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莉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了解学生课堂掌握情况,进行教学调整的重要依据。因此,教师要紧扣教学重难点,优化练习策略,使之成为学生理解知识,突破难点的增长点,并在其中产生挑战自己的信心,从而提升学习效果。
一、要及时安排任务,凸显练习的巩固性
课堂练习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巩固新知,学生通过探究掌握了新的知识之后,教师都会安排一定的练习巩固学习效果。这个练习对学生来说是理解知识、巩固知识的关键点,此时的课堂练习必不可少,它在整节课的位置也非常重要。教师要把握好练习的时间点和节奏,并紧扣巩固新知的目标精心设计练习题,使课堂练习能达到精准效果,也为教师的课堂反思与调整提供思路。
如学习了倒数的概念之后,如何让学生对倒数有一个比较全面的理解,并在练习中突破难点,教师要及时设计练习,通过练习将倒数的概念内化到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并在练习中理清与倒数相关的混淆知识。练习如下:①0的倒数是0,对吗?为什么?②因为0.5×2=1,所以0.5是倒数,2也是倒数,对吗?为什么?这两个练习对学生理清倒数概念有着重要意义,学生要在判断的过程说出原因,而这个原因正是学生理清倒数概念的关键,易混淆的练习会让学生的思维产生碰撞,并在碰撞中达成共识,最终理解了概念。
二、要多面整合资源,凸显练习的综合性
1.加强联系生活,提高练习的应用性
数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学科,有些比较抽象的知识需要学生联系生活才能理解。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要整合学科资源和生活资源,不断丰富练习素材和内涵,使学生在练习中感受知识的乐趣。如在50米赛跑比赛中,东东用了13秒,丽丽用了11秒,华强用了12秒,红红用了10秒,谁跑得快?谁跑得慢?最快的比最慢的快几秒?时间概念用在不同地方表示的意思不同,在用时间衡量赛跑的速度时,谁用的时间少就是速度快,这就是生活常识,只有设计与生活常识相关的练习才能让学生对时间概念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2.让学生动手操作,注重练习的实践性
数学是一门动手又动脑的学科,动手操作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进行数学推理的重要方式,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特点设计一些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并在参与中经历观察、实验、推理、验证等。如在学习了“位置与顺序”这一单元后,设计了“你说我来摆”的操作活动,让2个学生1组,1人说怎么摆,另1人动手操作。这个活动学生操作性强,又只需要准备5件学习用品,但却能让学生充分调动相关知识,并且把头脑里掌握的内部知识转化为动态的外部操作,通过操作丰富了练习的多样化,也促进了学生合作实践能力的发展。
3.拓展学生思维,突出练习的开放性
数学课程对学生的思维要求比较高,单纯的模仿和记忆练习无法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教师要结合学生思维的训练,设计开放性练习题,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如在教学“角的认识”时,教师设计开放性练习题,以提升学生对角的认知。如给你三根小棒,你能摆出哪些图形,数一数它有几个角?不同的学生用三根小棒摆出的图形各不相同,但在摆的过程中学生必须考虑角的组成特点,他们需要调用知识结构中对角的认知,然后结合自己的思维去摆“角”,摆好之后,学生还要会分析、筛选,并思考自己摆的图形有几个角,如何才能按一定的顺序全部数清。开放性练习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也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
三、要紧扣生本基础,凸显练习的层次性
1.因人而异,使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发展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每个学生由于认知水平的差异性,他们的学习基础和思维能力也相差比较大,教师要把握好基础性知识和提高性知识,让练习突出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原则,特别是面对基础不扎实的学生,太难的练习会“困住”很多学生,导致学生的课堂参与率不高。因人而异就是要实现为每个学生量身打造,使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
2.循序渐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的学科,知识间的联系比较大,学好数学是要循序渐进地进行,练习设计也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使学生先夯实基础,再提升能力。如“三角形的面积计算”,练习时可以先设计直接运用公式的练习,以巩固学生对公式的记忆和初步运用。接着,设计灵活类题目,巧妙变换图形,如将三角形的三条边全标示出长度,然后只出现其中一条底上的高的长度,考查学生是否能正确找到底和对应的高。最后,还可以设计生活中的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应用,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总之,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也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必经之路,练习不是题海战术,它的目的在于促进和提升学生的能力。教师要意识到练习的重要性,并紧扣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实际,合理优化练习设计,有效落实“三要政策”,从而让练习释放魅力,并助力学生建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