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思且行,且悟且进

2016-10-12 02:46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6年39期
关键词:碧云预学书摊

杨钗

“批注式”的预学阅读,简而言之是让学生在学习新课文之前进行自行阅读,自己注解,自我圈评;有疑而注,有感而发,有得而写,直接在阅读材料上画上思索的轨迹,打上认知的烙印,逐步提高学生 理解、感悟、欣赏、评价的能力。通过这样“批注式”的预学将一组文章组合在一起,找出它们在文体、内容上的异同点,在接下去的阅读之中进行比较式地学习,收获更多知识。

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第三单元的课文时,我将《别饿坏了那匹马》和《唯一的听众》这两篇课文的预学放在一块,并要求学生在预学中对于课文的异同点进行批注。

一、淡妆浓抹——“画”

“画”是基础,是“批注式”预学的群文比较阅读的起步训练,就是用勾、线、圈、点等符号,将本组课文的重点、难点、疑 点、亮点、趣点……找出来,标上特定的记号。这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阅读了。这些符号,就是学生思维的轨迹。

在《唯一的听众》和《别饿坏了那匹马》这两篇课文的预学中,学生这两篇课文的教学主题了于心胸,这两篇文章拥有一个共同的主题——美丽的谎言。

接下去学生就进入文中找到了两篇文中的“美丽谎言”:

一束阳光透过叶缝照在她的满头银丝上,“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选自《唯一的听众》)

这天傍晚,我离开书摊时,他叮嘱我:“以后,马草就卖给我。别饿坏了那匹马,行吗?”(选自《别饿坏了那匹马》)

著名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 “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曰:影响学生学习新知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些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

二、点睛之笔——“注”

胡适先生说:“读书不但要眼到、口到、心到。最重要的是手到。”手到的功夫有很多,“注”就是 其中之一。“注”比“画”的要求要高一些,也要难一些。“注”主要就是对不懂、不认识的字词进行标注。不认识的字词要“注”上拼音,不懂的字词要“注”上意思。

《别饿坏了那匹马》这篇课文中许多学生在以下几个词语下面批注了解释:

张皇:惊慌失措。近义词:慌张。

嗫嚅:想说而又吞吞吐吐不敢说出来。

一如既往:指态度没有变化,完全像从前一样。

还有一些同学在《唯一的听众》与《别饿坏了那匹马》这两个课题下面这样注着:

老人和青年为什么要撒这个美丽的谎言?

然而一些理解能力强的同学在课题下面是这样注的:原来老人谎言背后是为了激励“我”好好地练琴;书摊主人谎言背后是为了能让“我”好好地看书。

不管是出自于提出疑问的批注还是解决问题的批注,我想这样的预学是高效的,学生在质疑、自悟中发现问题并学会自己解决问题,这比课堂中老师一味的灌输要来得巧妙,更深刻。

三、若有所思——“批”

“批”是批语,即对于文章的评语。“批注式阅读”最难的是“批”。 需要学生完全带着自己的理解才能完成,建立在对文本的充分解读之上。批的内容很广,可质疑,可议论,可联想,可抒情,可赞扬,可批评,可理性,可感性等。

一些学生在预学中,在涉及到故事内容“说出谎言之后,在真相呈现之前,”对于“老教授与残疾青年的表现”进行了一些比较性的批注。刻意的言行:

青年的言行:(1)这天傍晚,我离开书摊时,他叮嘱我:“以后,马草 就卖给我。别饿坏了那匹马,行吗?” (2)“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 天早晨?” (3)“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

老人的言行:(1)“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 吧。” (2)以后每天,当我背着马草来到书摊时,他便冲里屋叫道: “碧云,快把马草提进去,被饿坏了那匹马。” (3)“别别别……”他急 了,“碧云!碧云!”他用双手拼命地摇着轮椅,想挡住我的路,“你放下!等碧云来拿!”

比较性批注:(1)青年和老人为了帮助作者,都撒了一个美丽的谎言。(2)为了维持这个美丽的谎言,为了维护作者的自尊心,青年和老人都在极力掩饰着。(3)老人在不断地鼓励“我”。青年生怕我知道真相,怕伤害我的自尊。

从这些预学的批注中教师就很清楚明了地可以掌握学生对于这两篇课文的已知信息和未知问题。那么在接下去的课堂中教师重点要讲解的当然是引导学生进行未知的探索,教他们所不知道的。

“批注式”预学的群文比较阅读是学生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综合运用各种思维能力,对文本符号进行解码、注译,是学生在自主状态下用恰当的文字与文本进行的一种创造性对话。它是一个动态的思维过程。在此,教师要把学生的批注当作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鼓励学生借助批注开展阅读交流,真正实现生本、生生、师生之间的对话。学生从中找到读书的乐趣,形成独立的思想、健全的人格,建构并丰富情感世界和人格世界。在这样的价值引领下,“批注式”预学的群文比较阅读为生本课堂插上了助力的翅膀,呈现出了鲜明的优势。

猜你喜欢
碧云预学书摊
明确预学起点 构建教学基点
插秧
书摊·茶摊
书摊读书
书摊老郑
刍议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预学
柴碧云:多面的灵气女孩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与评析
有效预学,实现高效课堂
小学数学有效预学策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