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熠
(西华大学 理学院,成都 610039)
【经济与管理】
基于灰色关联的产学研联盟主体效用评价研究
王雪熠
(西华大学 理学院,成都610039)
基于效用理论的研究视角,在分析产学研联盟主体效用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构建基于知识产出、经济效益和人才培养三维度的产学研联盟主体效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各影响因素对不同主体效用的贡献程度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联盟主体的整体效用与关键要素的关联性表现的较好,但从深层次挖掘分析,各主体效用与底层关联指标的一致性表现的并不突出,由此,分析得出导致两者关联性较差的根本原因,并以此为依据,提出提高产学研联盟主体效用的相应对策与建议。
产学研联盟;主体效用;灰色关联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路径和方法。当前我国产学研合作在政府的重视和各方积极参与下,却难以构建长效合作机制。鉴于此,一些学者认为产学研长效机制形成的主要障碍在于系统机制的偏差,主要表现为分配机制的不合理,并通过构建数学模型,研究了不同产学研合作模式下的利益分配方式[1-2];还有一些学者提出关系机制是影响系统机制偏差的主要原因,表现在机会主义行为导致交易费用增加,成为阻碍产学研长效机制形成的重要原因[3-4]。
综合以上研究成果不难发现,以分配机制和关系机制为主的系统机制的偏差仅仅是影响产学研联盟长效机制形成的外部因素,而从效用理论的视角研究产学研联盟主体的异质需求满足问题,有别于先前的仅关注系统机制偏差的外部因素问题,更符合产学研联盟主体自身组织宗旨和社会功能定位的不同的真实情况,因而更有利于形成产学研联盟长效机制。基于此,为了更准确地识别和分析产学研三者的效用需求,本文基于效用理论的基本原理,构建产学研联盟主体效用评价指标体系,并剖析各影响因素与其对应主体效用之间的关联,以期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产学研相关理论,并能对产学研联盟长效机制的构建起到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
效用(utility)一般用以反映个人的满足感。从经济学角度来说,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评价,即消费者在消费商品过程中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而效用理论则是研究消费者如何在各种商品和劳务之间分配其收入,以达到满足程度的最大化。国内外学者关于效用理论和产学研联盟的关系研究虽然很少,但是已有研究普遍认为技术创新成果对不同的创新主体而言,其效用是不同的,满足创新成果对各类主体的效用是提高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李勇敢运用效用函数对企业内部的技术创新主体进行效用分析,提出进行技术创新决策时,要确保创新参与人员可以从创新过程中获得效用[5];陈劲认为鉴于产学研各主体的利益诉求和出发点不一致,如果缺乏协调,可能会出现零和博弈[6]。
综观前述研究,产学研和效用理论的关系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产学研联盟各个主体的效用进行分析,在尊重主体效用异质性基础上,满足各主体不同的效用需求。基于此,本文依据效用理论的观点,将产学研联盟主体效用界定为产学研联盟主体在充分考虑自身组织宗旨和社会功能定位因素的基础上对各类创新利益的反映和重视程度。
目前学术界关于产学研联盟主体效用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相对较少,很多学者从产学研合作的目的、产学研合作的动机等方面展开研究。如:周正通过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动力进行分析,提出了技术推动力、市场需求拉动力、市场竞争压力、政府支持力、利益驱动力、创新能力保障力等8个因素作为产学研合作的主要动力进行研究[7];隋立祖等学者以“逐名”和“求利”两个维度对产学研合作的目标差异进行分析[8]。而对于产学研联盟主体效用的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与前述产学研合作的目的和合作动力的分析存在显著不同。
本文采用文献梳理和深度访谈两种方法在获取产学研联盟三大主体初始效用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根据初始测量量表进行预调研,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因子分析,删除个别不适合的指标,从而构建了包括经济效益、人才培养和知识产出3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的产学研联盟主体效用评价体系(见表1),具体指标选择如下:
(1)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产学研联盟主体效用的重要评价指标,产学研联盟的各个主体非常重视经济效益的实现。本文从“新产品市场占有率”和“新产品利润贡献率”两个方面考察联盟研发出来的新产品对企业市场和企业利润的贡献情况;用“单位产品成本降低率”表示研发的新技术对于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的作用;最后,使用联盟技术转让/专利许可收入表示联盟在运作过程中对外界进行技术转让或者外界使用联盟的专利所给联盟带来收益。
(2)知识产出。知识产出既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也是高校、科研院所科研成果的具体表现。本文采用“新产品数”“重大改进产品数”“制定新标准数”“技术诀窍数”“科技论文合著数量”和“专利申请授权数”解释产学研联盟主体拥有的知识存量。其中,“技术诀窍数”是指联盟成立后研发成果满足专利申请条件但又不希望公开的技术方案;“制定新标准数”指的是联盟成立后所制定的规范市场,推动产业健康发展的新标准总数。
