总是满堂灌,它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严格设置讲授时间,会在一节课中把讲授过程进行片段分割,并且在片段之间插入不同形式技术手段和内容,包括讨论、欣赏、直观展示等等,在讲授中穿插着设问、图表、练习等手段,也可以做到张弛有度、生动活泼。至于单调呆板、枯燥乏味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学内容,同时也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智慧。传统的讲授法也有充实的内容、深刻的思想、诙谐的语体;有时在捧腹大笑之后令学生回味良久,在思忖之后难以忘怀,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传统教学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显示出强大的精神凝聚力。成功的传统教学法凭借紧凑的教学过程、轻松快速的节奏、巨大的信息量节省时间,提高了效率,使学生系统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抉择——全盘否定还是批判继承。取长补短,开拓创新,让传统教学法的老树上开出新芽,装点新教学法的大花园才是问题的正解。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论是什么教学法都有其优点和局限性。任何一种教学方法是否属于最佳,是相对而言的,它要视教学中学生和教材等具体情况的变化而加以综合运用所决定的。传统教法和新教法都有优点和局限性,我们在教学中不能凭个人主观意志把某种教学方法死板专一地应用在某项任务、某种内容、和对某类学生的教学上,而是要求教师要善于从实际出发,依据学生心理特征、学生的知识、智力水平和教学内容、教学任务等情况灵活选定和综合运用两种教学方法。不能把传统教法与新教法截然分开,而应该把传统讲授与学生自学、讨论等形式相结合,才能达到既掌握知识又发展能力的良好教学效果。因此,对于教学方法的改革持辩证的态度,有助于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取长补短,让传统教学法的老树上开出新芽,装点新教学法的大花园才是问题的正解。
参考文献:
杨索彬.淺谈新课改下如何上好思想品德课[J].现代农村科技,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