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志伟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诞生,是时代发展的需求,是课程改革的趋势,是学科本质的彰显。综合性学习在语文课程和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 教学关键问题分析
(一)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问题及成因
语文综合性学习丰厚了语文课程的内容,推动着语文学习方式的改变。但在实践中还存在如下问题:
1. 意识淡薄。语文综合性学习地位重要,却没得到足够重视。很多人因怕活动耗时,过程麻烦,开展综合性学习的热情不高,体现了意识淡薄,综合性学习往往被边缘化、简单化。
2. 过程淡化。淡化过程,只重结果,以成果展示代替综合性学习的全部。活动过程不扎实,匆匆走过场,或者活动中教师缺席,没有进行必要的组织、指导,致使学生放任自流,散乱无序。
3. 语文缺位。将语文综合性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等混为一谈,往往有了“综合”,却丢了“语文”。围绕一个主题,求大、求全、求多,一味拼凑、组合,让学生沉醉在繁杂的资源中,迷失了语文学习的方向。
4. 整合缺乏。综合性学习是相对独立的课程内容,因此有些教师就把综合性学习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割裂开来,单独教学,缺乏整合。综合性学习单打独斗,孤立无援,致使效率低下。
上述问题,究其成因,从认识层面说,是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涵及意义认识不全、不深;从实践层面说,是指导语文综合性学习时,缺少具体的方法、措施。所以,深入认识综合性学习的内涵及意义,掌握综合性学习各阶段的指导方法、措施,对综合性学习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涵及意义
一方面,从语文课程内容的组成来看,语文综合性学习与“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并列呈现,可将它看作一项学习内容。这样设置使语文课程“突破了传统的‘听写读写的目标体系,构建了新的语文课程目标体系。”另一方面,从语文课程基本理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关于综合性学习“具有现代社会的学习特征”“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的相关论述来看,可将它看作一种学习方式。撇开“语文”二字,“综合性学习”并不是语文的专利,其他学科也有综合性学习,很明显,这里的综合性学习指一种学习方式。李海林也说:“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从语文的学习方式入手的,它不属于学科形态,而属于教学形态。”
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一项语文学习内容”,和“作为一种语文学习方式”的两种解读,并不矛盾,就如一个硬币的两个面,只是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而已。之所以分开解读,是为了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它的内涵。语文综合性学习是“综合的学习内容”与“综合的学习形式”的有机统一体,就如语文本身是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一样。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设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综合性学习以主题活动为载体,在一定的任务驱动下,把原本相对独立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等联系到一起,激活了语文课程的内部联系。其次,通过综合,使相对固定的语文课程,重新与多彩的外部世界对接起来,建立联系,扩展了语文与其他课程、生活实践的外部联系。最后,综合性学习特别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将变革语文课程的学习方式。
二、 教学关键问题解决
一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大致包含三个主要阶段:活动开发——活动开展——活动展示。细化一点,还包含活动方案制定、活动评价两个阶段。在这里,我们重点探讨三个主要阶段指导的方法、措施。
(一) 活动开发的指导
活动开发包含主题设定和活动内容设计。主题是综合性学习的灵魂,它使每项学习活动都指向同一个球心,形成一个有机整体。鉴于这点,我们就从主题设定说起。
1. 从语文教材中来。教材中蕴藏着许多综合性学习主题。如苏教版三上练习3“处处留心”介绍了椰子树传播种子的方式,据此可生成主题为“种子传播”的综合性学习,并设计如下活动:①观察种子的传播方式;②阅读介绍种子传播的文章,如《蒲公英》等;③介绍种子传播的方式;④出一份介绍种子传播的手抄报等。由一小题,生成了一次内容丰富的语文综合性活动,既学语文,又长知识。
2. 从学科联系中来。语文与其他学科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为跨学科的综合性学习提供了可能。如根据苏教版五下《二泉映月》一课,可开发主题为“走进名曲”的综合性学习,并设计如下活动:①搜集、阅读名曲欣赏的文章;②学习积累描写音乐的词汇、段落;③阅读名曲创作的故事;④听一首名曲,写一写自己的感受等。这个跨学科的主题,使学生张开语文的翅膀,翱翔在音乐的蓝天。语文学习促进了音乐赏析,音乐赏析又丰富了语文学习。
3. 从现实生活中来。我们主张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让语文学习服务生活需求。如针对学生用餐,可开展“校园光盘行动”的综合性学习,设计如下活动:①组织调查用餐浪费的现象、原因;②设计节约粮食的宣传标语;③写倡议书,倡导“光盘”行动等。主题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有兴趣,也易操作。通过此类综合性学习,提升了学生运用语文解决身边问题的能力。
(二) 活动开展的指导
