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感中提升阅读能力

2016-10-12 02:50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6年39期
关键词:文科生语调语气

胡哲源

对我们高中文科生而言,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点内容,甚至决定着高考的成败。因此,如何正确掌握阅读技巧,成了文科生非常重要的一课。提升阅读能力的方法有很多,根据我个人的经验,认为培养语感极为重要。用叶圣陶先生的话来说,“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敏锐的语感,既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培养语感,既可以提高我们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又可以把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结合起来,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那么,怎样培养语感能力呢?

1、在传神语句中找语感。课文中有些词语,含义并不深奥,也不难理解,可是因为它用得适当,就分外传神,感受深了,就能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功力,也能深入理解文段的深刻含义。如高中阅读材料迟子建的《龙眼与伞》一文,文中有一句这样写道:“我跑到阳台,看见飞雪中的母亲撑着一把天蓝色的伞,微弓着背,缓缓地朝回走。她的腋下夹着一把绿伞,那是为我准备的啊。”文章写的其实只是“一把伞”,可当作家将这“一把伞”放到冰天雪地的环境中,放到一位“微弓着背”的母亲身上的时候,便顿时有了动人的效果。这几个句子,无论是写雪景,还是写母亲的体态,都将深厚的情感蕴含其中了。阅读时,若能抓住这些关键句,我们就能从中感受到作者对母亲的愧疚与感激之情,并使我们得到熏陶和感染,也使我们发现句式的妙处。经过欣赏与琢磨,也就达到“意会”,语感就会油然而生了。

2、在丰富联想中找语感。培养语感,必须大力展开丰富的联想,即把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在大脑中反映出来。这在诗歌的学习中尤其重要。一首诗歌,文字不多;诗中含义,跳跃性大。如果单纯理解字面意思,不把诗眼、景点联想成一个整体,就很难领略到诗的意境。如:杜甫的《春夜喜雨》,用情体会“好雨知时节”的“知”字,我们就会觉得春雨有知觉、有感情、明人意。这样,我们就会自然走近作者当时的情感世界,与作者产生共鸣。对“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联,在把握春风、春雨、春夜的特点的基础上,细细品味“潜”、“细”两字,更让人感受到清静、轻柔、细腻的恬畅。“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更是一幅夜深人静、清幽深远的美景。把以上三联所描绘的景色联成一个整体,一幅明静、深远、轻幽的春夜雨景就会浮现在我们的脑海。再看“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这联,天亮时分,空气清新,四周宁静,细看湿润艳丽的鲜花开遍整个锦官城。好一派生机盎然、花色鲜艳的景象即时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再联想作者的半生辗转,此时此刻,得以安身,适逢美景,喜惜之情不言而喻。所有这些,缺乏联想都是意会不到的。想到了这些,你的感觉或许就来了。

3、在真情朗读中找语感。培养语感,还要融情朗读。富有感情的朗读,本身就是对语言文字有敏锐的感觉的一种表现,所以我们要把作品中的感情在朗读中清晰地表现出来。例如,学习鲁迅的《友邦惊诧论》,就要把作者对国民党反动政府的愤怒、讽刺、鄙视、奚落等感情、语调读出来,读的时候,还要注意音量、音速和语气。如:用摹拟的语气读“一面也要大人老爷们不至于葬送土地”一句。课文中引述反动电文部分,是一组短句,要用短促的语气来读,要读出非常气愤的语调。三个“不惊诧”和一个“惊诧了”一段,在语气上要有鲜明的对比,11个四字句要读得铿锵有力。“摆什么‘惊诧的臭脸孔呢?”一句,要带着鄙视、奚落的感情来读。“一惊诧”“就怕了”中的“怕”字读音要延长,要读出讽刺、挖苦的语调。“好像失了东三省……永远‘国下去一样”这部分,不能破读,要一气呵成。“永远‘国下去”的“国”有讽刺的意味,读时要拖长音调。第七自然段有两个问句,前句,要读出不耐烦的语气;后句,要读出厉声指责的语气等等。只要我们常作这样的训练,加深感受,养成习惯,就能把我们的语感培养起来。

读了我的文章,或许同学们会深有感触,培养语感,说到底其实就是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进入作者的世界,与作家一起快乐,一起忧伤,一起感动。或许唯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真正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做到了这点,我们文科生也就多了一把取胜的利剑!

猜你喜欢
文科生语调语气
新编《小老鼠上灯台》
语气不对
一句话证明你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
语气
浅谈英语语调及英语教学
附加疑问句要点搜索
文理科男生是这样看对方的
朗读基本技能:语调(一)
谈汉语特殊疑问句的语调类型
文科生与理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