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玉忠
[摘 要] 阅读与写作教学如何进行才更有效?不是将两者简单结合,而是以教师的“生”促进学生的“长”,用学生的“悟”来引发教师的“感”,让师生在阅读和写作的“圆”中融合,走向和谐,以共生教学实现阅读与写作的质变。
[关键词] 阅读与写作 共生教学 师生相融
阅读与写作要相结合,这是早有人提出的教学观点。不过大部分老师注重的读写结合往往是学生的读和学生的写,教师只在其中起到一个指导作用。但是,教师没有自己的阅读体验,又如何指导学生去阅读?教师没有读后的运笔,又如何指导学生去写作呢?
一、以教师之“生”促学生之“长”
黄厚江老师在《语文教学通讯》的“学术圆桌”中发文,提纲挈领地提出了语文的“语文共生教学”概念,并指出了语文共生教学的基本特征和核心纲领。他说:“生”即“生成”,即体验,即感受,即发现,即创造。有教师之“生”和学生之“生”,教师之“生”是基础,而学生之“生”是目的。“长”,即成长,即提高,既发展,即丰富,即实现。有教师之“长”和学生之“长”, 教师之“长”是前提,而学生之“长”是根本。在“生”和“长”之间,“生”是手段,“长”是目的,“生”是“长”的基础,“长”是“生”的目的。[1]
所以,按照黄老师的观点,要有学生的“生”,必须先有教师的“生”。要让学生读有所悟,教师必须先阅读,要读出自己的感受、体验、思考和发现,“用自己的阅读引领学生的阅读,用自己的阅读感受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用自己的阅读体验激活学生的体验,用自己的阅读思考激发学生的思考,用自己的发现引导学生的发现。”[2]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每周会利用一节早读课,让学生进行阅读交流,让学生推荐好的文章或书籍,并谈谈自己的阅读体会。而学生的阅读体会常常是被作者牵着鼻子走的,即缺少自己的观点,只是在概述所阅读的文章的内容,并对作者的观点加以肯定,仅此而已。比如,学生读了《当今骂坛》一文后如是说:
《当今骂坛》是中国当代杂文大家蒋子龙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短短几百字,却大篇幅运用反语,毫不保留地揭露当今中国骂坛的繁荣景象。这篇文章定义了骂坛,用一个典型的“骂足球”的例子写出中国各界都离不开骂坛;它也重新划定了骂人的范围,较为幽默地表现几乎人人都会骂的盛况,不管是粗人,还是雅人,下流社会还是高层人士,骂街简直成了一种时髦。它分析了这种现象的原因,这种现象的发展,当然也包括其弊端。未读此文,不知骂人如此普遍,不知自己也踏入骂人的沼泽。文章不长,却精悍有力,幽默诙谐,引人深思,相信你们读完后会感叹他犀利的笔触。
这一读后感基本上属于对文章内容和手法的概括,虽有感悟,也只是泛泛而谈。我对学生说,我们应该读出自己的真实感悟来,作家陈述了自己对某件事的看法,我们又是怎么看的呢?作家说的一定对吗?我向学生举了两个自己阅读的例子。
一个是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的一句话:“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 我提出了自己反向思考:再丰富的生活有时也难免乏味,每个人都有疲惫的权力。豪放如李白,也不免产生及时行乐的空虚;豁达如苏轼,也会有“身如不系之舟,心如已灰之木”的失落。我们需要让一颗饱满膨胀灌满鸡汤的心灵松一口气。
另一个是屠格涅夫的一句话:“任何的祈祷无非是说:上帝啊,请让二乘二不等于四吧!”我却在想:有的时候,祈祷也是一种精神寄托,是绝望中孕育的希望,是希望中诞生的奇迹。《达芬奇密码》的主角发现了耶稣只是人不是神,但当他回忆儿时掉井里的情形,唯一说的一句话就是:God ,help me! (上帝啊,救救我吧!)