1. 计划制定:真实任务的应用文习作。活动计划是学生的行动纲领,引领、约束着学生的学习活动。计划制定,不仅是综合性学习的一个环节,而且是《课标》要求的一项能力。计划制定要强调学生自主,但并非放任自流。教师要依据实情,从活动目标、活动安排及计划撰写等方面加强指导,将计划制定变成明确学习目标的过程,变成真实任务的应用文写作过程。
2. 查阅资料:自主广泛的专题阅读。查阅资料是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任务驱动下,有目的、有选择地自主阅读过程,是对大量资料进行浏览、甄别、辨析的过程。在这过程中,精读、略读、浏览等多种阅读方式交替运用。查阅资料贵在对资料的筛选整理,要引导学生根据要求查阅资料,资料搜集并不是越多越好。同时,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资料采集方法:摘录、剪贴、复印等。查阅资料是一次自主广泛的专题阅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3. 调查研究:科学探究的语文表达。调查研究是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学生走进生活,参与实践的途径之一。调查研究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研究意识、实践能力、实事求是的态度都有重要意义。指导时要引导学生选好调查方法,恰当运用观察法、访问法、问卷法等。调查后要学会分析。调查是表象的感知,现象的采集;分析是理性的探究,结论的寻求。
4. 观察记录:认识世界的语文路径。中年级的综合性学习要求:“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用书面或口头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但在实践中,学生的观察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原因在于:观察时目标不明,随意散漫;只“看”不“思”,认识不深;只“看”不“记”,没有积累。因此,指导学生观察要明确目标、勤于思考、适当记录尤为必要,要引导学生用文字记录观察过程,将观察记录变成认识世界的语文路径。
5. 人物采访:生动真实的口语交际。从语文学习的角度看,人物采访是一次生动、真实的口语交际。人物采访,把学生置于真实的任务情境中,人际互动产生了更多的开放性、不确定性,对口语交际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采访前,要让学生做好充分准备,事先设计好一些采访问题,有备无患;采访时,要善听会记,学会互动,将人物采访变成生动真实的口语交际过程。
综合性学习的过程是灵活多变、动态发展的,因此,很难用一个固定的模式、一套既定的流程进行指导。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多样性、开放性也要求指导应灵活多变:集中指导、分散指导;预先指导、随机指导;教师指导、同伴互助、家长指导等多种指导综合运用,可使综合性学习的过程扎实有效,提高综合性学习的效益。
(三) 活动展示的指导
展示交流是综合性学习的成果检验与分享。展示要力求充分体现“参与面广、形式多样和学习语文”。
1. 参与面广:点面结合,注重互动。小组内人人交流,班级内代表交流,点面结合的展示,能有效扩大学生的参与面。展示时,要组织学生、师生间的互动,通过提问、讨论、辩论、竞赛等方式,加强汇报者与听众之间的互动。
2. 形式多样:多维展示,彰显个性。展示交流要能多维展开,课堂教学、评比展览、短剧表演、网页制作、书刊制作等。要鼓励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各自学习的成果,让每位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3. 学习语文:听说读写,突出本位。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展示,要围绕听说读写的活动展开,进行言语实践,通过展示提升语文素养。综合性学习的展示,不能迷失语文的方向,要在多维度的成果展示中,突出语文本位。
三、 评析与建议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可见,开展综合性学习,要紧扣语文性,凸显综合性,体现实践性,才能确保做的是“语文”的事,确保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回归课程本质,践行课程理念的。如何解决关键问题,开展好综合性学习,提高其有效性呢?实践研究表明,以下几点尤须重视。
1. 规模小型化。综合性学习的规模不一定越大越好,周期不一定越长越好,更不能为了“综合”而“综合”。“从保持学生兴趣出发,小型化的活动容易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容易使活动开始所激发的探究欲望保持到活动最后。”同时,小型化的综合性学习容易起步,能让学生快速掌握综合性学习的流程、技能等,为以后较大的综合性学习打下基础。
2. 主题多样化。语文学习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语文学科本身就蕴藏着许多主题,成语、俗语、歇后语、对联、姓氏、名言等都可开发出有趣的综合性学习。学生自身生活中,也藏着许多主题,动画片、连环画、绘本书、小游戏等,都可生成一次次综合性学习。多样化的主题活动,折射出语文的华章异彩,散发着语文的无穷魅力,让学生为之着迷,为之倾心。
3. 教学一体化。要把综合性学习与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整合起来,进行一体化的教学,使它们相辅相成,整体推进。进行教学一体化时,“我们便容易发现实施综合性学习并不是一个外加的教学任务,不是与识字写字、口语交际、阅读、写作并列的概念,综合性学习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语文学习的组织方式。”(包建新语)。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中小学学科教学关键问题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BHA140087)成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丹阳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