(3)人才培养。人才培养要素是衡量产学研有效性的重要指标,卓越的人才不仅可以为高校赢得名声,也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因而,重视对人才的培养是实现产学研三方效用的有益因素。本文主要从“学生培养数量”“学生培养质量”“学位点建设水平”和“实习基地建设水平”4个方面进行评价。
表1 产学研主体效用评价指标体系
产学研联盟主体效用评价系统涉及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三大主体,包括经济效益、人才培养、知识产出等多项指标。由于指标信息的不确定性和不完全性,使得该评价系统成为一个灰色系统。基于此,本文在刘思峰[9]等学者建立的灰色系统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产学研联盟主体效用评价指标体系模型。
(1)建立样本矩阵和矩阵元素标准化。 设m个指标n个评价对象的原始数据矩阵A=(aij)m×n。且文中涉及的指标皆为正向指标。
(2)确定指标权重。权重体现了每项指标在指标体系中的相对重要程度,因此本文采用客观赋权的熵权法,通过分析各指标的具体的联系程度以及指标所提供的客观信息量决定每项指标的权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主观赋权法导致的指标权重偏差。
(3)确定比较序列和参考序列。 根据本文研究目的,将调查问卷分发给联盟各主体进行打分,并统计出相应的评价数值。此外,为了对调查对象的主体效用进行评价,必须确定主体效用评价指标的比较标准,构成参考序列。本文在利用熵权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基础上,运用加权法确定产学研三方主体的整体效用水平,以此作为本研究的参考序列。并根据研究目的,对不同指标区别对待。对于越大越好的指标,选取其最大值;对于越小越好的指标,选取其最小值。
1.数据来源
所有数据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所用量表都采用Likert9点计分法,其中9表示“极重要”,5表示“一般重要”,1表示“极不重要”。课题组对武汉地区60个参与产学研战略联盟的主体发放问卷,回收问卷31份,剔除数据缺失较为严重的11份,最后获得有效问卷19份,问卷回收率为31.6%。其中包括11家企业、3所建筑类高校和5所科研院所。
2.数据处理
本文对产学研联盟各主体的效用评价指标分别进行研究,并按照极差变换法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标准化的样本矩阵。同时依据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分别计算得到以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主体的产学研效用的各级指标的初始权重。在此基础上,通过无量纲处理计算出各个二级指标的量化数值,进而通过加权计算出所选样本的整体效用水平,得出整体效用水平、经济效益、知识产出和人才培养的量化数值(见表2),最后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计算出整体效用水平与各级指标的关联度。
表2 整体效用水平与各一级指标量化数值
分析整体效用水平与其影响指标的关联性时,以整体效用水平为参考序列,各级指标为比较序列,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计算出各主体整体效用水平同一级、二级指标的灰色关联度,结果见表3、表4。
表3 整体效用水平与各一级指标的灰色关联度
3.实证结果分析
根据前述实证结果,产学研联盟各主体效用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存在显著不同,且各具体因素的关联度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对产学研联盟主体(企业)而言,经济效益对其影响最大,人才培养的影响最小;对科研院所来说,知识产出对效用水平影响最强,经济效益对其影响程度最弱;而对于建筑类高校来说,人才培养对其作用最大,而知识产出对其作用最小。尽管从总体上看,研究结果与现实情况拟合程度较好,但基于各影响因素的关联指标分析不难发现,当前样本主体形成的产学研联盟之间在协同方面尚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建筑类高校对知识产出不够重视。经济效益对建筑类高校整体效用水平的影响高于知识产出因素,位居第二位。这与我们的普遍认识是不一致的。高校作为培育人才和创新成果产出的主要基地,其关注点应该是人才培养和知识产出,但由实证结果显示,目前产学研联盟主体(建筑类高校)对经济效益却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其主体效用与经济效益的灰色关联度为0.733,而知识产出的关联度仅为0.572。这表明建筑类高校对知识产出收益重视度不够,忽视了高校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成果的创造价值,导致知识产出因素与建筑类高校整体效用的关联度不高。另外,通过对主体影响因素的二级指标深入分析发现,导致建筑类高校知识产出关联度较低的主要原因在于其技术诀窍数,其与整体效用的关联度仅为0.778,其根本原因在于技术诀窍数属于已经研发出来,却未公开的成果,而目前我国对包括建筑类该校在内的高校评价以及高校对教师的评价都是以科研成果作为主要考核指标,尤其是学术论文的发表数量。因而造成高校过于重视研究成果本身而获得的学术名声,忽视了创新知识的目的是指导实践、提高劳动生产率,导致创新成果转化率较低。而高校对经济效益的重视不仅与其自身宗旨和组织属性相违背,还会使高校工作重心发生偏移,导致高校盲目从事能够短期获得经济效益的活动,出现对人才培养质量、学科建设水平以及知识产出等因素的漠不关心现象。从长远来看,这不但有损于高校在学术界的学术名声,也会导致其在参与产学研联盟中的核心能力,不利于联盟内部创新知识的产出和联盟长效机制的构建。