所以,学生也可以有自己的看法:
骂可真不是个好东西。无论身份场合,开口脏话闭口粗话惹人不快,特别是当骂人的若是你的朋友或者亲人,简直尴尬地想找个地洞钻进去。
然而,骂可真是个好东西。表达不满宣泄失意,简单实惠,不用承担任何风险,还可以缓解压力。用英语来说是every coin has two sides,用哲学来说是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骂显然也可以分分种类。
拔高的,说远的,五四运动中学生大骂卖国贼,火烧赵家楼,让中国人弯的脊梁挺直半分,赞扬一句骂得好也不为过。说近的,网友们面对新闻中一些骇人听闻的事件进行破口大骂,无论是否得当,总归也是同情心、正能量的体现。
受到老师启发的同组的另一个同学所表达的就异常有力。在语言的运用上,已是吸收了作者的精髓,在内容的理解上,肯定作者对骂的态度的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骂有其好处,表达不满,宣泄失意,缓解压力;更重要的是,有的事情确实需要骂,这种骂不是为了一己之愤,而是很有社会担当。
二、以学生之“悟”引教师之“感”
其实,有时候学生的阅读体验也能激发教师的阅读,产生教师的感悟。学生和教师在阅读中形成了交互主体,双向发展。这里的阅读感悟一方面可能是对于文字本身的感悟,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由文字引起的生活感悟,即对文字表达的内容感同身受,激活了阅读主体对自身生活的感受体验,从而引起共鸣。
有一回,学生推荐了《读者》上的一篇文章《方便面盛宴》。身在寄宿制学校的学生深有体会,吃方便面也是家常便饭。一位学生感悟到:
推荐这篇《方便面盛宴》的一个很大原因,大概是自从上了高中后,一学年消耗掉的方便面总数大概是我过去十六年的总和。学校小店中一学年卖出的方便面可绕校园两圈。
学习已经很匆忙了,也许只剩下一碗方便面的时间,但也请不要轻率地对待他。因为如此轻率对待自己的人,正在用同样轻率的方式对待自己的生活。若你以方便面果腹,即使无法像在家里一样丰盛,也请稍微停留一下,加一个鸡蛋,几片火腿肠,就能拥有属于你的方便面时光,算是一点生活中的小慰藉。
如果生活只给你小浣熊的底料,但也请你把它过成拉王一般的生活。
嗯,当然,汤达人也是可以的。
字里行间继承了作者的黑色幽默气息:忙碌的学习让学生们都爱上了方便面,苦涩却不乏温暖,这不是将就——爱情不可将就,难道方便面就可以将就?我从学生的体悟中读到了一种气象,不是盛唐气象,而是我们班同学特有的气象:是苦中作乐,苦也苦得很有品味;是忙里偷闲,忙也忙得不亦乐乎。学生的阅读感悟不经意间也激发了教师的感触,不禁写下一篇《方便面人生》与学生一同分享“碗”中岁月、“面”里人生。
从来没有一碗面条仅只是面条而已,那是麦子的一生。——《方便面盛宴》
一碗方便面,其实也是我的过往人生。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应该是方便面的全盛时代,一碗碗装的康师傅牛肉面大约卖2块5,和那时候面店里的一碗大排面外加一个酱蛋相当。我们这有个习俗——生日那天要吃面,取长命百岁之意。记得小学时的一次生日,几个小伙伴给我送了生日贺卡,于是我很大方地向父母要了一笔请客费,约集小伙伴们在学校里围成一桌吃康师傅红烧牛肉面。
当我们从学校小店要来热水,缓缓倒入碗中的那一刻,升腾起的不仅仅是碗中的热气,还有我们心中对美食的期待。几个小伙伴咂巴着小嘴把碗里的汤都喝得一滴不剩。唯一的不足是碗里的牛肉少的可怜,完全不像碗盖上的图片那么丰盛。
