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性神经症患者人格特点规律及心理护理指导

2016-10-11 07:45:47万礼艳
安徽医药 2016年8期
关键词:敌对均分人际

万礼艳

(达州市中心医院心身医学科,四川 达州 635000)



抑郁性神经症患者人格特点规律及心理护理指导

万礼艳

(达州市中心医院心身医学科,四川 达州635000)

目的探究与分析抑郁性神经症患者人格特点及心理护理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抑郁性神经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该组患者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分析,探究其规律及相关因素,制定合理的心理护理指导。结果E分与人际敏感、抑郁呈负相关,P分与SCL-90总均分、人际敏感、抑郁、偏执、精神病性呈正相关,N分与SCL-90总均分及各因子呈正相关,L分与SCL-90总均分、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呈负相关(P<0.05)。将EPQ各维度作为自变量,将SCL-90总均分及各因子作为因变量,Z=0.05,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可见E分进入人际敏感、抑郁方程,P分进入SCL-90总均分、抑郁、敌对、偏执方程,N分进入SCL-90总均分及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方程(P<0.05)。结论对抑郁性神经症患者制定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促进此类疾病患者的康复,值得推广与应用。

抑郁症;人格;心理护理

神经症作为临床上一类较为常见的精神障碍,主要是指在一定人格基础上,于素质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影响下而产生的疾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较大的威胁,同时影响着其社会功能及职业功能[1]。而抑郁性神经症又称为神经症性抑郁,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主要表现,同时伴随着不同程度的焦虑、躯体不适及睡眠方面的障碍[2]。为此,我院针对收治的80例抑郁性神经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制定合理的心理护理对策,以缓解其心理负担,促进疾病的康复,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达州市中心医院自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80例抑郁性神经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在23~56岁,平均年龄为(35.3±2.3)岁,文化程度:小学5例,初中8例,高中11例,大学以上16例,病程2~36个月,平均病程为(15.4±1.4)个月。本研究获达州市中心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对研究方案全部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对该组患者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分析,其中艾森克个性问卷包括88个项目,共分为4个维度,包括N(神经质)、E(内外向)、P(精神质)、L(掩饰),对每个维度评价粗分[3]。SCL-90自评量表中共90个项目,计算其总分的平均分及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一共9个因子,对EPQ各维度粗分与SCL-90总均分及上述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4]。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EPQ各维度粗分与SCL-90总均分及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EPQ各维度粗分与SCL-90总均分及其他因子相关性结果分析E分与人际敏感、抑郁呈负相关,P分与SCL-90总均分、人际敏感、抑郁、偏执、精神病性呈正相关,N分与SCL-90总均分及各因子呈正相关,L分与SCL-90总均分、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呈负相关(P<0.05),见表1。

2.2EPQ与SCL-90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标准回归系数评价将EPQ各维度作为自变量,将SCL-90总均分及各因子作为因变量,Z=0.05,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可见E分进入人际敏感、抑郁方程,P分进入SCL-90总均分、抑郁、敌对、偏执方程,N分进入SCL-90总均分及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方程(P<0.05)。见表2。