表4 整体效用水平与各二级指标的灰色关联度
(2)企业在产学研联盟人才培养中发挥的效用不强。从上述实证结果中不难看出,企业人才培养与其整体效用水平的关联较弱,为0.471,这表明企业对产学研合作中培养人才不够重视,这对于产学研联盟中的三个不同主体的协同创新会形成一定的制约,因为高校和科研院所主体培养出的人才素质和能力的高低,要依赖于其在企业主体中所发挥的作用,只有企业主体采取有效地加强人才培养的措施,才能达到人才联合培养的目标,且更好地发挥人才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究竟是何种原因导致企业忽视人才培养呢?通过深入分析各主体的影响因素的下一层级指标可以发现,导致人才培养与企业整体效用水平关联度较低的原因是由于企业对产学研联合培养人才的质量以及学位点建设水平并不重视,关联度分别为0.439和0.539。学位点建设是研究生教育的重点,在目前国家重点发展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的背景下,不仅要重视研究生的学术科研能力,更应重视其实践能力。而企业对学位点建设水平的忽视一方面不利于高校和科研院所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尤其是研究生的实践和操作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由于新聘研究生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很难快速适应工作岗位要求,导致企业培训成本增加。
此外,人才培养质量的关联度低于人才培养数量,即人才培养数量反而比人才培养质量对企业整体效用水平的影响更大,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目前川渝两地产学研联盟中,仍处于对人才培养数量的累积阶段,很多企业仅将产学研联盟合作培养的人才数量作为评价产学研联盟是否成功的主要标志,尚未真正意识到高质量的优秀人才对于企业以及联盟长效发展的重要性和关键性。
(3)学位点建设水平对科研院所整体效用的贡献度较低。学位点建设水平与科研院所的灰色关联度为0.698,表明学位点建设水平与科研院所的关系并不密切。究其原因:第一,科研院所还没有意识到参与产学研联盟正是给院所自身提供了一个提高学位点建设水平的机会,可以充分利用高校学位点建设资源,结合企业实际应用需求,形成兼具理论与实际的学位点建设基础。第二,科研院所多重视科研工作和知识产出,对于学位点建设的关注度不够,导致院所在学生培养层次方面受到局限,进而影响学生培养的质量和科研院所知识产出,也对产学研联盟其他主体造成负面影响。
对产学研联盟主体效用评价体系的实证研究和相关分析发现,当前产学研联盟主体效用存在显著的差异,且与现实情况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建筑类高校由于对知识产出成果的潜在经济利益重视不够,导致过度关注经济效益本身,忽视知识产出;企业缺乏长远发展的战略眼光,且没有意识到人才培养质量和学位点建设水平的重要性;科研院所出于“重科研”的理念,对学位点建设水平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针对以上分析结果,为提高产学研联盟各主体效用,引导产学研联盟回归各自本质属性,促进联盟长效机制的构建,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1)建筑类高校要注重知识产出成果转化。高校要回归其本质属性,发挥其具有的研发基础和智力资源密集的优势,提高其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水平。同时积极参与产学研联盟内部的沟通与交流,了解市场需求,重点解决联盟企业面临的技术瓶颈问题,促进建筑类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提高知识产出成果转化效率。此外,尤其需要完善建筑类高校职称评价体系,积极引导高校转变观念,树立公开发表学术成果并不是决定高校的学术名声以及教师职称评价的主要标准的理念,加大横向科研成果利用率所占权重,以解决学者发表科研成果与企业不愿公开研究成果之间的矛盾,鼓励高校科研工作者促进知识产出成果转化。
(2)引导企业重视产学研联盟人才培养,促使联盟合作向纵深发展。根据产学研联盟的原则和产学研联盟主体的效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析,人才培养应该与企业整体效用水平具有显著的联系。企业为获得长远发展以及形成核心竞争力,必须加强对产学研联盟内部人才的培养。要求企业参与到高校和科研院所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实施和反馈整个流程,引导人才培养朝着企业需求方向发展。改变以往仅重视人才培养数量堆积的观念,从学位点建设水平和实习基地建设水平等维度出发,整合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优质资源进行人才联合培养,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不仅有利于企业满足企业长远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对产学研联盟建立长期稳定的联盟关系提供了条件。
(3)转变科研院所“重科研,轻学位点建设”的观念,形成院所循环上升的反馈机制。科研院所要形成循环上升的反馈机制,不断创新知识产出成果,就必须转变观念,加强对学位点建设的重视程度,切实利用产学研联盟提供的机会,提高学位点建设水平。首先,需要转变对院所的考核机制,将学位点建设水平以及研究生的整体质量纳入考核体系,提高学位点建设水平所占权重,引导院所加强对学位点建设水平的重视;其次,要在立足院所本身特点的基础上,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结合高校现有的学位点建设资源和建设经验,完善学位点建设机制;最后,通过学位点建设的完善,培养层次的提高不仅可以吸引外部优秀人才,还可利用产学研共同培养的人才,提高其科研水平和知识产出效率。