后来,物价飞涨了,但方便面基本还是那个价。只是上大学那会,生活还是颇拮据的,依然舍不得去买碗装的方便面。于是,花上两块多钱买上两包袋装的方便面,就可以对付一顿晚餐了。也许现在看来,晚餐以两包泡面应付,多少有些寒碜,但那时候把两块大大的面饼装进大学里发的那个很久年代感的白色搪瓷饭盆,淋上调料,泡上滚烫的开水,再把另一个很有年代感的饭盆盖在上面,静坐一旁,等待美味出锅,其实是带着满足感的。要是再奢侈一点,在宿舍楼前的小弄堂里弄上一块山东煎饼,那绝对是一顿丰盛的晚餐了。
现在呢,已经很少吃方便面了。一来条件好了,虽谈不上每天山珍海味,但燕翅鲍参也已遍尝,方便面自然也就早已不复它曾经高贵过的身价,遭人冷落了;二来眼下人们更看重健康了,方便面在各种新闻报道、微信推送下已沦为垃圾食品,除了我们这些赶时间上课做作业的学生还在义无反顾地购买,它已经被人们所唾弃了。它们依然被码在超市的货架上,但每次去人头攒动的“大润发”,方便面货架却“门前冷落顾客稀”。像我这种康师傅红烧牛肉面的“忠粉”,每次去超市也只能在老婆的严加管教下,故意路过那一排货架,去看个“眼饱”。
今年开学初,老婆得了荨麻疹,医生告诫不能吃会引起过敏的一切食物,只能吃点白米饭和素菜。在饱尝与美食隔绝的痛苦后,她居然允许我偶尔重温方便面的味道。于是,我迫不及待地在上周买下了两碗康师傅红烧牛肉面外加一碗从未吃过的高端方便面——汤达人。
一个渐入春境的夜晚,妻子在卧室安顿两个女儿入睡,我躲在卫生间里批阅学生的作文,时钟敲过了9点,我知道加班之后的夜宵时间到了。悄悄地把早已准备好的汤达人包装揭开,一窥这觊觎已久的美味,完全忘记了那是在一个卫生间里,一个人美滋滋地品咂了日式豚骨汤的香味,不觉洒了几滴汤汁在学生的作文上。
我知道学生定不会怪罪老师,因为你们和老师一同歆享了这份带着温度的人生美味。
方便面于我,早已不是充饥的食物,而是聊以回味过往岁月的精神慰藉。
三、以师生之“融”成课堂之“荣”
黄厚江老师在文中指出,共生教学的前提是“和谐”,是师生之间的和谐,走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极端是错误的。而我的教学实践中,似乎也践行着黄老师所说的“和谐”,只是我把这个“和谐”定义为“圆融”:师生都是处在课堂教学这个圆中的个体,他们在这个圆中切磋技艺,谁也没带“武林秘籍”,一推手一举足之间,无法预料谁居于圆心;但可以肯定的是,师生间必定要在这个圆中达到一种“融通”的境界,谁也不排斥谁,否则就会有人“出局”,跑到圆外去。
师生之间的“融”在于师生在阅读过程中互相感染,互相启发,终于找到了共鸣,形成了默契,最终还忍不住要写,要表达,要“窥探”一下彼此的心。所以,当我有一回布置了任务,让学生去体会当地的民俗、手艺、美食等内容,且放下豪言,自己也将“下水”一篇的时候,不少同学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后来,便有了一堂有关传统文化的写作课。我从故乡的一道特产“黑豆腐干”谈起,表达了对已故亲人的一种怀念,写下一文《小镇味道》。学生呢,各展本领,诞生了多篇表现不俗的好文章:有表达对当地传统手工艺日渐式微的担忧的《梳艺人家》,有抒发对手艺人服务一方百姓精神的赞扬的《剪刀上的功夫》,有学习老师托物怀人写作手法的《灶》;也有融多重主题于一身、文质兼备的《绣尽风雪又一程》……
也正是有了这样一些出彩的文章,使得课堂有了活力。学生有所得,教师有所喜,语文课堂也欣欣向荣,自有一派春光。这应该就是共生教学的魅力吧。
参考文献:
[1][2]黄厚江.语文共生教学的基本特征和核心纲领[J].语文教学通讯:A刊,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