表1 EPQ各维度粗分与SCL-90总均分及其他因子相关性结果分析

注:Pearson相关aP<0.05。

表2 EPQ与SCL-90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标准回归系数评价

注:aP<0.05;R2:方程决定系数;F:F检验统计量。

3 讨论

无论是何种神经症均可归纳为躯体症状、心理状态、人际敏感、焦虑、恐惧、敌对、偏执、精神病性症状等,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较大威胁,而必要时给予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可帮助缓解病情,达到日常生活质量的目的[5]。本研究针对80例抑郁性神经症患者的人格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显示,E分与人际敏感、抑郁呈负相关,P分与SCL-90总均分、人际敏感、抑郁、偏执、精神病性呈正相关,N分与SCL-90总均分及各因子呈正相关,L分与SCL-90总均分、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呈负相关(P<0.05)。结果提示,当患者的神经质越严重,其心里症状就越明显,符合了EPQ个性量表中对N分高者的解释,此类患者多表现为多愁善感、忧心忡忡、喜怒无常,对于周围的刺激可产生强烈的反应,易激动同时易沮丧[6-7]。另外,精神质得分较高的患者,多表现为孤僻、难以适应社会,感觉反应较为迟钝,无法理解别人言语,对人不友好甚至富有攻击性,做事表现异于常人等。根据本次结果显示,神经质与SQL-90总均分、抑郁症状、敌对症状、偏执症状呈正相关,与上述相符[8]。此外,EPQ量表认为,情绪不稳及内向型人格多表现为神经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的神经症与SQL-90均分及其他各因子均呈现出显著的相关性,进一步说明了神经质对患者的心里症状影响最大,其余包括了神经质及内外向[9]。由此可见,由于抑郁性神经症患者以抑郁、强迫、精神病性为主要表现,其次为焦虑、人际关系、睡眠障碍及精神病性,原因可能是抑郁性神经症患者对自身表现缺乏自信心,对周围事物不易产生兴趣,从而具有较高的心理痛苦水平。因此,对于抑郁性神经症患者给予积极有效的临床心理护理指导至关重要,同时对神经科的医护人员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往临床上对于抑郁性精神患者的护理都局限于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观察病情变化等,包括待患者入院后向其介绍住院环境,根据患者的不同需求,尽量安排进人员较少且安静的病房,注意通风顺畅、光线柔和、温度适宜等[10]。期间对患者病情变化给予观察与记录,一旦发现有潜在的危险给予及时纠正与处理,规范管理制度,每日对病房内的危险物品进行检查,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安全教育等,以从根本上提高其对安全管理的认知度及预防危险发生的意识[11]。但有大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此种护理方法无法解决患者心理方面的问题,忽视了人文方面的关怀,仍可产生自残、自杀等风险。而针对上述研究结果,我们针对抑郁性神经症患者制订了如下心里护理指导:(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由于抑郁性神经患者在进入病房前多具有较强的抑郁情绪,对治疗缺乏信心,甚至犹豫不决,需要周围人员的同情与理解[12]。此时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启发并鼓励其能够自主宣泄情感,并站在对方的角度出发,给予理解与支持。用肯定的语气告知患者该病有希望治愈,使患者能够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以树立积极面对疾病治愈的情绪,增强信心[13]。(2)鼓励患者积极参与集体活动。护理人员定期组织病房内的抑郁性神经症患者参加座谈会,到会的人员包括医护人员,患者及其家属等,不能仅拘于形式,鼓励每位参与者都可发表自己的言论,并邀请治疗效果较好的患者到场现身说法,以激发正在治疗中的患者面对疾病治愈的信心。另外,可利用医务人员的闲暇时间组织自编自演节目或开展疾病康复知识的讲座与指导,以加强患者对自身疾病的正确认知。此外,护理人员可定期举办一定的文体活,鼓励患者参与适合自己的活动项目,包括歌唱表演、运动会、读书会等,以坚强患者与周围人群的沟通及与周围社会环境的联系。(3)指导患者家属给予其心理及社会方面的支持。由于抑郁性神经症患者多伴有情绪低落,反复无常的情况,很少有患者表现出特有的体征,易被患者家属所忽视,甚至无法理解,加重病情的进展。而家属若能给予患者良好的心理及社会支持至关重要[14]。护理人员通过加强与家属家属之间的沟通,告知其疾病的发生发展原因,相关医学知识,护理对策及健康指导等,帮助患者家属能够正确认知并给予正确的对待,以消除由家庭环境带来的不利因素,使患者感受到来自己家庭及社会方面的温暖。这就帮助患者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以增强对疾病治疗及康复过程的依从性,促进痊愈。综上所述,对抑郁性神经症患者的人格特点给予准确分析,制定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促进此类疾病患者的康复,帮助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与应用。

[1]赵琨,孙俊伟,王艳燕,等.首发与复发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差异的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2,6(6):1594-1595.