总之,在经济转型的新形势下,产学研联盟向纵深方向发展已是大势所趋。本文基于效用理论的视角建立了产学研联盟主体的效用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产学研联盟主体: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在参与产学研联盟中需要满足的效用,对于提高各主体参与产学研联盟的积极性,创新基于效用的产学研联盟体制机制以及促进产学研联盟长效机制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为研究产学研联盟相关理论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对以后基于效用理论的产学研联盟长效机制的构建奠定了理论基础。
[1]黄波,孟卫东,李宇雨.基于双边激励的产学研合作最优利益分配方式[J].管理科学学报,2011,14(7):31-42.
[2]卢仁山.不同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利益分配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17):96-100.
[3]唐乐,段异兵.产学研合作的治理机制设计[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28(12):45-49.
[4]刘松年.影响产学研合作的理论问题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2):20-23.
[5]李勇敢.企业内技术创新主体效用分析[J].价值工程,2006,25(6):31-34.
[6]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J].科学学研究,2012,30(2):161-164.
[7]周正,尹玲娜,蔡兵.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动力机制研究[J].软科学,2013,27(7):52-56.
[8]隋立祖,周敏,寇宗来.“逐利”与“求名”:产学研合作中的目标差异和利润分成[J].世界经济文汇,2011(1):38-55.
[9]刘思峰,党耀国,方志耕.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张佑法)
Research on Subject Utility Evaluation of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Institute Alliance Based on Gray Correlation Analysis
WANG Xue-yi
(School of Science, Xihua University, Chengdu 610039, China)
In view of the utility theory,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basic theory on subject utility of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institute alliance, and constructed the utili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ncluding knowledge output, economic benefits and the personnel training.On the basis, the paper made practical analysis on different factors influencing on different subject utility by using entropy weight coefficient and grey correlation method.The results show that it has obvious consistency between the whole alliance utility and its key factors in general, but there is not obvious consistency between the whole alliance utility and bottom layer indicators, which are analyzed to conclude the reasons that result in their worse correlation.On the basis,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to improve the subjects’ utility of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institute.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institute alliance;subject utility;grey correlation
王雪熠(1994—),女,研究方向:技术创新联盟。
10.13769/j.cnki.cn50-1011/d.2016.09.009
本文引用格式:王雪熠.基于灰色关联的产学研联盟主体效用评价研究[J].重庆与世界,2016(9):55-60.
format:WANG Xue-yi.Research on Subject Utility Evaluation of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Institute Alliance Based on Gray Correlation Analysis[J].The World and Chongqing, 2016(9):55-60.
F273.1
A
1007-7111(2016)09-005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