[2]蔡琳,钟明洁.抑郁性障碍患者的症状表现与认知情绪调节方式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20(2):176-178.

[3]李雪晶,郭铁.抑郁症病人的情绪调节习惯与人格特质[J].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1):1294-1297.

[4]王娟梯,刘斌,钟添萍.躯体化症状为主抑郁症患者的述情障碍[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2,22(3):180-182.

[5]周静.产后抑郁症诱因分析与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16):90-91.

[6]胡春凤,李武,任巧玲,等.发作期抑郁症患者述情障碍影响因素的多元分析[J].精神医学杂志,2010,23(1):13-15.

[7]梅银芝,田小下.支持性护理干预改善心血管神经症患者焦虑和抑郁的效果[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24):136-137.

[8]康红英,张轶杰.心身疾病与抑郁症患者的述情障碍特征[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2):167-169.

[9]季梅,杨进.杨进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经验[J].湖南中医杂志,2015,31(7):90-91.

[10] 时国臣,王婧,刘敏,等.针刺配合中药汤剂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的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14,41(12):2659-2660.

[11] 削权文.一例服刑人员抑郁性神经症心理咨询案例报告[J].社会心理科学,2012,27(1):103-104.

[12] 胡国儒.比较分析焦虑、抑郁、强迫和恐惧症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个性特征[J].当代医学,2016,22(2):28-29.

[13] 尹红蕾.抑郁症、焦虑症症状、神经内分泌及自主神经功能的相关性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1.

[14] 董斐蓉,杜松妹,陈宏,等.温州某综合医院心理科神经症患者人格特征调查分析[J].中国乡村医药,2013,9(17):65-67.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and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struction of depressive neurosis patients

WAN Liyan

(DepartmentofPsychosomaticMedicine,DazhouCentralHospital,Dazhou,Sichuan635000,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and psychological nursing guidance of patients with depressive neurosis.MethodsW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clinical data of 80 patients with depressive neurosis treated in Dazhou Central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3 to August 2015.Analysis was made of the results of 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EPQ) and symptom self-assessment scale (SCL-90) among patients to explore its regularity and related factors,and to formulate scientific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struction.ResultsE points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anddepression;P points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SCL-90 averaged total score,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depression,paranoid and psychotic;N points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SCL-90 averaged total score and individual factor;L points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SCL-90 averaged total score,force,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depression,anxiety,hostility,paranoid and psychotic(P<0.05).With all dimensions of EPQ defined as independent variables,the SCL-90 averaged total score and individual factor as dependent variables,Z=0.05,multiple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E points were in the equation of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and depression,P points in the equations of SCL-90 averaged total score,depression,hostility and paranoid,N points in the equations of SCL-90 averaged total score,somatization,force,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depression,anxiety,hostility,terror,paranoia and psychosis (P<0.05).ConclusionsFormulating effective psychological nursing programs for patients with depressive neurosis can promote the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which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Depressive disorder;Personality;Psychological nursing

10.3969/j.issn.1009-6469.2016.08.058

2016-06-02,

2016-06-30)

猜你喜欢
敌对均分人际
城市轨道交通场段联锁表中基本进路和变更进路的确定以及敌对信号的验证方法
《铁路信号联锁表》敌对信号的编制方法
柔性喂丝机均分盘CFD分析和优化设计
烟草科技(2020年10期)2020-11-07 10:38:00
有过一场雨
诗选刊(2019年9期)2019-11-20 10:24:01
搞好人际『弱』关系
从《战国策》看人际传播中的说服艺术
新闻传播(2018年12期)2018-09-19 06:26:42
面积均分线的推广
单簧管基础练习新探
音乐探索(2015年3期)2015-12-05 11:59:58
英文歌曲Enchanted歌词的人际功能探讨
剑南文学(2015年2期)2015-02-28 01:15:20
《联锁表》之敌对信号的设计方法